请把课堂还给学生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37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提高升学率为目的的现在,试问有几个语文教师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要因为语文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语文教学效率还比较低,就企图走捷径、求速效,进而采取一言堂、填鸭式、题海式的教学方法。
  常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说什么学生素质太差,语言表达能力太差。这是谁之过?我们没有责任吗?又听说学生写文章,编故事大有人在,临场作文循着基本结构去胡说八道,偶尔有几个好句子也是从优秀作文中选出来的,没有真情实感。
  我想原因之一是学生不是课堂内外的主人。请看以下的教学情况:
  整节课教师用得最多的是嘴巴,学生用得最多的是耳朵,而在语言训练操作上,师生都甚少用眼睛,教师几乎不关心和观察学生的阅读行为,学生看课文的时间也不多。由于缺乏激起学生兴趣的诱点,也没有激起审美情趣的动情区,于是学生昏昏欲睡,事倍功半。
  课堂上,教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埋着头记笔记。学生读的时间没有10分钟,书面练习的总量没有5分钟,教师提了几个问题,优生在课内回答了几次,教师向后进生“倾斜”了几次,课堂容量大了,学生动手少了。
  电子备课、计算机备课、网上备课以及电脑课件制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愈来愈为教师所熟知熟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堪称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然而,教师就在课堂一角不停地切换着每一个精彩的画面并不停地讲解着,学生陶醉其中,听课的教师频频点头,课堂容量大,学生笔记跟不上,动手机会少,这样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吗?
  诸如此类并不少见。其实,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让学生走进课堂,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或许效果更好些。
  教师应抓住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展示生活中的自己,实行“模糊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富有生活气息的语文训练走进课堂;结合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确立自己的理想。
  语文本身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不受时间限制;从国内到国外,不受地域约束;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时代风貌。语文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上,课堂之外更有广阔的语文天地:墙上的海报,报纸上的讣告、电视上的广告、营业员得体的话语、歌唱家动听的歌词、老太太追忆往事的表情……无不给学生留下极大的学习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丰富自己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其他文献
一个人命运的悲剧其实就是其性格的悲剧,纵观崇祯短暂的一生,无事不深刻地证明了这一论断,历史上之亡君,要么昏庸,如周幽王;要么残暴,如桀、纣之流;要么糊涂,如阿斗;要么竟然是兼具三种特色之人物。而崇祯显然不是这样的,即便是夺取了大明江山的满人,在他们作为胜利者编撰的《明史》中,也给予了这位人君相当高的评价:“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佞……在位17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历……
期刊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认为地理课容量大、时间紧,于是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的教育和意识的培养,这显然有悖于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利用地理教材中相关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也注重生态、环境的培养,造就学生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一、利用教材的相关联系,进行置疑,激活学生思维  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也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行
期刊
一、多媒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识,但往往只是建立在教师语言讲解基础上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局限性。世上万事万物离开了人的需要、欲望、要求,什么也创造不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学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利用动机的教育达到对行为的教育。利用电教媒体就可
期刊
进入21世纪,人类便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必定成为教育的先锋。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完善——从早期的投影仪、幻灯片、录相机到今天的VCD、计算机以至互联网络等等。面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迅猛增长的时代——网络时代,传统的单向式教学将被整体式教学所取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将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教育
期刊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不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改革上有它的彻底性。但是,新课程缺少一定的教学理念,需要做出更多的尝试,在探索中前进。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地分组、有差异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下面就谈谈自己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分组、差异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差
期刊
一、艺术、艺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种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潮得到逐渐发展壮大,至90年代,已经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艺术教育的主流。实际上,它是对下面两种观点的综合和超越:⑴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从艺术中学生可以学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公民教育必不可少的和关键的部分。⑵开展艺术教育,不仅是
期刊
【摘要】本文是听谭盾交响乐《地图》后而写的一则听后感,主要从民间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原创音乐与交响乐队“连接”技术、谭盾的想象创造才华和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评述。  【关键词】《地图》 民间音乐 连接 创新  第一次听谭盾的音乐是2003年10月份,记得是把演出观摩票发到各个县市,让各县市的音乐骨干教师聆听他的交响乐《永恒的水》,还记得当时舞台上有透明面盆和水缸水管之类的东西(在交响乐中还是第一次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的大趋势、大潮流,它是对以考试为手段的应试教育的一次挑战和革命,也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困扰于应试教育的怪圈——“看你行不行,一张试卷定终身”,“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把考试当作是对付学生的“神圣”武器,学生变成了考试机器,严重地制约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的人却对考试产生了另一个极端的认识,认为搞素
期刊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
期刊
有一种较为公认的说法:历史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史;一种是人们对前种“历史”有意识地选择、复原和认识。这就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不仅要学习历史、发掘历史,而且要记历史。人类历史,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漫长的历史过程,内容包罗万象,知识浩瀚无边。历史过程都很客观,没有过程就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