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从渗透美育教育,论述课堂语言是启迪学生审美感知的重要作用;感情陶醉是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读写训练是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美育;课堂语言;感情陶醉;读写训练
  
  美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是与美育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广泛的学科。因而语文教学就成为进行美育的主要课堂之一。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通过文学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和大自然美的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过程,并非专指美术、音乐、舞蹈和美化校园等活动,而是有更广泛的内容的。因为“美是到处都有的”(罗丹语),“美育是广泛的”(蔡元培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也能鼓舞学生以高昂的热情去改造世界。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要“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充满趣味的百花园,既具有文化底蕴,又具有人文价值。语文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蕴藏的人文精神比其他学科丰富而广阔,这是别的学科所难以比拟的:她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变幻莫测的社会美、隽永深邃的语言美,每一篇文章都有无数“美”的因素,无不给人以诱惑、启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审美能力发展的特点,渗透着美育教育,最大限度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充分展现语文课堂魅力。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审美教育有一些肤浅的体会。
  
  一、课堂语言是启迪学生审美感知的重要因素
  
  人的审美情趣发自对审美对象——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这种感知的初级阶段往往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完成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启迪学生萌发美感的最直接的因素。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求准确、明白、简练,还要求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用富于美感的语言运筹教学过程,贯穿教学始终,美育也就自在其中了。
  首先,课堂教学应力求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师用标准熟练的普通话范读课文,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字词的发音,文句的音韵变化,语调的起伏跌宕,进而感受铿锵清脆、抑扬顿挫的语言艺术美,有利于学生体验课文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例如:我们教师在讲授《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抒情诗时,就应用普通话范读,引导学生富有表情地朗读诗句。讲解诗中所展现的周总理一生的伟大征程以及人民对敬爱的周总理发自肺腑的深切呼唤的诗句,能使学生直接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豪壮、悲切、痛惜和无限深情的怀念的情感,体验诗歌震撼人心的艺术美。如用方言教学则难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其次,课堂教学应力求运用文学语言,教师用简洁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指导朗读、提示、讲授和分析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其自然地产生艺术的美感。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多次进行课堂用语设计,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选用具有不同特色的课堂用语,使讲授和文章浑然一体。教师可采用课文中体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实质性词语,并结合自己的再创造,揭示其美的内涵,使学生从教师一系列的文学语言描述中感受文中展现的艺术美,并领会课文的深刻含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中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评价美。指导学生用语言文字去描述美、创造美。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而且要精心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感情陶醉是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
  
  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通过美的形象去熏陶感染学生,丰富、净化其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美好的心灵。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带着浓烈的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大自然的风光美以及作者所创造的艺术美,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具体形象的美的艺术境界之中。
  《海市》这篇散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教师在讲授时试用文学语言和绘画术语相结合,边讲述边在黑板上勾画出想象中的画面轮廓。对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主要用语言描绘其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变幻莫测的形态,同时用绘画展现一幅“蓬莱仙境”图:在辽阔的大海上空,山峦起伏,渔村隐现,宝塔城池,车马人流影影绰绰......忽然间,又变幻成另一幅物象隐匿、天青海碧的画面。再结合白居易的诗句:“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摆浮世生万象,岂有欠阙藏珠宫。”将自然美升华到艺术美的境界,让学生得到一种仿佛从仙境中刚刚走出来的美感享受,充分感受海市蜃楼的“虚幻美”。对真实的“海市”——庙岛群岛则着力展现作者所摄入的远、中、近景镜头的各个画面——海岛一个接一个,象一条链子横在渤海湾里,一带淀村烟笼雾绕,树木葱绿苍翠,青堂瓦舍掩映其中,四季花香,鉴别作者所采用的虚实对比,以虚衬实的鸟语,鱼虾城垛成山的“海上仙山”般的美的富饶的景象,让学生感受海岛的现实生活美。继而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领会,鉴别作者所采用的虚实对比,以虚衬实的表现美的手法,自然地产生真实的“海市”比虚幻的海市更美的结论,使师生的感情和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进入共同塑造的美的艺术境界之中。
  其次,引导学生欣赏美,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学描述变为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充分调动视觉器官来感知作品,欣赏美。如在教朱志清的散文《春》,用多媒体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大屏幕上投影出一组春意盎然的图片,并配上乐曲声、鸟鸣声。学生如同来到了鸟语花香的大自然,身心完全融入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去品味课文。
  
  三、读写训练是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重要途径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课堂训练。如指导学生朗读,归纳中心思想,描述文中的人物、情节、场面和意境,围绕思考练习开展讨论等等。
  语文课本里,有着丰富多彩的美育材料。如:《我的老师》、《伟大的友谊》等等,表现了主人公思想品德美、行为美,把握住这些,才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利于思想教育。又如《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记》等,把自然的优美的地方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的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自不觉的就培养起对于美好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柏拉图,《文艺对话》62页)所以我们只要遵循美学规律去教学,掲示美的内涵,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重视作文指导,作文教学不仅体现美育过程,也显示出美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到大自然中去,到森林、到果园、田野、草地、河边去——语言在我们手中成为武器,我们借助语言,使孩子们看到周围世界的丰富多彩,孩子们感受到和体验到,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的美就能领会语言的细微的色彩,而美则通过语言进入他们的心灵。”这段话再清楚不过的表明,作文教学必须在语言表达中结合美育进行。这样,学生在美的氛围里,情绪高涨的学习,生动活泼的挥笔,他们不仅能够感受美、欣赏美而且还能体现美、创造美,所以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写作训练。除配合范文教学练习各种文体的文章外,还组织学生交流、参观,搞社会调查等。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表现美的能力,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常常采用灵活命题的方法,或只限体裁不限内容,或只限内容不限体裁,或指出范围型题目,让学生自拟题目,或做无题片段训练,以便让学生能自由地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努力从多方面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实现审美创造的良好方法。要让学生在单一的、一般的训练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高,则还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如组织全校性的写作竞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举办主题墙报等。让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尽情地去表现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王宏《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辽宁教育.2003、5.
  [2]刘丹《美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辽宁教育.2004、6.
  [3]赵平 《如何感知语文教学中的情感》. 语文月刊 2005、6.
  [4]柏拉图《文艺对话》62页.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活数学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敏捷性;同时,生活数学的方法、数学思想的自觉运用往往使学生运算简捷、推理机敏,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活数学;思维品质;策略意识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是数学的根,因此,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
期刊
摘 要:本文参照新课程标准,结合作者十几年的实际教学研究,对报刊阅读引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报刊阅读;阅读策略;有效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英语课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期刊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进行了几年,许多地理教育工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与建议。本文拟侧重对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过程的思考谈谈个人的看法。    1.高考与新课标教学。    90年代及以前的地理高考试题是以考查知识储备量为主,记忆性的知识考查量非常大,这也就导致了整个社会都以为“要学好地理,就是要多记多背”。而现在的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而淡化了记忆性知识的考
期刊
摘 要: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技术是关键;教育技术能否优化教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是关键。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中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关键。本文通过对烟台二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归纳总结出当前中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加大培训力度,纳入教学评估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中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
期刊
家长的价值观念、生活作风、语言行为和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有其特殊的影响,是其它教育无法代替的,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可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征询家长对学校、班级的工作意见;向家长介绍学校教学要求和教学措施;介绍家庭教育经验,指导家长教育子女;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措施等。  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协调家
期刊
曾经讨教过一位近退休的老师,现在“桃李满天下,该是勇退时”了,老师说:“我从来不敢妄谈成功!”翻开一张张从黑白到彩色,从单张到加塑的毕业照,谈的更多的不是谁谁出国了,谁谁做了老总了,谁谁在跨国公司……而是谁谁在做家政,谁谁在某乡中教书,谁谁在宝洁公司,……等等,而真正的后者,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脊梁,他们平凡,他们伟大,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为家默默的耕耘,作为老师,这样的学生在你的班上绝对是大多数,学
期刊
大家知道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也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课堂学习是学生一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以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学生以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愉悦的心情去学习,作为一名执教十多年的教师,在这里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在全国都得到了迅猛发展,给各地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各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小城镇带动、辐射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优先建设小城镇,通过加快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特色  一、序言  197
期刊
摘 要:维修贯穿于机械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即由规划、设计、试制、生产、销售、安装、使用、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做好维修需要三个条件,又称维修三要素,即机械设备的维修性、维修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维修的保障系统等。本文针对传统的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造成停机之后才进行维修落后的维修理论,结合新兴的设备诊断技术的应用,对新维修性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对机械设备维修方式的影响,借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
期刊
小学数学知识性强,多数学生学习时感觉枯燥乏味。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贴近生活学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走出来,深入儿童现实生活之中,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题材,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如教学“长方形的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