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材的几点认识与看法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浅谈在实际教学中,我对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几点认识与看法。这套教材构建体系科学,导读简洁有序,线条清晰。不足是:部分内容跨度过大,衔接不清,个别课文子标题编写不严谨,晦涩难懂。
  关键词:学习主题; 线条;导读
  作者所在地区,现已普遍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北师大版历史”。这套教材采用新的学习主题形式来构建教科书体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注意吸收史学界前沿最新成果,因此它的积极和进步作用是无容置疑。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此套教科书有值得商榷、甚至是不足之处。下面就简要谈谈我的几点认识与看法。
  一、构建体系科学新颖,超越过去
  这套教科书最大特点就是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来构建新的教材体系。每一学习主题为一学习单元,每一学习单元又分若干课。采用这一构建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益处多多。
  首先学习主题的设立,使学生在学习时对每个单元中心内容明确,历史线条清晰,容易形成历史脉络感。历史线条具有纲举目张,提纲擎领的作用。学生一旦抓住,形成历史脉络感,学习效率一定是事半功倍。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历史线条又可以分粗放型和具体型。以八年级上册为例,近代中国百年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主线。其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主线,其二是中国近代化,即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发展与富强主线。而具体到每一学习主题,每一单元又有具体而清晰线条,这在每一单元导读部分均作讲述,这里就不赘言了。
  其次,这一构建体系比较适应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通俗一点说就是难度不大,学生容易接受。如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学习主题是:走上社会主义之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部分知识点学生在小学就已有所认知,起点低;第二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第三课《新中国的内政外交》,阐述新生共和国从国内到国际展开一系列斗争,迈出坚实的步伐,走上社会主义之路,这部分具体生动,难度不大;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经济层面来阐述新中国为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而进行的各项斗争,这部分相对有难度;第五课为探究课,则从更深层次来探讨、阐述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纵观本单元,在围绕着“走上社会主义之路,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学习主题之下,循序渐进,课课相扣,服务主题。
  二、导读内容简洁有序,放眼世界
  每个单元导读部分都比较简洁有序地交代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历史线索,可以说这是此套教科书的又一大特点。而七八年级四册中国史每一单元的导读内容更具特色,就是把中华文明放置在世界范围之中,对同一历史时期的“世界大势”作出简要阐述。如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导读是这样叙述:公元前三千多年,西亚两河流域和非洲的埃及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也呈现出文明的曙光。如此叙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是紧紧相连。
  又如,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导读是这样陈述: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西方各国向全世界扩张的步伐骤然加快。他们奔走于世界各地,寻找商业机会,掠夺资源,
  用坚船利炮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殖民统治。世界处于急剧动荡和变化之中。寥寥数语,预示一场深刻民族危机的到来。这样的陈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唤醒他们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总之,我认为这一编排,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心态,具有放眼世界的视角。意在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具有一种将中外、古今之史相结合的意识。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发现此套教科书有其不足之处。
  一、有些内容跨度过大,衔接不清,造成学生难以理解
  感受有二。其一是七年级(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段历史。由于分裂时间为中国史之最,头绪繁多,朝代更替复杂。也许编者怕学生不易理解,加重学生负担,而有意回避,因此在编排上跨度过大,进而造成学生学习困难。他们提出许多疑问:西晋是如何建立?北魏统一黄河域以后其他地方如何?因此,我想可否在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这一课,“每课一得”部分设计一副《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图》。
  其二,八年级(下)《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一课中有一幅插图,“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在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反映此图与课文前后内容“对不上号”。这幅图是197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他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编者意在用这幅图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因衔接不清,造成学生“对不上号”。当然我在上课时向学生作了讲解,阐明其意。
  二、个别课文子标题编写不严谨,晦涩难懂,易造成学生误解
  感受较深有二例。其一是七年级(上)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一个子标题“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样的子标题编写不够严谨,容易使学生误以为只要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在教学中,我就遇到学生如此问我,因而作者认为,可否这样作子标题“商周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或“古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其二是七年级(上)第8课中第一子标题“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第14课中的第二子标题“车同轨、书同文”。这些子标题,相对于一个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而言,就显得晦涩难懂。在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困惑,难明其意。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的教学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单纯的讲解和练习作业为主的模式,而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我们才能认清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探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高校教师需要根据每学年学生的具体专业情况来调整教材重点,即使在同一个班级教师也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因材施教。  关键词:因材施教;高等数学;多层次  高校教学改革是当前高校改革的一个重点。而高等数学则是我国高校教育中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随着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随着各学科的交叉发展,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必将日益突出。 然而高等数学
期刊
教师很累学生很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对中学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认识  (1)建立广义的生物学知识观知识与技能并重。从知识获得的心理加工过程出发知识被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称语义知识、言语
期刊
我经历过的每一件事,如果比作一滴水,那将组成浩瀚无比的大海;如果比作一棵树,那将组成葱郁茂盛的森林;如果比作一颗星,那将组成流光溢彩的银河。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这许多事中的一件事。  記得这是半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浑身发烫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着急的说“怎么办呀,女儿发烧了。”“让我骑车送你去看病吧。”爸爸对我说道。我想快点好起来,便答应了。  外面正下着小雨,我随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初高中物理的差别,然后就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谈学生如何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差别;适应  新的学年开始了,又一批新生开始了高中的学习生活。开始上课之后,学生普遍认为高一物理难学,原因就是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和初中学生在两个不同的年龄段,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观察能力、推理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效率,优势互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的经历,谈谈对初中数学小组
期刊
目前的英语教学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社会对英语教学质量不很满意,虽然原因很多,但“教”的过程是主要的。如果在教学中能考虑一些外因,如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嘲讽学生...... 我们不经意的行为有时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片蔚蓝的天。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 。教师的语言犹如蜂蜜、利剑。下面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两个事例。  一、给学生一个台阶  2010年10月我 参加一次优质科评比。上课
期刊
摘 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
期刊
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提问恰当,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之积极性,启发学生心智。而要让课堂提问成功,我觉得要尊重学生在提问过程中的主体性。就此我想谈以下几点。  首先,要
期刊
新课改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语文教育对过去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改正,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传统教学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仍然很多。  一、作文教学缺乏有效的写作教材  作文教学没有独立系统的写作教材。著名教育家布鲁诺指出:“要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教师就必须明白‘教什么’的问题。”然而,中学的作文教学,一直没有相对独立系统的教材。在人教社的高中新课标教科书必修教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