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几何新授课的建模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常常老师当天在课堂上讲过的,有些学生做作业时就是想不起来,就是不会,出现这个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触类旁通。怎么办呢?查阅资料,我們可以知道:数学建模是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以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有利于解决学生不能灵活解题的问题。下面笔者以小学高年级几何新授课为例,谈谈几何新授课的数学建模策略。
  一、唤醒旧知,夯实建模基础
  1.沟通旧知,唤醒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学过的知识,太久没用,就会生疏,甚至忘记,所以在建模之前,需把相关旧知识复习,勾起学生的记忆。如:圆柱体积是建立在长方体体积和圆的面积之上,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的引入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这样通过复习与它相关的两个知识点,唤醒学生的记忆,为下一步的知识建构做好铺垫。
  2.课前实践,丰富表象。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中有个例题是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里需要利用水的可塑性把不规则物体转化成规则物体求,为了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我在课前的周六日就布置任务让每个学生回家帮忙煮汤最好是煮猪肚汤并要求观察汤料(猪肚)是什么形状,把汤料(猪肚)放入锅里加水后整体又是什么形状,猪肚煮熟后捞起来切,锅里的汤的高度有什么变化,切完之后,又放进汤里,锅里的汤的高度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个作业让学生感知水能轻易变形,能与不规则物体合成规则的形状等等,为利用水把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埋下伏笔。
  二、引导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1.引导转化,准备建模。如《圆柱体体积计算》的新授课中,设计如下,师:出示一个圆柱,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和圆的面积计算,怎样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会的知识来解呢?生:我们将圆柱转化成一个长方体来求体积。师:我们借鉴如何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想想怎样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同桌同学讨论,然后汇报。生:把圆柱沿直径切开两半,再进行平均分若干份。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想到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为下一步的动手操作做好准备,为有效建模做准备。
  2.动手操作,探究模型。如《圆柱体体积计算》一课中,把班分成4人小组,探究要求和思考:分别把圆柱沿直径切开两半,再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然后插缝拼起来。在切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转化的意义,直观地看到转化后的图形,体会到体积不变,同时感受到分割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体,体会无限多份就无限接近长方体,在此基础上再用课件演示分别把圆柱沿直径切开两半,再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然后接拼的过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分割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体,份数无限多时无限接近长方体。
  3.技术展示,理解模型。有些几何知识操作起来比较麻烦,需准备的东西较多,学校不一定具备有实验的场地和条件,而直接分析推理,学生又不一定能理解,这时运用信息技术来展示,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还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实验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模型。如前面所说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中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建模,就可以采取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感受、理解基本模型:完全浸入物体的体积=总体积-水的体积
  4.分析推理,形成模型。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而实验的结果脱离不了分析、推理。如《圆柱体体积计算》一课中,在学生充分操作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圆柱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三、解决问题,完善数学模型
  建立模型之后,学生还必须在运用模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感受模型的必要性,达到巩固模型,培养学生自觉建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基本训练,感受模型的优越性。学生经历了模型的建立后,要进行相应的基本练习以巩固模型。2.变式训练,应用模型。学生经历了模型的建立,为模型的应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再进行变式练习,培养学生自觉建模的意识和能力。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以图导学”将初中地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既能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读图填图的地理基本技能,具体有以下几种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有许多图表,如分布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结构图、剖面图等,用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特别是各种各样的景观图。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地理图表,因图设疑,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
期刊
何谓创造?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刘佛年曾解释,“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都可以称得上创造”。  而对于音乐而言,其从创作、表演到欣赏,均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必须通过音乐的教育教学去构建,才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培养学生自身的专注力、记忆力、想象力、发散性思维等心理及生理过程。音乐其本质上具有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等特征,那么更是需要发挥音乐教
期刊
深度学习是美国学者马顿(Marton,F·)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他认为深度学习是一个知识的迁移过程.1978年,比格斯在马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深度学习是高水平、主动的认
期刊
在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可通过示范策略和活动策略,引导学生实现思想“内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人物的行为作示范,引导深度学习;教师自身的规范行为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最为关键的、具有塑造性的,要发挥示范作用;也可用学生的规范行为作示范。还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模仿特点采用不同的榜样策略,呈现不同的方式。教师可通过行为实践、现实的感性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内化,要把活动作为促进学生思想转
期刊
通常来说,大部分学生最早在初中阶段开始接触英语学习,起初学生们对英语学习也是充满着极大的兴趣与信心,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部分学生开始逐渐产生排斥、放弃的心理,导致学生之间的英語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两极化的延伸方向成为英语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为了尽快解决这类问题,了解和掌握实质性的根源桎梏,从而为后进生群体带来真正福音,及时推进其研究成为当前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事项。  一、初中英语
期刊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英语阅读的技能有明确要求:略读、扫读、找读、跳读、预测,理解大意,猜测词义,推断,理解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标信息,理解指代,理解逻辑关系。英语阅读教学不但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内容获取文章的信息,学会英语知识,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领悟文章的内涵,领略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阅读技能的训练,成为有自主阅读能力的人。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
期刊
責任编辑 徐国坚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套管实验是一种更好的实验创新,它综合地体现了当前化学实验创新的发展需要,可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所谓套管实验,是将一种较小的玻璃仪器套装入另一种较大的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个或更多个普通玻璃仪器才能进行的实验。套管实验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实验创新,应用套管原理可以改进和创新一批原旧的实
期刊
一、问题提出rn图像题以化学知识为内容载体,以图形为形式载体,可较好地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备受命题者青睐.平衡图像是指将化学平衡相关原理应用于一定
期刊
“爱种子”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依托“互联网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驱动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合作与协同学习,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学会踊跃发言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到成功的喜悦。“爱种子”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如下:聽取任务——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内汇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