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ann85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和道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思想,而儒道互补奠定了中国人的文化生命形态, 铸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的国民性, 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阴阳互动、刚柔相济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本文将论述儒家的人格标准及人生理想,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的补充和调节以及儒道互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儒道互补; 思想平衡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基本脉络,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治国、做人、处世的模式来源。孔子开创的儒家,注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老子开创的道家,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谐,强调精神超脱,清静无为,以柔克刚,安时处顺。儒家思想以经世致用为特色,道家思想则以自然超脱为特色。如果仅从表面来看,儒道是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积极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一直是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这种相互的补充协调,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所以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在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文化历史演进的主要内容。
  从字面意思看,所谓互补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互相对抗,又互相协调补充。正如儒家思想以“经世致用”为特色,讲求“仁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道家思想则以“自然,超脱,恢复自然本性,见素抱朴”为特色。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的比喻提到:“儒家像是开了个粮店,五四运动砸烂了孔家店,所以中国挨饿,就是精神饥饿。现在不光在中国把孔家店又开了起来,而且还开到国外。道家是药店,人生有毛病,社会有毛病,一定要吃点药。人的心灵和精神有点问题,道家可以帮你解决。”作为中国人灵魂两面的儒家和道家,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得意时便是讲求儒家忠君爱国,得意官场,而失意时则为清静无为,失意官场。而要想达到两者的平衡,做到儒道互补便需要学会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
  苏轼的一生便是儒道互补的一个典型。“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纵览苏轼的这几句诗,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当时的苏轼正是得意之时,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便是出城打猎时所作,无不体现了苏轼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够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是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这时的苏轼是得意的,以天下为己任,儒家思想占据了主要位置。但好景似是不长,不久苏轼便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政治的不如意,人生的坎坷让苏轼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诗篇。虽是偶遇风雨一件小事,却不难看出其中的深意。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的得失又何足挂齿?全诗体现了苏轼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及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道家的思想让苏轼活得更加潇洒超凡。“此心安处是吾家。”苏轼如是说。此时的苏轼更多的是追求超然物外、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彷徨于塵垢之外,逍遥于无为之业。儒道互补的思想使苏轼既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同时又用道家思想调整自我,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凡豁达。这些都是儒道互补双重人格的一种典型体现。
  儒家道家两者各有侧重,因此,在当代社会,儒道互补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儒道两家的互补,是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互相补充,各有特色,与中国社会发展都有相结合。儒家“虽说是官学,是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但它缺少道家的形而上学的思辨色彩,缺少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的一套成熟的思维模式。” 道家承担了这个角色。道家告诫社会不必过分讲绝对化,讲对社会和人的严密的统治,因为社会的安宁需要建立在个体人的自主性、自发性和自为性的基础之上。道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社会平衡机制的作用。 儒道互补更好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
  其次,儒道互补思想也有益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发展。这种包容性发展更多的表现在各个时期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引进学习,中国文化历史上,儒道佛三家成为三大主流学说,三者互相影响、互相发展,不断影响中国哲学的整体格局。而儒道互补更是贯穿中国哲学史始终,体现了中国思想的阴阳互动、刚柔相济的特色,也正是有了这种互补性,中华人格才基本上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结构,成为了从内在精神到外在表现,从理想上的超越到现实中的经世致用,都一应俱全的包容性文化格局。
  儒道互补,最终是落于人生哲学。儒道文化是中国之根本,不论是身于人世还是游离于人世,都能让你有精神信法可依,自有一套精神引导人们向上而活。儒家两家揭示出了人的生命价值的两种实现方式,不论哪一种对于社会来说都是一种平衡的状态。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立足之本,也是中国人的精神供养,中国人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儒道互补也提供了另一种生活哲学。中国人能更多元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态度,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精神炼心。在对待多元文化时,不轻言过时,弘扬精华,剔除糟粕,这样既能更好建设新文化,引导社会走向,亦能找准人生信条,全面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安继民. 论儒道互补[J].学习论坛,2007.(23)
  [2]白奚. 孔老异路与儒道互补[J].南京大学大学学报,2000.(37)
  作者简介,马悦(1996—),女,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课本曾有一篇课文《鲁提辖拳打郑关西》,这是大家中学时代都学过的一篇课文。年幼时我们为鲁达这种正义行为都大加拍手称快,他嫉恶如仇当听说金氏父女被恶人郑屠欺负时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仗义疏财解救金氏父女于水火之中,让心怀善念的人们多少为他的豪情壮志而津津乐道,大有自己就是鲁达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对《水浒传》全书的阅读,渐渐地对整个水浒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渐对鲁达也产生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事物、新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也发生了内在价值和外在方式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更是被提上了关键的日程。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是适合当下要求而快速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是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关键点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外部情况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方法面对着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需要从创新、借鉴中求得更进一步发
期刊
【摘要】:在整个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法律与道德一直以来都是法学家们研究探讨的焦点话题。现如今,法律和道德也越来越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法律秩序与道德秩序相互转化的论题,笔者认为二者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区别的,并且逐步形成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两种发展趋势,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入探究。首先,阐明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概念,其次通过究其法律与道德二者的发展历史来进一步分析法律秩序和道德秩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靠社会实践不断推动来实现的。笔者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入手展现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过程当中的巨大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我们的道路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我们的理论才
期刊
【摘要】: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系统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和民主化。以民主法治为导向的国家治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善治。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民主法治;公民社会;公平正义  一、前言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按照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把发展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划分出三种
期刊
【摘要】:紫砂壶跟佛教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古代紫砂壶艺术以民间艺术为主体,佛教文化与文人艺术为灵魂,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 ,生活习惯 ,佛教文化的发展,都与紫砂壶形态变化有着很深的联系。当代紫砂艺术继承了古代的技术,又结合当代的审美需求,以及佛教文化特色,从装饰纹路,制作工艺等更多的方面去考量,开启了佛教纹饰的运用之门。  【关键词】:紫砂壶;当代设计;佛教元素;僧帽壶;传统  一.从“僧帽壶”
期刊
【摘要】: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三国演义》在塑造众多英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但是,由于传统男权社会的深刻影响和作者的时代局限,使得《三国演义》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出现了整体缺失,这就导致书中的女性形象要么是政治斗争的附属品和牺牲品,要么被绑架为伦理道德的标签与符号,要么被沦为满足男性泄欲需求的工具,这也体现出了《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男主女从、把女性作为工具、女性被视为红颜祸水的一种封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梧州市博物馆馆藏的在本地出土的汉代时期陶器进行研究,从陶器的发掘、造型、纹饰、釉色等进行考证,概述梧州在汉代时期所处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 梧州;汉代;随葬品;陶器  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据20世纪60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的文物普查得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及商周时期的几何纹硬陶在梧州市大塘、五量地、高旺、螺山等地也有发现,反映人类活动时
期刊
【摘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列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2015年3月11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在当前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是重中之重,有助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有助于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
期刊
【摘要】: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等问题也已经摆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在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理论,对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