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济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来源 :金融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741852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九霖:在央企、民企、合资企业和海外上市公司任过职,担任过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会长。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亚洲新领袖”,入选“北京大学杰出校友”。
  
   我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局势的看法是:眼前糟糕的经济局面与视野狭隘综合症有关、各国当前的经济拯救措施是在重复视野狭隘综合症、我们要以防止视野狭隘综合症的做法面对现实与开创未来。
   那么,什么叫做视野狭隘综合症呢?这个词源于英文的Tunnel Vision Syndrome。它是指看问题、办事情,厚此薄彼、顾此失彼,或者用我国的一句古语概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当前欧美经济困境的发生,主要是其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问题,而国际评级机构降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是其导火线。但是,回过头看,这与欧美国家此前所采取的一系列短视的政治、经济措施也不无重大关系,也就是说,他们犯了视野狭隘综合症!
   举例说,美国为了刺激经济,长期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并且盲目地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但是,它却忽视了这种放松与鼓励所产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因此于2008年年初自美国产生了次贷危机。在危机到来之后,一些国家,为了救市、安抚百姓、稳固政权,又盲目地扩大财政赤字,致使相关发达国家债台高筑。而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又具有天生的流动性。因此,这就犹如在千仞之高山筑起数万立方米的水库,决堤溃水的风险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债务国家的头顶。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最终导致欧美债务危机,并引起国际评级机构纷纷降低这些债务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同理,也是因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原因,欧美国家长期以来沉湎于信用经济,制造了寅吃卯粮的虚假繁荣与富裕。
   目前,各国又在重蹈视野狭隘综合症的覆辙。举例说,美国为了解决国民对金融危机的不满,几经周折地颁布了《多得—弗兰克法案》,旨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处理华尔街金融企业“大而不倒”的局面,将一些此前的“除外”金融產品纳入监管范围之内。然而,这个法案其实只是一个掩耳盗铃的做法,因为它的实施还取决于实施细则的颁布,而该细则的制定又将受制于华尔街利益集团的制约。可想而知,你要给老鼠安置一只猫,还要告诉它怎样安置猫,老鼠会乐意你去轻易安置吗?
   俗话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面对欧美经济困境,我们不应该幸灾乐祸,因为它所产生的蝴蝶效应一定会在中国出现,并且,正在敲响中国的大门。当然,我们也不必为此而惊慌失措,因为有危必有机。本人认为,面对本次欧美经济困境,我国还是要以避免重犯视野狭隘综合症的警示,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并借此机会开创一片新的蓝天:
   首先,要鼓励和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展开全球并购。经过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的打击,不少国际企业的市值跌到了较低价位;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压低了企业市价;美国卖空中国概念股也致使一些优秀的中资企业股票遭遇“滑铁卢”;当前的欧美经济困境不仅再次降低买方收购成本,也促使国际企业因资金普遍吃紧而增加出售其股权的意愿。
   现在正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并购资质优良的国际企业的良好时机,也是我国企业驰骋发达国家市场的重要契机。我国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新建企业和局限在发展中国家拓展的思维定式,转而可以用较低成本直接收购发达国家优质企业资产。
   其次,我国经济要注意疏堵结合,避免堵而不疏的视野狭隘综合症。由于CPI长期处于5%以上的水平,因此,可以判断,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甚至严重通货膨胀。为此,我国已经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限房限价等措施控制和降低通货膨胀。可是,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出口压力增大、股市长期低迷。因此,我们绝不可以矫枉过正,导致大起大落的硬着陆现象出现。本人拙见:在收缩流动性的同时需要有所取舍,而不是一刀切。比如,即使宏观收紧,但在微观上,也必须加大投资改善我国交通、能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这是因为:这些方面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拉动我国需求的重要手段。
   再次,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严密防范中小企业倒闭潮。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央行已经四度上调基准利率,并七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让广大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融资难题。与此同时,融资难背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也正在凸显: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一些制造类企业将资金撤出生产,用于囤积原料,投入炒作大宗商品等价格上涨较快的物资,这进一步推高了通胀压力。在以上两方面的夹击下,中小企业倒闭潮已经出现端倪。应对上述问题应该多管齐下:一是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市场而非政策来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浮动,从而,使引入型通货膨胀得到有效的治理;二是适度放宽银行融资政策,尤其是,要改善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三是要减免中小企业的税负,以便增强它们的经营活力。
  
其他文献
进入2012年,銀行业票据套现与诈骗大案迭发,一方面向整个行业警示着这一传统“低风险”业务的高风险;另一方面,烟台银行套现案及目前几例业内传闻中的骗取承兑汇票案再次暴露了城商行群体性的内控软肋。   细究城商行的成长,即使忽略齐鲁银行伪造票据、汉口银行担保纠纷、烟台银行票据套现等案件,城商行客户甄别准入粗放、业务流程“化繁就简”、合规审计“让道”业务发展、异地扩张倚重“资源型人才”等风控隐忧积习
期刊
世上没有一个国家可在日益开放与联动的竞争格局中始终作为例外免受外来的冲击。掌管总资产逾百万亿元的中国银行家们,该好好思索下一步的行为安排了。若继续热衷于追逐更高的利润指标,不仅将挥霍掉业已削弱的比较优势,更将放大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拖累建设金融强国的前景。   如今,表面繁荣的中国银行业已成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行为出现异化征兆的代表了。   正当美国银行业尚处于自我修复期,日本银行业阴气沉沉,欧元
期刊
农发行房县支行全力打造学习型团队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房县支行严抓队伍建设,强化员工素质,以新员工入行为契机,以提高员工素质为重点,开展了“创建学习型银行,争创知识型员工”活动。在活动中,客户组建立定期学习与测试制度,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规划,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农发行专业岗位基本制度、业务技能及员工行为规范等;每星期组织一次全行员工在岗学习考试,参加人员覆盖面达到100%。(费文文程建勇)    
期刊
近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为高频用语,201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刚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均反复提及并有重点论述。既然是一个支持另一个,俨然将两者视为分离的部门。两者到底是否应该分离?如果应该,如何保证两者的有效隔离?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竟然发现,当下分离两者的做法,并非仅仅用于学术上的分析研究,或者统计方便,关于分离的争论和分离过程也曲折复杂,甚至可以说有血的教训。重温实体和金融分离的机制设
期刊
中国的商业银行自股改以来,经营效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零售银行崛起的力量不容置疑,且贡献度与日俱增。但在全球金融危机袭击下,中国金融业与中国经济一样处于增长的十字路口。零售银行如何既保持高速增长又与时俱进,在当前环境下显得更为重要。    中国零售银行发展呈现新特征     零售业务已成为中国银行业新的发展重点,在银行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从收入结构方面,随着银行收入的多元化推进,零售银行收
期刊
2008年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教训之一,就是由于忽视了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导致金融消费者对所购产品缺乏了解,风险分散不尽合理,给金融系统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我国金融业从行政转向市场只有短短的20多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与发展,金融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正在逐渐增多,我国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凸显不足,保护制度不健全,法律缺失,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隐私权、受教育权、赔偿权等
期刊
法人治理与行业管理的关系   农村合作银行行业管理法人治理结构在本质上说是辨证统一的,具有一致性,在理想的状态下应该是完全和谐统一。   从发展的目标上看,两者具有一致性。无论是法人治理结构还是行业管理,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业务发展,加强内控建设,建立新型的市场经营管理机制。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省、市级联社希望农村合作银行秉承改革的东风,在依法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快速发展;作为农村合作银行,陆人治理结构
期刊
木材行业是日照市岚山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临港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2011年1-5月份,岚山区进口木材156.42万方,加工木材206万方,均列全国第一。在木材行业发展过程中,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一、当地木业发展状况    基于岚山区独特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交通优势,近五年来岚山区的木材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级木材
期刊
中国私人银行业已走过4个年头。从财富总体规模来看,社会财富积累速度不断加快,高净值人群总量迅猛增加,个人财富的集中化趋势加剧。  目标客户群体壮大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汇总权威数据而组建的高净值人群测算模型,在过去5年,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总体规模从2006年的36.1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6.7万亿元,增长幅度为105.8%,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5
期刊
烟台银行近日涉入一起承兑汇票案,涉案金额达4.3亿元。犯罪嫌疑人系烟台银行一支行行长刘维宁,套现数亿之后潜逃,现已被公安部控制。烟台银行胜利路支行行长刘维宁从2011年4月到2012年1月,分多次将所在银行的库存银行承兑汇票取走,涉案金额高达4.36亿余元。   众多背后不为人知的玄机逐渐浮出水面,刘维宁案掀开的一角背后,烟台银行内部管理乱象几近疯狂,涉嫌违规的操作手法亦令人瞠目结舌。一张灰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