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的现状
提问作为教学中的“常规武器”,是语言教学活动的“核心”,还是教师了解幼儿认知状况,开拓孩子想象和思维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师的提问水平与策略直接影响到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反思当前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提问存在提问准备不充分,无意义地多提问;提问间缺乏科学联系;提问单向性,抑制幼儿思考积极性等诸多不足。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本文试以语言活动为例,对此类问题作粗浅分析。
二、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策略一:精心设问,理清提问要点
1.在素材和幼儿已有经验的结合处设问
俗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幼儿学习新知识无疑需要旧知识的支撑,在素材和幼儿已有经验结合处提问,能帮助幼儿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更全面理解新知识。如在《最佳守卫》的教学中,教师先提出“什么是守卫?”立马把幼儿的已有经验调动起来,有的说守卫像幼儿园的保安叔叔、有的说守卫是最勇敢的人……基于幼儿已有经验,教师又提问:“什么样的动物能做保护羊群的守卫?这么多动物里谁最适合做最佳守卫?”这就进一步引起幼儿对新知识的思考。
2.在理解作品的关键处设问
这里的关键处指的就是语言教育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如在《小猪胖胖的野餐》的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让幼儿理解“小猪胖胖吃的东西越来越少,却越来越高兴的原因”。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通过设问“小猪胖胖的东西分给了谁?胖胖剩下的东西变少了,它为什么还这么高兴?”这样的提问,一方面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引导幼儿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3.在幼儿思维转折点设问
人的思维总会受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对于涉世不深的幼儿来说,他们往往会沿袭某些常规去思考问题,大多是顺向思维。而事物往往具多面性,这对于孩子来说,有时是不易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思维转折处给予点拨。在《乌鸦喝水》的活动中,乌鸦用投石子的方法喝水成为唯一答案时,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思维转折:“除了扔石子,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喝到水?”这样的设问,幼儿思维得到进一步挑战。有的说:找吸管喝;有的说:在瓶子下刨个坑,让瓶子倒下来;还有的说,找个力气大的朋友,把瓶子推倒……这就进一步发散了孩子的思维想象力,活跃了氛围。
4.在幼儿疑问处设问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就会唤起学习兴趣。因此,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反应。幼儿有困惑时,及时创设情境,帮助其梳理相关信息,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的状态。如在《螃蟹找工作》的教学中,有幼儿问:“小螃蟹找到了工作,可动物园其他动物怎么办?”教师及时对这问题进行确认和补充:“对呀!我们来帮它们想想办法,找到适合的工作。”这不仅激励幼儿的敢想敢问,也让幼儿体验主动思考探究的乐趣。
5.在引起幼儿联想、想象处设问
语言活动中,教师给幼儿讲《小蚂蚁过河》的故事,当小蚂蚁想过河却过不去时,就让幼儿想个好办法帮小蚂蚁过河。幼儿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说开了:“找片大叶子做小船”“请大象搬木头来做小桥”“站在小鸟身上飞过去”……幼儿想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些答案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分不开,同时也是教师通过启发性提问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氛围。
策略二:适当等待,预留思考时间
1.明确等待对象
研究表明,相对于提问后立即要求孩子回答,如果能给孩子预留约三秒的时间,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提问后教师应根据问题难易程度适当等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
2.多元等待方式
重复表述提问:有利于孩子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分组讨论问题:通过讨论,分析、综合、比较,有利幼儿寻找满意答案。
策略三:兼容有序,多元提问方式
多元提问方式有利于师幼共同探讨,相互激发,也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也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一举多得,如老师问——幼儿答、幼儿问——老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多元提问方式,不再是老师一言堂的高控状态,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探究学习,能使孩子养成乐问、敢问与勤问的学习习惯。
策略四:循序渐进,推进幼儿理解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它揭示了提问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层深入。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幼儿思维纵深性发展。
1.提问由浅入深
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深入的问答,使幼儿进入顺畅的思维轨道,从而形成系统思考能力。
2.提问从具体到抽象
遵循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從对具体形象问题的思考衍生到对抽象问题的思考与理解。
策略五:积极反馈,启迪再次思考
提问是一个师幼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积极反馈,既能尊重幼儿,也能激励幼儿再思考,再探究,使活动有效深入地开展。
1.积极追问,启迪再思考
当幼儿回答后,教师可通过积极追问使幼儿进一步思考并阐述观点,达到修正、补充和完善的效果。
2.积极反馈,促积极思考
当幼儿的回答很精彩时,教师要加以肯定,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也促使其他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三、我的感悟
提问是老师和幼儿间的一种交流形式。有效提问,是激活、拓展幼儿思路的重要手段。要真正实现提问有效性,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不同教学情境中提问行为的监控和反思,优化提问行为,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主动地发展和提高。
提问作为教学中的“常规武器”,是语言教学活动的“核心”,还是教师了解幼儿认知状况,开拓孩子想象和思维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师的提问水平与策略直接影响到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反思当前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提问存在提问准备不充分,无意义地多提问;提问间缺乏科学联系;提问单向性,抑制幼儿思考积极性等诸多不足。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本文试以语言活动为例,对此类问题作粗浅分析。
二、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策略一:精心设问,理清提问要点
1.在素材和幼儿已有经验的结合处设问
俗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幼儿学习新知识无疑需要旧知识的支撑,在素材和幼儿已有经验结合处提问,能帮助幼儿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更全面理解新知识。如在《最佳守卫》的教学中,教师先提出“什么是守卫?”立马把幼儿的已有经验调动起来,有的说守卫像幼儿园的保安叔叔、有的说守卫是最勇敢的人……基于幼儿已有经验,教师又提问:“什么样的动物能做保护羊群的守卫?这么多动物里谁最适合做最佳守卫?”这就进一步引起幼儿对新知识的思考。
2.在理解作品的关键处设问
这里的关键处指的就是语言教育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如在《小猪胖胖的野餐》的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让幼儿理解“小猪胖胖吃的东西越来越少,却越来越高兴的原因”。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通过设问“小猪胖胖的东西分给了谁?胖胖剩下的东西变少了,它为什么还这么高兴?”这样的提问,一方面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引导幼儿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3.在幼儿思维转折点设问
人的思维总会受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对于涉世不深的幼儿来说,他们往往会沿袭某些常规去思考问题,大多是顺向思维。而事物往往具多面性,这对于孩子来说,有时是不易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思维转折处给予点拨。在《乌鸦喝水》的活动中,乌鸦用投石子的方法喝水成为唯一答案时,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思维转折:“除了扔石子,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喝到水?”这样的设问,幼儿思维得到进一步挑战。有的说:找吸管喝;有的说:在瓶子下刨个坑,让瓶子倒下来;还有的说,找个力气大的朋友,把瓶子推倒……这就进一步发散了孩子的思维想象力,活跃了氛围。
4.在幼儿疑问处设问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就会唤起学习兴趣。因此,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反应。幼儿有困惑时,及时创设情境,帮助其梳理相关信息,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的状态。如在《螃蟹找工作》的教学中,有幼儿问:“小螃蟹找到了工作,可动物园其他动物怎么办?”教师及时对这问题进行确认和补充:“对呀!我们来帮它们想想办法,找到适合的工作。”这不仅激励幼儿的敢想敢问,也让幼儿体验主动思考探究的乐趣。
5.在引起幼儿联想、想象处设问
语言活动中,教师给幼儿讲《小蚂蚁过河》的故事,当小蚂蚁想过河却过不去时,就让幼儿想个好办法帮小蚂蚁过河。幼儿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说开了:“找片大叶子做小船”“请大象搬木头来做小桥”“站在小鸟身上飞过去”……幼儿想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些答案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分不开,同时也是教师通过启发性提问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氛围。
策略二:适当等待,预留思考时间
1.明确等待对象
研究表明,相对于提问后立即要求孩子回答,如果能给孩子预留约三秒的时间,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提问后教师应根据问题难易程度适当等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
2.多元等待方式
重复表述提问:有利于孩子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分组讨论问题:通过讨论,分析、综合、比较,有利幼儿寻找满意答案。
策略三:兼容有序,多元提问方式
多元提问方式有利于师幼共同探讨,相互激发,也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也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一举多得,如老师问——幼儿答、幼儿问——老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多元提问方式,不再是老师一言堂的高控状态,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探究学习,能使孩子养成乐问、敢问与勤问的学习习惯。
策略四:循序渐进,推进幼儿理解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它揭示了提问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层深入。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幼儿思维纵深性发展。
1.提问由浅入深
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深入的问答,使幼儿进入顺畅的思维轨道,从而形成系统思考能力。
2.提问从具体到抽象
遵循幼儿思维发展特点,從对具体形象问题的思考衍生到对抽象问题的思考与理解。
策略五:积极反馈,启迪再次思考
提问是一个师幼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的积极反馈,既能尊重幼儿,也能激励幼儿再思考,再探究,使活动有效深入地开展。
1.积极追问,启迪再思考
当幼儿回答后,教师可通过积极追问使幼儿进一步思考并阐述观点,达到修正、补充和完善的效果。
2.积极反馈,促积极思考
当幼儿的回答很精彩时,教师要加以肯定,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也促使其他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三、我的感悟
提问是老师和幼儿间的一种交流形式。有效提问,是激活、拓展幼儿思路的重要手段。要真正实现提问有效性,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不同教学情境中提问行为的监控和反思,优化提问行为,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主动地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