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的传承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ul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儒勒·凡尔纳是西方公认的“科幻小说之父”,刘慈欣在国内被誉为“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的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中的领军人物。二者作为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科幻作家,前者从某些方面更是充当了后者的启蒙老师。本文通过对儒勒·凡尔纳与刘慈欣科幻作品进行横向对比,论述二者作品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并以二者间时代背景、阶级地位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 凡尔纳;刘慈欣;科幻;理念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21-02
  一、儒勒·凡爾纳与刘慈欣科幻作品的共通性
  (一)新世界的展望
  法国科学家奥泰盛曾说过:“现代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作为科学技术的拥护者,儒勒·凡尔纳不遗余力地为我们描绘了建于名为“科技”土壤之上的新世界:在其科幻作品《大海入侵》中,凡尔纳就设想通过开凿运河的方式用地中海海水灌溉撒哈拉大沙漠,使荒漠变成了万顷良田;《机器岛》中,凡尔纳更是别具匠心的在大海上建造了这座征服自然的人工浮岛,居住在岛上的富人们享受着二十一世纪的便利生活。
  同样,刘慈欣也在作品中做出对未来的大胆预测;《圆圆的肥皂泡》中,科学家通过特质的气泡运输雨水,一举解决了大西北的干旱问题;《时间移民》中刘慈欣更是让一支远征队以冬眠的方式领略了人类文明在一万一千年间的迭起兴衰。
  (二)逻辑的论证
  许多西方的早期科幻小说对科学技术持含糊态度,如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对其中最重要的死而复生技术仅含糊的一笔带过;而凡尔纳对待作品中科学技术的态度则十分严谨,书中所涉及的技术逻辑极其严密,且通过详细其严密的数字加以论证;在《从地球到月球》中,几乎全篇都在计算大炮发射器的飞行轨道和速度,尤其是二位宇航员在登陆舱内部关于代数的一系列谈话,几乎让读者感到自己手中是一本严谨高数教材。
  刘慈欣虽然不像凡尔纳一样热衷于数字,其作品中的科学想象也确实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山》当中,刘慈欣设想了一个由地心中出现的硅基文明,并通过对其生物结构、进化方式、科技树的翔实描写从逻辑上赋予合理性。
  被改编成畅销电影的《流浪地球》中,对抛弃诺亚方舟而选择将地球推离太阳系的极端做法也做出关于生态循环上的合理解释。
  (三)乌托邦的毁灭
  刘慈欣对于人类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展望往往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其作品中更是充斥着与冷战期间美苏文学中相似的反乌托邦思想,在作品中即表现为“乌托邦”的覆灭;在《光荣与梦想》中,刘慈欣构想了一种通过体育竞技代替战争的理想制度,却最终因为美国的背信弃义而破碎。
  同样,在刘慈欣的早期作品《白垩纪往事》中,蚂蚁与恐龙两大物种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分工合作,构建了延绵数万年的庞大帝国,而在白垩纪毁灭文明的却是同种族与不同种族间的内斗,而并非是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凡尔纳的多数作品也体现类似的毁灭倾向,但却更多了一些温情,一些面向未知未来的希望;《机械岛》中,岛上两大家族的争权夺势让标准岛分崩离析,而来自敌对家族的一对新人却依旧在“四重奏”的祝福中决定长相厮守。
  《神秘岛》中,尽管六名落难者打造的天堂被火山吞噬,而他们的林肯岛和富兰克林山都在新大陆重获新生。
  二、儒勒·凡尔纳与刘慈欣科幻作品的差异性
  (一)时间与空间跨度
  刘慈欣的作品中往往存在着巨大的时间与空间跨度,这是生于十九世纪的凡尔纳难以望其项背的一点。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中仅仅插入了两代人冒险与恩怨,而在刘慈欣的成名作《三体》三部曲中,人类文明则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革跨越至公元18906416年的抗争;巨大的时间跨度营造出一种史诗般的恢宏美感,这也正是凡尔纳作品中缺失的要素。
  在空间上,凡尔纳作品中的空间由地表延伸至地壳,极地拓展至海底;而刘慈欣的笔触则在此基础上伸向了更遥远的太空,甚至在作品《山》中,设想了一套与主流观点相左的密实宇宙论;此外,刘慈欣对于空间的拓展甚至上升到了四维的高度,令读者在未知的世界中叹为观止。“可以看到骨骼中的骨髓,可以看到血液在心脏心室间的流动和瓣膜的开闭,与对方对视时,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眼球晶状体的结构……”[1]
  (二)探索者与反乌托邦
  作为十九世纪的法国人,儒勒·凡尔纳的早期科幻作品中充斥着与强烈的沙文主义倾向;其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中,作者既展现了非洲的绮丽风光,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非洲丰富物产资源的觊觎;在创作后期,尽管其倾向发生了转变,甚至在《海底两万里》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样一位反抗殖民侵略的英雄,但依旧不影响凡尔纳将“新大陆”一词塑造成文明与进步的象征。
  刘慈欣的作品中则致力于在已知世界中打造理念中的反乌托邦;在《赡养人类》中,刘慈欣勾勒出当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时的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图景:一个由二十亿穷人和一个“终产者”所组成的极度畸形的社会构造;《中国2185》中,人类实现了长生却没有实现不老,以至于整个社会都在重度的老龄化中停滞不前。
  (三)对待死亡的态度
  刘慈欣作品一直被读者津津乐道的一点就在于其对本应残酷的毁灭与死亡投入诗意的描写。在《三体》的尾声中,在二向箔打击下降维的太阳系成为这部史诗最为诗意的一笔;《流浪地球》中,联合政府被的科学家们在冰原上被处死,而他们站立的尸体和随之而来的氦闪却让全篇壮丽的悲剧美达到了顶峰,“在这突然灿烂的阳光下,海面上最后的地球派们仍稳稳地站着,仿佛五千多尊雕塑”[2] 但也正因如此,刘慈欣笔下人物与凡尔纳相比往往不够丰满,只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   而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明显与凡尔纳的创作理念背道而驰。凡尔纳的作品似乎总是在刻意“死亡”这一概念。除去《神秘岛》结尾处尼摩船长以身殉海,其他作品中大部分的死亡情节都更多的集中于与主人公相伴的动物身上,而并非笔下塑造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三、导致异质性的原因
  (一)时代差异
  科幻小说是一种极易被时代左右的文学体裁,这也是二者作品差异性的成因之一;凡尔纳出生与十九世纪的法国,时逢法兰西第二帝国正处于如火如荼的扩张时期,这使得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的未知世界的探索,以及对“探索”这一行为的推崇,“我可以把这里建成苏格兰的前哨站!”[3]对探索的溢美之词成为笔者对其作品中开拓精神最为深刻的印象。
  刘慈欣则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其创作风格显然受到了童年时期家庭受到时代冲击的影响,这一点在《三体》中显得尤为突出;在《地球往事》中,刘慈欣借叶文洁和老兵之口传达了建国后整整一代人的风雨,甚至在笔者眼里,这部作品完全是一部披着科幻外皮的伤痕小说。
  (二)社会地位差异
  儒勒·凡尔纳作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其作品中描绘的人物大多具有二十世纪西方上层人士的痕迹;不论是为环游世界而一掷千金的英国贵族福格,抑或是高深莫测的尼莫船长,在探险途中无时无刻展露着绅士般的特质:慷慨,渊博,甚至是对待落后文明的天生傲慢。
  此外,凡尔纳对上流社会奢靡作风的描写也格外细致,在《机器岛》中,“四重奏”的第一顿晚餐就让整座岛屿的穷尽极奢跃然纸上。
  相比凡尔纳。刘慈欣的身世显得更加坎坷;幼时家中遭遇变故,一家被迫迁往阳泉,其父更是当了一辈子辛劳的煤矿工人;正因如此,刘慈欣在作品中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并寄希望于万能的科学技术以消除社会矛盾;例如,在早期作品《地火》中,刘慈欣化身刘欣博士,依靠气化煤技术一举解决了煤矿工人的安全问题和世界性的能源问题。“是汽化煤技术拯救了世界……这我们都知道,没意思。”[4]
  四、结语
  2015年,《三体》摘获雨果最佳长篇奖,再到今年《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热映;“刘慈欣”这个名字,几乎成为在我国日益边缘化的科幻文学的救世主。儒勒·凡尔纳作为科幻小说之父,影响了包括笔者在内的数代中国人,前者更是将后者视为自己的启蒙老师,甚至将其评为“科幻的代名词”。
  本文总结二者之间科幻作品的共通性與差异性,并分析其成因,以此表达对二位科幻泰斗的敬意与科幻传承的欣喜。希望中国的科幻文学早日启程,紧随《三体》的步伐迈入世界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刘慈欣.三体Ⅲ·死神永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193.
  [2]刘慈欣.流浪地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34.
  [3]儒勒·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623.
  [4]刘慈欣.赡养人类[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34.
  作者简介:
  陈澳炜,男,汉族,安徽合肥人,铜陵学院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 儿童读物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其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童读物必须具备儿童可读性,必须是孩子们愿意读、喜欢读的东西。本文从押韵修辞的角度对英文儿童读物的语言展开了讨论,通过对大量英文儿童读物语言实例的分析,探讨了押韵修辞在英文儿童读物中的种类、具体使用形式及其在增强可读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可读性;英文儿童读物;押韵修辞  【中图分类号】I046 【文
期刊
【摘要】 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小说家,他的转型作《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作者对自我身份的建构之旅。奥斯特因父亲的缺席而导致对自身身份确定性的质疑,出于对自我身份建构的需求,通过对父亲形象的解构,重新定义了父与子的关系并获得了父性,完成了对自我身份的重构。本文通过心理学来分析家庭伦理中父亲角色缺失对奥斯特身心的双重影响,通过记忆书写来分析记忆在解构和建构自我身份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身份;解构
期刊
【摘要】 李碧华,香港作家、记者、编剧、教师。她的小说常常采用严峻冷静的语言以及绮丽鬼魅的笔调,描绘着爱情故事中的悲欢离合,表现着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从以爱情书写传统、以爱情书写人性、以爱情书写“爱情”三个大标题,分析李碧华写作中的“非纯情写作”特色,探究《青蛇》中李碧华的古典美学审美视角,剖析出其对人性的审视和对爱情本质的思考。  【关键词】 李碧华;《青蛇》;非纯情写作  【中图分类号】I20
期刊
【摘要】 法国优秀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与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两位文学巨匠创作的小说都广为流传,可谓各有千秋。本文对两者的小说从创作背景、现实意义、思想成就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资借鉴。  【关键词】 莫泊桑;鲁迅;小说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08-02  居伊·德·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
期刊
【摘要】《孙子兵法》在兵学之外彰显的善德力量,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学校应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发挥该经典著作的文化功能,通过在内心中尚德、在互学中养德、在实践中悟德等途径进行艺德培养。  【关键词】《孙子兵法》;善道;艺德;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0085-02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期刊
【摘要】 近些年来突发的公共事件给人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尤其是当下的抗疫救援中,语言应急服务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表现出了紧迫性和重要性。突发公共事件中,语言必须负载真实信息,并经过精准传递才能发挥及时有效的“救援”功能。同时,社会舆情的正向发展离不开理性、温暖的语言表达,而针对特殊人群的语言服务更是社会治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语言服务  【中图分类号】 H00
期刊
【摘要】 行旅过程中所出现的气候物象的改变推动了方拱乾笔下家乡意象的瓦解与重构,使得“思乡”这一文学主题获得了家国情怀。此外,不同地域间自然气候与人文气候的巨大落差也促进了方氏将历史与自我相互融摄,并借助思乡主题的写作来从更深层次的维度上审视自身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气候;物候;流人;方拱乾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要】 戴蒙德改编的《最蓝的眼睛》重设了部分故事场景和情节,采用了白脸戏剧策略,创造性地设置了白色玩偶场景。这种设置运用视觉化艺术效果,有效处理了黑白概念,揭示了白人性的对黑人群体的伤害,质疑和批判了白人性及其社会结构的荒谬性。  【关键词】 白色玩偶;白人性;社会结构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16-02  
期刊
【摘要】 “异化”主题在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安部公房的《砂女》中都有鲜明的体現,作家在作品中表现了人在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被异化的现实,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但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被“异化”后却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作家个人的人生理念。因此,本文将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异化”的比较,感知两位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和不同的人生观。  【关键词】 变形记;砂女;异化  【
期刊
【摘要】 诗歌与声律的关系从出现开始就非常紧密,但直到南朝沈约“四声八病”声律论的提出才将其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化。本文从沈约理论的提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中所表达的文学观等方面,通过他们的不同态度,论述了他们与声律论的关系。  【关键词】 沈约;刘勰;钟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29-02  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