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o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圆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中乃至整个中学教学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又比较广泛,它是初中几何的综合运用,又是在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今后的解题及几何证明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的基础及本课的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的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根据定义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切的定义画出已知圆的切线。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的位置。
  2.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图、列表、分析、对比,能找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的关系。此外,通过直线与圆的相对运动,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分类和归纳的思想的认识。
  3.情感目标
  在解决问题中,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观察素材入手,像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的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把它们抽象出几何图形,再表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便于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观察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学生把实际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是重点,本课的难点是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四)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
  解决重点的方法主要是:由学生观察老师展示的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的照片提出问题,用学过的知识把它们抽象出几何图形再展示出来(让学生尝试通过日出的情境画出几种情况);把直线在圆的上下移动,引导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观察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让他们发现公共点的个数,揭示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归纳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是什么。
  在说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如何突破这个难点:一是突破直线和圆不能有两个以上的公共点,让学生讨论,最后明确否定(因为直线和圆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公共点,那么这与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就可以作一个圆,相矛盾);二是把直线在圆的上下移动,引导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观察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让他们发现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揭示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归纳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三是突破直线和圆有唯一一个公共点是直线和圆相切(指直线与圆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四是突破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如果圆O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直线L与圆O相交<=>d<r ;直线L与圆O相切<=>d=r;直线L与圆O相离<=>d>r。上述结论中的符号“<=> ”读作“等价于”)
  式子的左边反映是两个图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右边是反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二、学情分析
  根据九年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强,并且在七,八年级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分析力、归纳力,联系生活实际中结合问题结合本节课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真正理解这节课是在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的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作铺垫的一节课。通过直线与圆的相对运动,揭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分类和化归思想的认识。
  三、教法设计
  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在位置关系的判定的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精神。学生质疑这一环节充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做到不懂就问。学生小结,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归纳问题的能力。
  学生观察日出照片,把观察到的情况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抽象出几何图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圆与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产生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并能使学生更好的直观感受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强调公共点的唯一性。给出定义时,尽可能地有学生来概括和叙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掌握用定量研究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给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的数量特征。
  通过直线到圆的距离d和半径r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样很好的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使较为复杂的问题能简单化。
  让学生自己归纳本节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教法:自学辅导法;讲练法;启发式教学法。
  数学思想:渗透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四、学法指导
  本节重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性质与判定。
  所研究的直线和圆的性质是以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为基础,在确定直线和圆位置关系时,经常要用到距离这一概念,因此,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等应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五、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授——巩固练习——学生质疑——学生小结——布置作业。
  [提问]通过观察、演示,你知道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讨论]一轮红日从海平面升起的照片。
  [新授]给出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
  [类比]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讨论它们的数量关系。通过类比,从而得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定理及判定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归纳、演绎、类比的思想方法,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体现了数学产生于生活的思想,并且将新旧知识进行了类比、转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板书设计
  课题: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一、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定理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学校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育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最终,教师在
期刊
从事地理教学十几年来,常常看到学生为了考试苦苦地学习,被名次、升学重压得喘不过气来,年少的脸上总有愁云拂过。这些让我不断在反思、追问————我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什么样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学生纯粹是知识的接受者,在课堂中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等很难发挥。  古人曾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人的博学,今人也很重视地理学科
期刊
劳动筑造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梦想,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正是因为劳动的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才构筑我们今天的中国梦。  马克思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想说财富来自于劳动的源泉,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只有创造财富也才会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了发展有了进步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试问如果没有劳动又怎会有创造?又怎会有亿亿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旧的德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而新的德育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教育中的重应试轻素质,家庭中的重智育轻德育,社会和家庭中不良行为对幼儿的影响,使得我们的孩子对文明礼仪知识知之甚少。在4+2+1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幼儿,他们往往享受的是过多的爱与呵护,普遍存在不会使用文明用语,没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知恩和感恩,严重的影
期刊
教了十多年高中的我,现在要同时兼初中的生物课,说实话真不适应,刚开始时经常时空错位————把初中的教室变成了高中的课堂,讲着讲着突然意识到这是初中,自己不禁哑然失笑。现在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学生学习兴趣满满,这都是因为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准备初中课的时候,都要仔细地想想,这部分内容与高中课中相对应的部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有什么联系,既要让现在的初中的孩子感兴趣,又要符合他们的的年龄特
期刊
有一天杨浩晨问我:“胡老师,您看过奔跑吧兄弟吗?”我说:“看过啊,你也喜欢看?”他说:“是的,我每一期都看,您最喜欢谁?”我说:“我最喜欢baby。”他说:“你知道我最喜欢谁吗?”我说:“不知道。”他说:“我最喜欢大黑牛李晨。”我说:“为什么呢?”他说:“他撕名牌的时候跑得特快,别人都追不上他。”旁边的孩子听到了我俩的对话,都说到“我也看过奔跑吧兄弟”。  根据幼儿对撕名牌的兴趣,我在图书区投放了
期刊
描写是表达方式的一种,它是把事物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让读者直接去感受其中的韵味。细节描写包括许多方面:如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情节等。细节描写其实很简单,教材就是很好的借鉴。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而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  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之所以感人肺腑,与精彩的细节描写分不开的。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期刊
一、案例背景  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说过,集团的人员所共同拥有的某种观点、感受方式、信仰方式,这便是文化。对于学校,笔者认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我班共有学生37人,男生20人女生17人,属于年级中的平行班,根据班级实际、工作个性、学校德育工作要求所进行的富有个性的班级建设内容。要做好学校常规德育的方方面面工作,笔者从以下做好班级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
期刊
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是的,这种无形的声音造型,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优化,并改革传统教学,真正实现幼儿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主动学习等。而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的整合,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活动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激发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热情,挖掘审美潜力,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一、信息技术与音乐歌唱活动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里最常见,也是幼儿
期刊
学习能力训练是中央教科所研发的一套课程,全称是“培养‘反思’能力,全面开发人脑功能的系列实验研究”。因为主要学习载体学具盒中是由3种颜色、3种形状、3种材质三维组合而成的27个几何体,因此这一项目代号为“3·3·3”“3·3·3”面向4.5-6岁的儿童,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会表现出自己的认识活动,表现出三个方面的发展:孩子的操作,孩子的思维,孩子的语言。操作从生疏到熟练;思维从具体形象道抽象思维的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