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与对策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的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高校的教学质量。本文从社会、学校、学生这三个方面深刻地剖析了厌学现象产生的根源,并提出改革办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教育等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现象;原因;对策
  所谓大学生厌学是指大学生厌烦学习的心理态度,其表现为消极地对待学习、学习行为水平不高、不积极等。教育心理学家加涅(Gagne R M)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它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是建立在人们比较稳定的一整套思想、兴趣和目的基础上的,是心理的反映。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剖析厌学问题的实质,改革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厌学的几种表现
  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今天,许多大学生埋头苦读,发愤图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还有部分大学生学习劲头不足,存在明显的厌学现象。厌学的学生通常有几种主要表现:第一,上课萎靡不振,特别是在不感兴趣的课上玩手机游戏、看课外书等;第二,对于自己认为无用或者作用不大的课程,学习尽量敷衍或不学,60分万岁,抄别人的作业,指望考试作弊蒙混过关,而对于课外活动(特别是感兴趣的活动)竭尽全力,甚至旷课;第三,谈恋爱、上网聊天等导致无心学习。
  由于厌学学生常常惹事生非,违反校纪,扰乱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领导和教师都为之“头疼”,常常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怪学生、怨家长、埋怨社会不正之风,却很少反省教育自身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二、大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厌学并非社会的必然现象,而是一系列社会和教育问题在学生身上的综合反映。在这些因素中,一般说来,社会因素是决定性的,但直接与学生厌学相关的则是学校教育因素,因此,学校教育是影响学生厌学的主导因素。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更是导致其厌学的关键所在。
  1.社会原因。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第一,当代大学生拜金主义、追求名牌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降低。第二,大学生享乐主义观念严重,产生厌学现象在所难免。第三,社会就业制度存在弊端,有些家长在大二、大三就为学生安排好令人羡慕的工作,就等获得毕业证后上岗,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同时也使周围同学产生消极、悲观和厌学的心理倾向。
  (2) 就业压力大。现在大学的就业率越来越低,对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低,实习期未满就毁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很多大学生怀疑上大学是否有用,所学知识是否有用武之地;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选修课程都是社会上什么热门就一拥而上,一些课程甚至与专业方向有所偏差,与前序课程不相衔接,这导致一些专业必修但不热门的课程学生兴趣索然。尤其是伴随着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许多单位订单减少,纷纷裁员,给人感觉是大学生供过于求,社会已不需要这么多的大学生。他们在大学里埋头苦学,而进入社会,凭所学知识却无立足之处,这样的结局怎能不使学生们迷茫?他们怎能不厌学?
  2.学校原因。
  (1)缺乏专业引导。学生在高考填志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起包办作用,很多学生学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大部分学生不清楚所学专业的内容和研究方向,不清楚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竟高达40%。大学生在入学之初,缺乏对相关专业的教育和课程设置的了解,因此,学习处于茫然状态,学习动机不明确,难以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学习责任心和学习愿望。
  (2)教学方式不当。许多高校停留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步伐缓慢,教师授课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填鸭式”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对于教学缺乏参与感。重视掌握系统理论,轻视实践活动;重视讲授系统知识,忽视开发非智力因素;重视强行灌输,忽视学生实际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的陈旧和保守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要求,长此以往,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所难免。
  (3)教学内容缺乏新意。由于教师知识结构的原因,有些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数年一成不变,更难以触及学科发展的前沿阵地;同时教材陈旧,更新缓慢。当学生对某方面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积极地去学习、钻研,从而获得长足的进步以及主动学习后有所收获的极大满足感。有了兴趣,才会以学习为乐,才能享受学习。以学习为乐,是每一个卓有成就的人的共性。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或不实用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学生自身原因。
  学习方法不当,成绩滑落。大学里学习的方法与中学相比大不相同。在大学,课容量较大,一次课下来要完成几页或几十页的教学内容,学生以课前自习为主,上课巩固,课后查缺补漏,及时复习。不少学生一时无法转变学习方法,养成课前不预习,上课时听不懂,课后不复习的坏习惯。有些课程尤其是理科课程,落下后就造成“前面课程不解,当前课程费解”,自信心受挫,导致考试成绩不及格,甚至降级,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三、消除大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各种厌学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或消除厌学倾向:
  1.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厌学,有时是因为简单的生活经历使大学生感觉不到知识的用武之地,因而产生了知识无用的思想。如果学校与企业或公司联合创建社会实践基地,那么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深入基地,在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社会实践,甚至到生产第一线去,充分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不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且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品格,更能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宝贵。同时,参加社会实践还会使学生早日成熟,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改变学习的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因此更加珍惜大学时代的宝贵时光,自然会消除厌学心理。
  2.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树立良好教风、学风氛围,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广大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要充分利用英语角、校园网、广播站、社会实践以及各类演讲、竞赛来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要加强交流互访,通过交流互访开阔学生眼界,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师生互换、学者互访、互聘教授、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教育资源互补等都是较好的加强交流的方式。
  3.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集中精力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榜样。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任课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学府进修或深造,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相适应。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尽量做到优化教材, 优化教学内容,把科学和实用的新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加强学生心理和思想教育。大学生不良心理和人格特征与厌学行为高度相关,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顽强意志,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可有效地减少厌学情绪的产生。在大学校园里,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及时解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身心方面的困扰;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端正学习态度;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重任;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引导大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业生涯规划书或人生发展计划书,明确学习目标,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72-273.
  [2]何小萌.厌学心理的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6, 23,25-26.
  [3]张耀宇.大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10,91-92.
  [4]梁斌明.大学生厌学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227.
  [5]曹智.大学生厌学风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12,97-98.
   编辑/刘文捷
其他文献
摘要:英美概况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文化主干课。用传统方法讲授英美概况课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介绍了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效果,最后指出了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英美概况;教学模式    英美概况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文化主干课。该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英美两大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包括地理、
期刊
摘要:本文以情景认知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以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提高教学效果,加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情境认知;多媒体;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我国大学教育的一处亮点,学者也致力于研究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如何由单一性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教”的教学模式向“学”的教学模式转化,在这些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要富
期刊
摘要:就文科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和制约文科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客原因进行分析,对文科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具体实践探索,提出了加强对文科学生科技创新的思维培养、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师资力量,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梯队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加强创新基地建设等5点措施,为在文科专业中有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科技创新
期刊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是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精神、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就其广义而言,大学校园文化包含学校的精神面貌,也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还包含学校的组织制度文化;狭义上是师生员工在从事教学及其他各种工作、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制度和物质形态,其核心是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学校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社会魅力的高度表现
期刊
当前电脑音乐技术已经应用于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高等师范声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中,我们尝试着将电脑音乐技术与声乐技巧课的教学进行了科学、有机的结合。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不仅使学生在歌唱的基本技能、音乐基本理论方面得到提高,而且在声乐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思维模式。  一、电脑音乐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课程,声乐教学也不像器乐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语言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语言学科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对高校语言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知识体系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语言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因而语言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由于语言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语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语言学科教学的状况一直效果
期刊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延续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他们作为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其数量在各高校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本文以一个高校青年教师的视角,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特点,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问题     由于国家大力提倡人口素质教育,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校的不断扩招,目前学生数量至少是2000年学生数量的2倍。因此近些年很多高校
期刊
摘要:人际意义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情态意义。情态意义与权势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权势关系对情态意义有着强势的影响,在称呼和话语权上都有具体的体现。此外,语境化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权势,这种权势关系制约了情态意义的表达。我们认为,强势方的使动力明显大于弱势方,而后者则可以借助外力改变自身的弱势来达到目的。  关键词:情态意义;权势关系  一、引言  1.有关情态意义的研究。  对情态意义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
期刊
摘要: “游”体现着中国传统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与审美的最高境界,它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修养与人性完美所能够达到的一种理想的境界;中国画家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超然自身,融入万物之中,并摆脱人世间的一切利害欲求,达到主客相融的境界,从而与“天人合一”思想相契合。  关键词:审美观念;天人合一;中国画    中国画家崇尚自然,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默契,追求一种“心物统一”的境
期刊
2009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新加坡举行。峰会的召开,推动了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发展,这对于处在经济危机后,共谋发展的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崛起,必将起到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关键的转型期,多年的奋斗实践证明,内部戮力同心、和谐共荣,才能推动国家的全面进步和繁荣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