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老师们开始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历史课也不例外。如何让旧模式下枯燥的历史课生动起来,成为众多历史老师探索的重点。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探究,力求让初中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关键字】历史课堂 探究 方法
  历史是一门精妙的学科,它全方位地为人们展现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变化,对于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开阔眼界的学科,他们能从历史课中学习到许多知识,而这些知识是生活中不可能轻易学到的。历史课应该是学生们极为感兴趣的课程,但是现实中的历史课是怎么样的呢?老师照本宣科地念,学生摇头晃脑地背,真正学习历史的乐趣就这样被枯燥的教学模式一点点磨掉。如何让初中历史课堂生动起来呢?下面我將从两方面对此进行一番探究。
  一、 课堂语言幽默化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衡量老师教学技能的条件之一,老师懂得“说话”“会说话”,学生就爱听,所以说一节课上得出不出彩,除了要备课充分以外,老师的课堂语言生动性占的比例相当大。历史课基本上就是依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来讲述的,所以说初中历史课堂想要上得好,就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一般来说“历史教学中课堂语言艺术讲究的是声情并茂,语言准确、生动,声调变化适当、抑扬顿挫,情感饱满,音色悦耳,通俗易懂。”这些是对历史课堂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想要更出彩,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兴趣,我的建议是将幽默引入到自己的教学语言中。幽默是一种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如果将幽默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历史课堂来说好处多多,根据实践,将幽默运用到课堂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调动历史课堂气氛。学生为什么不爱上历史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历史课堂整堂课都是凭借老师的语言组织的,如果老师讲课平淡,则会使整个课堂的氛围枯燥,让人提不起兴趣。总之就是历史课堂语言不生动,不活泼,导致学习氛围枯燥。如果将幽默加入到课堂语言中,就给了课堂气氛一个活跃的因素,老师的语言有了闪光点,学生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注意力也被转移到了与之相关的知识上,对知识点有了关注,有了求知的欲望,整个课堂的氛围就改变了。
  (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幽默运用到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从而推动他们学习历史。历史知识需要记忆,但是有些知识实在是很枯燥,老师可以将知识串联,编成富有幽默性的歌谣或者打油诗,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同时对于历史的兴趣也被提高了。
  二、 现代技术在课堂的运用
  教育学家赞可夫曾提出:“凡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从兴趣而来的东西,凡没有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克服困难而达到真正理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的。”可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是多么的重要。除了老师改善自己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兴趣以外,依靠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有效手段之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教学设备中也增添了许多多媒体设备,而这些设备就是我们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最好手段。以影像技术为例,影像技术是最被大众熟知的一种媒介,学生对此也不陌生。影像媒介可以说得上是能够最大程度让人们接受的媒介,将影像技术运用到课堂上有以下作用:
  (一)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最主要的资料就是手中的教科书以及老师的讲解,但是文字和语言难以描述一些历史史实,若是借助影像技术,这些历史都可以得以重现,学生看着影像,知识就自动进入了头脑中。并且图文、影像并茂的形式使得整个课堂都生动起来。
  (二)展示教材的直观性。影像技术是通过声光影等效果,从人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刺激人的大脑,对于学生来说,影像技术给他们带来了感官上的刺激,同时也为他们设置了一个教科书上的情境,历史书上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在面前,学生会产生一种“融入”状态,更容易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去。多媒体设备属于教育中的“娱乐”设备,将“娱乐”和“教学”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层次,就会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增加,求知的欲望也进一步增强。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学生,所以教师要积极学习,采用多种方法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但同时也要注意,幽默运用和多媒体运用要恰当有度,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需求,如果一堂课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这堂课就是浪费了时间。
  参考文献:
  [1]林永成.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3,(03).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53.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与其教授生硬的写作技巧不如让学生自在地发挥,相互切磋。此消彼長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写作的兴趣不知不觉地提高,这才真正做到了“授人与渔”。  【关键词】写作 评价 交流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文教学也同如此,与其注重引导学生写作文,不如引导学生评作文。交流与评改的过程,既是锤炼语
期刊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这既是数学教学的需要,也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方面。电子白板具有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实现优质高效、合理安排课堂训练、提高练习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白板 数学 兴趣  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
期刊
【摘 要】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一些不良表现,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语言不文明等。本文提出一些解决性办法,包括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和给予促进他们成长的精神食粮,用爱心去感染他们。  【关键词】留守儿童 班级 关爱  在农村从教多年,我接触过许多的留守儿童。今年所接的班级,一共四十名学生,留守儿童有三十五名。简直可以说是留守儿童班。像这样的班级,农村小学有很多。  
期刊
【摘 要】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留给那些“后进生”一些往前冲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要允许反复,找准那把打开孩子心结的钥匙,用心育桃李。  【关键词】后进生 接近 改变 培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只要用心就能找到打开孩子心灵的办法,让孩子绽放出生命的光彩。本人根据教学
期刊
【摘 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应该是一门启发人们对人生,对社会思考的一个学科。工具性使语文服务于生活,人文性证明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语文课堂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语文课堂之源。  【关键词】语文课堂 生活 实践 源头  语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其性质主要体现在符号性、工具性与社会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应该是一门启发人们对人生,对社会思考
期刊
【摘 要】许多学生怕写作文甚至厌恶写作文,可写作恰恰是语文这门课程的灵魂,久而久之会发展成厌恶语文这门课。其实如果教师能够转换思维在写作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也许很多学生会逐渐喜欢上写作。  【关键词】写作 被迫 开放 自由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自主写作,将教师的“教”处于核心、支配地位,学生的“写”处于次要、被支配地位,学生便不能自由写作,更不敢大胆创新。笔者以为,作文教学中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教师应转变观念, 文言文教学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能很好地传承文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言文 课例  在应试教育下,有些老师文言文的教学功利性太强,过于注重对字词句的把握。基本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古汉语知识的介绍,淡化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弱化了文言文
期刊
【摘 要】面对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的现象,本文作者认为其原因在于没有把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作为重点,并建议从写一些有意思的随笔开始,互相欣赏,互通有无,以一当十。  【关键词】 初中学生 作文 兴趣培养  当作文教学遭遇瓶颈——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时,有没有一个突破的出口,可以收到柳暗花明的效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要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上面。  一、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学生不才,
期刊
【摘 要】语文老师要创新阅读活动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个性,积累阅读方法,从阅读活动中接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提高阅读水平 课外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
期刊
【摘 要】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准备,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市级公开课《探究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任务。在这一个星期的准备过程中,我不断地克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把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借助本专业同事的集体力量,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环节如何过渡串接、演示实验如何设计、学生实验如何完成、课堂时间如何分配等等。经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触很多。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所遇、所做、所思。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