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日前,刚上三年级的小侄女带着作业跟着她妈妈一起到我家玩。小侄女写题为“我的妈妈”的作文时,竟然是她妈妈说一句她写一句,全然没有自己的创造。笔者大感惊异,遂问之,答曰这是老师教的方法,而且称其为作文启蒙的“妙法”。
对于这个“妙法”,笔者实在不敢苟同。下面谈谈一孔之见。
笔者认为,所谓作文,是指写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对自己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主观能动的过程,其产品就是文章。
关于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前人有过诸多论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理论。“诗言志”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中,所谓“志”是指诗人在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后来也泛指人的思想、意愿和情感等。“诗言志”的实质就是把诗看做诗人的心灵、情感的表现。先秦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可谓是“诗言志”的代表作。“文以载道”则是宋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提出的。这一理论使文章沦为了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写作者拘囿于对“道”的发挥而无法表现自己的性灵和对世界的认知与对策。特别是明清两代,八股取士禁锢了士子的思想,造成了当时大部分文章的等而下之。
从上文可以看出,“诗言志”理论明显优于“文以载道”理论。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思想的逐渐觉醒,不断有先驱者对“文以载道”理论进行了拨乱反正。1919年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等人发起的“新文学运动”就彻底颠覆了这一理论,带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空前发展,自此传世经典层出不穷。
不论志也好,人的心声也好,只有作者把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和感悟作为作品的精神内核,才能创作出“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作品。
当然,对小学生特别是处于作文启蒙阶段的小学生谈这样的大道理显得有点迂腐。但是,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小学生作文,需要写出写作者自身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和感悟的道理却是一致的。既然从古至今人们都这么强调,那么作者对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和感悟是产生在作文之前还是产生在作文之后呢?
根据马克思主义存在决定意识的认知原理我们可以推断出,只有作者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存在产生了一定的意识才能进行写作。那么,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和感悟肯定应该产生在作文之前,而不是作文之后,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写作者必须从认识自然、社会、自我的现实存在出发,多在调查、研究、体悟等方面做“文前功夫”方能写好文章。
这里笔者姑且拾诗人牙慧,说说如何做好“文前功夫”。
一曰做,即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唯有参与实践,才能对社会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并形成明代唐顺之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写起来方能直抒胸臆,笔下有物。
二曰看,即观察。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书一文,都会使认真观察者有所领悟,都会使认真观察者发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件事的深刻意义,发现自然景物所蕴含着的人生道理,使其获得享受或启迪。
三曰听。听其实也是观察的一种。小音乐家杨科不认真倾听就不会发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焦桐有幸裁名琴”,蔡邕不倾听就不会发现火中燃烧的桐木,千古名琴“焦尾琴”也就不会诞生;蒲松龄不倾听村夫野老的故事就不会写出传世名作《聊斋志异》。
四曰说。学生观察之后,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进行口头表达,学会把观察到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并要求学生说准确、说生动。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自她上幼儿园起,就让她每天讲述学校发生的有趣事情,既促使其整理了自己的思维,也提高了她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写作打下基础。
五曰读,即读书。古人都很重视读书。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至于读书之法,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笔者认为还有一到:手到,应多抄精彩语段,多记阅读感悟。
六曰写。写相当于美术的速写,就是把观察体会到的感悟形成文字,为以后正式写作积累素材。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无论是学生学习写作,还是教师教学写作,只要在作文或教学之前从作、看、听、说、读、写几方面做好或引导学生扎实做好这六步“文前”准备工作,写好或教学生写好一篇文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唯如此,不但前述家长说一句学生写一句的怪事不会出现,就是當前流行的所谓接龙续写作文法也将会退出作文教学的舞台,学生的“作文恐惧症”大概也会不治而愈;若不如此,临渴方去掘井,“作文恐惧症”便如附骨之蛆,大概不但使学生头疼不已,也会使老师头疼不已吧!
笔者的一点感受,未必妥当,说与方家求教。除此,作文教学之技巧,古今贤人论述已多,不再赘述。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
对于这个“妙法”,笔者实在不敢苟同。下面谈谈一孔之见。
笔者认为,所谓作文,是指写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对自己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主观能动的过程,其产品就是文章。
关于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前人有过诸多论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理论。“诗言志”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中,所谓“志”是指诗人在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后来也泛指人的思想、意愿和情感等。“诗言志”的实质就是把诗看做诗人的心灵、情感的表现。先秦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可谓是“诗言志”的代表作。“文以载道”则是宋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提出的。这一理论使文章沦为了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写作者拘囿于对“道”的发挥而无法表现自己的性灵和对世界的认知与对策。特别是明清两代,八股取士禁锢了士子的思想,造成了当时大部分文章的等而下之。
从上文可以看出,“诗言志”理论明显优于“文以载道”理论。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思想的逐渐觉醒,不断有先驱者对“文以载道”理论进行了拨乱反正。1919年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等人发起的“新文学运动”就彻底颠覆了这一理论,带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空前发展,自此传世经典层出不穷。
不论志也好,人的心声也好,只有作者把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和感悟作为作品的精神内核,才能创作出“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作品。
当然,对小学生特别是处于作文启蒙阶段的小学生谈这样的大道理显得有点迂腐。但是,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小学生作文,需要写出写作者自身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和感悟的道理却是一致的。既然从古至今人们都这么强调,那么作者对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和感悟是产生在作文之前还是产生在作文之后呢?
根据马克思主义存在决定意识的认知原理我们可以推断出,只有作者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存在产生了一定的意识才能进行写作。那么,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和感悟肯定应该产生在作文之前,而不是作文之后,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写作者必须从认识自然、社会、自我的现实存在出发,多在调查、研究、体悟等方面做“文前功夫”方能写好文章。
这里笔者姑且拾诗人牙慧,说说如何做好“文前功夫”。
一曰做,即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唯有参与实践,才能对社会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并形成明代唐顺之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写起来方能直抒胸臆,笔下有物。
二曰看,即观察。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书一文,都会使认真观察者有所领悟,都会使认真观察者发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件事的深刻意义,发现自然景物所蕴含着的人生道理,使其获得享受或启迪。
三曰听。听其实也是观察的一种。小音乐家杨科不认真倾听就不会发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焦桐有幸裁名琴”,蔡邕不倾听就不会发现火中燃烧的桐木,千古名琴“焦尾琴”也就不会诞生;蒲松龄不倾听村夫野老的故事就不会写出传世名作《聊斋志异》。
四曰说。学生观察之后,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进行口头表达,学会把观察到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并要求学生说准确、说生动。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自她上幼儿园起,就让她每天讲述学校发生的有趣事情,既促使其整理了自己的思维,也提高了她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写作打下基础。
五曰读,即读书。古人都很重视读书。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至于读书之法,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笔者认为还有一到:手到,应多抄精彩语段,多记阅读感悟。
六曰写。写相当于美术的速写,就是把观察体会到的感悟形成文字,为以后正式写作积累素材。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无论是学生学习写作,还是教师教学写作,只要在作文或教学之前从作、看、听、说、读、写几方面做好或引导学生扎实做好这六步“文前”准备工作,写好或教学生写好一篇文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唯如此,不但前述家长说一句学生写一句的怪事不会出现,就是當前流行的所谓接龙续写作文法也将会退出作文教学的舞台,学生的“作文恐惧症”大概也会不治而愈;若不如此,临渴方去掘井,“作文恐惧症”便如附骨之蛆,大概不但使学生头疼不已,也会使老师头疼不已吧!
笔者的一点感受,未必妥当,说与方家求教。除此,作文教学之技巧,古今贤人论述已多,不再赘述。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