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百年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制定了构建战略,进行具体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包括民生、“三农”问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多个内容。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一是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二是分析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构建;新常态;文化软实力
引言:“小康”這一概念首先由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经过三十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检验,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小康社会的目标演变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深化了人们对小康社会的认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需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由此才能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一)小康社会是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
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我国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是进入20世纪末,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小康。十六大召开后,我们已经完成前两步目标,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不过这只是初级的小康,发展并不均衡,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十八大以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掌舵全局,五中全会对其做出新的定位。纵观上述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小康社会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目标。通过把小康社会作为构建的主体,可以建立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制度机制,更好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全面”是建成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社会是惠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战略工程,既要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实现丰衣足食,也要优化生活质量,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使社会各个元素协调发展。因此,全面小康不仅覆盖所有人口,也包括全国所有地区,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如果我们建成的小康社会忽略了偏远艰苦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和民生发展重要领域,那么这样的小康是不完整的,这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期待,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三)“建成”是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一种物质性结果,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建成虽然与建设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能够表明党带领人民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定决心。从建党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行动纲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实际行动打败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并开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国梦。党是实干派,不仅靠说理,更要靠实际行动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构建
(一)历史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可以加快现代社会的发展,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可以不断深化人民对全民小康社会的认知。这既能改变人们的思想,增加社会活力[1],也能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与之相互促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实现路径
1.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是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战略判断。面对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经济新常态作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契机。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发展换挡明显,但是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可以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经济发展的策略,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优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从而带动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创新策略。此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的不平衡,因此,要加大国家顶层设计力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针对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给出合适改革方案,建立完善的制度框架,加大对中部、西部经济的扶持力度,以增加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活力,缩短中西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2],为建成更全面的目标而努力。
2.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解决短板问题的过程,其中最主要的短板就是“三农”问题,尤其是在贫困农村地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可是随着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三农”问题也越加突出。近几年,我国虽然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但是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板。
因此,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需要把重点放在农业、农村、农民上,挖掘“三农”的潜力,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弥补农村经营制度中的不足,坚持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深入推进见成效。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以中小城市为媒介,连接大城市与乡镇,以缩小城市、乡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强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互补作用[3]。
3.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民生是安邦定国之本,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把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放在首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覆盖的人口要全面,不能丢下生活经济水平落后的家庭和个人,如果人民群众强烈反应的医疗问题、上学问题、就业问题、司法问题等民生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全面小康就成了形象工程。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所以,我们需要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统筹全局,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满足社会各层人民的生活与精神需求,使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4.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凝聚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提高文化软实力,关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精神文化是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衍生出来的产物,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一旦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标准,随即需要用精神活动充实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4]。物质方面丰富起来不算真正的小康,文化方面的繁荣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民族精神融入时代发展,通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活动,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为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强大思想文化保证。
三、结语
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构建,需要明确其内涵,确定该战略目标的历史地位,用有效的路径完成构建,即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以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乔惠波.简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的精准扶贫战略[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02:137-144.
[2]杨章文.“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的基本遵循[J].党史文苑,2016,16:64-66.
[3]黎明泽,林佩红.发达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探求,2014,06:46-52.
[4]项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学习读本[J].全国新书目,2015,06:6.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构建;新常态;文化软实力
引言:“小康”這一概念首先由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经过三十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检验,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小康社会的目标演变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深化了人们对小康社会的认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需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由此才能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一)小康社会是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
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我国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是进入20世纪末,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小康。十六大召开后,我们已经完成前两步目标,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不过这只是初级的小康,发展并不均衡,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十八大以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掌舵全局,五中全会对其做出新的定位。纵观上述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小康社会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目标。通过把小康社会作为构建的主体,可以建立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制度机制,更好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全面”是建成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社会是惠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战略工程,既要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实现丰衣足食,也要优化生活质量,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使社会各个元素协调发展。因此,全面小康不仅覆盖所有人口,也包括全国所有地区,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如果我们建成的小康社会忽略了偏远艰苦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和民生发展重要领域,那么这样的小康是不完整的,这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期待,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三)“建成”是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一种物质性结果,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建成虽然与建设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能够表明党带领人民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定决心。从建党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行动纲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实际行动打败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并开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国梦。党是实干派,不仅靠说理,更要靠实际行动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构建
(一)历史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可以加快现代社会的发展,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可以不断深化人民对全民小康社会的认知。这既能改变人们的思想,增加社会活力[1],也能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与之相互促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实现路径
1.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是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战略判断。面对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经济新常态作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契机。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发展换挡明显,但是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可以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经济发展的策略,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优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从而带动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创新策略。此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的不平衡,因此,要加大国家顶层设计力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针对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给出合适改革方案,建立完善的制度框架,加大对中部、西部经济的扶持力度,以增加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活力,缩短中西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2],为建成更全面的目标而努力。
2.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解决短板问题的过程,其中最主要的短板就是“三农”问题,尤其是在贫困农村地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可是随着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三农”问题也越加突出。近几年,我国虽然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但是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板。
因此,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需要把重点放在农业、农村、农民上,挖掘“三农”的潜力,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弥补农村经营制度中的不足,坚持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深入推进见成效。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以中小城市为媒介,连接大城市与乡镇,以缩小城市、乡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强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互补作用[3]。
3.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民生是安邦定国之本,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把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放在首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覆盖的人口要全面,不能丢下生活经济水平落后的家庭和个人,如果人民群众强烈反应的医疗问题、上学问题、就业问题、司法问题等民生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全面小康就成了形象工程。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所以,我们需要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统筹全局,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满足社会各层人民的生活与精神需求,使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4.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凝聚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提高文化软实力,关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精神文化是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衍生出来的产物,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一旦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标准,随即需要用精神活动充实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4]。物质方面丰富起来不算真正的小康,文化方面的繁荣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民族精神融入时代发展,通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丰富人们的精神活动,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为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强大思想文化保证。
三、结语
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构建,需要明确其内涵,确定该战略目标的历史地位,用有效的路径完成构建,即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以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乔惠波.简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的精准扶贫战略[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02:137-144.
[2]杨章文.“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的基本遵循[J].党史文苑,2016,16:64-66.
[3]黎明泽,林佩红.发达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探求,2014,06:46-52.
[4]项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学习读本[J].全国新书目,201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