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无量的六万英镑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推动航空技术进步的途径有很多,如各国政府和企业的投入等,此外,一些社会组织的赞助或奖励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方面,英国的《每日邮报》可以说是一个典型。


  为航空技术的发展设奖,早在莱特兄弟动力飞行之前就开始了。1900年4月,法国富商亨利·德拉莫尔特为能驾驶飞艇在30分钟内从圣克鲁特飞往埃菲尔铁塔并返回的人设立了10万法郎大奖。1901年10月19日,巴西人阿伯特·杜蒙驾驶他的第6号飞艇,耗时29分30秒完成了规定路线飞行,航程12千米,赢得了奖金。
  在航空发展早期,以奖金推动技术进步效果最为显著的是英国《每日邮报》。从1906年到1930年期间,《每日邮报》先后21次为航空发展提供奖金59130英镑,包括17次正式奖52825英镑和4次安慰奖6305英镑。其中,比较重要的有4次。
  一万英镑激活人气
  第一次:1906年,《每日邮报》给第一个在24小时内从伦敦飞到曼彻斯特的飞行员开出10000英镑的奖金,飞机必须在两个城市的《每日邮报》办事处8千米范围内起飞和降落,在途中不超过两次降落。当时,这看起来有些像天方夜谭,因为最好的欧洲飞行员也只能在空中停留几秒钟。
  路易斯·波杨是一位法国飞行员,1908年获得法国第10号飞行执照,多次参加飞行比赛,1910年初还应邀到美国去参加飞行比赛。返回欧洲后,1910年4月,波杨从伦敦起飞后12个小时抵达曼彻斯特,实际留空时间为4小时12分钟,赢得了《每日邮报》第一次为推动航空技术进步而开出的奖金。可能因为是第一次设奖,经验不足,《每日邮报》一出手就是10000英镑,实在是太大方了。此后,《每日邮报》开始控制奖金额度。1908年,其为1/4英里往返飞行开出的奖金只有100英镑。
  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
  第二次:1908年年底,《每日邮报》为第一个完成跨英吉利海峡飞行的人悬赏1000英镑。
  争夺这个奖项的人不少,其中一个叫于贝尔·拉塔姆。1909年7月19日清晨,他从法国加莱起飞,但只飞了11千米,发动機发生故障,飞机迫降在水面,后被人救起。法国人布莱里奥是欧洲第一批尝试制造飞机的人中的一个。1908年以前,他和别人合作制造了多架飞机,都一一亲自试飞,但大多没有成功。1908年夏天,在亲眼目睹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在欧洲的飞行表演后,他大受启发。1909年7月25日,布莱里奥驾驶自己研制的飞机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后人将这次飞行与莱特兄弟的第一次飞行、林白1927年单人飞越大西洋并列为“早期航空三大里程碑飞行”。
  那天清晨4点35分,布莱里奥驾驶他的“布莱里奥XI”单翼机从加莱起飞。此时,一艘担任护航任务的驱逐舰正在海上等候。10分钟之后,他越过了该舰,随后独自一人驾机在海面上空飞行。当时,既无引导,又无罗盘,布莱里奥感到有些孤立无援,一度迷失方向达10分钟之久。又飞了10分钟后,他渐渐看到了英国一侧多佛尔的峭壁、城堡和向西离开一定距离的预定着陆点。于是,他蹬舵向西转弯。此刻,他面临很大的困难,峭壁附近风很大。最后,布莱里奥看到了一块绿草如茵的开阔地,他本可以再飞1个小时,但他不想放弃这个着陆的机会,于是就避开建筑物安全降落了。


  布莱里奥飞越英吉利海峡的壮举,赢得了《每日邮报》颁发的1000英镑奖金,成为轰动全球的重大新闻。在此之前,虽然有过一些精彩的飞行表演,但人们对于飞机的实际用途还有不少争议。这次成功飞行之后,人们对飞机实际用途的怀疑完全没有了。如今,“布莱里奥XI”飞机收藏于法国国立工艺博物馆中。
  丘吉尔亲自授奖
  第三次:1913年4月1日,《每日邮报》悬赏10000英镑奖励第一个驾驶飞机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但那时飞机性能太差,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航空技术迅猛发展。飞机从交战初期看上去摇摇晃晃的“飞行怪物”,变成全金属机身加悬臂机翼的标准飞机。更重要的是,发动机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使飞机可以做得更大,飞得更快、更高、更远。在4年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共生产了近20万架飞机,宣告飞机制造业已成为一个新的产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日邮报》宣布,悬赏继续有效。
  1919年5月初,纽芬兰岛上集中了 12架各种飞机,飞行员们准备争夺飞越大西洋第一人的荣誉和奖金,但多数人和飞机成了冒险的牺牲品,只有英国人阿尔科克(飞行员)和布朗(领航员)驾驶的威克斯公司“维米”飞机成功实现越洋飞行。
  6月14日,经过改装的“维米”轰炸机离开纽芬兰向东飞越大西洋。“维米”飞机装满了燃油,爬高很慢,大部分时间,飞行不是在云层之间,就是在无云高度上。因此,布朗很难确定飞机的精确位置,直到午夜过后,他才根据星体判断出“维米”飞机的位置。
  飞行11小时后,“维米”突然进入一团很厚的云中。阿尔科克已无法操纵飞机和定向。飞机开始失速并进入螺旋,高度急剧下降。突然,在距海面150米高度,飞机穿出云底,他们看见了海洋。直到这时,阿尔科克才能继续操纵飞机,恢复平飞。一小时后,他们又遇到大雪、冰雹和雨夹雪的袭击。布朗常常要爬出座舱,清除极端重要的油量表刻度盘上的冰层。
  第二天上午,他们飞过爱尔兰海岸,前面隐约出现了克利夫登广播电台的铁塔。借此,他们终于判断出自己的位置。这里的云层很低,有撞山的危险,阿尔科克决定降落。他们在空中共飞行16小时27分钟,飞行距离3032千米,平均时速略大于195千米。

  他们被接到伦敦,受到英雄般的欢迎,温斯顿·丘吉尔(后来当了英国首相)将《每日邮报》提供的10000英镑奖金授予他们。随后,英王乔治五世封他们为爵士。他们驾驶的“维米”飞机现在陈列在伦敦科学博物馆里。
  这次飞行虽然只是一次成功的冒险和试验,还不能认为是商业航线的建立,但它向世人证明飞机作为长途运输工具的巨大潜力和优势,为世界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女英雄直飞澳洲
  第四次:1930年,《每日邮报》为单人从英国飞到澳大利亚悬赏10000英镑。这一次,获奖的是女飞行员艾米·约翰逊。
  约翰逊生性倔强,顽皮好斗,喜欢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在男孩子中间,尽管常常弄得鼻青脸肿,也从不示弱。19岁时,她考入谢菲尔德大学。毕业后,为一位法务官当秘书,飞行是她的业余爱好。她从每周5镑的工资中拿出钱来支付学费。
  初次飞行,飞机像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让她在空中上下颠簸。落地时,不是“砰”的一声撞在地面,就是在跑道上蹦蹦跳跳。第二年,累计飞行时间不到100小时的约翰逊,便勇敢地走上创纪录飞行的征程。她想打破一位澳大利亚男飞行员欣克勒1928年创造的用15天从伦敦飞到澳大利亚的纪录。
  为了这次远程飞行,她找过曾经为许多知名飞行员的冒险飞行提供经费的《每日邮报》,但当他们了解约翰逊的来意后,卻一口拒绝了她的请求,并嘲笑她异想天开。她还找过在英国访问的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得到的只是家长式的忠告:“姑娘,别干那蠢事,去澳大利亚最好还是乘船。”忠告、嘲笑、讥讽,都没有动摇约翰逊的决心。终于,她感动了一位石油大亨,答应为她出买飞机的钱,并在沿途供应燃油。
  1930年5月5日,约翰逊尽管只飞过100小时,最远的飞行距离不过200多千米,但她义无返顾地驾驶一架德·哈维兰公司生产的“舞毒蛾”小型双翼机,从伦敦克罗伊登机场起飞。她计划的路线是从伦敦经维也纳、伊斯坦布尔、阿勒顿、巴格达、卡拉奇、阿拉哈巴德、仰光、曼谷、新加坡、爪哇,到达澳大利亚,全程1.6万千米。要知道,当时的飞机远没有今天的先进。尤其是小型飞机,飞机上几乎没有仪表,飞机起飞几分钟之后便失去和地面的联系,主要靠简单的地图来导航。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要飞越浩瀚的海洋,难度可想而知。
  经过19天的飞行,5月24日约翰逊终于到达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受到等候在那里的一大群人的热烈欢迎。虽然她没能打破欣克勒的纪录,但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单人驾机从伦敦飞到澳大利亚的女性。
  约翰逊到达澳大利亚后,成百上千封贺电像雪片般飞来,其中有英国乔治国王、比利时阿尔倍特国王、航空先驱布莱里奥的,更多的则来自仰慕她的航空爱好者。她的事迹鼓舞了千百万普通人,使他们相信,约翰逊能办到的事他们也能办到。8月4日,约翰逊回到伦敦,接受了《每日邮报》10000英镑的奖金。
  《每日邮报》对航空技术进步的关注持续了很多年。1959年,为了纪念50年前布莱里奥飞越英吉利海峡,该报提供奖金,举办从伦敦到巴黎之间的最快旅行比赛。参赛者动用了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直升机以及喷气式飞机等,冠军所用的时间还不到一小时。
  1969年,正值阿尔科克与布朗飞行50周年之际,《每日邮报》又举办了一次伦敦到纽约的最快旅行比赛。在这次比赛中,从超音速喷气机、垂直起落飞机、客机、直升机、汽车、摩托车、汽艇到自行车,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都用上了。这次比赛,《每日邮报》总共发了50000英镑奖金,最快者大约用了5个小时。其中,“鹞”式飞机在城市中心起飞和着陆,引起人们对垂直起降客机的关注。
其他文献
从全球来看,中国向大型喷气式民用客机挺进的时机并不算晚,运10的立项甚至比空客的成立还早几个月。然而,空客如今已成长为比肩波音的航空业巨子,而我们的运10,以及后来与麦道的合作项目,却相继失败。  “运10只是一个产品,它没有产业体系的支撑。在任何行业,得不到产业体系支撑的产品,哪怕在技术上再先进,也是不可能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的。”一位曾经参与运10项目的专家总结说。21世纪以来,中国打造民机产业
期刊
飞上蓝天对人类来说,不仅意味着自由翱翔,更重要的是它将我们发展进步的航标指向了无垠的天空。进入新世纪,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向蓝天开始了新的进发。  2008年,肩负大型客机研制重任的中国商飞公司挂牌成立。如今,十年过去了。相对百年波音和近五十年的空客来说,只有十岁的中国商飞还是一家十分年轻的民机制造企业。但是,过去十年中,中国民机人牢记使命,用一张张图纸定义智慧,用一颗颗铆钉诠释勤奋,
期刊
美国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曾经进行的一项联合调查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公司拥有一种优秀而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世界500强最终的取胜之匙。  对于成立仅仅十年的中国商飞公司而言,要实现大飞机事业的成功,不仅要研发世界级的产品、塑造世界级的品牌、建设世界级的企业、形成世界级的能力,还要塑造世界级的企业文化,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文化是基业长青的根基  航
期刊
他的身上镌刻着中国航空工业发展40年的印记,他的基因里充满了一个老航空人的刻苦和坚守。他是韩克岑,C919大型客机常务副总设计师,一位广受尊敬的航空人。  人们尊重他,不是因为他的职务,也不是因为他2004年就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获得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事实上,对于这些荣誉,韩克岑从不提起,很多人也并不知道。人们尊重他,是因为他骨子里的谦逊和担当。在他身上,大家看到了航空人的气
期刊
大型客机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门槛高、市场竞争激烈,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很高的要求。目前,世界上能够研制大型客机的只有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而世界大型客机市场基本上為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所垄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被称为“现代工业之花”的大型客机是中国发展高端制造业必须攻克的最重要的堡垒之一。  由于大型客机事业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中国商飞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组
期刊
我是成都航空的飞行员李波。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10个年头,也是我到成都航空的第10个年头,也是我飞空客A320的第10个年头。哈,对了,我一毕业就来到了成都航空的前身鹰联航空,从那时到今年4月,我一直在飞A320。  这10年中,我见证了鹰联航空的重组和成都航空的诞生、成长。中国商飞公司的介入,使成都航空一诞生就加入了中国民机产业的核心序列。2015年11月29日,全球首架ARJ21新支线飞机交付
期刊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论断,这既是党在改革创新中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认知,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大课题。  作为一家年轻的中管企业,中国商飞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将党建工作有效融入企业管理,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工作领航企业发展,在型号研制取得多项重大
期刊
自2005年以来,中国航空运输总业务量已经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二,且多数预测都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将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么大的运输量,自然需要补充大量的新飞机。国际主要飞机制造商都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超过7000架新飞机,价值超过一万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是中国民机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天保障,也是其光明发展前景的预示。2008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以来,随着ARJ21、C919等项目不断获得突
期刊
在民用飞机市场,航空公司与飞机制造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当年,如果没有泛美航空的百般挑剔,可能就不会有日后波音747的不朽传奇。可以说一家好的航空公司可以推动一款经典飞机的诞生与发展。如今,在中国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  2018年6月28日,ARJ21新支线飞机交付成都航空运营两周年。与两年前相比,无论是制造商中国商飞还是运营方成都航空,都对这款飞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两年时间里,中国商飞与成都航空
期刊
国航西南分公司、东航云南公司、南航新疆分公司、海南航空、厦门航空、山东航空、成都航空、天津航空、春秋航空、河北航空、华夏航空、幸福航空、瑞丽航空、江西航空、长安航空、桂林航空、北部湾航空、乌鲁木齐航空、北京航空、天骄航空、天驹航空、华鸿国际航空、宁夏航空、敦煌航空、禧佑源航空……  6月28日,2018年中国支线航空发展座谈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黑龙江省副省长聂云凌,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