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性作文材料的误读及矫正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dada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述性作文材料一般包含一则或几则短小的寓言性故事。故事中通常蕴含某个人生哲理。如何读透故事,如何准确地悟出其蕴含的道理,成为叙事性材料作文审题的关键。
  对材料粗枝大叶地阅读,对内容一知半解地理解,是考生阅读作文材料的通病,遑论深究材料的内涵和倾向。考生习惯于到材料中找自以为重要的片言只语,然后信马由缰地迁移。材料内容的整体性和情感的指向性得不到重视,内涵的深刻性与现实的针对性也得不到关注。如此审题立意容易出现偏差甚至错误的结果,导致作文立意与作文材料若即若离或似是而非。考生写作频遭挫折,根源大多在对作文材料的误读上,其结果致使他们越来越“怕”作文。
  梳理常见的材料误读类型,寻求矫正误读的策略是当务之急。
  一 放大概念外延
  有的考生对材料的阅读只停留在现象层面,即只看材料讲了什么人和事,而不对其本质(内涵)进行探究界定,不进一步确定材料主旨的所涉范围(外延)。由现象人手进行的作文构思在思维的纵横两方面都容易流于肤浅,同类列举和不当引申都容易将材料核心概念的外延放大,导致材料审读失去准绳。
  【材料示例1】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竞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审读分析】
  由于材料的结尾处有“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一语作点睛之笔,考生就想当然地认为材料是在说“珍惜”,稍作引申就有了“珍惜友谊”“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等写作的方向和内容,进而大谈“珍惜”的价值。如此审题显然是将“珍惜”的外延放大了。
  男孩“珍惜”石头,屡次不肯将其售出,才使得人们对石头价值格外重视,并致其价格一路飙升。院长事先“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的叮嘱起了关键作用,否则“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遇到超值的好价钱干吗不出手呢?正是在这一认识下,材料真正的内涵“只有自己珍惜自己,生命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才逐渐明晰起来。可见,材料对“珍惜”的主体、方法以及意义都有具体的限制,不能泛泛地写“珍惜”。
  【矫正策略】
  从材料整体出发,对材料中的人或事作事理和情理上的剖析,特别要对材料中人、事、物之间出现的诸如因果、条件、递进、顺承、转折和假设等关系加以梳理明辨。材料审题立意的结论是在特定的情景关系下出现的,所以必须扣紧这些关系展开思辨。
  或者,对材料中的人和事多作几次否定或置换性假设推理,即假设追问,如果没有材料中的这句话、这个词、这层意思,如此立意还成立吗?或将这种情景置换成另一种情景,立意会有变化吗?这种事理关系上的假设推理更容易通过比较而将问题的本质特征突显出来,使材料审读更准确。
  二 遗漏关键信息
  所谓关键信息是指能左右材料立意的字、词、句,易被遗漏的关键信息常常不在材料的“显眼”位置上。有的考生对材料不作仔细的审读分析,对核心意思不作深刻精确的判定,单凭大致感觉就妄作结论,草草下笔。有时甚至还可能将本则材料与其他材料混淆互通,想当然地给两则材料画等号,导致审题结果被偷梁换柱。我们通常将这类错误原因归结为考生粗心,其实这是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上出了严重问题。
  【材料示例2】
  一个6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审读分析】
  多数考生认为,苹果会切出五角星图案是孩子没按常规方法切苹果而出现的好结果,因此便草率地得出结论:创造性思维常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效果。
  倘若再次细读材料就会惊讶地发现,材料中竟然没有片言只语能支撑上述结论。考生的思维有了一次非正常的跳跃。事实上,“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中的“就”表明,孩子在切苹果前并没有考虑怎样切的问题;“让苹果横躺下”是孩子的不经意之举;“话音刚落,苹果已被切开”表明,孩子是在没听到爸爸的劝阻时就已经下刀了。可见孩子切苹果的行为并不是有意违背常规,更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活动,纯属意外之举。再者,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创造,情理上岂不荒唐?由此,将材料的立意定在“‘错误’有时也是美丽的”才准确。
  【材料示例3】
  【审读分析】
  这幅漫画是1983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形象地“叙述”了一个生活场景。考生纷纷将漫画寓意定在“锲而不舍”“毅力”等问题上,认为挖井人没有锲而不舍地挖下去,缺少恒心和毅力,因而导致劳而无功。
  但细心的考生发现,挖井人并没有中途放弃,漫画显示他在五处努力无果后还要“再换个地方挖”,大有不见井水不罢休之势。何来缺乏恒心、半途而废的意思呢?其实,挖井人失败的原因是他判断上的失误,“这下面没有水”与漫画画面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错误的判断表明他挖井没有确切的目标,才致使他浅尝辄止。倘若他确信地下有水,立足于一处努力,早就挖到水了。因此,漫画的寓意应确立在“做事需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认知判断)并付诸不懈的努力”上。
  【矫正策略】   找准材料中最关键的信息,吃透材料内涵,是审读材料的关键步骤。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字斟句酌,方能揣摩出命题意图所在;循着关键词句,将句与句的关系梳理清楚,才能准确领会材料的真正意蕴。审渎作文材料切忌一目十行,浮光掠影,而要细细品味词句内涵,比较不同的遣词造句在表意上的差异。
  关键词句通常出现在语段的结尾,或在带有议论意味的语句中。但有时叙述中出现的副词、连词等在“软处”用力,其作用也不可小觑。在具体操作上宜先多选择几个“关键”处,然后再比较筛选,最后确定方向。
  三 不明逻辑关联
  对于较为复杂的材料,考生不会整体把握,不会理顺材料内在的逻辑关联,不明材料的核心要义究竟何在,仅仅从自己读得懂或感兴趣的语句上确立材料主旨,而置材料的整体意思和深刻内涵于不顾。这样的立意挂一漏万,常流于浅薄或有盲人摸象之嫌。
  【材料示例4】
  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纳奖”。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审读分析】
  这是则通讯材料,似乎可以多向立意:(1)从国家主席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角度立意:国家尊重知识和人才;(2)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国数学发展相对落后;(3)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年轻数学家使命沉重。但新问题随即出现:三个角度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会如此风马牛不相及吗?立意时是兼顾三者还是任选其一?此外,“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句到底“含蓄”在哪?
  考察上下语境,陈教授的话是有感而发,“含蓄”一词统摄上述三个角度的立意。(1)国家主席欠身调好麦克风,既是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2)两项大奖的获奖者都是“老外”,遗憾没有中国数学家的身影;(3)国外数学家早早就能取得成就,国内的年轻数学家在干什么?综合三者,从外在环境上看,国家重视科学事业的发展,外围条件极其优越;从发展方向上看,见贤思齐,国外年轻数学家崭露头角,给我们提供了标兵和榜样;从发展主体上看,年轻数学家不能妄自菲薄,应该主动承担起发展的重任。陈省身教授的“含蓄”是一种智慧,没有对问题作令人如坐针毡的直击剖析。但审题不能囫囵吞枣,而要理顺逻辑关系,兼顾并重。
  【矫正策略】
  语言的魅力常在于其逻辑上的合理机巧和内涵上的丰富深刻,作文材料尤甚。准确理解作文材料要从逻辑人手,探寻句内、段内、段际的逻辑关联,由语句的浅表意思逐渐深入到言外之意以及深刻意蕴上。特别是对段落众多、内容复杂的材料,更要理顺多层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把握材料的意思和内涵。对于可多角度立意的材料,要比较各角度立意于整则材料内容上的关联,防止“偏安一隅”。
其他文献
考点一:塑造形象  [内容阐述]形象有客体与主体之分,客体形象是指作者在诗中可以描绘的物象;主体形象是指蕴藏在客体形象中带有浓郁感情的人物形象,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作为爱国诗人,其笔下形象往往就是自身。古典诗歌形象是意蕴和情感的载体,它与作者思想感情、审美倾向之间有着相对固定的意义对应关系。比如“水”,可以指绵绵愁思、离愁别绪(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期刊
一篇作文往往牵涉到学生诸多能力,如分析理解能力、审题立意能力、谋篇布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些能力通过适当的训练是能够提高的,如审题能力与构思能力等。而有些能力则是需要慢慢积淀的,如分析理解与表达能力等。  审题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主要是指“披文入境”去分析和领会命题或材料的题旨,进而确立写作主题的能力。只有准确理解了题意,并按照要求去构思,才有可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来。因此,审题与构思,可以说
期刊
一.也疆风物散文的定义  边疆风物散文,是一个相对狭窄的概念。这类散文主要是以对边疆的景物或风物的描绘或抒发对边疆生活和风物的喜爱,或表达对边疆的深情思念,或表达对边疆生活的深度思考等。  二._边疆风物散文特点  边疆风物散文多见之于当代散文。这类散文往往描写那种与都市生活迥异的不无荒凉的边疆景物、田野生活。在内地省份作家困扰于工业化进程太快时,边疆作家则可以在旷天野地中漫步,可以在秋熟的农田里
期刊
【技法点拨】  如何才能把记叙类文章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的建议是:设悬念,闹误会,好事多磨;起冲突,巧安排,出人意料。  具体说来,就是要在文章开头掀起万丈巨浪,将最最反常的神态、最最奇怪的动作、最最令人迷惑的现象、最最惹人关心的话题,以最最引人注目的方式呈现,以期引起读者对文中人物命运的牵挂、对矛盾冲突结果的关注、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期待,进而不断猜测并迫切希望知道后事如何以验证猜测的强烈愿望
期刊
近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对小说的考查比重明显加重,其中寓言故事类小说占据一定的比例。这类小说往往用虚构的人和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为了把道理说清楚,文章中常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揭示主旨。因此常常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很多学生遇到这类文章茫然不知所措,无法准确地理解小说的主旨。本文就以乌拉圭作家何塞·恩里克·罗多的作品《坚硬的荒原》为例探讨一下这类小说的阅读策略。  要想读懂寓言故事类小说首先要了解
期刊
要深刻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欣赏古代的文学作品,批判地继承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不懂文言文是不行的。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如何掌握文言实词呢?我们可采取“分类归队,区别对待”的办法。  第一类是古今通用的,是现代汉语中继承古代的一部分基本词汇。这些词汇一般不用翻译。如:手、牛、大、短、重、山水、寂寞、聪明。  第二类是古代的单音词变为现代的双音词。这些双音词往往包含了古汉语中同义、
期刊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燕歌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国》)“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这些边塞诗中的男儿形象曾激起我们多少壮志豪情,大漠沙场的男儿情怀又曾引起我们多少慨叹悲怜。  边塞就是边疆,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边疆,也就有了边塞诗。西周时就有不少关于边塞征战的诗作,《诗经》中已有完整的边塞诗篇。如《诗经·大雅·江汉》
期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欢聚就有离别,这是从古至今避免不了的。在今天,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人们分别后通讯或见面非常方便,所以对离别不是很在意。但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利,通讯不发达,亲朋好友分别后往往数载难见,或竞成永诀,所以古人特别关注离别,分别时往往举行隆重的“送别”仪式:或折柳相送,或设酒饯行,或赋诗赠别。离别时候见真情,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形于言。所以送别诗中佳作较多,并
期刊
高考作文,半壁江山,重要之程度不言而喻。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作文辅导方面往往强调埋头苦练。如此训练,学生作文的数量是有了,但质量却不敢恭维。这样做有可能提高了写作的速度,训练出了很多机械的模式作文。写作时学生只会按图索骥,勉强成篇,兴味索然,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一些有才情的学生的思维反而被模式化的教学禁锢了。  记叙文写作便于抒写真情,2014年江苏卷“青春不朽”这个话题,选择记叙文更好上手,中学生更
期刊
哲理玄思类散文是高考常考的一种文体样式。该文体兼具了散文和议论文的共性,既有一定的说理性,又体现出一定的语言优美、表达生动、情理兼容的特色。哲理玄思类散文中思路题的考查,常常让考生捉摸不定。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首先要明确此类文章的文体特点。哲理玄思类的文章解题应将抽象的理论融入到具体的事例当中,作者的行文常常会从日常生活景物或者生活琐事写起,即事明理,即景述理。这种思考的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