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带一路”符合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趋势,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传统贸易发展方向的转变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外贸物流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单一的技能”上,更要求人才的“一专多能”,由此,高校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一专多能”型外贸物流人才,促进“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为本文通过对高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探讨高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培养“一专多能”型外贸物流人才的对策,为更好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校 外贸物流 人才培养 问题 策略
一、前言
在经济的全球化加快的大背景下,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周边相关国家的贸易经济合作会议中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致力于加强中国与亚非欧大陆和沿线各国的密切联系,并在友好的经济贸易往来中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力争实现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发展。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沿線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世界各国人们的美好愿望。目前,“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已经成为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也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沿线国家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要素在沿线国家的相互流动、教育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化,使得各国教育水平日益提升,优秀人才的培养间接促进了世界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水平。
二、高校培养外贸物流人才的现状
“一带一路”的提出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经济合作项目的逐日增加,外贸物流人才是外贸物流的重要支撑,在促进外贸物流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各大高校在对于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此,造成在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的前提下,“企业招不到人,学生就业难”双重局面屡见不鲜的现状。
(一)教学条件稍差
实训场地是物流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多数学校在实训场地的建设及配套设施方面的条件稍弱,不能满足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训需求。据了解,高校物流专业较偏向于生产物流方向,外贸物流方向的学生在实训场地方面的锻炼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校外的实训机会也较少,校企合作方面的工作落实不到位。教学环境和硬件配套设施稍微完善的部分高校也存在数量上的不足,只能满足少部分学生的实训机会。
(二)教学管理不到位
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不到位,课堂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教学的过程管理方面未能及时更新,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状态。在培养外贸物流人才方面,因为实训场地未能得到满足,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课堂层面,教学管理也就对应地只在课堂层面的教学进行管理,在实训方面的管理依旧空缺。
(三)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在外贸物流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不管是教师队伍的壮大还是专业素质及能力的提高方面均需提升。据了解,部分高校的任课教师专业科班出身的较少,多数教师均是通过由其他专业转型而来。此外,科班出身的物流贸易教师在后期的发展中也缺乏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原因归结为培训机会的不足及职业的倦怠心理等。由此说来,高校在物流贸易专业教师的培养方面还有待提升。
三、高校培养 “一专多能”外贸物流人才的策略(方案)
在国家交流和社会发展的当下,需求的是复合型、高素质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简而言之,便是对于人才灵活性、实践性等特征下的“一专多能”特质。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求基础知识的储备,形成自己严密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与当代发展相连接的国际知识体系;此外,外贸物流人才还需具备一定的科学信息素养和较强的创新交流能力,在接触外国文化过程中,还要有宽广的胸怀,足以解决各种文化冲突的准备和能力,适应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对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有自身的策略。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集中学校相关部门的力量进行协商研讨,根据国际社会的发展态势、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特色文化积淀,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讨论合作,在各部门的合作中制定适合当代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外贸物流人才培养方案。
(二)加强对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定会产生语言的碰撞,高校在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应注重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具有与其他国家人员基本的文化沟通交流能力。此外,除语言交流能力外,学校还应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对沿线国家的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等有一定的了解,促进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专业知识技能及实践能力之间的协调同样必不可少,应注重协调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之间的比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师资队伍的高水准是培养优质人才的保证。高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要较强,致力于打造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优秀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具备极高综合素养、极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和国际化视野的团队,同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沿线国家和企业有足够的了解。知识是动态的,高校在壮大师资队伍和提高师资力量的同时,切莫忘记在教师工作过程中要及时提供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组织教师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以便更好了解当下国际间交流现状,相互学习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一带一路”需求的人才平台建设
平台的完善是支撑外贸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所以,高校要加强“一带一路”需求的人才平台建设,依据“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对外贸物流人才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加强学生在贸易流通环节的理论知识储备及实际应用能力,此外,也需掌握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各个环节的理论知识,并逐渐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通过和沿线国家的交流开展合作,建立互相学习的平台,便利学生的学习。
(五)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由于多数高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实训场地的配备上严重不足。校企合作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校实训场地不足的缺憾,而且,通过“一带一路”背景下建立起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教学与企业文化的衔接,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在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是通过对企业的直接认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对于外贸物流人才的实际需求,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四、结束语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外贸物流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单一的技能”上,更要求人才的“一专多能”。由此,就需要高校在对于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上根据形势进行调整,追求外贸物流人才的“一专多能”。
参考文献:
[1]王锋.试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院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J].农家参谋,2019,(05),170.
[2]邹小梅.外贸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4,(05),57.
[3]朱延宁.“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高校教育国际化[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562-565.
[4]唐静,赵烨.“一带一路”倡议与高校外经贸双创人才培养优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29(01):139-144.
[5]文君,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5) :153-160.
[6]薛鹏,武戈.邵雅宁.2015.“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对外经贸 (12) :143-145.
作者简介:吴晓丽(1983.04),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助理研究员(中级),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培养外贸物流人才“一专多能”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 2017JGB524。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校 外贸物流 人才培养 问题 策略
一、前言
在经济的全球化加快的大背景下,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周边相关国家的贸易经济合作会议中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致力于加强中国与亚非欧大陆和沿线各国的密切联系,并在友好的经济贸易往来中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力争实现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中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发展。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沿線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世界各国人们的美好愿望。目前,“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已经成为全球贸易和跨境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也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沿线国家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要素在沿线国家的相互流动、教育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化,使得各国教育水平日益提升,优秀人才的培养间接促进了世界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水平。
二、高校培养外贸物流人才的现状
“一带一路”的提出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经济合作项目的逐日增加,外贸物流人才是外贸物流的重要支撑,在促进外贸物流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各大高校在对于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此,造成在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的前提下,“企业招不到人,学生就业难”双重局面屡见不鲜的现状。
(一)教学条件稍差
实训场地是物流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多数学校在实训场地的建设及配套设施方面的条件稍弱,不能满足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训需求。据了解,高校物流专业较偏向于生产物流方向,外贸物流方向的学生在实训场地方面的锻炼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校外的实训机会也较少,校企合作方面的工作落实不到位。教学环境和硬件配套设施稍微完善的部分高校也存在数量上的不足,只能满足少部分学生的实训机会。
(二)教学管理不到位
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不到位,课堂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教学的过程管理方面未能及时更新,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状态。在培养外贸物流人才方面,因为实训场地未能得到满足,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课堂层面,教学管理也就对应地只在课堂层面的教学进行管理,在实训方面的管理依旧空缺。
(三)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在外贸物流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不管是教师队伍的壮大还是专业素质及能力的提高方面均需提升。据了解,部分高校的任课教师专业科班出身的较少,多数教师均是通过由其他专业转型而来。此外,科班出身的物流贸易教师在后期的发展中也缺乏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原因归结为培训机会的不足及职业的倦怠心理等。由此说来,高校在物流贸易专业教师的培养方面还有待提升。
三、高校培养 “一专多能”外贸物流人才的策略(方案)
在国家交流和社会发展的当下,需求的是复合型、高素质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简而言之,便是对于人才灵活性、实践性等特征下的“一专多能”特质。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求基础知识的储备,形成自己严密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与当代发展相连接的国际知识体系;此外,外贸物流人才还需具备一定的科学信息素养和较强的创新交流能力,在接触外国文化过程中,还要有宽广的胸怀,足以解决各种文化冲突的准备和能力,适应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对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有自身的策略。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集中学校相关部门的力量进行协商研讨,根据国际社会的发展态势、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特色文化积淀,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讨论合作,在各部门的合作中制定适合当代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外贸物流人才培养方案。
(二)加强对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定会产生语言的碰撞,高校在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应注重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具有与其他国家人员基本的文化沟通交流能力。此外,除语言交流能力外,学校还应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对沿线国家的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等有一定的了解,促进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专业知识技能及实践能力之间的协调同样必不可少,应注重协调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之间的比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师资队伍的高水准是培养优质人才的保证。高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要较强,致力于打造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优秀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具备极高综合素养、极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和国际化视野的团队,同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沿线国家和企业有足够的了解。知识是动态的,高校在壮大师资队伍和提高师资力量的同时,切莫忘记在教师工作过程中要及时提供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组织教师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以便更好了解当下国际间交流现状,相互学习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一带一路”需求的人才平台建设
平台的完善是支撑外贸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所以,高校要加强“一带一路”需求的人才平台建设,依据“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对外贸物流人才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加强学生在贸易流通环节的理论知识储备及实际应用能力,此外,也需掌握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各个环节的理论知识,并逐渐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通过和沿线国家的交流开展合作,建立互相学习的平台,便利学生的学习。
(五)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由于多数高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实训场地的配备上严重不足。校企合作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校实训场地不足的缺憾,而且,通过“一带一路”背景下建立起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教学与企业文化的衔接,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在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是通过对企业的直接认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企业对于外贸物流人才的实际需求,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四、结束语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外贸物流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单一的技能”上,更要求人才的“一专多能”。由此,就需要高校在对于外贸物流人才的培养上根据形势进行调整,追求外贸物流人才的“一专多能”。
参考文献:
[1]王锋.试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院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J].农家参谋,2019,(05),170.
[2]邹小梅.外贸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4,(05),57.
[3]朱延宁.“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高校教育国际化[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562-565.
[4]唐静,赵烨.“一带一路”倡议与高校外经贸双创人才培养优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29(01):139-144.
[5]文君,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5) :153-160.
[6]薛鹏,武戈.邵雅宁.2015.“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对外经贸 (12) :143-145.
作者简介:吴晓丽(1983.04),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助理研究员(中级),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培养外贸物流人才“一专多能”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 2017JGB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