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说起教学内容整合,大家往往会联想到叠加、合并,似乎整合就是做“加法”,事实真的如此吗?整合应是在基于教材分析与学情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重构,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这样才能让数学学习在课堂上真实有效地发生。基于此,笔者尝试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角”的教学为例,在深入解读学生与教材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本文通过精准定位、精练学材、精选学法三个层面浅谈数学课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思考与做法。
  【关键词】学情 数学课堂 加法 减法
  一、为什么要做“加法”——基于学情分析
  “认识角”是教材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本单元一共安排了六个例题,分别是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师在划分单元课时时,往往会把认识角及各部分的名称、感知角的大小、画角、找一找生活中的角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然后再安排三个课时让学生学习直角、锐角和钝角以及解决问题。从体现知识结构性的角度出发,我们是否可以重组课时教学内容,先让学生整体建构角的认识,然后再深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仔细梳理教材,发现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时,对角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为本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且,角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紧密相连,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学生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如果起点允许,我们是否可以尝试这样的内容整合?于是,笔者随机选取了一个二年级的班级,做了一份课前调查(见图1)。
  学习单
  1.画一画你心目中的角。
  2.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请你写一写。
  调查结果显示:70.3%的学生“心目中的角”都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图形;24.4%的学生画的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其中有学生在平面图形中用自己的方式标注出了角;剩下的学生画出了特殊的组合角。可见,学生对于角的认知起点已非常高,认识角、画角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显然已经没有难度。而调查中第二个问题——写一写关于角已经知道了什么,80%以上的学生都写到了角有锐角、钝角、直角等,看来对于这些角的名称,学生已有所了解。
  基于这样的学情,我们可以尝试重组教材内容做“加法”,把教材例1、例2、例3、例4、例5原来分成 3 课时的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将认识角、指角、描角、做角、比角等内容放在单元第一课时加以实践。这样做一方面尊重学生的现实起点,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结构性,在整体建构、初步感知角中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角。
  二、为什么又要做“减法”——基于学情再分析
  一节数学课40分钟,把原本3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时,不可能花上120分钟。如果对例题内容不做任何删减、重组,课堂容量必定增加不说,课堂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在一次试教课中,笔者就曾听过一位教师简单叠加教材5个例题,上了一堂所谓的数学整合课。课堂从生活中引入角开始,然后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画角,再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分别再画一个这样的角,最后创造角,感受角的大小。一堂课满满当当上了50分钟,基本按照教材顺序呈现例题,只是每道例题平均用力、点到为止,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更没有时间交流,教师课后感叹:这堂课就像“赶火车”,上得实在累。
  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又是什么感受呢?课后,我们随机访谈了几个学生,学生直接吐槽:这样的数学课没意思,老师讲得太多太快。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当我们把几个例题整合在一起教学时一定要先思考:课堂上是否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究空间?教师通过舍弃什么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整合之后是否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原来3个课时的内容通过加快课堂节奏等方式压缩成40分钟,那学生“学”的质量一定大打折扣,对所学知识理解的不到位、体验不充分都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在我们给课堂做“加法”的同时一定要做“减法”,减去不必要的内容,通过精心设计保证课堂40分钟的优质高效,让数学学习在课堂上真实有效地发生。
  三、怎样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
  1.定目标:精准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方向所在,我们把原来3个课时5个例题的内容整合成1个课时,教学目标却不能是3个课时目标的简单堆砌。怎样定位课时目标才合理?我们需要先从单元视角出发科学划分课时,然后再确定具体的课时目标,让目标更具有系统性。在仔细研读教材、完成课前调查之后,我们将本单元中6个例题4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做了整体划分(见表1)。
  整个单元的课时内容确定之后,我们制订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通过观察、分类、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进行判断。
  (3)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角的动态定义,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们试图在单元第一课时的学习中,更清晰地体现知识的结构性,通过角的大小变化、用分类的方法建构角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角有整体的认知。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而难点则是感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选材料:精炼
  当例题内容整合之后,如何选取材料尤为重要。如果把教材中的例题素材全安排在1个课时呈现,不仅显得“臃肿”,也无法做到“材”尽其用。材料越多,学生的思考越肤浅。怎样精心选择典型材料,引领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刻?在深入研讨教材、学生之后,我们删去了例1中生活中引入角的素材,将例3、例5生活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素材的呈现时机进行了整合,同时将例4画直角的内容调整到第2课时进行教学。以课前調查作品“学生心目中的角”为核心材料层层展示,通过精简材料突出核心内容,让学生的思考变得更加深入。本课选取的材料主要有两组,如下所示。   [第一组材料——前测材料1]
  材料选取说明:课堂导入部分,我们用课件展示了29个学生画的角(见图2上),同时通过随机放大其中的角(见图2下),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是不是角,有什么共同点,通过讨论得出角的基本特征,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与两条直直的边”,并学着用直尺画角。学习材料源于学生,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把认识角的目标巧妙地融入其中,让课堂生动高效。
  [第一组材料——前测材料2]
  材料选取说明:随后,教师出示前测中另外10个学生画的“心目中的角”(见图3上),通过请学生自己介绍作品、全班学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得出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而这些平面图形中都有角。随后选取其中的典型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见图3下),通过请学生在图形中找角、描角、抽象出图形中的角等方式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第一组材料——前测材料3]
  材料选取说明:课的最后,教师出示了班级仅剩下的两个学生所画的“心目中的角”(见图4)。第一个学生结合“披萨”形象地介绍了直角、锐角、钝角,让人忍俊不禁。而第二个学生则画了一幅数角的思维训练图,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多高,这一学习材料的出示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判断这究竟是不是角,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通过“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个角”留下课后延续思考的好问题,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供学习材料。由此可见,教学中唯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二组材料——两根吸管]
  材料设计说明:本节课第二组材料是“两根吸管”,第一根吸管用在学生认识直角之后,请学生想办法用它创造一个角并进行展示(见图5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创造角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直角,学会用三角尺正确地判断直角。从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创作的角种类丰富,除了直角外还有锐角、钝角(见图5右),这些作品为引出锐角、钝角,用三角板判断锐角、钝角,知道锐角是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是比直角大的角,提供了非常适宜的学习材料。第二根吸管用在锐角、钝角认识之后,作为学生玩一玩角、变一变角的素材,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可见,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日用品在数学课堂“秒变”为学习材料后,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两根吸管取材简单、操作简捷,但带给学生的启示却是丰富的,让学生对角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
  本节课,从展示“我心目中的角”开始,到全班41个学生的作品展示完毕之后结束,中间穿插了创造角、玩一玩角所用的两根吸管素材。两组学习材料不是教材中5个例题的简单堆积,而是通过充分利用学生的前测作品、简单的学具以及课堂生成的创作成果作为学习材料。以核心材料的充分利用、一材多用构建起各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精简材料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为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提供了保障。
  3.探学法:精选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该选取怎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思考,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呢?
  研读本课教材,我们发现例1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归纳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从而认识角,例2需要动手画一画,例3与例1相同,需要学生用观察、分析以及动手操作的方式认识直角,例4是用三角尺画一画直角,例5通过生活实例认识直角、锐角、钝角。教学内容整合后,我们不能简单将这些例题学习的方式叠加在一起,而是要进行删减重组,动静结合,从而让学生真正经历学习过程,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根据教材内容与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以大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作品晒一晒、操作动一动、微课播一播引领学生认识角。
  (1)交流新方式——作品晒一晒
  课堂教学中合作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可以组织讨论进行语言交流,也可以展示作业进行作品交流。本课我们采用“晒一晒作品,说一说想法”的方式,分三次展示了全班学生所画的“我心目中的角”,同时还请学生介绍我画的角在哪里,我是怎么画的,它有什么特点,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机会,在展示、观察、思考、交流中加深对角的认识。尽管有的学生画的角边不够直,在展示交流时被同学指出,但大家都能虚心接受还表示以后一定会用尺画角,把角画得更好。由此可见,“所有作品晒一晒,同类作品说一说”的新交流方式不仅让知识的结构性更强,同时让积极思考、交流分享在课堂上自然发生,让學习更加高效。
  (2)探索好途径——操作动一动
  角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内容以及二年级的学习对象,在课堂中适时安排动手操作的环节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材的5个例题中,例2、例4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画角的,怎样的操作方式比较好?操作几次比较适宜?仔细分析之后,我们设计了两处“画一画角、玩一玩角”的环节,删去了画直角的内容。课堂中有两次画角,第一次是在展示29个学生画的角、归纳出角的共同特点之后,让学生“画一个规范的角”。第二次是在教师提供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中找一找角、描一描角。从学生描角的情况来看,主要有四种情况(见图6上):第一种只描了一个顶点,第二种把所有的边都描了一遍,第三种把角的部分圈起来表示,第四种是描出了顶点与两条边。可见,在图形中描角的任务是有必要的,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问题,随后教师出示合理的描角、表示角的方式(见图6下),帮助学生进一步清晰地认识角,为后续学习平面图形的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我们还设计了两次玩一玩角的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在认识直角之后,请学生用吸管创造一个角并展示在黑板上(见图5右)。第二次是在认识锐角、钝角之后,我们再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一根吸管。通过“摆一个直角、摆一个锐角、摆一个钝角、同桌两人摆出两个大小一样的角,再变一个大一点的角、变一个小一点的角……”这些小任务,让学生在玩一玩吸管、变一变角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角的动态定义,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在操作中突破教学难点。
  描一描:请你描出下列图形中所有的角。
  (3)讲解好办法——微课播一播
  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认真听讲都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认真听讲,可以听教师讲,也可以根据内容需要适时请上“电脑老师”讲,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合例题教学时、在学生操作体验之后,我们制作了两个简短的微视频穿插在课中播放,帮助学生明晰要点。第一个微视频内容是怎样用三角尺作直角,动画加音效的小视频(画面见图7)形象地展示了直角的判断过程,学生看得趣味盎然。
  第二个微视频是在学生用吸管玩一玩角、变一变角,获得关于“角的大小变化”的操作体验之后,用视频动态展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以及周角的形成过程及相互联系,加深学生对角动态定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到角的大小变化,增强锐角都比直角小、钝角一定比直角大的直观感受,为后续进一步学习角、理解角的动态描述定义打下基础。在欣赏短视频时,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引领,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边看微课边思考,对角的认识也在思考中变得更加深入。
  精心设计基于整合的教学过程,精准定位、精练学材、精选学法,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切实发挥整合的作用,让学习在课堂中真实又生动地发生。作为数学教师,我们的思考与研究还在继续……
其他文献
“翻译”原为两种语言系统间的转换。现今的语文教学中,翻译只是作为古文阅读理解的练习,但“翻译”曾是公认的一种作文练习。回顾历史,最先提出“作文用翻译”的是胡适先生,这个主张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语文教育界的积极响应。后来,“翻译”的作文练习在1932年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1940年的《修正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和1941年的《六年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草案》中都有提及。在二十多年的课程编写史上,“翻
記得儿童文学博士徐丹曾说:“经典图画书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让孩子在无压力的状态下爱上阅读。”绘本图文共存,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绘本,爱上绘本,从而开启生命的桃花源。  打开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小蓝与小黄》,相信很多人都会被震撼:“这样的绘本我也会画。”每一页的大部分都是留白,几个撕贴的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1-0030-01  当畜牧业面临蛋白质原料的需求及其价格增长时,在饲料中使用替代性原料,如干酒糟及其可溶性物(DDGS),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DDGS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量必须经过仔细计算,因为在DGGS产品加工过程中,原料中的有毒物质,如霉菌毒素并没有被破坏。因此,这些毒素仍然普遍存在,且与先前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养成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作文习惯至关重要。由于学生言语表达水平的不平衡性以及日常积累与运用之间相隔离,导致学生在写作上存在明显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就以《赶海》中叹词教学的拓展写作为例,试图通过联结性学习,将学生的生活积淀同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学生的拓展协作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盘活学生的日常积累,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日
富兰在《极富空间》一书中提出“深度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与人关联的、参与合作的终身问题解决者的能力和倾向”。因此,深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学会迁移,即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世界中得以运用。如何才能连接学校教育和真实世界,实现深度学习,教学中“大概念”的建立是关键之所在。  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把大概念比作“车辖”。有了车辖,车轮等零部件才能组装起来,否则只能散落一地、毫无
【摘 要】教师作为引路人,可以用搜集资料这个办法让学生“有话可说”。本文试从“资料搜集,唤醒生活经验”“信息处理,充实写作思路”“类比阅读,培养思辨能力”这三个方面来击破学生习作的“无根之水”,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和习作兴趣。  【关键词】资料搜集 生活经验 处理信息 观察思辨  作文教学之所以难,难就难在学生无话可写;难在学生内心的一股畏难情绪。笔者选择避让“抄”“拼”“凑”的作文,教给学生搜集资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操作”有这样一句话:数学学习是重要的智力活动,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动手操作是学生探索数与计算知识的有效方式,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低中年级计算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并没有重视操作活动,或者把操作当成激发学生兴趣的一项活动,可有可无,操作已成为鸡肋。下面就以本校一位青年教师在计算教学磨课活动中两次执教“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例,谈谈操
赵国防 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曾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等称号。兼任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课程团队专家,山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专家,山东省农村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专家,无锡市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导师。著有《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一书。主编《有效上课》《走进名师课堂》等多本教师培训用书。  【摘要】本文“跳出教材
课文中的“留白”是指文本叙述描写时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或写得简略,或有意不写,以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们的教学设计不必刻意去追求详尽周密,而应适当留些“空白”带些“写意”,去探究、领悟。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在与文本的碰撞中会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只有这样,教学才会不断有新的东西生成,课堂才会拥有生命力。  一、问题透视  笔者认为,在日常的教
【摘要】实践统编版语文的教学,应当调研已知,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分析未知,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明确需知,以此作为教学的关键点;引导探知,以此作为教学的生长点;辨析误知,以此作为教学的延伸点。通过以上科学、高效的教学活动的层层推进,最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效生成。  【关键词】“学”与“教” 已知 未知 需知 误知   统编版教材每个单元“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设计,为语文教学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