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推进国家认同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国家之间的交流、竞争、结盟、冲突、解体、变革等状况层出不穷,近几十年来,“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始终是各国都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各国在这个过程中反思现代国家之所以形成的凝聚力,社会心理基础以及历史认同内涵,在此基础上思考变革人类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及其走向。
  对于中国而言,现代中国的形成以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为标志。此前数十年的历史,就是中国人为建设一个不同于旧王朝的现代国家而斗争的时期。这种奋斗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武力革命,也包括文教制度的渐进变革。这个过程的一项重大成果就是新式教育的建立。也可以说,中国的新教育作为整体社会革命的一股力量,伴随并促成了一个现代国家的诞生。
  教育推动革命,革命更直接地阐释、传播了新观念,增强了认同。1930年代,教育家陈翊林写过一篇文章,回顾了新教育以来的经验,并指出,新教育的重要成就在于启发民众的国家观念,“一个人不知道国家的事情还可糊涂生活下去,一经知道便要来想方法改造”,所以“新教育最大成绩,在使国民知道爱国,实行革命,而有辛亥革命的结果”。(陈翊林:《近代中国教育总评》,《中华教育界》第18卷4期,1930年4月)这是对教育改良和中华民国诞生之关系的直接论述。
  我本人从事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对这个论断十分认同,体会尤其深刻。我认为,新教育对于建立现代国家有两个方面的贡献,在两个方面增强了国人对于新国家的认同。
  文化层面:促成国家观念的变化
  1902年清政府颁布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其中《钦定小学堂章程》规定,“教习学生,一律尊奉《圣谕广训》”,“每月朔由教习传集学生,在礼堂敬谨宣读《圣谕广训》一条”(《钦定小学堂章程》,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P287),规定蒙学堂的修身科“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敬长尊师、忠君爱国”。(同上,P291)1904年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历史科目的教学要义为“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俾知中国文化所由来及本朝列圣德政,以养国民忠爱之本源”。(同上,P304)高小历史科要求“尤宜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列圣德泽之深厚”。(同上,P319)这些都是“忠君”宗旨在教学中的体现。“圣主贤君”成为教科书的主角,他们的“重大美善之事”成为教科书的选材标准和主要内容。
  在这种国家意志的强制之下,当时的教科书中,“君臣观念”和“尊君观念”成为重点。如,最早的新式教科书中之一的1902年无锡三等公学堂编《蒙学读本全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版,台北:“国立”编译馆藏)二编的第一课:“大清皇帝治天下,保我国民万万岁,国民爱国呼皇帝,万岁万岁声若雷。”又如,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蔡元培、张元济等校订的《最新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课文中有“爱国”和“死国”两课,用先秦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为臣者,内其禄而外其身。今所以养母者,国之禄也。食其禄而不死其事,不可。”(蒋维乔、庄俞编纂,(日)小谷重等校订:《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五册,商务印书馆光绪三十一年初版(1905年),第37课)这话是说,作为臣子,享受国家的俸禄,那么生命也就属于国家,当国家有难之时就应该义无反顾为之献身。晚清学部教科书更加强调“忠君爱国”是人民的职分。有课文说:“吾侪生于盛平之世,耕而食,凿而饮,安居而乐业者,皆吾君之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学部编译图书局编纂印行,宣统二年六月(1910年)初版,第15课)它的意思是,人民的衣食生活来自君主所赐,人民世代受君恩,理当感恩图报,君国一体,尊君才是爱国。
  民国建立,忠君和尊君观念在民初教育中得到认真的批判和清理。
  1912年,教育部制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小学校的“本国历史”课“宜略授黄帝开国之功绩,历代伟人之言行,亚东文化之渊源,民国之建设,与近百年来中外之关系”。(《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P703)“历代伟人”的言行事迹取代“圣主贤君”成为儿童尊崇的榜样,文化变迁和国家制度建设成为主要线索。
  在此宗旨引导下,“共和国教科书”之“新历史”编者宣布,“本书尤注重于国土之统一,种族之调和,而于五大族之豪杰,择其最有关系者,一律编入本书”。(傅运森编纂,高凤谦、张元济校订:《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13年初版)“中华教科书”之历史教科书的编者“择述自黄帝以来开化之概略,历代伟人之言行,与夫最近中外交通之关系”,使儿童“既知文化之由来,复知世界大通之利益”。(章嵌、丁锡华编,戴克敦、沈颐、陆费逵校订:《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一册,中华书局1913年初版)足见教育出版界同人对教育部教学宗旨的认同。
  教科书中某些史事叙述语言的改变十分明显。例如“龙兴”之类用语不再出现在教科书中,对洪秀全太平军不再称“发贼”,讲述历史过程,立场更为中立。对于刚刚成为历史的辛亥革命,民国初年的教科书倾向于从制度深层进行反思,指出清朝从盛世走向衰败使国威受损,其“致乱之缘由”包括内部政策、国际关系及社会问题等诸多方面(赵玉森编纂,蒋维乔等校订:《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商务印书馆1913年初版,P70),根本上是因为“清廷不知改良政治为根本上之解决”(同上,P100),而“以专制政体演成此现象,因为不可逃之公例”。(《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六册,中华书局1913年初版,第18课)教科书要让儿童知道“君权民权之消长”(《陆费逵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97),民国建立的最大意义是“千年专制政体,一变而为共和”。(《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九册,中华书局1913年初版,第16课)
  “共和”宗旨指导下的民初教科书,强调“中华民国”的本质在于“五族共和”,指出清朝统治制造了种族成见和帝王、臣民之间的阶级不平等问题(《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商务印书馆1913年初版,P123),民族团结并非政体变革之结果,而是政体变革的促动因素这样一个道理:“我国数千年文化,非一民族之功。即今日改专制为共和,亦我五大民族共同之力。”(《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六册,P18)这种符合历史事实又充满温情和敬意的叙述,反映了教科书编写者深刻的历史认知。
  制度层面:推动新的国家制度认同
  清廷还未退位,民国尚在酝酿当中,晚清就有教科书谈到国体、政体知识。陆费逵的《修身讲义》有课文解说,“主权在 民”就是民主国体,“主权在君”为君主国体;“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由一机关行之者,日专制政体;三权各有独立之机关者,日立宪政体”。(《修身讲义》,商务印书馆宣统二年二月(1910年)初版,P53)这是较早的国体、政体教育。陆费逵联系实际指出,“我国自古以来皆行专制政体”,甲午之后这种局面发生改变,清廷立宪之后,“自是以往,吾国将为君主立宪之国矣”。以近代政治学理论来说,“主权在民”是近代国家的标志。这一知识第一次出现在清末教科书中,意义重大。
  民国建立后学部教科书被废除,1912年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规定,小学修身“宜授以民国法制大意,俾具有国家观念”。(《教育部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P702)晚清时期作为立宪附属品国家知识教育,现在成为国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法制大意”课程承担了传布“国家观念”的责任。
  1914年,商务印书馆在其“共和国教科书”中推出一部“法制大意”,成为体现这一教育导向的典型范本。此书目的是使学生“藉得法政常识,以养成共和国民之资格”(姚成瀚编纂:《共和国教科书法制大意》,商务印书馆1914年初版)。《法制大意》是初步政治常识、国家构成和运行知识,以及基本法律知识的综合融汇。它第一次全面宣示了“共和国民”与专制时代“臣民”的不同,表现在新政体下国民所拥有的全部权利。“人民”拥有的权利被记载于宪法,包括身体自由、居住、财产、营业、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书信、迁徙、信教、请愿陈诉、诉讼受审、选举被选举权利等十多种(同上,P5),这是晚清教科书中未有的全面、系统论述。
  教育与制度变革相互促进推进国家认同
  清末和民国初年教育的两个重要成就:一方面,“共和”教育深入儿童心里。另一方面,人民的权利教育成为国家观念的基础。这两方面都是教育增进国家认同、促进国家转型的证明,也是文化教育和国家制度变革相互促进的结果。
  一方面,文教观念往往超前于制度变革,从而推进国家的制度变革。
  晚清时期,学部规定了“忠君”、“尊孔”等教育宗旨,坚决杜绝异质思想。而很多民间教科书的作者却在这种重压之下,超越统治者文化观念和知识结构,推进近代文化传播。
  其中一个精彩例子就是中华书局成立的传奇故事。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职员陆费逵,在清廷尚未覆亡之时,就编写教科书,介绍国体、政体和三权分立制度等知识。在1911年武昌起义时,他预料清朝统治必被推翻,遂暗中与几位同仁策划、筹措资金,提前酝酿、加紧编写了一套适合共和国民需要的中小学教科书。民国一成立,中华书局随之成立,“中华教科书”紧跟其后出版。(李侃:《陆费逵创办中华书局概况》,余筱尧、刘彦捷编:《陆费逵与中华书局》,中华书局2002年版,P86)一套具有共和精神、新的文化理念的教育读本迅速应用到各个学堂中。民初新教育的领导者和倡导人,大多是晚清时期教育改良的先进,如蔡元培、张元济等人,他们具有高远的文化眼光和政治追求,超前于国家政治的变革,实践其教育理想和宗旨,推进了新国家的建设和新文化的认同。
  另一方面,国家制度变革有利于发展文教,深化新文化的认同。
  民国建立后,教育部颁布相关法规,其中对教科书编审出版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国民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教育部通电各省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李桂林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P473);二是“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师范学校教科用图书,任人自行编辑,惟须呈请教育部审定”。(同上,P476)“合乎共和国民宗旨”成为民初教科书的指导宗旨,确立了“审定制”,同时否定了晚清学部一度试图建立的教科书“国定制”。这项政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就实际而言,民初十多年不存在“国定本”教科书,始终施行的是较为宽松的审定制。
  宽松的审定制和教育界同仁共同的教育理念,促成了教科书的竞争繁荣局面。商务印书馆的“共和教科书”和中华书局的“中华教科书”支撑起民初新教育之局,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的近代化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深刻说明了文化对制度变革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制度变革对建立现代文化具有解放和繁荣之功。
  纵观晚清民初教育在知识传播的自由度、空间及其社会功能诸方面,可以发现,文教变革和国家的政治变革相互促进,在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现代政治制度、国家制度知识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国家认同。改变自身,进而改变世界,这是清末和民国初年历史留给我们今天的经验。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
  (本文编辑 谢宁)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和新教育理念的发展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支持。美国学者B.Dodge和T.March 1995年提出的WebQuest教学模式的适时引进,正契合了学校基于网络环境开展探究学习的需求。从2001年底“惟存教育”网站将WebQuest教学模式系统地译介到我国以来[1],教师和研究者们对WebQuest寄望甚高,有学者甚至称它为“信息化教学的新利器”[2]。许多教师依据这种方法建立了自己的WebQu
“大道和生学”是我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生”思想,进行挖掘、梳理、研究与创新,所形成“和生学”的新哲学体系。它所回答的是宇宙万物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大道和生学”主张“万物产生于大道之和气”。  “大道和生学”的理论渊源与显著特征  “大道和生学”这一哲学体系理论渊源于史伯的“和生”说、老子的“道生”说、庄子的“气生”说和《周易》的“太和”说与“生生”说。  这一哲学体系研究特点是即哲学史讲哲
从读书到教书再到写书,偶尔也评书——我写过一些书序和书评,我的大半辈子都在与书籍打交道,不敢说“嗜书如命”,但对书绝对是“情有独钟”。这不仅仅只是因为深信“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是笃信“读书使人生更精彩”。  我们这一代人是生长于“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那个年代的。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文革”开始。然而,靠从小给别人织毛活才勉强上过四年学的母亲却告诫我们兄妹:“读书是有用的。”于是,尽管那个年代没有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了解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婚姻家庭观的最佳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我们既可以看到男女之间自然而又真诚的爱情,又可以看到家庭财产、社会地位、人伦风俗等外部因素对婚姻的种种制约。现实告诉我们,有情人未必终成眷属,关键要看双方家属;有钱人往往终成眷属,因为钱才是人生的最终归属。但《傲慢与偏见》却告诉我们,在一个结婚靠“拼爹”的时代,真挚的爱情在婚姻中是不可或缺的。简·奥斯丁借由四对
春秋时代乃礼乐之世,风雅君子,灿若星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那个时代向我们翩翩走来。要了解孔子,了解那个时代何以盛产君子,就必须走近《左传》、细读《左传》。左丘明的文字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流风余韵,体悟传统的博大精深。《左传》是春秋二百五十多年的信史,一代实录,包罗万象,恢宏富丽,“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是解读《春秋》的关键,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书,兼具极高的经学
一  我以为这个奖也不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奖,这是我原来的感受。可是在博洛尼亚颁奖的那一刻,我逐步逐步地感受到,这个奖确实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国际奖。当时在场的氛围,我至今还记得。当评价委员会的主席亚当娜女士最后宣布安徒生奖得住是我的时候,在场的我的所有同胞都欢呼、跳跃、尖叫,那个场面我印象非常非常地深刻。紧接着我就得到了来自纽约、伦敦、东京等国外的短信,国内的短信就别提多少了。我就看我的手机上在不
为刘彦卿先生的这本大著写序,让我颇感惶然。一来,我和刘先生只见过一面,蒙他错爱,嘱为撰序,于情于理,都似乎“火候未到”。二来,洛阳——不管是历史上的还是现如今的——于我虽不算陌生,且往返多次而日久生情,然,说到深入的研究,毕竟也还谈不上。再者,刘彦卿先生年长我七岁,学有专攻,属于“先进”,要我在人家的新著前写序,虽不算佛头着粪般不成体统,但只要还有点自知之明,总要扪心自问一句:“凭什么?”  为此
申跃中、张小鑫联合创作的《中和人家》题材独特、内涵丰厚、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郁,是一部富有冀中风情的文化反思小说。  说它题材独特,是因为虽然批判封建落后习俗的作品并不少见,但对于“一门两不绝”这种家庭模式的描写还不曾有过。说它内涵丰厚,是把“一门两不绝”的揭示和描写,放在了抗日战争宏阔的大背景下来展现,由此涉及民族矛盾、家族内部的矛盾、个体之间的矛盾,让读者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时代特征和“一门两
1976年的秋季,天朗气清,奶奶带着我从上海回到了北京,因为我到了进学堂读书的年龄。自此,我回到了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身边,住进了外公家—位于中央民族学院家属院的和平楼,开始了与外公一起30年的共同生活。时光飞逝,30年间的生活场景依旧萦绕脑海、清晰在目。祖孙相伴的美好时光  第一次见到外公印象还是很深的:一个胖胖的白发老头,在稿纸上不停地写作。看到我来了,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微笑着拉起我的手在屋里转
短评:悼亡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缠绵动人又源远流长的一种题材。虽然千人同悲,情致深远,但抒写哀思的方式却是言人人殊。在悲悼妻子的同时,每个遭受此创的锐感心灵也在自我哀悼,长歌当哭。因此对此类文本的研究是进入作家心灵世界的有效方式。本文选取北宋三位文坛巨擘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的代表性悼亡作品,以抒情的共同场域——梦境为着力点,细读文本,体察玩味,努力去发掘悲悼文字背后所呈现的抒情方式的不同面向、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