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教改之路上我已懵懂地行进了一段路途,看着孩子们在课堂内外日益成长起来,他们越来越懂得如何学习,如何表现,如何合作,如何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地盲从,单调地附和。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也越来越清楚地明白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激发孩子们对知识发自内心的渴望与热爱,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样的课堂上真正体现出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如何找寻自己的角色感呢?在这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在思考也在体验,在尝试也在收获。
一、需要明确的导学思路
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不是指让学生漫无边际地、随意地聊天、而是教师有组织地放手、有目的的调控,有意识地训练,所以这样的课堂教学首先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深入地思考和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的。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哪些可能会是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在课前有思考、有准备。比如,在本学期的所有课文学习之前,我都会先出示本课学习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开展思考与交流。如在学习《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出示这样的问题: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你是怎样理解“青山不老”这个题目的?在学习《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出示这样的问题:嘎羧作为最后一头战象,在生命最后时刻,都做了什么事?从他的行动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在学习《月光曲》一文是,我出示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它的美需要你认真的品味,那么你从中感受到了哪些方面的美呢?请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课文的重点提出来了,然后我要求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小组成员运用集体的智慧,互相交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来完成上面的问题。提示:可以用表格式、问答式、图画式……来简明地表述出他们的答案,然后再上台展示。
我发现老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就有一个方向,一个框架,学生的思维既会被激活、被引导。每次看到孩子呈现出来的各具特色地理解,我都忍不住感慨:孩子们的潜能真是无限的,我们不能低估孩子们的创造力。
二、需要灵活的导学机智
在课改实践的路上,我深深地感到,自主学习的课堂提高得不仅是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更提高的是老师机智灵活的教学能力。在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有机地指导和启发;在学生登台汇报时,教师更要有随机地引导和点拨;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更深入,交流才更集中,表达才更规范。比如,在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时,每个小组都谈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的故事,交流得十分生动,此时,我突然联想到了以前学的一篇课文《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于是,我马上启发同学们:这一课让你想起了以前学过的哪篇课文?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能否借鉴其中的语言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其实在备课之前我并没有想到把这两篇课文结合起来,可是当聆听了孩子们的汇报后,我马上产生了这样一个思维火花,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下子就想起了以前的知识,最后我们引用了那篇课文中的句子“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束了本课的学习。课后,我深深地感到,自主学习的课堂不仅是在训练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提高老师面对教学生成时巧妙灵活的教学能力。
三、需要高效的课堂组织能力
自主学习的课堂最容易失控,因为大多数的时间是学生自己在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和汇报,这期间难免有自控能力薄弱的同學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整体学习效果,所以这样的课堂特别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及时调控和组织个体与集体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调控语言,及时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同学和老师的发言中,我最常用的话语是:我们要做知识的创造者,不做知识的搬动工!讲台是他们的,舞台是你们的!没有说错的,只有不敢说的!我们需要百家争鸣,不要一枝独秀!倾听比说更重要!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语言传递给学生一种信念:只有自己的思考才是自己的学习,只有自己的学习才会有自己的成功。每个人在课堂上都要专注地聆听,虚心的向他人学习。
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回顾这学期我的实践与收获,内心充满了轻松、喜悦和感动。轻松是因为这样自主学习的课堂不再需要老师慷慨激昂的大段讲解,老师把讲台的主角让给了学生,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轻松的,但是更需要老师在课外大量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知识才能在这样的课堂上发挥出老师的导学者的作用。
喜悦来自于每节课都能看到孩子们的智慧,目睹他们的成长,这份教育教学的成就感常常使我激动不已。现在我仍能回想起在小组交流时,李爽组针对《最后一头战象》一文即兴编的小诗“江边回忆往昔,象鞍华贵威仪,离别情意依依,墓碑多字依稀,泪水怜悯唏嘘,独眼凝望天际,情谊来世再续,余留后人追忆。”刘咏兰组在学完《伯牙绝弦》一文后发出的感慨:朋友是悲伤和快乐时可以倾诉的人,而知己是你不用言语也能和你一起分担的人。几乎每节课,孩子们都能给我留下许多值得回味的细节,我在见证孩子们成长的同时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和魅力。
我的感动也得益于孩子们在课堂上给予我的启发。在小组学习中孩子们更懂得了相互合作与帮助,相互包容与学习。我仍清楚地记得那节课上:沈江枫小组用曲线图的方法生动的表现出了“我”的情绪变化状况,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欣赏,而黄悦小组在后面的汇报中运用了他们这个创意,并加以改进,表现得更出色,结果沈江枫失落地哭了,这时黄悦大方地说“我们组的智慧来自于沈江枫启发,所以我们要谢谢他,如果说我们取得了成功,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幽默的话语一下打破了当时的尴尬,沈江枫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件小事让孩子们明白了知识共享的道理,也懂得了宽容的力量。在自主成长的课堂上,孩子们用单纯的心灵诠释着“成长”一词的含义,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感动着我,让我看到了一颗颗单纯的心灵,一片片明净的天空。
一、需要明确的导学思路
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不是指让学生漫无边际地、随意地聊天、而是教师有组织地放手、有目的的调控,有意识地训练,所以这样的课堂教学首先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深入地思考和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的。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哪些可能会是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在课前有思考、有准备。比如,在本学期的所有课文学习之前,我都会先出示本课学习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开展思考与交流。如在学习《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出示这样的问题: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你是怎样理解“青山不老”这个题目的?在学习《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出示这样的问题:嘎羧作为最后一头战象,在生命最后时刻,都做了什么事?从他的行动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在学习《月光曲》一文是,我出示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它的美需要你认真的品味,那么你从中感受到了哪些方面的美呢?请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课文的重点提出来了,然后我要求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小组成员运用集体的智慧,互相交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来完成上面的问题。提示:可以用表格式、问答式、图画式……来简明地表述出他们的答案,然后再上台展示。
我发现老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就有一个方向,一个框架,学生的思维既会被激活、被引导。每次看到孩子呈现出来的各具特色地理解,我都忍不住感慨:孩子们的潜能真是无限的,我们不能低估孩子们的创造力。
二、需要灵活的导学机智
在课改实践的路上,我深深地感到,自主学习的课堂提高得不仅是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更提高的是老师机智灵活的教学能力。在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有机地指导和启发;在学生登台汇报时,教师更要有随机地引导和点拨;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更深入,交流才更集中,表达才更规范。比如,在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时,每个小组都谈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的故事,交流得十分生动,此时,我突然联想到了以前学的一篇课文《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于是,我马上启发同学们:这一课让你想起了以前学过的哪篇课文?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能否借鉴其中的语言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其实在备课之前我并没有想到把这两篇课文结合起来,可是当聆听了孩子们的汇报后,我马上产生了这样一个思维火花,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下子就想起了以前的知识,最后我们引用了那篇课文中的句子“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束了本课的学习。课后,我深深地感到,自主学习的课堂不仅是在训练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提高老师面对教学生成时巧妙灵活的教学能力。
三、需要高效的课堂组织能力
自主学习的课堂最容易失控,因为大多数的时间是学生自己在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和汇报,这期间难免有自控能力薄弱的同學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整体学习效果,所以这样的课堂特别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及时调控和组织个体与集体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调控语言,及时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同学和老师的发言中,我最常用的话语是:我们要做知识的创造者,不做知识的搬动工!讲台是他们的,舞台是你们的!没有说错的,只有不敢说的!我们需要百家争鸣,不要一枝独秀!倾听比说更重要!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语言传递给学生一种信念:只有自己的思考才是自己的学习,只有自己的学习才会有自己的成功。每个人在课堂上都要专注地聆听,虚心的向他人学习。
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回顾这学期我的实践与收获,内心充满了轻松、喜悦和感动。轻松是因为这样自主学习的课堂不再需要老师慷慨激昂的大段讲解,老师把讲台的主角让给了学生,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轻松的,但是更需要老师在课外大量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知识才能在这样的课堂上发挥出老师的导学者的作用。
喜悦来自于每节课都能看到孩子们的智慧,目睹他们的成长,这份教育教学的成就感常常使我激动不已。现在我仍能回想起在小组交流时,李爽组针对《最后一头战象》一文即兴编的小诗“江边回忆往昔,象鞍华贵威仪,离别情意依依,墓碑多字依稀,泪水怜悯唏嘘,独眼凝望天际,情谊来世再续,余留后人追忆。”刘咏兰组在学完《伯牙绝弦》一文后发出的感慨:朋友是悲伤和快乐时可以倾诉的人,而知己是你不用言语也能和你一起分担的人。几乎每节课,孩子们都能给我留下许多值得回味的细节,我在见证孩子们成长的同时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和魅力。
我的感动也得益于孩子们在课堂上给予我的启发。在小组学习中孩子们更懂得了相互合作与帮助,相互包容与学习。我仍清楚地记得那节课上:沈江枫小组用曲线图的方法生动的表现出了“我”的情绪变化状况,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欣赏,而黄悦小组在后面的汇报中运用了他们这个创意,并加以改进,表现得更出色,结果沈江枫失落地哭了,这时黄悦大方地说“我们组的智慧来自于沈江枫启发,所以我们要谢谢他,如果说我们取得了成功,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幽默的话语一下打破了当时的尴尬,沈江枫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件小事让孩子们明白了知识共享的道理,也懂得了宽容的力量。在自主成长的课堂上,孩子们用单纯的心灵诠释着“成长”一词的含义,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感动着我,让我看到了一颗颗单纯的心灵,一片片明净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