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育资料的极大丰富和获取的快捷方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关系的转变、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四方面入手,探讨了网络技术的特点以及对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技术;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3-096-1
网络技术作为一项综合集成的信息技术,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万能”技术,也就是说,它既可以将现实中的事物、活动、情境模拟还原,达到逼真的效果,也可以将人的思想在电脑上“虚拟呈现”。从功能优势来看,利用网络技术能方便快捷地获取海量信息,并且具有出版速度快、成本低廉、信息容量大、时效长、范围广、可查询检索、交互性功能强大、集多种媒体功能于一体、灵活多样的入网方式等特点。从与传统媒体技术的比较来看,网络技术具有传播手法隐蔽而且迅速,信息传播方式为双向传播且信息接受者的选择自由度大,声音、图像、文字多维一体的立体化传播形态。从技术文化的角度,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
因此,网络技术的上述特点对传统教学可谓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资料的极大丰富和获取的快捷方便
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全球教育资料的共享,通过网络技术,教育资料的拥有者可以相互分享各自的知识,并且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最需要的资源。这对于以传播知识、发现知识、保存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来说,网络技术的这一特点无疑为教师全面迅速地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给学生全面系统地讲授最新知识提供了巨大帮助,这在传统教育技术条件下是很难想象或者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与此相适应的,学校在教育投资的重心方面也出现了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倾斜的变化趋势。
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关系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信息权威,是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垄断者。教师向学生传递的是经过加工筛选的,具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具有滞后性,内容变化慢,使学生产生“过时、老掉牙”的感觉。并且,受条件限制,教师疲于传授,没有时间与学生交流引导,或者只有偶尔的师生间的互动,但也仅限于个别学生和教师之间,尤其是那些内向型学生与教师之间几乎不可能发生任何形式的交流。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教育者传递的信息:教师写什么,学生只能读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只能听什么;教师播什么,学生就只能看什么。学生只能在教育者为他们设置的“议程”或“菜单”中,进行有限的挑选,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这种信息占有的不对称性造成教育者的话语霸权,最终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平等。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已经弱化了教师原有的权威信息源地位,改变了教师、学生的角色地位和相互关系。并且,青少年学生具有掌握信息技术的年龄优势,导致教师权威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网络技术还使得学生活动由群体化向非群体化发展,时间的收缩与空间的延伸,课程由法定的一元化向非法定的多元化发展。网络下的教育者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里的教师,受教育者也不仅仅是校园的全日制学生群体。“网络即学校”、“网络即教师”。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学生可以在网上随时向教师咨询,相互探讨自己所关心、困惑的问题,与同学进行思想交流,查询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
三、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条件下的教学手段是一种不平等的手段,而网络技术则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平等的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受体,又是信息的主体。网络技术不仅改善了教师的物质条件,增加了工具和载体,更重要的是为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利用网络技术可以给传统的学校教学以有益补充,使教育内容、方式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优势,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不仅可以直接将网络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在课下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育的延伸。传统教育媒介下难以实现或难以很好地实现一些需求,网络技术使其变为可能。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创了教育的新时代,使学校教学的时空得以拓展,并使教育的终身化思想成为现实。
四、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
网络技术更可以模拟和创新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声光俱佳的多媒体教育环境中接受熏陶,避免课堂上那种干巴巴的说教模式,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网络技术的诞生使得人们不必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去固定的地点接受指定内容的教育。并且,网络技术强大而且多样的功能也使原来教育者无法做到也不敢企及的教育方式方法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来实现。比如,作为网络技术应用的互联网是全天候开放的,没有时空限制,学生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时间,都可以接通网络来学习他感兴趣的内容,和教师进行对话交流。学生学习时间的安排将趋于个性化,不再受旧有课堂时间、空间的控制,“一个真正的因材施教的理想成为现实”。当代青少年学生是交往频繁的一类群体,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希望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寻找伙伴。而网络技术拓展了交往的手段和空间,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受时空的限制,真正实现了“零距离、最方便交往”的梦想。教育者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现实环境,在网上创设一种近乎乱真的教育情境,或是发挥其娱乐功能,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接受教育。教育者的工作是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好这些引学生“入胜”的环境。
总之,网络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从宏观层面上看,它拓展了教学时空;从中观而言,它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的单一教育模式;在微观上,它使教师、学生及教育管理人员的思维、行为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关键词:网络技术;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3-096-1
网络技术作为一项综合集成的信息技术,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万能”技术,也就是说,它既可以将现实中的事物、活动、情境模拟还原,达到逼真的效果,也可以将人的思想在电脑上“虚拟呈现”。从功能优势来看,利用网络技术能方便快捷地获取海量信息,并且具有出版速度快、成本低廉、信息容量大、时效长、范围广、可查询检索、交互性功能强大、集多种媒体功能于一体、灵活多样的入网方式等特点。从与传统媒体技术的比较来看,网络技术具有传播手法隐蔽而且迅速,信息传播方式为双向传播且信息接受者的选择自由度大,声音、图像、文字多维一体的立体化传播形态。从技术文化的角度,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
因此,网络技术的上述特点对传统教学可谓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资料的极大丰富和获取的快捷方便
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全球教育资料的共享,通过网络技术,教育资料的拥有者可以相互分享各自的知识,并且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最需要的资源。这对于以传播知识、发现知识、保存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来说,网络技术的这一特点无疑为教师全面迅速地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给学生全面系统地讲授最新知识提供了巨大帮助,这在传统教育技术条件下是很难想象或者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与此相适应的,学校在教育投资的重心方面也出现了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倾斜的变化趋势。
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关系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信息权威,是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垄断者。教师向学生传递的是经过加工筛选的,具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具有滞后性,内容变化慢,使学生产生“过时、老掉牙”的感觉。并且,受条件限制,教师疲于传授,没有时间与学生交流引导,或者只有偶尔的师生间的互动,但也仅限于个别学生和教师之间,尤其是那些内向型学生与教师之间几乎不可能发生任何形式的交流。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教育者传递的信息:教师写什么,学生只能读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只能听什么;教师播什么,学生就只能看什么。学生只能在教育者为他们设置的“议程”或“菜单”中,进行有限的挑选,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这种信息占有的不对称性造成教育者的话语霸权,最终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平等。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已经弱化了教师原有的权威信息源地位,改变了教师、学生的角色地位和相互关系。并且,青少年学生具有掌握信息技术的年龄优势,导致教师权威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网络技术还使得学生活动由群体化向非群体化发展,时间的收缩与空间的延伸,课程由法定的一元化向非法定的多元化发展。网络下的教育者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里的教师,受教育者也不仅仅是校园的全日制学生群体。“网络即学校”、“网络即教师”。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学生可以在网上随时向教师咨询,相互探讨自己所关心、困惑的问题,与同学进行思想交流,查询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
三、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条件下的教学手段是一种不平等的手段,而网络技术则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平等的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受体,又是信息的主体。网络技术不仅改善了教师的物质条件,增加了工具和载体,更重要的是为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利用网络技术可以给传统的学校教学以有益补充,使教育内容、方式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优势,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不仅可以直接将网络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在课下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育的延伸。传统教育媒介下难以实现或难以很好地实现一些需求,网络技术使其变为可能。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创了教育的新时代,使学校教学的时空得以拓展,并使教育的终身化思想成为现实。
四、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
网络技术更可以模拟和创新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声光俱佳的多媒体教育环境中接受熏陶,避免课堂上那种干巴巴的说教模式,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网络技术的诞生使得人们不必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去固定的地点接受指定内容的教育。并且,网络技术强大而且多样的功能也使原来教育者无法做到也不敢企及的教育方式方法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来实现。比如,作为网络技术应用的互联网是全天候开放的,没有时空限制,学生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时间,都可以接通网络来学习他感兴趣的内容,和教师进行对话交流。学生学习时间的安排将趋于个性化,不再受旧有课堂时间、空间的控制,“一个真正的因材施教的理想成为现实”。当代青少年学生是交往频繁的一类群体,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希望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寻找伙伴。而网络技术拓展了交往的手段和空间,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受时空的限制,真正实现了“零距离、最方便交往”的梦想。教育者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现实环境,在网上创设一种近乎乱真的教育情境,或是发挥其娱乐功能,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接受教育。教育者的工作是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好这些引学生“入胜”的环境。
总之,网络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从宏观层面上看,它拓展了教学时空;从中观而言,它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的单一教育模式;在微观上,它使教师、学生及教育管理人员的思维、行为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