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风趣语言,感受语文魅力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wl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安排了“感受风趣语言”这一语文要素。这一语文要素首次出现并以独立的体系呈现在教材中,一时给大家带来教学上的困惑。文章分析这一语文要素的编排,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感受风趣语言编排分析教学建议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安排了“感受风趣语言”这一语文要素,这一语文要素在其他小学语义教材版本中未曾出现,即使是统编版教材中也独此一个。于是如何解读、如何实施等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一、统编教材中“感受风趣语言”的编排特色
  1.“感受风趣语言”的语文要素是一个“孤独者”。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3-6年级中安排了69个语文要素,这么多的语文要素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它们大部分都是按一定的体系分年级安排在教材中的,如“阅读策略”类的语文要素在小学阶段安排了四种类型,即“预测”“提问”“提高速度”“有目的阅读”,这四种类型根据难易程度有序地安排在三至六年级的教材中。然而,“感受风趣语言”这一类的语文要素在小学阶段只安排了一次,即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导语中,像一个“孤家寡人”。这样的安排,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任务非常艰巨,因为学生既没有相应的学习经历,又没有巩固与提升的机会,所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很难有效地完成这项任务的学习;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风趣的语言”虽不陌生,影视媒体随处可见,但其“教学”却是陌生的,因为一线教师对这种语言的教学探讨较少,还未形成有效的教学路径,故而难以把握。
  2.“感受风趣语言”的教材内容是一个“集装箱”。
  据《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风趣的语言”就是有趣而引人发笑,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且意味深长的语言。为了凸显这一语文要素,为了让学生全方位感知这一要素,更为了学生获得相关的言语技能,教材的编排者煞费苦心,努力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选取了素材,具体内容包括了文言小说、散文、科普文、笑话、漫画,这些内容的选材角度非常广泛:既有古代的,又有近现代的;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既有反映儿童生活的,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既有短小精悍的,也有洋洋洒洒的;既有体验感悟的,又有仿写创作的……总之,编者想在有限的篇幅里,尽可能装下最丰富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感知风趣的语言,并从中获得言语能力。正因为编者有这样的想法,导致了这一单元的教学难度增加,既要考虑文本的白身特征,又要凸显风趣语言的感受与获得这一教学主旨,故而难以被教师与学生把握。
  二、统编教材中“感受风趣语言”的教学建议
  1.聚焦“感受”,关注学生的体验
  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风趣语言”,就这一语文要素而言,它的核心过程是“感受”,核心内容是“风趣”,所以此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引导学生去“感受风趣”,以《杨氏之子》为例。
  (1)聚焦风趣,凸显“感受”的亮度。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小短文,教学时,我们要淡化文言文的文体教学,而要聚焦孑L君平与杨氏子的机智对话。首先我们要用较为简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义的意思,让学生轻松进入文本,然后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孑L君平与杨氏子的机智对话。
  当孔君平说H“此是君家果”时,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孔君平的言外之意,并给予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理解孔君平的言外之意——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此时,我们不要急于呈现杨氏子的应答,再次给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让学生找出应答的方法。当学生找出若干種方法后,再呈现杨氏子之言——“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接着通过学生白己的应答与杨氏子的应答进行比较,来认识杨氏子应答语言的风趣——既“针锋相对”地同应了对方的问话,又委婉含蓄,不失礼貌。这种直接聚焦风趣之语的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风趣语言的妙用,定会在学生潜意识里生根,进而促使他们去关注和学习风趣语言。
  (2)渗透技法,挖掘“感受”的深度。
  “风趣”语言的技法,虽不在教材规定的教学范畴之内,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简单技法,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一些技术层面的运用。
  当我们对学生的应答与杨氏子的应答进行比较后,还应更进一步,询问学生:“杨氏子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作出如此精彩的应答呢?他用的是什么样的方法呢?”以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点拨:孑L君平是用“姓氏特点”与“动植物”之间的巧妙组合,来形成“杨梅是君家果”的戏弄效果,而杨氏子之所以能够快速作出反应,也是套用孑L君平的语言技法,即“姓氏特点”与“动植物”的组合——“孑L雀是夫子家禽”,为了不失礼貌,又加上了“未闻”两字,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而能够快速作出风趣应答。有了技法的渗透,学生对风趣语言的理解与感受就会更深一步。
  (3)实践创作,拓展“感受”的广度。
  统编教材中“感受风趣语言”这个内容除“口语交际”外,都是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存在的,这种形式不利于“风趣语言”在真实场景中运用。为此,我们要打破“书本”的局限,带领学生进入“真实场景”中,去模仿、改编、运用,去真实感受“风趣语言”实际运用的广度。
  再如《杨氏之子》教学时,当学生领略到文本中的风趣对话的技法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改编文本,将其变成一个古代版的课本剧,即让学生模仿剧中的经典对话——“此是君家果”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将“白己的姓氏”与“动植物”形成某种关联,去改编这个小剧本,相互“戏弄”,相互调侃,让它成为学生运用语言的训练场。
  我们也可以在《口语交际》《漫画趣说》的环节中,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相应的风趣语言,并让他们在课前提炼、编撰,然后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进行展示交流,扩大学生理解感受运用的广度。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班级展示台、校园文艺演出、节日联欢等平台,引导学生或模仿“语言类”小品,或有意搜集经典笑话,或白行创作风趣类的语言,让他们在具体场景中模仿、搜集、创作“风趣语言”,从而使风趣语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聚焦“语言”,关注学生的习得
  尽管这一单元的内容丰富,涵盖广博,但它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经历多样的风趣语言体验,获得相关的言语经验,以便日后形成相关的语言表达。正如温儒敏说过:“语文的学习,重在语言。”所以此单元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经历风趣语言的学习过程,初步领会并能初步掌握风趣语言的运用。为此,我们不妨从三个层面展开:
  (l)围绕“词句段运用”,培养学生语言的趣味表达。
  教材编写者在《语文园地》栏目中设置了“词句段运用”,旨在培养学生语言的趣味表达。在教学此“句段”时,我们可先呈现两组句子,分别是“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两组句子进行比较,感知第二句的表达优点;接着引导学生概括提炼第二句的表达特点——“先点出要描述的事物或人的特点,再用另一种相似的人或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从而达到趣味化的效果。”最后,带领学生根据教材中呈现的三个情景进行趣味表达的练习,以帮助学生获得趣味表达的方法。当然,《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只是这个单元关键语句训练的彰显,仅仅抓住这一环节是不够的,还要把它渗透到各个文本教学之中,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训练,提高这方面的表达能力。
  (2)围绕“漫画的启示”,拓展学生语言的趣味视角。
  “漫画的启示”是一篇习作内容,它是基于风趣与语言两要素的融合而编排的。学生要写好此类文章,首要任务是发现漫画的意图,为此在教学时,我们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趣味视角,培养学生发现可笑的眼力。比如我们在分析第1幅漫画时,可引导学生去寻找:“铁锹、小树苗、滴水的水壶之间有什么关联?坐在小树苗下的人的行为和画中的对话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此人的言行违背常理,所以显得非常可笑。在分析第2幅漫画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的行为与告示牌之间的错位关系”,揭示出社会上有一种“睁眼瞎”的可笑可悲之处。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构思与表达练习。世上不缺少美,缺少是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风趣语言的过程也是如此,我们只有关注到这一层面,才能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去发现、去体验生活中多样的风趣。
  (3)围绕“自我的调侃”,培育学生语言的趣味心理。
  面对误解,我们总得有一个排解方法,才能维系心理的平衡,白我调侃不失为一种方法。《童年的发现》中的“白我调侃”就可为学生提供一种借鉴之策。此文用风趣的语言,记叙了“我”9岁时的一个发现,然而“我”的发现卻遭到了老师的批评,这种无妄之灾的批评,常常会引起学生的感同身受。为此,我在教学时,先针对小作者遭受的批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帮助他找出化解之道。有的学生说可以课后向老师解释,有的学生说忍受一会儿就过去了,有的学生说请其他同学帮助解释……我又问:“在这个过程中,你们的心情会怎样?”学生说:“难过、伤心、委屈。”“如果你们按照小作者的方法去试一试,心情又会怎样?”学生试过后同答说:“好像不怎么难过了。”于是,我就告诉孩子们,白我的调侃有时候也是一种平衡心情的方法,有助于我们趣味化解尴尬,适当的时候可以用用,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感受风趣语言”这一语义要素首次出现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需要我们全体教师共同研究、共同实践,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倡导发现式阅读,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发现自己、发现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力。语文学习力外延广泛,本文只谈及独立思考力、语文理解力和语文表达力。培养独立思考力可以引导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眼光出发去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培养理解力可以通过“融通”和“品味”的方法发现细节之美和表达之妙;而语言表达力可以在发现阅读方法和表达技法中得到培养。  【关键词】发现式阅读语文学习力 独立思考  
期刊
“小稻秧”,是一年级所有教师私下对我们班一个孩子的称呼。那是第一學期期末改卷时,一位教师大声惊呼:“你们看,这个孩子的字像一棵棵小稻秧。”整个试卷的空白处写满了“上、下、山”这三个字,而且字写得歪歪扭扭,确实像一棵棵稻秧,“小稻秧”由此得名。  “小稻秧”剃着时下流行的儿童头,穿着干净整洁,课堂上端端正正坐着,课间看别的孩子玩,站在旁边笑得纯净而无忧。  开学几天后,我才发现“小稻秧”与别的孩子不
期刊
“我拾起那片绿叶——朴实得没有一丝杂色,轻轻地,我将她挂在胸前,锁住这绿色的梦……”直到现在,胡官兴校长还记得,这一首在他中师即将毕业时发表的散文诗《绿色的梦》中的几句话。在求学期间,胡官兴就是一名热爱阅读的文学青年,工作以后,他对于阅读的意义更是感触良多,除了更好地营造语文课堂之外,更注重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从教20多年来,胡官兴的身份在不断变化——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分管校长、校长,作为
期刊
【摘要】趣味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将趣味教学法运用于低年级拼音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如何创编趣味歌谣降低学习难度,并在游戏中加强对拼音的训练,从而创建趣味拼音教学课堂,提升拼音教学质量。  【关键词】低年级拼音教学 图片 歌谣游戏  作为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T具,汉语拼音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
期刊
月亮(她妈妈这么叫她)爱读书,文笔好,常常有不同于别人的想法。  她比一般的孩子高,总是坐在最后一排,最好一个人坐。我感觉她总想悄悄做点儿什么。我的目光和她相遇时,她有时候有点儿羞涩,有时候却是狡黠地瞄我一眼。她做阅读题时尽量少写字,说得好听是言简意赅,说得不好听是偷懒。作文也是,不住打“同车键”,撑满两页。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她写得不错。她语文考试也是次次拿高分或免考。  教师节到了。那天下课时
期刊
作为父母,我们都想让白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出类拔萃;作为教师,我们也都想让白己教出来的学生引以为豪,但其中的过程往往让人感觉不受控制,甚至结果事与愿违。成年人的世界已经充满复杂和疲惫,我们却还要时不时地面对孩子抛过来的各种状况,有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教师和父母“休息一下”的方法呢?  我觉得现在可以有一個响亮的同答:“有!”  那就是找到“教育的情调”,让白己成为一个机智的教师或父母。很多时候,我们白
期刊
父亲离开整整十年了。  很长一段时间,“父亲”,是我不敢触摸的词,不敢与人谈及父亲,不敢翻看父亲的照片,甚至,在别人家的喜宴上只要听到《父亲》这首歌的旋律,我的泪水就会不受控制、奔流成河……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无法接受:父亲真的抛下我们、永远离开了、不再同来了吗?我带着父亲到处寻医问药,最后怎么把活生生的、有说有笑的父亲变成了一抔黄土、一张镜框中的薄纸?他还那么年轻!白天淹没在繁忙的工作之中还好
期刊
【摘要】“萌态兴奋点”源自儿童对人性初生的好奇。在教学中产生的“萌态兴奋点”不必回避,合理利用就会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语文课不仅要立足课堂,还要伸向语文课外,让课堂在一次又一次高潮的更替中展现精彩。点燃和熄灭“萌态兴奋点”,都需要课堂生成的智慧,需要生活素材的激发,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彻底“活”起来。  【关键词】“萌态兴奋点”课堂意外教学高潮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偏差、教学方法错位、教学评价缺失等教学误区。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误区 对策  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交流合作必不可少的能力,培
期刊
《我的教育故事》来白于永正老师的病塌杂忆,既是他对往昔岁月的同味,也是他留给我们教育人的宝贵财富。书中一个个故事读来质朴、纯粹,漫步于字里行间,总能收获直抵内心的温暖和感动。  于老师情系教育,即便在病榻之上,所思所想也离不了与孩子们相处的一幕幕,让人感动至极。于老师认为: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活动,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如果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那么,没有活动、没有游戏的教育,则是压抑的,甚至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