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政治课程新课标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健全高中教师的人格、提高教学技能、参加在职培训、参与课题研究、利用互联网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38-02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8年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新颁布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有了较大变化,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不仅给高中政治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通过对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了高中政治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科专业知识基本扎实,但综合知识和新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基本教学能力具备,但教学方法和技能单一,创新性不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不足,不能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要高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存在“走过场”的情况,形式大于实质性内容;对高中阶段开展课题研究持功利心态,即有利于评职称就参与,不利于评职称就不参与;敬业精神尚可,但部分教师已经产生职业倦怠。总的来说,虽然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师能基本胜任本职工作,但教师间的教学水平也存在明显差距。这些差距导致目前的教师队伍不能很好地满足变化了的学情和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提升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就提高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出如下建议。
一、健全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格
对于高中政治课来讲,健全的教师人格尤为重要,这是思政课发挥育人效果的前提保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人格的基本要求,就高中政治教师来说,他们要在课上课下、网上网下都率先垂范。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坚持正确政治立场,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能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青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强,但同时对各种不良风气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这就需要高中思政教师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引导学生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增强辨别真假美丑的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1]。
二、深入学习新课标,努力提高教学技能
《新课标》指出:“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2]。”其实,高中政治教学只要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是可以不斷创新的。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活动型学科课程为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设置思辨性议题。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喜欢“灌输”式教学,由于是强制性的,教学效果不佳,而且容易导致学生走神,不利于课程功能的发挥。辨析式教学则是克服这一问题的好办法。该种教学方式强调通过讨论和辨析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逐渐提升辩证思维、理性思维能力,增强科学精神素养。但在辨析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注意以下原则:一是选取当下热门而且长期存在争议的话题;二是话题的难易程度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过难或过于简单;三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第二,创设情境。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是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创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的教学方式。如在讲授法律知识时,教师可对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典型案例进行解读,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提高思辨能力。
第三,走出教室,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拓展形式,也是深受学生欢迎、很容易收到实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实,各地都有相当多的博物馆、展览馆、革命遗址,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本土资源,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学习活生生的知识,开拓视野。但这种教学方式也有难以克服的问题——经费不足和学生安全问题。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或多或少都会涉及活动经费,这类经费必须要通过学校的层层审批,因此,思政课教师一般都不愿意组织这类活动。此外,组织这类活动也会产生安全隐患,导致教师对这类活动不够热心。
三、通过在职培训、进修等提高思想觉悟和专业技能
《新课标》颁布后,随之而来的是新教材及其新理念的培训和推广。仅仅依靠教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难免会走向偏颇,因此“走出门”或者聘请专家培训教师十分必要。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针对中小学教师举办了这样的培训班,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测试和评价手段,培训效果也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培训班(课程)需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紧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根据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二是突出“以师为本”的培训理念,体现教师主体地位,营造平等、和谐的培训氛围,采用多样的培训形式,关注教师个人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建立健全长效的培训体系,鼓励社科院、党校和综合性大学承担教师培训工作,制定长期的、固定的培训体系,最好保证高中政治教师在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参与短期培训的机会;四是相关部门要加强监测,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3]。
将通过在职进修取得相应的学历和学位,与提薪、晋级等福利紧密相连,也是一种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师思想觉悟和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但这样的学历提升也不是完美无缺,如大部分高中教师都是本科学历,他们一旦考取硕士研究生,就业机会就会更多,毕业后返回原单位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对此,想要把在职进修做好,就必须在“留住人才”上下工夫。要用情感打动人,时时刻刻关心,让在职培训的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怀,让他们在进修完成后更愿意返回原单位;要用物质保障留住人才,做好进修教师的各方面保障工作,保证教师在进修期间的生活质量不下降;要用好激励措施,给予进修返回人员更多的晋升机会,在各种补助方面适度倾斜。 四、通过课题研究,扩宽教师视野
教育科研着力于解决教师“如何教”“怎样才能教得更好”的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进步与成长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通过参与教学研究,思政教师可以拓宽知识面,接受更多新思想,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提升专业水平的目的。
要提高政治课教师的科研水平,就要让其围绕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研促学、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理论水平。高中政治教师的研究应围绕当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对象以及时政热点问题展开,这样有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更便利地为学生服务。
进行校本研究是落实新课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标颁布时间不长,很多中学教师对新课标还没有完全适应和接纳,所以在这一时期开展校本研究十分必要。新课标视域下的校本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选题上,应该围绕学校在教学实践、教学方式中需要改进的具有重大价值的问题;在研究方案上,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设计方案;在总结评价上,要把研究出来的成果放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然后根据反馈效果不断完善和改进,力求找到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这一过程,新课标的理念能得到贯穿落实,教师的教学知识能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能不断提高。
在科研过程中,要重视高中政治教研团队的建设。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团队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成长的重要平臺。要重视教研组团队建设,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增加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的互动交流,使其直面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集思广益,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打造团结合作的教研团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五、利用互联网,助力政治课堂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有学者称之为“互联网+思政课”模式。该模式具有时效性、互动性等特征。该模式下的政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充分获取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归类处理,在课堂中及时调拨和引导有争议的话题,又要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鲜活的时事材料理解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在“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下,还应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催生高效高质课堂。
综上所述,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适应新课标的必要要求,但在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并没有一套万能的办法。教育部门一定要结合各地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史莹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38-02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8年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新颁布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有了较大变化,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不仅给高中政治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通过对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了高中政治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科专业知识基本扎实,但综合知识和新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基本教学能力具备,但教学方法和技能单一,创新性不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不足,不能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要高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存在“走过场”的情况,形式大于实质性内容;对高中阶段开展课题研究持功利心态,即有利于评职称就参与,不利于评职称就不参与;敬业精神尚可,但部分教师已经产生职业倦怠。总的来说,虽然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师能基本胜任本职工作,但教师间的教学水平也存在明显差距。这些差距导致目前的教师队伍不能很好地满足变化了的学情和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提升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就提高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出如下建议。
一、健全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格
对于高中政治课来讲,健全的教师人格尤为重要,这是思政课发挥育人效果的前提保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人格的基本要求,就高中政治教师来说,他们要在课上课下、网上网下都率先垂范。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坚持正确政治立场,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能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青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强,但同时对各种不良风气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这就需要高中思政教师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引导学生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增强辨别真假美丑的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1]。
二、深入学习新课标,努力提高教学技能
《新课标》指出:“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2]。”其实,高中政治教学只要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是可以不斷创新的。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活动型学科课程为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设置思辨性议题。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喜欢“灌输”式教学,由于是强制性的,教学效果不佳,而且容易导致学生走神,不利于课程功能的发挥。辨析式教学则是克服这一问题的好办法。该种教学方式强调通过讨论和辨析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逐渐提升辩证思维、理性思维能力,增强科学精神素养。但在辨析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注意以下原则:一是选取当下热门而且长期存在争议的话题;二是话题的难易程度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过难或过于简单;三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第二,创设情境。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是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创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的教学方式。如在讲授法律知识时,教师可对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典型案例进行解读,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提高思辨能力。
第三,走出教室,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拓展形式,也是深受学生欢迎、很容易收到实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实,各地都有相当多的博物馆、展览馆、革命遗址,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本土资源,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学习活生生的知识,开拓视野。但这种教学方式也有难以克服的问题——经费不足和学生安全问题。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或多或少都会涉及活动经费,这类经费必须要通过学校的层层审批,因此,思政课教师一般都不愿意组织这类活动。此外,组织这类活动也会产生安全隐患,导致教师对这类活动不够热心。
三、通过在职培训、进修等提高思想觉悟和专业技能
《新课标》颁布后,随之而来的是新教材及其新理念的培训和推广。仅仅依靠教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难免会走向偏颇,因此“走出门”或者聘请专家培训教师十分必要。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针对中小学教师举办了这样的培训班,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测试和评价手段,培训效果也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培训班(课程)需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紧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根据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二是突出“以师为本”的培训理念,体现教师主体地位,营造平等、和谐的培训氛围,采用多样的培训形式,关注教师个人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建立健全长效的培训体系,鼓励社科院、党校和综合性大学承担教师培训工作,制定长期的、固定的培训体系,最好保证高中政治教师在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参与短期培训的机会;四是相关部门要加强监测,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3]。
将通过在职进修取得相应的学历和学位,与提薪、晋级等福利紧密相连,也是一种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师思想觉悟和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但这样的学历提升也不是完美无缺,如大部分高中教师都是本科学历,他们一旦考取硕士研究生,就业机会就会更多,毕业后返回原单位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对此,想要把在职进修做好,就必须在“留住人才”上下工夫。要用情感打动人,时时刻刻关心,让在职培训的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怀,让他们在进修完成后更愿意返回原单位;要用物质保障留住人才,做好进修教师的各方面保障工作,保证教师在进修期间的生活质量不下降;要用好激励措施,给予进修返回人员更多的晋升机会,在各种补助方面适度倾斜。 四、通过课题研究,扩宽教师视野
教育科研着力于解决教师“如何教”“怎样才能教得更好”的问题,是促进教师专业进步与成长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通过参与教学研究,思政教师可以拓宽知识面,接受更多新思想,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提升专业水平的目的。
要提高政治课教师的科研水平,就要让其围绕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研促学、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理论水平。高中政治教师的研究应围绕当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对象以及时政热点问题展开,这样有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更便利地为学生服务。
进行校本研究是落实新课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标颁布时间不长,很多中学教师对新课标还没有完全适应和接纳,所以在这一时期开展校本研究十分必要。新课标视域下的校本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选题上,应该围绕学校在教学实践、教学方式中需要改进的具有重大价值的问题;在研究方案上,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设计方案;在总结评价上,要把研究出来的成果放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然后根据反馈效果不断完善和改进,力求找到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这一过程,新课标的理念能得到贯穿落实,教师的教学知识能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能不断提高。
在科研过程中,要重视高中政治教研团队的建设。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团队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成长的重要平臺。要重视教研组团队建设,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增加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的互动交流,使其直面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集思广益,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打造团结合作的教研团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五、利用互联网,助力政治课堂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有学者称之为“互联网+思政课”模式。该模式具有时效性、互动性等特征。该模式下的政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充分获取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归类处理,在课堂中及时调拨和引导有争议的话题,又要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鲜活的时事材料理解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在“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下,还应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催生高效高质课堂。
综上所述,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适应新课标的必要要求,但在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并没有一套万能的办法。教育部门一定要结合各地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史莹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