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古董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思索得越久,就越是对它充满赞叹和敬畏:那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对西洋古董所知甚少,通过采访西洋古董的收藏家、西洋古董博览会主办方等,每当再想起西洋古董,每当再看到我采访的古董商收藏的那一枚枚戒指、手链都黏贴过另一个时代的人的体温,但如今仍然熠熠生辉,都让我想起康德的这句墓志铭。天然材质经过人工打造,就像人类对着头上的星空不忘内心的道德律,一面是自然,一面是思考。




  Plojous珐琅彩女装吊坠表:
  约于1890年代制作,编号5102,手工驱动。18K黄金镶珐琅彩表壳,反面镶嵌钻石。表冠挂环和表链均为18K黄金,并镶嵌珐琅、钻石和珍珠。烧瓷表面,阿拉伯数字刻度。品相完好,运行准确
  人群:心有灵犀一点通
  穿越时间、空间、人世,它本是1808年的一块怀表,如今静静地躺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等着来来往往的人重新发现它的独特和美丽,这是人类共同寻找的一种情感,一份寄托。
  2013年的今天,我们很自然地称呼这块怀表为古董,如果加上地域,则称之为西洋古董。难道仅仅因为过了两个世纪,这块1808年宝玑大师亲制的钟表就价值连城,可以在保利拍卖中拍出437万的高价?
  自然不是,除却历史因素,它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普世价值:优质的古董融合了人类最高的工艺和智慧。苹果之父乔布斯也曾说过:“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采访了多个西洋古董商,他们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旅居国外多年,某一日偶然经过自己居留的这座城市的一家小店,就迈不开步子,久久不愿离去,这样往返多次,自然而然成了西洋古董的“专家”,然后把它做成了一门营生,只为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一件物找到一位有缘人。


  投资:西洋古董实用大于收藏
  近几年来,国内的主流拍卖公司也开始涉足西洋古董家具的拍卖。中国嘉德曾在2010年6月拍卖过14件西洋古董家具,其中拿破仑三世小玻璃柜以33.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2010年12月上海泓盛举行了国内首场西洋古董家具专场拍卖,展示了77件西洋古董家具,其中19世纪法国路易十六风格“兰克”款贴皮叠巾式牌桌以近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而荣宝斋上周在上海白金湾广场刚结束的《域外逸珍·19世纪欧洲古董家具及饰品鉴赏会》,共展出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的100件家具精品及贵重饰物,它们集中体现了19世纪初以来欧洲家具和手工艺的最高水平。
  著名古董经纪人、台湾地区“古玩教父”徐政夫收藏了很多西洋古董家具,对此,他谦虚地说:“我那也不是收藏,就是平时用,因为西洋古董家具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用,坐起来比较舒适,而且功能很齐全。”但是徐政夫也提醒读者,西洋古董家具的收藏属于实用型收藏,“如果作为投资,就选最精致最好的,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时期的,比如上面都铺满了绿松石、铜鎏金之类的。”


  文化:西洋古董的渊源
  有人说,欣赏欧洲古典家具,先要了解他们的历史。确实,这些艺术品诠释了整个欧洲的艺术文化,把欧洲文化历史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不仅仅是一件美得让人惊叹的家具,还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欧洲的艺术流派多,主要分布在法国、意大利、英国这几个国家。欧洲人非常重视艺术装饰,他们会将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工艺清晰地记录下来,它的年限、特点、属于哪个时期、哪个人都有据可查。西洋古董家具在装饰风格上十分讲究,从18世纪便涌现出类似布尔工艺、拼花贴木皮、马丹漆画工艺、象牙镶嵌等新工艺。比方说在家具上镶嵌宝石、象牙体现华贵。在家具表面的玳瑁上镶嵌铜来装饰柜子的台面,这个工艺难度也高。
  除西洋家具之外,钟表、银器、瓷器、铜像等西洋古董也收获了不少的粉丝。对于玩家来讲,面对形形色色的西洋古董,有一些要素值得重点关注,比如说古董的制造材料与装饰风格。在西洋银器中,有纯银、镀银、包银等,这就考验玩家的专业知识了。因为西方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些艺术风格演变都充分表现在不同时期的西方雕塑、绘画和日常用品上,那上面都会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印迹和不同的审美情趣。


  西洋古董收藏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你算是收藏西洋古董比较
  你收藏西洋古董首饰是什么时候?怎么会进入这个领域?确切的时间是在2010年下半年的时候开始陆续的收藏一些首饰。
  我一直很喜欢珠宝首饰,我想女人大多都对珠宝有多多少少的迷恋。收藏古董珠宝一开始是因为去一位美国老太家做客的时候,她很热情的展示给我看她收藏的画和珠宝。有的珠宝在她家已经好几十年了,一段段故事给了我很深的感动。 我想收藏故事应该就是我迷恋古董珠宝的初衷。你觉得西洋古董是一种装饰还是一种投资?
  这两者之间在我看来是联系在一起的。珠宝本身就是美丽和价值的糅合。很多我的顾客在收到他们购买的珠宝后,都会和我说古董首饰的做工真是太细致了, 几十年前的设计就算在今天看起来还是那么时尚。 所以古董珠宝不光光是美,它的价值更在几十年后仍旧有那么多欣赏它的知音。投资的概念太广。 有的人投资是为了能找到高价的买主。有的人投资自己的爱好,永远收藏。   如果投资西洋古董珠宝,你有什么建议?
  这个问题如果要谈起来的话,会比较长。因为古董,特别是珠宝,里面有很多的学问和购买需要注意的地方。
  早的中国藏家,是什么机缘让你进入西洋古董收藏的。
  我的家在美国西雅图,每年我都会去很多趟国外。我的先生是一位古董藏家,他喜欢到国外逛古董店。一起逛的多了,我对古董的感触也跟着慢慢增多。况且女孩子都喜欢一些珠宝、手表等装饰品,我最开始的购买就是自己喜欢的一些东西,比如CHANE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项链、手链等中古品,制作和设计都非常精美,买来可以直接佩戴。
  我也发现很多古董商,一开始都是被西洋古董的精致外观所吸引,然后慢慢地把自己的所爱之物介绍给身边的朋友,最后就是开店,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店。我觉得你的情况也是如此。为什么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一项事业来做?
  的确是这样的。我最开始买西洋古董,这完全是自己的爱好。但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我的购买数量太大,大到家里都存不下了。我身边的朋友就说,你购买的东西这么多,能不能卖给我一件。我就慢慢地把一些自己的东西转让给朋友们。直到我在广州开了“绮年华”。之所以把“绮年华”开到广州,我也是抱着能与更多有缘人可以分享美好事物的想法。因为北京、上海的西洋古董店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比如上海受“海派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容易接受“西洋古董”,但是广州虽然是南方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但西洋古董店少之又少。我把“绮年华”放在广州,藉此可以培养一批新人的对西洋古董的趣味。介绍一下你的西洋古董收藏心得吧?
  虽然现在人们去国外方便很多,我建议还是去欧洲淘东西,不太建议去美国,我个人感觉真正的精品还是在欧洲,美国的西洋古董也是欧洲人带过去的。
  我之前去欧洲买东西,那个时候的欧元向英镑看齐,所以在汇率方面是吃亏的,现在美元贬值,用美元购买是最划算的。毕竟真正的精品就是那么些,很多好的古董已经被先来之人收走了,所以心态要平和。
  我去年喜欢上了紫砂,你也知道紫砂里面的学问太大了,所以我刚开始买紫砂,都是买一些自己可以用的,更贴近生活和个人心意的东西。所以我也不太建议刚刚涉足西洋古董的人,一开始就去拍卖会,就要买大师的作品,最好就是从合眼缘的东西开始入手。
  收藏肯定是一边买一边增进知识,所以自己多看、多观察、多思考最要紧,别人只能提供一些建议。
  西洋古董的价值跨度很大,你可以几十块钱买一件,而在拍卖会上几十万、几百万的东西也有。
  CHANE、Dior在几十年前的很多首饰价格不贵,一二千块钱都能买到,这些中古品也可以称为古董。而几百年前的一些贵金属首饰,我们也称为古董。我个人感觉只要你自己喜欢就好。我收藏古董后很难接受一些现代的首饰,感觉生产线出来的东西虽然很漂亮,就是缺乏灵气。而几十年前、100年前的人们技术不是很发达,只能用手工操作出来的首饰更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我现在购买西洋古董,会去拍卖会,更愿意选择一些上百年前的贵金属古董。这就是收藏的一个过程,眼光和品位会越来越挑剔,要求越来越高。
  你是如何进入西洋古董领域的?可以为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最可靠的西洋古董购买途径吗?
  西洋古董历来在国内不被重视的,一般只是当做工艺品作为摆设,个人认为一直是被低估的。我在英国十年了,耳濡目染,平日经常看到这些东西,和国内物品风格是不一样的,精细,华丽,慢慢就喜欢上了,看到有感觉的就收集了。
  我目前人在英国,国内目前没有实体店铺,要说购买途径,我们这种途径(网络购买)性价比会比较高,包上手,简洁明了。
其他文献
卡米拉·英格曼出生于1966年,家乡是瑞典小镇Trollh睏ttan。从那里开始,她用一种独特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记录下那些大多数人只会匆匆扫过一眼、然后迅速遗忘的碎片。长大后,卡米拉在歌德堡大学取得艺术硕士学位,并迅速成为瑞典乃至欧洲在艺术与设计博客领域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举办过9场个人画展,作品遍布全世界的博物馆和画廊。  卡米拉的创作领域几乎无所不包——油画、拼贴画、铅
期刊
2012年9月16日,当我第二次来到奥赛博物馆,懵懵懂懂地跟着人群进了馆才发现没有买票。后来才知道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都是免费日,这样的好运气,让我瞬间感受到奥赛的亲切。  走进奥赛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大师的画室,满满的精彩作品让人不知如何取舍。米勒和莫奈,这是我上一次来奥赛印象最深的两位艺术家。米勒的《拾穗者》中那种安静朴实的气质深深吸引着我,没有强烈的环境色,一切都在柔和的光线下,人物的动作充满
期刊
话说玄奘法师登上了灵鹫山,站在释迦佛像前面,心中思潮起伏不已。他想灵山缥缈,佛迹难寻,自己冒了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现在总算到达了目的地。宗教徒的信仰,和哲学家的思想,纠缠在一起。作为一个宗教徒,他是信仰释迦佛的。他想起了晋朝的法显,以70多岁的高龄,渡过流沙,越过葱岭,来到这里,还在灵鹫山顶上,露宿一宵。这种无比的宗教热忱和对于事业坚持不懈的毅力,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是醉心
期刊
大学,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长得什么样子,大门、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大体都由这些部件构成,而这次我所参观的大学,也差不多都有这些部分,但却是一所将近2000年前建造的佛教最高学府,连著名的“唐僧”——玄奘,都曾在此学习。这里就是印度东部的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在5世纪到12世纪之间,是印度最高的佛教学府,曾有多达900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据说当时这里有个水池,池中栖息了一只名为那烂陀的龙,支
期刊
印度,比哈尔邦。盛夏。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阳光是用“刺眼”来形容的,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讲,在印度的白天,除非乌云密布或是下雨,其它时间都是睁不大眼睛的。当地人对我的穿着感兴趣——我的包、我的发卡、我的墨镜。他们很友善,总是冲我微笑。我看到他们的眼睛,浅棕色的,比我的浅,像奶茶一样,于是开始怀疑,如果在这里待很久,并且从不戴墨镜,那会不会,我深棕色的眼睛也会变得这么浅?那么,玄奘的眼睛变成奶茶色了吗?曾
期刊
“毗舍离,这仅仅是梵语音译的地名吗?”  “是,那里是佛陀最后一次讲法的圣地。”  “车要开多久到啊?”  “3个多小时吧。”印度导游发仔回答。  3个多小时,我竟松了一口气,这是此次印度之行,我们从这个遗址到那个遗址,车程最短的一次。  这几天,追寻着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足迹,我们从博帕尔的桑吉——佛教的起源地,经鹿野苑、菩提伽耶到巴特那,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路途颠簸,特别是沿途的路上一个坎坑接一个泥
期刊
塔克西拉有一处古迹的名称很怪,叫国际佛学院,很像现代的宗教教育机构,其实是指乔里央(JauJian)的讲经堂遗址。由于历史上这个讲经堂等级很高,又有各国僧人荟萃,说国际佛学院倒是并不过分的。它在山上,须爬坡才能抵达。  一开始我并不太在意,觉得在这佛教文化的早期重心,自然会有很多讲经堂的遗址。但讲经堂的工作人员对我们一行似乎另眼相看,一个上了年纪的棕脸白褂男子,用他那种不甚清楚的大舌头英语反复地给
期刊
平凡得像婆罗树的落叶,平凡得像拘尸那罗小村,平凡得如你我的身躯,佛陀也走过老、病而终进人寂灭。  2010年4月29日沿着西行的行程,我们来到佛陀生命中的最后一站,印度北方邦东北部的边陲小镇——拘尸那罗。  平凡的佛陀,2500年前在这里结束了不平凡的一生!  这座清净优雅的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前后毗连的主要建筑物——卧佛殿和涅槃塔。它们被涂以本色,建立在一个高大的平台上。前方是低平的一大片
期刊
守护释迦牟尼苦修洞窟的喇嘛一再叮嘱我们赶快离开,我们一看地图,干脆再去一个佛教重地,现在叫巴特那,佛教典籍中一再提及的华氏城。释迦牟尼时代已经是一个小王国,叫波吒厘子,阿育王更把它定为首都,很长时期内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弘佛决定都在这里作出,为此,中国的法显和玄奘也都来拜访过。从巴特那北行,可以进入尼泊尔,好,那我们就选定这一条路。  这些天来,自从我们由新德里出发,又进入了一个行路特别艰难的严峻考验
期刊
灵鹫山,简称灵山,在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东南约110公里的地方。这个地名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就是灵山。而且,中国也有不少地方的名字和它相同或相似。而这些中国地名,大多是从印度的灵山或灵鹫山借来的。像杭州西湖北边的灵鹫峰,干脆被说成是从印度飞来的,所以又叫“飞来峰”。  中国许多人对西天灵山的印象,主要是来自《西游记》中的描绘:“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霭千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