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诗歌中的时空意识解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空意识常常来自不自觉,同时带有明显的的主体性特征,林徽因的诗歌流露出强烈的时空意识,这是诗人对个人生存意义的追寻与反思,以及诗人人生价值观的折射,诗人的时空体验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显在的时空意识背后还可以把握诗人所处时代的脉搏。本文立足于林徽因的诗歌文本,结合其人生境遇,以探诗人的时空意识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意味。
  【关键词】:林徽因;诗歌;时空意识
  林徽因在中国新诗史上被归为新月派,她也是最早加入“新月社”的女诗人,谈及林徽因的诗歌,人们免不了就要将她与新月派的抒情诗风相联系,这也成了目前研究林徽因诗歌的主要切入点,而抒情背后的人生反思与哲理意味,特别是有关诗人对时空存在的价值判断却鲜见人探析。无论是她的抒情诗还是写实诗,仔细品读可见出“季节”这个特殊的意象常出现在林徽因的诗歌中,比如:《山中一个夏天》、《秋天,这秋天》、《你是人间四月天》、《八月的忧愁》、《十月独行》、《十一月的小村》、《去春》等。季节实际上是时间的另一个代名词,也就是说林徽因常在诗歌中写时间,深入挖掘不难发现林徽因实际上在诗歌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了强烈的时空意识,这是诗人对个人生存意义的追寻与反思,以及诗人人生价值观的折射,诗人的时空体验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显在的时空意识背后还可以把握诗人所处时代的脉搏。
  一、时空意识与生命体验
  人离不开时空环境而存在,诗歌中所反映出的现实与意志,生活与情感也无法脱离时空环境而存在,所谓时空意识就是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空间变动的感觉和思考。也就是时空中的人具有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體验又掺杂了个人的精神世界、人格追求以及审美志趣。林徽因创作的诗歌不多,只有六十来首,没有出过诗歌集,但正是在这些为数不多的诗歌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的代表女诗人洋溢出的才情与才气。也许是身为女性诗人,林徽因的诗歌感触颇为细腻淡雅,以大自然和生活中最轻盈柔小的部分作为诗歌意象:花、叶、灯、光、夜、笑、季节…在这些轻盈柔小的事物中林徽因流露出自己时空意识与独特生命体验,《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是林徽因发表的第一首诗歌,造物主“她”目睹了人世沧桑急速的变化,“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叫河流凝成冰雪/天地变了相。”而人类却执着于恒久不变中,“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人类在时空变幻中追求不变——造慌,只是为了让爱可以长久延续,减少死亡带来的痛苦,其实整个人类包括诗人自己都心知肚明时空变幻终究是不可抗拒的,再造多少谎都是无济于事,但人类偏偏又要去造谎, 这就呈现出人类在时空“变幻”与“永恒”存在之间的矛盾心理,最后诗人以反问来回答“但谁又能渗透这变幻的轮回/谁又大胆地爱过这伟大的变幻?”人生将在浩瀚无穷的时空变幻中蹉跎,谁都不能渗透进变幻的轮回,造谎只不过是人类在伟大的变幻中寻求的些许抚慰。林徽因也同属“造谎者”,她渴望美好的事物可以永存,“造谎”背后流露出她对时空变幻的回避與怀疑。在《无题》中林徽因甚是怀念过往,“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才真能懂得/这时间的距离/…昨天的人 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已有的将成为过去,过去的将永远留在时间的节点上,人类最无力把握的就是时间,时间只允许人前行不允许人后退,诗人显出几多无奈。在《激昂》里林徽因更是将这种无奈上升为了厌恶,“在月的寒光下闪映/喷吐冷激的辉艳/斩/斩断这时间的缠绵/和猥琐网布的纠纷。”对于时间的缠绵以及尘世纷繁复杂的纠纷,诗人不忍直视,想借用快刀斩乱麻之力来个痛快的了结。在《题剔空菩提叶》中,那片掉入人间的智慧的叶子,无人识别尽是寂寞,“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骨骸/一丝魂魄月边留念——”面对威严的时间,诗人和落叶一样是何其渺小,顿生畏惧,逝去的只化为一丝魂魄,个人宿命在时间的长河中就像沧海一粟。在《前后》这首诗中林徽因不加掩饰地吐露了自己对于时间的无奈否定,“不能问谁/想望的终点/没有终点/这前面/背后/历史的累赘!”历史是时空存在的一种有形实体,林徽因把历史描述为累赘,也就间接否定了时空存在。
  以上例子和分析均来自林徽因自己生命存在的所思所感,较为内向化,在她的诗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种外向化的关于民生大众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来自时空环境的大变动和大动荡。比如《昆明即景》,“老的/慈祥的面纹年轻的/灵活的眼睛/都/暂要时间茶杯上/停住/不再去扰乱心情!”社会下层民众在战火连天的年月来茶铺寻找暂时的安宁,“每晚/靠这一碗茶的生趣/幽默估量/生的短长…”这是他们的生存状态的展现,生死未卜,长短不由人,诗人无比同情他们的疾苦。在《九一八闲走》诗人更是写到“天上今早盖着两层灰/地上一堆黄叶在徘徊/惆怅的是我跟着凉风转/荒街小巷/鼠蛇般追随!”街道变得荒凉残破,和平的环境被打破,整个华夏大地也成了一片荒凉,诗人心中激起一股愤懑的情绪,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平衡的时空环境被无情的战争打破,诗人多次辗转流离,个人愁苦和孤独上升为乡愁和国恨。整个时空环境中个人绝对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林徽因的个人生命体验与大众生命体验发生牵连,将“个人的情绪体验转为大众的情感话语。”[1]
  林徽因对于时空的态度和认识存在变化过程,有回避和怀疑,有畏惧,有厌恶,也有彻底否定,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绝对存在,林徽因大胆做出质疑和否定,这也从侧面见出她对于生活在时空中的人生的怀疑和否定,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悲观情调。如果说这种悲观情调只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宣泄,那么当时局发生变动时,诗人把目光聚焦到战争上,民生疾苦成为诗人关注的对象,社会下层贫苦百姓的生命体验成了诗人自己的生命体验。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超越小我的大我生命体验。
  二、时空意识与自我独语
  “艺术是自然和人生的返照。创作家往往因性格的偏向而作品也因而畸刚或畸柔。”[2]林徽因的诗作总体是趋柔的,她的文学创作始于她在北平西郊香山养病之时,养病静心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阅读她喜爱的文学书籍,人生反思和文学感悟促使她提笔落字,在《十一月的小村》中林徽因就坦言“我想象我在轻轻的独语”,她的诗歌基本上都是在独语,进行自我对话,病中的所思所感借用诗歌呈现,所以再来谈论林徽因诗歌中的感人伤怀情绪就不足为奇。养病独处让林徽因异常寂寞,也异常多愁和善感,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生活品质的人,但是时间流逝和环境变化让现实布满缺陷,不免让她失望沮丧。在时空和诗歌之间她借用独语搭起桥梁,独语是诗人表达时空意识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诗人自我性格的显现。   在《情愿》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虚无感,“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尘世纷争繁杂意乱,“我”亦即诗人自己情愿选择弃繁就简,做落叶做流云亦可来去自由无牵无挂。因为“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这些诗句折射出林徽因内心的时空虚无存在感,人是时空存在物,但是逝去了就无痕迹,那么又何必要存在?但是林徽因的这种时空虚无感又不是绝对存在的,也就是在有限的时空存在范围内,林徽因又表现出珍爱生命,绝不苟活,在《红叶里的信念》里林徽因就表现出这种坚定的信念,“但心不信!空虚的骄傲/秋风中旋转/心仍在叫喊/理想的爱和美/同白云/角逐/同斜阳笑吻/同树/同花,同香/乃至同秋虫/石缝中悲鸣/要携手去;”林徽因厌恶空虚但又在对抗空虚,“红叶”是生命的象征,即将成为落叶,就像诗人自己虽然感觉到生命已经步入了秋天,但是仍在“叫喊”,仍在“角逐”,这是林徽因弱肉躯体里的一股韧性。而在《病中杂诗九首》中林徽因的这点信念似乎开始了动摇,又回到了一种无奈和怀疑的状态,“感谢/生命的讽刺嘲弄着我/会唱的喉咙哑成了/无言的歌。…如今/黑压压沉下/现实的真相/灵魂/同饥饿的脊梁/将一起压断!”(《小诗之一》)脆弱的生命在病魔面前總是不堪一击,林徽因单薄的身体承受的是非常人的苦痛和折磨。“自己在万物消耗以后的残骸中惊骇/又一点一点给别人扬起可怕的尘埃!”(《恶劣的心绪》)时空虚无感再次在这种恶劣的心绪中油然而生,林徽因把生命的姿态放到了最低处自比为尘埃。“当我去了/还有没说完的话/好像客人去后杯里留下的茶/…但请原谅吧/我的话语永远不能完全/亘古到今情感的矛盾做成了嘶哑。”(《写给我的大姊》)时空的运转是恒古不变的事实,诗人回不去,回不到健康时的模样,想说的和还没有说的都变成了一种遗憾这是诗人莫大的无奈。“我没有时间盘问我自己的胸怀/黄昏却蹑着脚/好奇地偷着进来!”(《一天》)时间飞速而过,诗人能把握的实在太少。
  林徽因写过一篇散文《究竟怎么一会事》,里面详细阐述了她对于写诗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其中她谈到写诗“可以说是自己的情感的,主观的,所体验了解到的;和理智的客观的所体察辨别的,同时达到一个程度,沸腾横溢,不分宾主地互相起了一种作用…来表现这内心与外物息息相关的联系,及其所发生的悟理或境界。”[3]也就是说写诗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智相互起作用的过程,最终所要表现的是诗人内心与外物的某种联系,而表现中就必然掺杂了诗人的某种悟理和认知境界。林徽因的文学创作过程是她人生正遇波澜和身处坎坷的时候,病魔的折磨,动荡不安的时局,亲人的逝去,友人不幸遇难,这些遭遇无不使诗人感到切肤之痛,于是在诗歌中林徽因面对人生以及整个时空存在时表现出一种无力挣扎无力反抗的无奈。林徽因就“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莲灯》)在浩瀚的宇宙间随着澎湃的波涛沉浮,来去终成了一个过客,无力带走也无力留下,最后在诗歌独语中走过了一程遗憾的美梦。
  三、时空意识与哲理反思
  费正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林徽因的文学创作“那些灵秀雀跃的文字,不仅是林徽因流动的思想,也是她一生的写照。”[4]林徽因是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诗人,此外她还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家,她在建筑学界成绩斐然。如果科学研究让我们见识到了林徽因的研究本领, 那么文学创作则让我们直抵林徽因的内心世界,诗歌创作更是让我们洞见到林徽因的整个生命价值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简要总结出诗人林徽因关于时空意识的几点具有哲理意味的认识和看法:
  人类不甘于承认时空变幻的存在,所以选择“造谎”,试图用造谎的方式留下美好的东西。这种“造谎”心理和行为背后实指的是在面对终极命运时人类无力把握时的回避与怀疑;当人们无法把持这种“造谎”心理和行为时就会步入畏惧,厌恶,和彻底否定的时空存在状态,开始对周遭的人事产生怀疑,流露出一种浓浓的虚无感,但这种怀疑又不是绝对的,怀疑中有对抗;时空环境中的人不是孤立而存在的,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他人的生命體验和自己的生命体验会发生交融共通,这种交融共通的生命体验是是一种超越小我的大我生命体验,可以由此把握诗人所处的时代脉搏。总之在林徽因的诗歌中有一股浓郁的时空意识,我们可以借此去了解诗人的生命意志、个体感受、以及诗人对生存意义的追寻与反思。
  参考文献:
  [1]蓝棣之.作为修辞的抒情 [J]. 清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0)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10
  [3]林徽因.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作品[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1
  [4]费正清.林徽因诗文集·序言[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4,4
  作者简介:朱静,女,仡佬族,1992年生,贵州遵义人,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当代工笔花鸟画中“复古现象”的研究,即是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也是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的归纳,只有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认识和把握中国花鸟画的传统精髓和精神,结合时代气息,充分地挖掘和表现传统艺术,才能拓展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新境界。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复古现象;必然性;价值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画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孕育出的中
期刊
【摘要】:本文是以对现代陶艺的特征为出发点,阐述了现代套一的情感因素是现代陶艺的内本质要求,也是现代陶艺创作赖以生存、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关键词】:现代陶艺;情感;社会文化;工艺创作  现代陶艺是陶艺家以陶瓷材质为载体,社会中人们的审美与陶艺家用艺术语言来形容有着极大的联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思想情感亦是如此。陶艺的创作是一个完整艺术形态的创造性审美活动。现代艺术与陶艺文化的结合就是
期刊
【摘要】在当今艺术惠民工程开展以来,舞蹈最为惠民工程项目,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现了精彩丰富的文化生活,使群众在精神领域得到提高,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惠民培训改革的研究中,舞蹈在社会服务中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深受民众喜欢。  一、艺术惠民与社会服务  自2010年4月起,为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沈阳市实施了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即“百万市
期刊
【摘要】: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圍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中国美学对于我们来说有太多的魅力。本文论述了中国美学史的文化特色和发展历程。  【关键词】:文化特色;艺术美学;礼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
期刊
【摘要】:本文从儿童幼儿期的立场出发,浅析儿童动画对3-6岁孩子的情感及行为的影响,研究伦理学设计在儿童动画创作的应用。本文作者着重分析儿童动画作品,在创作中体现表达情感,呼吁儿童选择性观看,要把真善美以及传统文化运用到儿童动画创作中去;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设计创造出适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适应儿童发展的儿童动画。首先树立良好正确的价值观;创作出真正适合动画作品,使中国儿童动画在未来的道路上发展越来
期刊
【摘要】:目前国内一直存有对民族唱法“千人一面”的形容,认为在民歌演唱中,总给人一种相同的感受,褒贬不一存有争议。笔者针对这一现象,浅析此现象的形成原因,并从正反两方面谈谈拙见。  【关键词】:学院派;民族唱法;千人一面  近几年,在国内一直存有对民族唱法“千人一面”的形容,即认为在民歌演唱中,总给人一种相同的感受,犹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对此现象的好坏,幸与不幸,争论也没停止。民歌作为音乐文化的一
期刊
【摘要】: 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罗让巴,其中观哲学是中外藏學界和佛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文章首先概述了宗喀巴的生平事迹及其外观环境,重点论述了宗喀巴大师所提出的“缘起性空”论,从缘起性空的基本特征中的宗教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抽象思辩入手,叙述了它所涉及的许多重大的哲学问题。  【关键词】: 藏传佛教;格鲁派;缘起性空  一、宗喀巴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宗喀巴(Tsong-kha-pa,13
期刊
【摘要】:康德的先天综合学说是理解分析哲学的前提和基础,正确认识该学说不仅对了解西方哲学有着深刻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加深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语言学的认识。本文从综合性与分析性的对比入手,着重阐释的先天综合判断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关键词】:综合性;分析性;先天综合知识  引言  逻辑学、哲学、语言学中与分析性(analyticity)相对立相互依存的一个常见范畴。在语言类型学中,按照语素的粘着性
期刊
【摘要】:善良是心存他人,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善良需要我们付出实际行动去诠释其意义;不能因为一些假恶丑的现象就不去做善事;教育对于培养善良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善良也需要我们把握其中的度。  【关键词】:善良;培根;仁爱  因为兴趣所在,笔者非常关注幼儿教育,经常留意儿童教育片,发现其中很多内容,如经典图画书《格林童话》、中国古代神话《马兰花》等,都是在教育孩子要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期刊
最近,我听了一堂公开课——《变色龙》,执教老师开门见山,直接入题,接着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环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教师既没有指导,也没有要求,也没让学生准备,只是花了15分钟时间选角色和朗读,这样,可想而知,怎么能读出效果来呢?不但淹没了课堂气氛,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再仔细一想,语文课上只求形式不求实效的朗读似乎经常可见。朗读只是一种课堂虚空的热闹和喧嚣,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而实质上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