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建构主义下构建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习环境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思维构造”是指主体把新知识与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在建立联系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即首先要与所设置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建立联系,其次要与所进行的活动中的因素及其变化建立联系,又要与相关的各种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还要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在建立多方面联系的思维过程中,构造起新知识与各方面因素间关系的网络框架,从而最终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教师也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准备,使学生建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有效的实质性的联系,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构建新知识,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
   以一堂地理课《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探讨在建构主义下,构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习环境的一些做法。
   首先在创设问题前对学生情况和学习内容做了必要的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知识基础:本节是本章的开篇,学生的已有知识是知道自然界水的存在形态、能够概括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各圈层的特点。
   2.学生能力水平:从年龄特征生理特征上分析,高一年新生认知能力还是有限的,具体反映是,抽象思维能力能力较差,需要结合自身亲身体验和视觉体验去接受;空间想象能力还是较为狭窄,跨区域想象有限,空间分析角度单一多元思维困难;逻辑推理能力开始慢慢建立,有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差异较大等特点。
   二、学习内容分析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教材先阐述水圈的概念与构成,接着说明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互补的关系,从而引出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其中教材所附的读图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分析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补给的关系。活动题让学生结合水循环原理去分析说明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教材中出现了三种水循环的概念。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在《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大量的问题创设以下的学习情境。
   情境1:(设问)让我们静下来想一想,有关水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内容?生活对水的有什么体会呢?
  该设问让学生能够将这节课所学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体验相联系。
   情境2:班级8个小组现在在6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任务1.地球上的水体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哪种,其水量占全球水量的比重是多少?任务2、河流的补给涉及哪几种水体?思考其它水体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这是一个问题串,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自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互相探讨自主学习通过完成两个任务能较好掌握本节的第一部分知识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情境3:(课件展示)图上的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设问,对学生活动中的材料进行探究,深化知识了解各种水体之间水源互补的关系。对知识进行拓展。
   情境4:(观察我们本地的一张水文图)本地最大的水库是山美水库,地处晋江东溪河段上,谈谈该水库对晋江下游起到什么作用?在这一阵子“南玛都”到来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该问题能较好的让学生将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区,并能组织小组探究,共同完成探究任务,提高“协作”能力。同时这也是属于“结构不良的问题”,它能较好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结构不良的问题,对问题的给定状态、目标状态以及转换状态的方法中的一项或几项缺乏明确的界定)
   情境5:班级8个小组现在在6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以下两个任务(6分钟是根据教师自身学习这部分内容认识的两倍):任务1、水循环有几种类型?各个循环都由哪些环节所组成?任务2、水循环对有什么意义,人类是如何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
   这是本节内容学习的第二个任务串,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自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互相探讨自主学习本节的第二部分知识内容。按照自己实际情况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情境6:观看视频《热带风暴》,分析“南玛都”属于哪类水循环的哪一环节?人类哪些活动能干预或控制了水循环,试举例说明?
   借助多媒体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延伸,开展探究活动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对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锻炼。进一步加强了小组“协作”与“交流”,然后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引导评价,使学生完成学习的“意义建构”。
   情境7:大家看窗外河中的采砂船每天都在采为什么采不完呢?这说明水循环水循环的什么地理意义?进一步思考一下水循环还有哪些地理意义?
   在这个设问过程中就将学生的知识迁移到身边事物,进而用自身经验去建构知识完成“意义建构”。
   情境8:课后请各个小组互相探讨,每小组构建一张本节内容的所学的知识内容图表。(表中必须呈现有哪些知识内容,相互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事例?)
   通过“结构不良的问题”布置发散性的作业,既进一步巩固小组“协作”、“交流”锻炼也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也深化了知识内容。
   总之,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深刻的理解,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深入研究学情才能构建符合学生知识和能力特点的问题,也才能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达到优化学习环境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适应变化和需要,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实践中多想几个“怎样才会更好”,在多次、反复的教研理性思维中提升自我,造就教学效果中奇效与精彩。   关键词:逆向思维;历练;趣味     一、在学习中逆向思维,找出“我最想要的”   在我国长期的体育教育历史中,多少代教育教研人在各自的领域里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知识结晶,但由于时代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平台是服务于校企合作项目,集支持服务、管理监控于一体的开放式通用型平台,有着整合外部资源、畅通内部信息、服务于校企合作项目的作用,同时实现项目策划、研发及分析等功能,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流程化的运营服务。本文从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运行机制四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平台;开放式通用型建设;运行机制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期刊
摘 要:当前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障碍主要是肤浅性、差异性、消极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重视数学方法的教学意识的培养,以及良好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障碍;思路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
期刊
《晏子使楚》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久不衰的名篇,考虑到学生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可能对晏子的一些故事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在导入方面很自然的选择了从讲你所了解的晏子故事入手,学生们的兴致很浓,积极性很高,分别讲述了晏子不入狗洞、不肖者使楚等一些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故事。   这本是一个简单的导入,没想到激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思路:探讨文言现象,逐字逐句翻译课文,并分析课文的人物
期刊
江苏省2011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已有很多专家学者对试卷进行了评说和解析,普遍认为今年的物理试卷知识点覆盖范围广,试题与生产、生活和科技紧密联系,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立意新颖;能力考查全面;试题的区分度高;整份试卷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是一份好试卷。在此笔者对第10题(力学实验题)进行简要的解读。   一、试题欣赏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
期刊
针对高中物理学科和高中学生的特点,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教学,要求物理教师选择、设计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那么,怎么做好高中物理课堂民主化教学呢?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转变教师角色观念    在物理课堂民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营造平等、宽松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特点,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严密、科学的物理概念,理解和巩固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讨论辨析疑难问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才能。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更深。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
期刊
摘 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何将多媒体技术用于具体学科中,优化学科内容,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在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对于巩固和掌握知识有很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改变传统的物理习题设计形式,把物理习题设计成具有一定背景的小故事和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好多媒体在习题课中作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活泼、主动地学习,从而较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
期刊
摘 要:我们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过于注重知识结果的传授,压抑了学生追求自主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个性素质的养成。因此以关注学生的“全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新课程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学;观念     我们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过于注重知识结果的传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