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想象 引导探究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m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一线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小学数学教学,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放飞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给学生一双探究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数学有魅力”。正如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的那样: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教师要关注课堂信息,把握有利时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一、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有趣”
  我们都知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对学生新知识的获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重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并由此作为数学教学设计起点,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1、精彩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因此,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我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并对学生进行鼓励、积极引导探索。我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巧妙设计问题的:(1)你们了解哪些分数?(2)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纸,你打算怎么折成两部分?(3)(展示同学的作品)哪些是平均分?(4)为什么这两个部分都是用1/2表示,但图形的大小不一样?(5)说说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分数?(6)选一个分数折一折,说说你是怎么折出来的?等等。
  以上的问题设计是认识1/2后马上引导学生认识几分之几部分,虽然学生感到困难,但是学习的起点的确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扩大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空间,提供学生“再创造”的机会,重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课堂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活化问题,激起学生兴趣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所以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我在教学小数除法的时候,我把枯燥的除法题编成了一道学生们最熟悉的购物的问题。今年由于物价上涨,老师买豆角17元才买回2斤豆角,同学们知道多少元一斤吗?这是一道小数除法题,很多学生马上就能猜出8.5元,可是8.5元是怎么算的呢?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数学,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一来学生感兴趣了也就爱学数学了,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二、启发学生探究——“数学有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用教材教,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三、体验探究活动——“数学有理”
  我们知道,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数学活动之中,靠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能在现实的活动中理解和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探究空间和时间,努力实践:“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让每一个学生都真切体验探究的全过程,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有理。
  沙夫萨马认为:“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授那些有助于他们生活的数学知识”,对小学数学,能够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所以说用好数学也是一门技艺。通过这种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活动,学生兴趣倍增,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数学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四、动手实践探究——“数学有魅力”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深化。
  作为教师,我们也应当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在前进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进”,每一次反思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对自己而言,将是一次心灵感悟,更将是下一次自我尝试和飞跃的新起点,我们要立足新课程,积极思考,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带着激情在长期的教学中,放飞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课堂动起来、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常常借助语言思考和分析问题,表达思维,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倘若思维不清晰,则语言就不明确,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就说明思想的混乱。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
期刊
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古人云“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80篇)的名篇”,并在附录中推荐了一批古诗文背诵篇目,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
期刊
课堂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谈几点看法:  一、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驱力。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 决
期刊
【摘要】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它不是一种机械运动,不可能有一种统一的操作方法,因此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可以有各种派系、各种模式,势必“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共同探索”。同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当中, 立足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读书、联想”的做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读书;联想    一、联想  培养能力,必须基于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新的教学方式要求发挥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作用,这就是做师生互动。实现真正的“互动”,首先要强调师生的平等;其次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再次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的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 数学教学;有效互动;合作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
期刊
就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小班化教学,空间形式比较自由,师生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根据以上观点,我在小班
期刊
【摘要】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出作者的意见。教学要从矛盾开始设疑,设疑于重点和难点,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设疑于课堂结尾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设疑;技巧;质量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
期刊
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教材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新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编写,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教材上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活动课。这部分活动内容很好地引领着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帮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充分体现出《数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广大教师面前这一新的课题,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尝试,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实践活动课中的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打破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单调乏味的课堂氛围,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科学引领作用,使课堂教学处于教师精讲、善导、巧评,学生乐学、会学、优学,氛围活跃、和谐、愉悦的状态
期刊
【摘要】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积极探求与认识的倾向,“兴”起,则“思”通。在数学教学中,一直把学习兴趣的培养当成重点教学课题,尤其是对学习后进生的数学兴趣的培养。本文针对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 差生;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