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效应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reny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轮要一下一下、一圈一圈地推。
  飞轮积累了动能,就会产生突破,就会突飞猛进。
  创新是一项永久的追求,是一项重复着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的过程,直至成功的事业,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创造活动就是一种日复一日的产品改进的工序。
  创新无极限,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生活中有一种“飞轮效应”: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气力,一圈、两圈……这时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随着飞轮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自己的重量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不需要其它的外力,但飞轮依旧会匀速转动,而且此时再加力,飞轮便能不停地、越来越快地转动下去。
  创新的过程就好像推动巨大的飞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稳定、持久的努力和实力。一开始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激活,但只要朝着一致的方向,坚持不懈往前推进,当飞轮累积了足够的动能,就能产生突破,开始突飞猛进。
  要驱动起创新的飞轮,首先要有崇高和坚韧的信念。曾经有人问正在工作的石匠在干什么,一个疲惫地说“我在打石头”,而另一个却充满自豪地回答道: 我在盖一座大教堂!”不同的信念,却赋予了同样一项工作截然不同的意义。只有心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才不会在面对巨大的创新飞轮时自感渺小而不敢动手,我们也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和失败百折不挠。
  要驱动起创新的飞轮,就要有从点滴做起的精神。飞轮要一下一下、一圈一圈地推。创新有大有小,有简有繁,大到制度突破,中到产品更新,小到业务完善,每一项工作都存在着创新的空间和余地。创新不仅体现在那些石破天惊的重大突破,也体现在日常业务和工作中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地进步和完善,体现在每个员工把创新的意识和理念贯彻、落实在自己的具体工作中,对每一项业务都力求完美。个人创新意识和水平的提升,势必导致总体和综合创新能力以及水准的提升,从而为重大创新项目的研究和出台奠定坚实的基础。恰如巨大的飞轮,必须经过一圈又一圈反复地、持续不断地推动,才能积蓄巨大的能量,最终产生重大的、质的飞跃和突破。
  要驱动起创新的飞轮,就要有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创新不是忽发奇想、灵机一动,也不能无的放矢、四面开花,真正成功的创新是一个严谨、缜密和科学的管理过程。深化改革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同样要树立起科学的改革观。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理性地评估可行性和风险,对改革实行科学化管理,提高改革成功率。没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方向正确的改革措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于产生负面的效果。
  科学管理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泰罗曾说:“科学管理的每一步都是一种发展而不是一种理论,在各种实践下,实践都在理论之先”。在科学管理中,并不存在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科学管理思想融合了实践性、科学性、规范性、协调性、效率性等特征,其生命力就体现在它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每一个行业的某一部分工作不断创新,最终找到更快更好的办法。不同时代有不同基础和条件,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和背景,科学管理之所以称为“科学”,就是它要求管理理论和思想能符合并应用于当时的实际情况。也正因为如此,过去一百多年来在“泰罗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创新是一个艰巨且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试图超越某些环节和阶段,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科学管理思想虽然起源于一百年前的管理实践,但它是整个企业现代管理的基础,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众多国内外大型企业无不是历经科学管理的磨炼发展而来。创新是在一定基础上的创新,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来说,由于尚未充分经过科学管理的洗礼,更加需要打好基础,分阶段逐步推进,在实践中创造出能解决中国企业具体问题的“细节——规范——过程控制”的模式与积累方法。中国企业群体的成长过程就是一步步地积累壮大。第一步迈出后,紧接着就是第二步、第三步,每一步都更加艰巨,每一步都更加需要创新。只要我们坚持一步一步迈进、一寸一寸地耕耘创新试验田的土壤,一圈一圈地推动创新的飞轮,最终必将达到创新的目标,收获创新的果实。
  陈鸿桥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从事资本市场工作20余年。历任深圳证券结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主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曾兼任全国最早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理事长。著有专著《新产业 · 新金融》 (中国金融出版社)、 《16节科学管理课》(人民出版社)、《科学管理——理念、方法与案例》(中国青年出版社)
其他文献
迈迪的使命是“在中国市场打造5个品牌进入世界品牌百强榜”。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使命?为什么是打造五个品牌进入世界品牌百强?  我相信许多读者每年都会关注福布斯或者其他榜单发布的世界企业五百强的排行榜,即使在十强里,中国也至少会有3-4个席位。但是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没有一个品牌属于世界品牌百强之列。举例来说,迈迪曾经在2010年的时候接触过国家电网的品牌咨询项目,当时它的年销售收入是一万八千亿
期刊
作为迈迪的创始人,我们一直希望迈迪除了是一家咨询公司以外,也是中国企业品牌能力提升的一个推动力。因为仅仅靠为企业服务我们能够影响到的客户群非常有限,但迈迪希望能够能影响到更多的企业。怎么才能够有更多的途径去影响更多的企业?  迈迪从2007年开始坚持来做中国品牌能力的监测,我们一直基于在线平台来监测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通过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估体系,邀请企业自愿地来参与评估。我们再根据这些资料进行
期刊
品牌管理咨询涉及的范围非常宽,我们把品牌管理的范畴定义为三个方面:第一叫做品牌战略,第二叫做产品战略,第三叫做营销战略。这三个战略对企业来说是三个领域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品牌战略中就含有多品牌还是单品牌管理的问题。很多企业看到宝洁的多品牌管理非常羡慕,想要学习。但是这绝对不是说注册几个商标这么简单。因为宝洁是有着强大的后台体系来支撑他们的品牌运营的。有的企业会反驳说,我已经有了几十亿的规模,
期刊
十几年前,CCTV曾经是中国企业或者中国品牌的一个绝对风向标,它代表了品牌的投入和活跃度。当时如果有心人放眼观察一下中央台的广告,会发现80%是在浪费钱。为什么?因为广告属于品牌传播一个细分领域,广告里面有很多最基本的要素没有被很好的管理。  比如,广告使用的代言明星跟品牌的相关性很弱。再比如,广告中对产品信息的不专注,我见过的一个比较夸张的状况是一条广告里竟然说了十几种产品功能。即使在今天,我们
期刊
迈迪是一个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企业,我们不是在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可复制性和创造性要有一个很好地平衡和结合,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先说说可复制性,我们要有一个稳定可积累的架构,因为一个个体作出一个精彩的案子不难,但是作为企业如何能够持续地作出优秀的案例?我们找到一个优秀人才也不难,但是我们如何持续培养这个人才就很难。这是我们咨询行业最大的共同挑战。  2005年迈迪引入AMT的源天KM系统,一开始也觉
期刊
编者按:成长型企业持续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从机会型成长转变为有策略、有计划的可持续性成长?本栏目将以连载形式,通过咨询顾问对企业咨询服务过程中的现场记录,讲述对成长型企业/企业家的观察,对成长型企业综合跨年提升、变革推进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高绩效咨询模式对这些问题分析和解决落地的过程进行深入的跟踪报道。  作者简介:  金国华,AMT咨询高级经理,国内实战派流程管理专家,为多
期刊
你说:岗位标准化有哪些容易操作落实的工具?  我说:表单模板设计,追求精细化管理。  企业花费大量的精力建立了厚厚的标准化操作手册,但是如果不能找到简单有效的落实方法,也是纸上谈兵,不能落地。特别是大规模重复的流程,复杂的地方不是流程的优化,而是如何找到易于落实的机制,让最佳实践能变成所有人的行为,使流程变得易于操作,才是问题的关键。  “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IT化”,充分说明
期刊
近年来,AMT在与快速成长型企业合作时发现,他们更看重的不是咨询公司的方法论,而是实实在在能为他们带来效益的“干货”,他们更希望我们所做的方案与他们的财务报表挂钩,从财务报表中能看到我们的咨询价值。本文以一家成长型企业采购业务优化的实践案例,证明了通过高绩效咨询模式可以获得短期见效的业绩收益(节约采购成本5%);同时,从长期建立了评估和量化咨询价值的指标和方法。  关键词:咨询价值量化 战略采购
期刊
2008年,全世界百年来最猛烈的金融海啸来袭,世界经济陷入最深的衰退,金融风暴持续渗透到实体经济,全球房产、股市、车市持续低迷……面对严峻经济形势,企业如何从全球性经济的严冬中重生呢?  经济的增长要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前提,仅仅靠廉价的劳动力或者任何捷径都是不可能真正地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的。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一方面表明我们部分的企业家会为了资本的增值、个人的利益、股东的利益而直接忽略自己的股
期刊
如果只能选一个词作为流程管理的关键词,你会选什么词?关于这个问题,估计90%的流程管理顾问们会选择“增值”或者“价值”。似乎所有与流程管理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中都会反复提到,流程需要创造“价值”,流程管理的使命就是把不“增值”的部分去掉,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但恰恰也是“价值”这一关键词让许多流程管理工作找不到方向,因为我们很难定义到底什么是“价值”。按照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 的定义,“增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