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教材将必读书目《朝花夕拾》安排在七年级上册,导读主题定位为“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编者的意图也许就是想借这本充满“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的书来推动学生迈出经典阅读的第一步。本文将以《朝花夕拾》为例,来谈一些推进名著阅读的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走近童年鲁迅
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阅读,它既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也会因为篇幅过长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尤其是遇见鲁迅这样的大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顺利开始整本书阅读的关键。
在阅读推荐时,教师可以先请学生谈一谈对鲁迅的整体印象。在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里,鲁迅是刻板、严肃、不苟言笑的,这种不怒而威的形象成为学生与其产生隔膜的主要原因。
教师可以借助鲁迅生活中的故事来展示生活中鲁迅充满温情的一面,如他爱好美食,关心青年的成长,通过贴近生活的事例,增进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可以有效地消除隔膜。
第一课的导读可以从“寻找鲁迅童年的趣事”开始,串联起富有童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相关篇章。
有教师在谈《朝花夕拾》教学构思时说道:“《朝花夕拾》作为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文字中虽然有冷峻、犀利甚至晦涩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充满童真童趣,能与初中生尤其是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少年产生共鸣。如果将教学重心放在通过理解文中晦涩难懂的句子,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来解读鲁迅,就容易导致鲁迅与学生的隔膜。”
在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中,鲁迅就像一个邻家孩子,天真淘气、追求自由,大家在他的身上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身影。这样,学生一开始的阅读障碍就慢慢地消除了,对经典阅读的畏惧心理也就慢慢地消除了。
二、明确编排目的,了解成长轨迹
通过对目录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朝花夕拾》整本书是按照鲁迅童年、少年、青年的人生阶段来安排篇目顺序的,展示了鲁迅的成长历程。
我们可以将导读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一是能说出书中主要人物与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少年的烦恼和青年的志向;二是梳理篇目顺序,理解全书以作者成长轨迹为线索的整体构思。梳理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以“话题”的方式进行讨论,如“那些人,影响了他”“那些事,改变了他”等。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一个淳朴善良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一位关心弱国百姓的恩师。范爱农(《范爱农》):一个典型的不得志而不断挣扎在封建末世的知识分子。父亲( 《五猖会》《父亲的病》):一位曾让鲁迅既困惑又忏悔的慈父。
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人物、事件及其影响联系起来,绘制鲁迅的人生轨迹图,进行高质量、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让人物在一次次的研读中变得立体丰满、真实可感。
三、开展主题式探究,体悟人生况味
整本书阅读,读散文集和小说又有所区别。小说以情节的发展来安排篇目,而散文集则相对自由,能够独立成篇。《朝花夕拾》虽然以时间为序,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主题探究的方式进行深度阅读。
有教师以“读《朝花夕拾》,品人生况味”为题,设计了精彩的课例。
“人生况味、五味杂陈,童年无疑是记忆中最甜美的篇章。”教师在导读课上以“赏花之甜”作为例子引路:“让我们追随童年鲁迅的步伐,一起去寻找童年趣事吧!”师生在积极互动中,锁定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文字之间来回穿梭品读,师生脑中一个拔“何首乌”,尝“覆盆子”,听美女蛇的传说,到雪后的百草园捕鸟,在三味书屋的课堂上大声诵读,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暗自游戏的天真淘气的孩童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由“赏花之甜”,勾连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这些散发着“温馨的回忆”的篇章,学生感受到鲁迅儿童时期的天真童趣、温暖明朗。
教师通过例子引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通過语段的精读来概括情节,分析人物,体会情感。后面的“酸、苦、辣、咸”的品读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
“我们组从《五猖会》和《无常》中‘品花之酸’,《五猖会》中看戏前的背诵文章让童年的‘我’感到心酸无奈,迎神赛会上的无常带给‘我’很多思考。”
“我们组通过《父亲的病》和《琐记》来‘品花之苦’,父亲的病一下子让年少的鲁迅看到了生活的薄凉,看似荒诞的药方拯救不了父亲的病,而在衍太太的指使下对临终前的父亲的那声大喊,让鲁迅一辈子心怀歉意。”
“通过《藤野先生》和《范爱农》可以‘品花之辣’‘品花之咸’。他爱憎分明,然而国家的积贫积弱,国人的麻木不仁,让鲁迅更多的是感到欲哭无泪。”
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个小组有了新的发现,他们通过跳读文章,咀嚼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
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之后,这位教师以一节专题导读课的形式进行了梳理和反馈,无疑是及时有效的。确定以品味“花之甜、酸、苦、辣、咸”进行主题式探讨的教学流程后,如何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以点带面”,以“一类文章”带动“整本书阅读”,这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甜、酸、苦、辣、咸”,以人生五味来表述《朝花夕拾》的阅读感受是合适的,但是五个部分若是平均用力,则会使课堂显得死板。对于学生来说,筛选信息、概括分析、整合提炼,都具有一定难度,只有靠平时系统化的训练,有深度的阅读才能够真正发生。
四、深层解剖分析,探索成长足迹
在整本书通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是一次“拔节”的过程,即从浅层次的人、事,到深层次的“精神特质”,由表及里走向深度阅读。
笔者很赞同一位教师设计的问题:读过这本书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在鲁迅先生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促使他由平凡走向了伟大。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对你的人生规划有什么启示。
在交流中学生清晰地感受到鲁迅的刚毅与骨气、思辨与悲悯、深刻与自省,这些特质都促使他成了独一无二的“民族魂”。在辗转流离的情况之下,他用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眼光,在三个不同时期写了这十篇回忆性的散文,我们从中读到的是五味杂陈,见证的是一个斗士的觉醒历程。他把文字化为匕首,成了在黑暗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人。
这位教师以主题探究的方式推进整本书阅读,这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教师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在文字中来回穿梭,与作者进行深度交流,与自我进行对话,这是阅读的最高层次。
从“最熟悉的陌生人”,到慢慢地了解,再到亲近,最后到产生敬仰,认同这座文化丰碑,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加深认识,在自己的探究中不断思辨,最终从伟人的成长中收获人生的教益。这才是读经典的价值所在,也恰恰是鲁迅先生希望看到的。
《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鲁迅作品的关注,对于鲁迅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特质的关注,打通作品与学生个人生活、成长的通道,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无锡市雪浪中学)
一、激发阅读兴趣,走近童年鲁迅
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阅读,它既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同时也会因为篇幅过长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尤其是遇见鲁迅这样的大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顺利开始整本书阅读的关键。
在阅读推荐时,教师可以先请学生谈一谈对鲁迅的整体印象。在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里,鲁迅是刻板、严肃、不苟言笑的,这种不怒而威的形象成为学生与其产生隔膜的主要原因。
教师可以借助鲁迅生活中的故事来展示生活中鲁迅充满温情的一面,如他爱好美食,关心青年的成长,通过贴近生活的事例,增进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可以有效地消除隔膜。
第一课的导读可以从“寻找鲁迅童年的趣事”开始,串联起富有童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相关篇章。
有教师在谈《朝花夕拾》教学构思时说道:“《朝花夕拾》作为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文字中虽然有冷峻、犀利甚至晦涩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充满童真童趣,能与初中生尤其是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少年产生共鸣。如果将教学重心放在通过理解文中晦涩难懂的句子,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来解读鲁迅,就容易导致鲁迅与学生的隔膜。”
在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中,鲁迅就像一个邻家孩子,天真淘气、追求自由,大家在他的身上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身影。这样,学生一开始的阅读障碍就慢慢地消除了,对经典阅读的畏惧心理也就慢慢地消除了。
二、明确编排目的,了解成长轨迹
通过对目录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朝花夕拾》整本书是按照鲁迅童年、少年、青年的人生阶段来安排篇目顺序的,展示了鲁迅的成长历程。
我们可以将导读课的教学目标细化为:一是能说出书中主要人物与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少年的烦恼和青年的志向;二是梳理篇目顺序,理解全书以作者成长轨迹为线索的整体构思。梳理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以“话题”的方式进行讨论,如“那些人,影响了他”“那些事,改变了他”等。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一个淳朴善良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一位关心弱国百姓的恩师。范爱农(《范爱农》):一个典型的不得志而不断挣扎在封建末世的知识分子。父亲( 《五猖会》《父亲的病》):一位曾让鲁迅既困惑又忏悔的慈父。
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人物、事件及其影响联系起来,绘制鲁迅的人生轨迹图,进行高质量、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让人物在一次次的研读中变得立体丰满、真实可感。
三、开展主题式探究,体悟人生况味
整本书阅读,读散文集和小说又有所区别。小说以情节的发展来安排篇目,而散文集则相对自由,能够独立成篇。《朝花夕拾》虽然以时间为序,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主题探究的方式进行深度阅读。
有教师以“读《朝花夕拾》,品人生况味”为题,设计了精彩的课例。
“人生况味、五味杂陈,童年无疑是记忆中最甜美的篇章。”教师在导读课上以“赏花之甜”作为例子引路:“让我们追随童年鲁迅的步伐,一起去寻找童年趣事吧!”师生在积极互动中,锁定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文字之间来回穿梭品读,师生脑中一个拔“何首乌”,尝“覆盆子”,听美女蛇的传说,到雪后的百草园捕鸟,在三味书屋的课堂上大声诵读,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暗自游戏的天真淘气的孩童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由“赏花之甜”,勾连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这些散发着“温馨的回忆”的篇章,学生感受到鲁迅儿童时期的天真童趣、温暖明朗。
教师通过例子引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通過语段的精读来概括情节,分析人物,体会情感。后面的“酸、苦、辣、咸”的品读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
“我们组从《五猖会》和《无常》中‘品花之酸’,《五猖会》中看戏前的背诵文章让童年的‘我’感到心酸无奈,迎神赛会上的无常带给‘我’很多思考。”
“我们组通过《父亲的病》和《琐记》来‘品花之苦’,父亲的病一下子让年少的鲁迅看到了生活的薄凉,看似荒诞的药方拯救不了父亲的病,而在衍太太的指使下对临终前的父亲的那声大喊,让鲁迅一辈子心怀歉意。”
“通过《藤野先生》和《范爱农》可以‘品花之辣’‘品花之咸’。他爱憎分明,然而国家的积贫积弱,国人的麻木不仁,让鲁迅更多的是感到欲哭无泪。”
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个小组有了新的发现,他们通过跳读文章,咀嚼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感。
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之后,这位教师以一节专题导读课的形式进行了梳理和反馈,无疑是及时有效的。确定以品味“花之甜、酸、苦、辣、咸”进行主题式探讨的教学流程后,如何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以点带面”,以“一类文章”带动“整本书阅读”,这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
“甜、酸、苦、辣、咸”,以人生五味来表述《朝花夕拾》的阅读感受是合适的,但是五个部分若是平均用力,则会使课堂显得死板。对于学生来说,筛选信息、概括分析、整合提炼,都具有一定难度,只有靠平时系统化的训练,有深度的阅读才能够真正发生。
四、深层解剖分析,探索成长足迹
在整本书通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是一次“拔节”的过程,即从浅层次的人、事,到深层次的“精神特质”,由表及里走向深度阅读。
笔者很赞同一位教师设计的问题:读过这本书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在鲁迅先生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促使他由平凡走向了伟大。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对你的人生规划有什么启示。
在交流中学生清晰地感受到鲁迅的刚毅与骨气、思辨与悲悯、深刻与自省,这些特质都促使他成了独一无二的“民族魂”。在辗转流离的情况之下,他用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眼光,在三个不同时期写了这十篇回忆性的散文,我们从中读到的是五味杂陈,见证的是一个斗士的觉醒历程。他把文字化为匕首,成了在黑暗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人。
这位教师以主题探究的方式推进整本书阅读,这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教师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在文字中来回穿梭,与作者进行深度交流,与自我进行对话,这是阅读的最高层次。
从“最熟悉的陌生人”,到慢慢地了解,再到亲近,最后到产生敬仰,认同这座文化丰碑,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加深认识,在自己的探究中不断思辨,最终从伟人的成长中收获人生的教益。这才是读经典的价值所在,也恰恰是鲁迅先生希望看到的。
《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鲁迅作品的关注,对于鲁迅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特质的关注,打通作品与学生个人生活、成长的通道,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无锡市雪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