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为近:论贝克特戏剧中的死亡意象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荒诞派”作家贝克特的戏剧中死亡话题独特而深邃,他的关于出生与死亡,回忆与慢性自杀,自杀与救赎之间一系列死亡意像的阐释,揭示了人的一生中存在着精神的痛苦和肉体的痛苦与如何救赎之间的冲突。本文以叔本华的死亡哲学为凭借,剖析贝克特的戏剧作品中关于叔本华死亡意象的话题,指出作家以此话题为契机试图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关键词:叔本华;死亡哲学;出生;回忆;自杀;贝克特
  
  1、引言
  贝克特作为一名荒诞派戏剧大师而声名远扬,而在他的戏剧里,他有意或无意地都会提到死亡的话题。他的关于出生与死亡,回忆与慢性自杀,自杀与救赎之间一系列死亡意像的阐释与叔本华的死亡哲学如出一辙。所以本篇通过探讨生与死这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指出作家以此话题为契机试图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2、综述
  2.1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对于贝克特及其作品的研究,西方学界普遍以其荒诞创作形式为突口,以《等待戈多》为典型进行分析。
  霍夫曼说:“《等待戈多》是一部关于人类自己的完整的,概要的和小型的历史”(Hoffman,1991,P360)
  普朗柯所说:“如果用伏线写成的戏,里面事情发生了一大堆,我们看到却冷冰冰的,而《等待戈多》什么也没有发生,倒一直吸引着我们。”(Planck,1964,P171)
  品特曾这样表达他对贝克特的感激之情,“他走得越远,对我的好处就越大。我不需要哲学,政治小册子、教条、信条、出路、真理、答案……他是位最有勇气,最无悔的作家,他越是将我的鼻子按在粪便里磨,我越是对他感激不尽……他也不乱捣我,他也不领着我在花园的小径上行走……他也不向我兜售我不想买的任何东西……他带来了许多美。他的作品是美丽的。”(Pinter,2006)
  2.2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贝克特的一些剧作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已有中文译本,已故英美文学专家施咸荣先生即翻译了《等待戈多》及《啊,美好的日子》。贝克特的那本学术论文《论普鲁斯特》也有了汉语译本。有不少论述贝克特戏剧及小说的文章已发表在国内的一些学术刊物上。
  焦洱,于晓丹认为其荒诞派戏剧创作“没有什么比不幸更可笑”(焦洱,于晓丹,1995)
  张容是这样来评述贝克特的作品的:“在贝克特的笔下,人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人失去了家庭,失去了祖国,没有工作,没有计划,没有未来,无所作为。他的生存毫无意义,荒诞无用,像垃圾一般贱,像动物一样丑,像粪便令人作呕。人以什么来证明他在生存呢?以语言,以喋喋不休的连篇废话。人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何许人也,从何而来,只是拖着身心俱残的躯体,剩下一张会说话的嘴。他无力去爱,无力去恨,无力去信仰什么,无力去欣赏什么,甚至连思考的能力都没有了。他的低贱、无能、无知、机械萎缩使他已经降到物的地位,他是垃圾桶里的垃圾,泥里的虫。这就是人在世界上的微不足道的地位,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真相。”(张容,2006)
  2.3评价:
  西方学界认定,贝克特是现代小说巨匠,可与乔伊斯比肩。可惜这个伟大小说家的声名被剧场中的掌声淹没了。贝克特戏剧作品影响如此之广泛,可惜大多数学者研究方向均倾向于其荒诞特质,而作品也仅停留在《等待戈多》的研究上。只有詹姆士•诺尔森夫妇在贝克特100年诞辰之际出版了《贝克特肖像》,其中收录了些许专家对于其他作品的些许评论,而戏剧评论也仅四部而已。
  国内学者对他的戏剧《等待戈多》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他的其他戏剧作品还未受到国内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可喜的是,06年纪念贝克特100年诞辰上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贝克特选集》,共五卷,按年代收录了贝克特定居法国巴黎后所有用法文写作的作品,这对于贝克特研究者来说无疑是大喜讯。
  综上所述,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对《等待戈多》的荒诞特质来进行评价和研究,其他领域和其他作品的研究均比较少。所以本文欲以叔本华的死亡哲学为凭借,剖析贝克特的戏剧作品中关于叔本华死亡意象的话题,指出作家以此话题为契机试图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3、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叔本华死亡哲学中关于出生与死亡,回忆与慢性自杀,自杀与救赎无一不是经典。他认为,因为我们的诞生,实质上早已落入死亡的鼓掌;(叔本华,P175)回忆,除了对现在有某些影响,除了在当初留下了证明这个个体意志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外,实质上已经了却、死亡去了,即化作一片虚无;(叔本华,P174)而自杀无非就是当对生活的恐惧压倒对死亡的恐惧时,人们就会结束其生命。(叔本华,P173)
  自杀对意志的否定,就像个别事物同理念的关系一样:自杀者只否定了个体存在,而没有否定整个族类的存在。自杀作为个别现象之自甘毁灭,而并不影响自在之物本身;因此,自杀是徒劳的、愚蠢的行为。自我克制的最深刻意义在于:我们之所以不逃避痛苦,是因为我们可以借助痛苦来取消求生的意志。求生的意志所造成的悲惨现象,使人们可以由此方面产生的痛苦去获取对世界之本性的认知。(叔本华,P175)
  4、讨论和分析
  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悲喜剧遍布着众多令人难忘,往往荒诞不经的形象,之所以称之为“荒诞”是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试图传达这样一种思想:人的存在是没有目的的,没有意义的,人在世界上经常感觉到不知所措,不平静和受到威胁。”(王左良,P472)
  生活没有目的,无意义,不知所措,受到威胁这些字眼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死亡”,根据贝克特传记作家的记载,贝克特与爱尔兰现代派小说家乔伊斯为莫逆之交,并对贝克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乔伊斯多部作品都有涉及死亡话题。《阿拉比》中死亡的意象和压抑的现实;短篇小说《死者》中人物的苦闷和死亡;以及斯蒂芬整个精神上的纠结和顿悟,乔伊斯笔下的人物大都意志消沉、精神孤独,内心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悲哀,而这些我们也很容易从贝克特作品中一一体会。
  要探究贝克特对“死亡”的感受,我们首先应该捕捉典型意象,从中搜索作者的思维轨迹和创作模式,并探讨作者试图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的可能性。
  4.1孩童
  在贝克特的戏剧中,我们时常能读到小孩的身影。有已故的小孩,替罪的小孩。
  戏剧《那些倒下的人们》一开始我们就听到了舒伯特的“少女和死亡”之歌。把少女和死亡放在一起,激发读者的无限遐想,而这一意象和叔本华的死亡哲学是相稳和的。少女静坐在尚未拉开帷幕的生活面前,对即将上演的一幕,充满了幸福和热情的期待,“孩子们就像那些天真的罪犯一样,被判处的并不是死罪而是继续活着,但他们自己还不知道等待着的惩罚将是什么。”(叔本华,P10)而读到结尾,我们从洛尼夫妇和杰里的对话里找到了等待着的惩罚的答案:
  洛尼夫人:杰里,你听到了那个意外吗?你听到了什么关于火车停下来的原因么?……
  洛尼:让他走吧,他一个小孩知道什么,走吧,杰里。
  杰里:这是一个小孩,夫人……
  洛尼夫人:你什么意思?什么关于小孩?
  杰里:一个小孩从马车上摔了下来,夫人。正好摔在火车轨道上,夫人。正好在火车轮子底下,夫人……①
  贝克特让同样是孩子的杰里来告知我们火车为何晚点的真相,与其说是真相,不如说是一个真理:所有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不管是秋季还是冬季,都会倒下;生命之轮回终究会打破,而世界末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早已注定之事实。
  《等待戈多》里报信的小孩是个放羊娃,他放羔羊,睡在草地,怯生生的,不知道自己快不快乐。每次的离场都是犹豫一下后转身奔跑,消失在光线暗淡夜色降临的远方。
  在圣经里施浸者约翰介绍主耶稣时说他是神的羔羊,为人类受死,羔羊的命运只能是被屠宰,无论地狱或是天堂。而这个小孩说他放的是羔羊,其实他自己本身就是匹替罪的羔羊。叔本华说:“因为我们的诞生,实质上早已落入死亡的鼓掌。死亡不过是在吞吃其捕获品之前,尽情地游戏人生罢了。不过我们在死神降临之前,还是竭尽全力怀着满腔热忱来延年益寿,企求长命百岁;这些就像吹肥皂泡,尽管明知必破无疑,却总想尽力而为地吹多些,吹大些。”(叔本华,P175)
  4.2回忆
  贝克特戏剧中对于过去事件的陈述往往通过人物的回忆得以再现。
  而回忆往往是美好的:《残局》里的老妇纳格和尼尔就曾回顾了他俩共骑一辆双人自行车户外郊游的美妙经历;《快乐的日子》里温妮也时时回忆自己的一生;她虽深陷灼热的沙土中,却保持乐观,不停的唠唠叨叨,只要丈夫听见她的唠叨她就会认为这一天美好无比。
  回忆也会让人发出无可奈何的悲叹:《最后一盘录音带》中,六旬的孤残老头科拉普在“未来”的一个深夜反复聆听自己三十年前的录音,对人生无常发出无可奈何的悲叹。《那些倒下的人们》七旬老人洛尼夫妇在从火车站回家的路上回忆年轻往事,多少蹉跎岁月,有白发送子的悲哀,有人前冷落的尴尬,洛尼老头甚至发出我们能否重新活过的感叹。当然,他们最后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天堂--死亡的救赎。
  回忆更多的还是走投无路。《结局》现实中一家三代在绝望中等待死亡的来临,半身不遂的汉姆坐在轮椅里,他的没有下半身的父母则在垃圾桶里,他的义子因病只能站不能坐,在他们的回忆里除了绝望还是绝望。《等待戈多》中“等待”何尝又不是一条回忆的“绝路”?个体以往的生命,即回忆,“除了对现在有某些影响,除了在当初留下了证明这个个体意志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外,实质上已经了却、死亡去了,即化作一片虚无”(叔本华,P174)
  “个体实质上只存在于现在,现在却不可阻挡地在逃向过去,即是不停息地向死亡过渡着,这便是慢性死亡。”(叔本华,P174)因此,个体对于过去,不管它是苦是乐,都应漠然视之,因为“个体又发现,他的现在不断地转化为过去,而未来则神秘莫测、瞬息即逝。单从形式上看,个体生存的人已经在不停地由现在化为过去,即在慢性地死亡着。”(叔本华,P174)
  4.3自杀
  “举凡人生,皆不过是为这生存而奋力拼搏厮杀。”(叔本华,P14)而当人们普遍地发现“当对生活的恐惧压倒对死亡的恐惧时,人们就会结束其生命”。(叔本华,P173)这是叔本华对自杀者生存意识的表达。这和贝克特对于生命的解读又如出一辙。从贝克特戏剧中人物对于自杀的认识我们不难发现,假如生命的终结是某种纯粹否定的东西,这些否定因素有来自经历的折磨,病痛的写照以及等待中的荒诞,那么,也许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不时常作好结束自己生命的准备。只是在选择生命终结过程中,还有某种肯定的东西,即肉体的毁灭,即生存的希望,这是一种阻挡的力量。
  《喜剧》中人物连名字都没有,一男两女呆在瓦鑵里,只露出脑袋,争风吃醋,机械的说着一些毫无意义互不连贯的话。“终局”是国际象棋中的一个术语,是指象棋比赛中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时候棋盘上的大多数棋子都已经被挪走了。《终局》中,半身不遂的哈姆坐在轮椅里,他的没有下半身的父母则在垃圾桶里,他的义子因病只能站不能坐。这些“瓦鑵”,“轮椅”,“垃圾桶”何尝又不是束缚他们生命自由的魔咒?“哈姆总是在故事发展前宣布“我下了”(Me to play),虽然不同是“他要结束的比赛是他自己的生命”(A. Alvarez,P90)。贝克特用这个词,是比喻人们在这段时期中的两难境地。贝克特试图描述的就是“人类灭绝之前的时刻”(Homan,P1269).“生命,就是一汪充满惊涛骇浪的海洋。尽管人可以竭尽全力、乘风破浪的勇闯暗礁险滩,但他之所向,不过是一步步地离那个使他船毁人亡、葬身海底的终局更近。他之所向,即是死亡。”(叔本华,P14)
  贝克特戏剧中的人物大多还是纠结于生与死之矛盾中的,自杀容易,举手之劳;但他们大多还是选择勇敢面对。即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那些勇敢面对生活的强者。《那些倒下的人》中,洛尼夫妇在嗖嗖的凉风中也想到了天堂的安全(safe to heaven),但最后他们仍然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前移动,消失在狂风暴雨中。《等待戈多》中,戈戈和狄狄几乎每天都想到了自杀,在等待无望中,他们仍然坚守心中的信仰,就像古希腊神话中推石山上的西西弗,尽管众神剥夺了他的一切理想和愿望,剩下的只是没有前途的永无止境的努力,可是他仍然推石不止。
  5、结论
  贝克特承认在现代世界里,他推崇的主人公只有死路一条。诚然,20世纪现代西方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被扭曲的、病态的关系让这些个人苦闷不堪。然而,贝克特笔下的主人公是勇敢的:(半身不遂的哈姆坐在轮椅里,他的没有下半身的父母则在垃圾桶里,他的义子因病只能站不能坐;狄狄和戈戈等了近乎一辈子的戈多,明知不会出现,却依然等待。而这些残缺的人在执着中等待希望也算是壮举了。(自杀与继续活着,贝克特推崇的主人公虽然只有死路一条,但他们最后都因为各种借口没有自杀,而选择继续活着。自杀与其说是结束生命,不如说是逃避责任。因为“它用一种纯粹虚幻的救赎,替代了对这个世界的苦难的真正救赎”。(叔本华,P172)所以活着勇敢面对苦难是勇敢的,贝克特笔下的主人公都是勇者。
  应该说,叔本华的非理性死亡哲学与贝克特创作意念是相一致的,两者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将极其悲观,近乎毁灭性的万物刻画得令人绝望。而正是这些表现人生凄惨,荒诞世界,无意义生活的巨作,激发出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吴乐添,P96)
  注释:
  ①本文所涉贝克特戏剧均出自《贝克特选集》。
  
  参考文献:
  [1]布赖恩•阿普里亚得.生存的边缘[N]伦敦泰晤士报.1982:09-11。
  [2]邓中良.贝克特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6。
  [3]焦洱,于晓丹.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
  [4]L.C.普朗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M]《现代文艺理论译丛》1964年:171-1725。
  [5]刘文刚,关福堃.诺贝尔文学奖名著鉴赏辞典.[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356-361。
  [6]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其他文献
摘 要:诗以人的思想意识为内容,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媒介,以“诗境”为最高审美追求。将日常生活语言入诗,在这个审美创作过程中必然伴随诗句语音的变化、语义的改变、还有词语的重新选择组合,这也就是“陌生化”的过程。现代诗歌创作,特别注意审美意象和审美意境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对它们进行创新性的重新组合,这也就是审美意象的“陌生化”。在西方诗学史上,“陌生化”的理论萌芽于古希腊,直到20世纪才形成系统理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内证券市场上不断爆发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恶性事件。会计造假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严重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效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误导信息使用者,导致其遭受严重损失和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本文通过介绍系统讲述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常用手段,指出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性,最后就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治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管理建议
期刊
摘 要: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国防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军人才建设的历史趋势,如何搞好国防生军事基础教育,是摆在地方院校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在分析国防生军事基础教育特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国防生军事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国防生;军事基础;创新    2000年5月,中央军委颁布《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确立
期刊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大家普遍关心的社会突出问题,尤其在金融危机形势的影响下,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就感觉十分的珍贵和非常不易。大学生如何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岗位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想就这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人生有很多转折,但对一般人而言,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员工就是一次重大的人生转折,需要做很多方面的转变和适应,才能胜任工作,健康成长,取得成就。本人认为具体应做好以下
期刊
摘 要: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事业单位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与财务管理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事业单位财务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因此,做好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与国之间、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管理者通过告
期刊
摘 要:调解制度是中国最具有文化代表性和最富有文化韵味的司法形式,其自身的价值与魅力也逐渐被法治化程度较高的欧美国家所认识。本文将从我国的历史以及文化的角度对传统调解制度的价值进行重新审视,以对当代调解制度有借鉴之处。  关键词:调节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审视    调解制度是中国最具有文化代表性和最富有文化韵味的司法形式,一向被视为我国的优良司法传统,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经验”。我国传统的调解制度
期刊
摘 要:碎片化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作为荒诞戏剧的特征之一,碎片化在塞缪贝克特《终局》体现的淋漓尽致。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西方社会的重重危机,荒诞几乎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荒诞派作品风行一时,在西方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就碎片性在荒诞派戏剧《终局》的体现,加以分析,从一个侧面去观察荒诞派戏剧。  关键词:终局;碎片性;荒诞派    在
期刊
摘 要: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关主体必须根据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不断改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基础条件,采取适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才能达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的不断渗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化被动为主动,不断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是每一个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图书馆阅览室环境的优化是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环境与健康的角度,阐述了阅览室的污染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告诫广大读者,营造一个绿色环境的阅览室,是我们图书馆人的职责,也是广大读者的心声。  关键词:阅览室;污染;绿色环境    阅览室是图书馆读者人流量最多的地方之一,是读者进行学习、研究、整理、升华、出成果的重要场所,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图书馆的窗口与门面,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
期刊
Abstract:"To My Dear and Loving Husband" was written by America's first female poet,the Puritan,Anne Bradstreet.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wants to review and examine Anne Bradstreet's poem "To My Dea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