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p2002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教育理念不断涌现,课程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舞蹈教学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将艺术核心素养的理念及要求深刻融入其中。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艺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及舞蹈教学的现状,积极通过多元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有效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舞蹈教学;艺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36-02
  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中,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以及功利性教学目标的影响下,只注重语、数、外等主要学科的教学,相对忽视美育教育中的舞蹈教学,甚至无法保证其基本的教学课时,严重影响了学生审美意识、艺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认可和推崇,教师也逐渐将核心素养作为各学科教学的指导理念。在这种教学新环境下,教师应对初中舞蹈教学予以充分关注,并将艺术核心素养的内涵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逐渐实现自身艺术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真正发挥舞蹈教学育美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艺术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适用于社会发展和自身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与提升,更加侧重于学生今后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同时,核心素养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教学概念,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内涵与要求。
  舞蹈教學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课程,也深受核心素养理念的影响。而核心素养具体到舞蹈教学实践中,也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主要包括:①审美感知。审美感知主要是指学生自身具备的对美的感受能力以及审美意识等。教师通过舞蹈教学能传授给学生舞蹈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大量的舞蹈作品欣赏教学,使学生逐渐形成对形体美、动作美以及舞蹈美感的个性化体验,有效实现学生审美感知素养的培养。②艺术表现。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进行思想深化、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舞蹈动作,进行自我思想情感的融合,并利用肢体动作和表情等诸多元素来表达自我情感,以此创新性地进行艺术形象的创造。③文化理解。舞蹈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识,表达着某种人文内涵。如新疆舞能表现新疆地区人们热情、奔放的性格,学生通过初中舞蹈的学习,应能从舞蹈作品的欣赏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和底蕴,在认可舞蹈艺术内涵的同时,理解其内在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内涵。
  二、舞蹈教学中培养艺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概念,其概念与内涵比“素质能力”“知识技能”更加宽泛和深刻。而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肢体、动作等形式进行思想、情感的表达,使观众受到艺术的熏陶与享受。因此,在初中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舞蹈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了舞蹈、音乐以及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感受美、表达美、欣赏美的意识与能力,有助于学生艺术审美意识及素养的提升。其次,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正确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开展舞蹈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提高身体素质的机会,同时也能在学生进行舞蹈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人文意识、审美意识以及人格素养,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身体素质增强的关键时期,而舞蹈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学生体型的改善以及体力的增强,是培养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舞蹈作为一种肢体动作、身体律动的艺术形式,对表演者的体态、体型有较高的要求。而通过舞蹈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舞蹈动作的反复训练,实现人形体的“生物学”改造与完善,使学生的身材更标准、更完美,为艺术美的表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舞蹈作为一种运动形式,深受学生喜爱,舞蹈教学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使学生各个器官的机能、动作协调能力都得到提升,为学生舞蹈动作的完成奠定体力基础。
  (二)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目标,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作为衡量学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积极、健康心理的引导下,汲取舞蹈艺术元素,实现艺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情绪较为低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欢快、热烈的桑巴舞,使学生在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感染下,在自由、奔放的舞步中得到负面心理的疏解,实现情绪的调节,同时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舞蹈学习的内涵与真谛,有助于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三)提升学生德育素质
  在初中阶段,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教师应积极进行舞蹈教学中德育要素的挖掘,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提升道德品质。一方面,在初中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引导,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舞蹈蕴含的思想、情感,并对舞蹈进行个性化展现,实现舞蹈形式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舞蹈动作的反复训练中,逐渐形成坚强的毅力、养成不怕吃苦的精神等,实现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培养与形成。由此可见,在初中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能有效促进初中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为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强化学生智育素质
  舞蹈教学是一项具有综合性、人文性的教学内容,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和广阔的知识视野,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舞蹈内涵,体现舞蹈蕴含的情感,培养与提升艺术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注重强化与拓展学生的智育素质,为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首先,教师应在舞蹈教学中注重强化学生对多种文化意识的学习与理解。舞蹈作为艺术形式,是文化意识的重要载体,学生只有理解多种文化意识,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舞蹈内容和内涵。如探戈作为国标舞的一种,最早是由阿根廷的民间舞逐渐发展而来。学生只有对阿根廷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探戈豪放、高雅、洒脱的风格。其次,舞蹈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教学内容,除了包含舞蹈动作的内容,还包括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智育素质,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舞蹈动作,体现情感,对于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舞蹈教学作为艺术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舞蹈教学既能使学生在欣赏舞蹈艺术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意识,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动作、表现能力的同时,更具创新性地理解和表达艺术美,培养和提升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舞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就能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进行更加深刻的鉴赏,并从动作、专业技能以及美学的角度进行评判,实现自身艺术美感的提升。
  綜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理念是教师进行初中舞蹈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指导理念。因此,教师应在舞蹈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以及审美意识,实现学生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审美情趣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骊亚.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明日风尚,2019(18).
  [2]李苏悦.探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37).
  [3]杨思媛.探析舞蹈表现力及其培养途径[J].黄河之声,2019(5).
  【作者简介】
  任璐(1994~),女,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舞蹈、中国舞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拓展个人视野的重要路径,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当代初中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低,对初中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极为不利,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推动现代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发展。思维导图作为图像式思维培养的重要工具,可将语文阅读过程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效连接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实现对初中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培养
期刊
【摘 要】中国风歌曲具有文学性、音乐性、易传播性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本文主要以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为例,阐述将“中国风”歌词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的具体策略,以期丰富语文课程资源,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06-02  何谓“中国风
期刊
【摘 要】对高中生来说,流行文化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因而利用优秀的流行文化资源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十分必要。在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优秀的流行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且具有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优秀流行文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26-02  如今,流行文化开始在社会主流文
期刊
【摘 要】提问是一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手段,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彰显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性可以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增强教学活力,大大改善教学效果,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就此具体探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现状,分析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并就提升教师提问技巧性提出一些策略,希望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结合对《平凡的世界》这一经典著作的深入教学探索和分析,将研究所得适当应用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教学中,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人性,探索得出作品中的故事线、时间线以及转折等多方面的特征与内涵,进而了解作品的核心立意,实现对作品本质的探索与挖掘。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人性探索;高中语文;整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期刊
【摘 要】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是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历史学科可以结合学科特点渗透美育。恰当地运用音乐导入新课,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泼;恰当地运用音乐再现历史事件,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初中历史;音乐;作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一门学科,对学生成长有积极的影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具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思想,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有足够多的了解,能主动观察、思考学生的身心特点,探析出可以让学生爱上该学科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养成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良好习惯。本文将阐述说明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
期刊
【摘 要】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初中历史教师应增强课堂教学方式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历史教师应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为参照,寓教于乐,使历史课堂既生动又活泼,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趣味性;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98-
期刊
【摘 要】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被教师忽视,学生课前预习效率低下。有效的课前预习,应整体设计,分布推进,目标引领,首先通过“读”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其次通过“画”勾画圈点,自主探究;接着通过“查”答疑解惑,拓展延伸;最后通过“记”梳理总结。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预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与新的课程标准不断有机融合,并在教学中不断得到渗透,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的部编教材也在一线教学中得到推广运用。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导演”,要结合“剧情”变化,对课堂的“教”与“学”作出相应的调整与优化,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教材;情境教学;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