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德育活动实效性的思考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tng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背景:
  前些时候正处深秋时节,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秋天的特征比较明显。发现了这一切天然的资源后,我设计了以 “找秋天”为主的活动型课《秋天的发现》。
  设计理念:
  本次活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设计力图体现课程的活动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受到秋天的变
  化,季节的变化。
  (2)让学生在大自然中锻炼观察能
  力,同时找到快乐。
  (3)了解并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发现的秋天的特点。
  (4)知道参与实践活动要遵守相关纪律,懂得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在课前了解秋天里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蔬菜、水果及其他果实类型,并观察身边的植物生长的情况;收听收看近几天的天气预报,特别是气温的变化值。
  (2)相关的课件,小红旗等。
  (3)音乐磁带、找秋天的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听听说说,我会找秋天
  (1)听歌曲《嘀哩嘀哩》,说说歌中小朋友们在找什么;(春天)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找到春天的。(眼睛、耳朵)
  (2)出示一张秋天的风景照片,提问: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板书:秋天
  (3)你能像刚才歌中的小朋友一样去找找秋天吗?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去找?简笔画(眼睛、耳朵、嘴巴、手……)
  (设计意图:用轻快、美妙的音乐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马上转移到课堂中来。把歌中找春天的方法迁移到找秋天的方法中,通过讨论拓宽思路,知道观察有许多方法,从而找到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说说动动,我去找秋天
  (1)提问: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秋天?今天这堂课上你准备到哪里去找秋天?
  (2)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考虑,并可以告诉同桌自己的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有目的地把学生分成小草队、小花队、大树队、气象队、水果队等。
  (3)出示找秋天的记录表,让学生明白把找到的秋天记录下来的方法可以粘,可以画,可以用橡皮泥捏等。
  (4)提问:找的过程中,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吗?(如注意安全;声音要轻,不影响别人上课;爱护花草树木。)
  (5)总结:“是呀,小队长的责任还真不轻,要不我们一起来邀请听课的老师跟我们一起去找秋天怎么样?先请同学示范,然后各小队长去邀请老师,其余同学两人模拟训练。”
  (6)小队分组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采集,在大自然中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与大自然亲近的快乐。)
  三、动动唱唱,我找到了秋天
  (1)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结合课前的观察,请小朋友把你找到的秋天记录下来,可以画画,也可以把找到的东西直接粘上去,还可以通过你的歌声、你的舞姿把它表现出来。
  (2)集体交流,汇报成果。提问:告诉同学们你找到的秋天是怎么样的。
  (3)总结:改编《嘀哩嘀哩》,把我们找到的秋天编进歌曲,并集体唱一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表达对秋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并与音乐学科综合,与开头响应,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并尝试有创意地表达对美的理解。)
  四、课后反思
  (1)有效的德育活动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服务的,也为学生未来的生活服务的。如果我们的教学能不失时机地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那么就会在第一时间为他们所接受。
  (2)有效的德育活动必须是“富含价值的生活图景”。我们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模拟活动,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要“真实”,但又不能只停留在儿童实际生活中“相片”这一层次。因为我们在课堂上组织的活动不能为热热闹闹活动而活动,应该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和安排活动,也就是要在寻找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上下工夫。在这堂课上他们学会了有礼貌地邀请老师一起参加找秋天的活动,同时也就学会了有礼貌地邀请别人去自己家作客,学会了有礼貌地邀请同学一起去游戏……今天学会了“找秋天”,是为以后自己去找冬天、找春天、找夏天,甚至更多的活动服务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详写时浓墨重彩,恣意描摹,略写时却又惜墨如金,意犹未尽。但恰恰是这些略写点更具弹性和张力,给教师教学留下了开拓时空。许多教师都会扣住这些张力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意增补,让学生在文本里外进出自如,实现解读“开疆拓土”式的超越。笔者研磨窦桂梅老师的教学策略,探析增补教学的技巧,发觉她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成绩斐然:    一、从字词中嚼出思维增补点,强化阅读的工具性  字词是构成段篇章的基
歌曲创作出来以后,便成了表演的客体,演唱者则是艺术的主体。歌曲演绎具有个性,这是每个歌者乃至歌唱家所追求的较高演唱境界。个性的体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全面素质的综合反映。本人结合多年的声乐教学对《岩口滴水》这首作品的演绎谈些想法和认识。  一、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  音乐是历史之花。歌曲《岩口滴水》是由罗宗贤作曲,任萍和田川作词的,创作于1958年。在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赢得了抒情歌曲三等奖的荣誉
摘?要: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耗时长、效果差且学生不爱写。问题的根源在哪?在作文教学的“术”与“道”上,我们是否本末倒置?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反思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求解决之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尝试开辟作文教学新的道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管建刚;改革;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班级周报  一、缘起  这些年一直在作文教学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学校在学习了山东杜郎口中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后,都纷纷采用分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分组合作学习”就是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组长在课堂上组织组内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组间学生学习上的相互竞争,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它立足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改变其学习方法,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自主、合作、竞争学习,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问题性”,即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着去探索。  一、问题设计的作用  1.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学习的原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教材、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教师不断研究的课题。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可以使小学生在头脑中不断形成一些科学概念,发现某种自然规律,提高创造能力。在小学科学研究活动中,进行学生思维的培养有以下几个实施策略: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科学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它是推动人们探索新知识、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阶梯。只要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兴趣、产生了热情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使语文具有更多的可感性,促进学生的理解,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对话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必须遵循“对话”的特点。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为课堂教学营造情感氛围,积极引发“对话”  多媒体创设丰富的“对话”情境,学生在观看、倾听、思考、想象中获得感性认知,激发了“对话”的欲望,感受着生命成长的乐趣。  多媒体集图像、音乐、
摘?要:文言文作为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但是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文言文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几千年的文言文的文化精华正在逐渐被时代的长河所淹没。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探讨活泼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笔者特将小学的文言文教学融入创新化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主动性得到激发,以学定教得以
《发展汉语》是2006年出版的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写的一套对外汉语长期进修教材,系列配套教材分为综合、口语、听力、阅读、写作五个系列,不含汉字系列,汉字穿插在综合课课本《发展汉语初级(上)》中。下文将对本书汉字部分的编写做一简单评述。  一、可取之处  作为汉语学习起始阶段的教材,本书在开头编入了预备部分,以扫清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的常识性盲点,这其中就有汉字常识,其内容编排简洁明了,
策略谈,看起来似乎过于刻板,更多人认同的是“教无定法”。然而在朴素的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大规律中的小细节,所以我们探讨教学策略的生成,并尝试运用相对成熟的教学策略去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阅读教学是小学高年级学习任务中的重头戏,要努力达到“语文运用能力”这一终极目标,就必须借助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这是必经之路,因而阅读教学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朗读,选择阶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