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到纸笔之间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_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篇小说《夜茫茫》写于读研期间,我努力回忆彼时心境。
  一个怪异的初冬。北方过早漫天飞雪,南方空调消解暑热。
  昏睡到中午,走出房门,路边一树紫荆开得正好,染红整个夏天的三角梅重新散发仁慈之光。花丛下生锈的路灯杆贴满代写论文的小广告。整整五年,我躲在大学校园里,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遇事便露出学生般的惊恐眼神。
  我的内心忧伤缭绕,它们却让我强颜欢笑;我的梦想早已幻灭,它们却用梦境麻痹我。长久以来,我能做的,只是等待他们丢给忠犬一根没肉的骨头,等待往往漫漫无期。我不知道它们是谁,它们无处不在,电视、报纸、书刊,甚至在亲戚朋友蒙昧未开的头脑里占有一席之地。真想钻进一个地洞,来躲避纷繁的遮蔽和污染。一年来,我多次翻读卡瓦菲斯的一句诗,并把它抄在心爱之书的扉页上:“你会永远结束在这座城市。不要对别的事物抱什么希望。那里没有载你的船,那里也没有你的路。”
  年幼生活在山东乡村,除了语文课本没有读物。二十三岁在衙门做合同制刀笔小吏,领了月俸才开始由着兴趣读书。当然,之前大学时代强制性阅读的遮蔽性教材算不上真正的阅读。二十五岁初读卡夫卡的《地洞》,没有多大感想,待我辞职南下,一路漂泊,经历了一些人事,而立之年重读该篇,不禁拍手叫绝。我也亟需建造一个自己的地洞,来躲避时代的噪音,回避我厌恶的一切。关闭手机,远离圈子,远离相互撕咬的畜群。
  卡夫卡在《地洞》中说:“以前那种生活,既没有任何希望又没有保障,只有危险。如今,我正当壮年,可是一颗心却一直无法安宁,总是担心自己会死在暗绿色的地衣之下。我经常会梦见贪婪的野兽,它们老是久久地徘徊在地衣周围。地洞外面的敌人有很多,敌人的帮凶更多。它们虽然是一伙的,但有时也会相互斗争。”这位现代文学伟大的魔法师发现并揭示了巨大的真实——孤立而绝望的个人。在他的《地洞》中,个人不过是一只长着绒毛的弱小动物,充满恐惧地躲进地洞,艰难地享受片刻的安宁。那个身材瘦长目光温柔的脆弱青年,躲在布拉格的出租屋里给心仪的女人写信,埋头写一段便抬眼看看紧闭的斑驳房门,生怕有人打扰,哪怕是亲人的打扰。每当捧读卡夫卡的小说,我的眼前便浮现出这个静谧场景,书页之间投射出一束白光,照亮我脚下的路。伟大的作家让读者在作品中看到自己,作家与读者超越时空互为镜像。卡夫卡以蔑视和颓废的姿态对抗社会法则,跟贝克特的“我已经不追求成功只追求失败”达成共鸣。他躲进地洞,躲进自我的小天地,回避庸众的狂欢和无意义的生活。
  我近期的失眠症。午夜之后,躺在床上,焦虑与梦魔携手而至。白天瞎忙,午夜之后直面命运,发现自己正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我读文学硕士的最后一年,导师南翔退休,我成了关门弟子。对他的称谓,我更乐意用师父,有古时拜师学艺的味道。学院体制的“导师”称谓在我眼里是侮辱性的标签,“导师”往往是那种高高在上开学毕业各见一次的挂名导师,并且喜欢在学生的文章前署名为第一作者。显然,南翔不是,他是作家,所以,称呼师父更为合适。五年来,我们每个星期见面,谈文学聊女人百无禁忌,他像很多开明的成名作家一样,对文学晚辈提供荫庇却从不干涉写作自由。他在自己的简介中习惯把教授头衔写在前面,我更乐意视他为作家。对于学院体制内的导师,我从来抱有一丝质疑,不相信那种抄来抄去的学术,还得时刻提防讲台上的那个人是不是拘捕人灵魂的秘密警察。我也不相信茫茫大海中的舵手,我更相信握在自己手中的罗盘和指南针。写作是私人事件,只忠实于自我,任何强制性的写作培训都是对写作自由的粗暴干涉。
  硕士毕业对我来说并不意味着手捧毕业证学位证觅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是我即将失去安稳的写作环境。三年来,我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和一系列中短篇小说,这才是最重要的收获。我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要么考文学博士,继续谋求安稳的读写环境;要么踏上前途未卜的专业写作之路。寻觅一份安稳的体制内工作是我首先排除的选项,因为磨灭个性和生产蠢货是现行体制的拿手好戏。从小到大,总有各类小丑跳出来指导人生,指导价值观,指导写作,也总要强制参加各种考试各样培训,真他妈的受够了。作为个体的人诞生于世,却总有虚妄症患者提前为你设计好人生道路,让当事人自行建构自己的生命变得尤为艰难。个体的人异化成工具性的螺丝钉,遵从奴隶美德,在时代的传送带上徒然劳碌向死而生,哪一天是为自己而活?
  对热衷写作的文学青年来说,就读文学院的怪诞不亚于颠沛流离的怪诞。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说:“没有任何的艺术时代能像我们在这个时代所看到的这样,所谓的修养与真正的艺术竟会如此陌生地相互对立。”当下的文学院为此提供了最佳注脚,一边大谈文学艺术,一边排挤写作青年;一边抱怨高校培养不出作家,一边举起刽子手的屠刀;一边宣传支持学生创作,一边独尊拼凑剪裁资料之术。坚硬的岩石上无法盛开美艳的文学花朵,课堂上的教义显得邪恶而愚蠢。就我个人学院经历,尚遇一本正经之教授先生当堂指责文学创作是不务正业,以培养之名奉劝我放弃写作,还威胁说再瞎写不发给毕业证。听之骇然,连夜拜读其论文,却发现涉猎浅薄,文笔粗糙,智识褊狭,毫無可观之处,倒是浪费了不少打印纸。为了分析一部文学作品写就的论文永远比不上作品本身,何况当下论文陷在近亲繁殖的内循环泥淖中,论文作者却往往摆出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态,仿佛见解远远超过作品本身。
  走出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的文科教学楼,响晴的冬日天空下回荡着凯尔泰斯·伊姆莱的呼声:“人们在我的四周筑满了围墙,将我的意识据为己有,这就是教育。他们时而用关爱的话语,时而用严厉的教诲使我慢慢成熟,他们在彻底毁灭我。”
  期待城市边缘一个带简单家具出租的狭小单间。台灯投射出昏黄的光影,灯罩是一方彩绘的瓷器,书架上摆满自己喜欢的书,白纸黑字在昏黄的光影下柔和可爱。这正印证了卡尔维诺对理想读写环境的想象:现在不过是窗外的噪音,而我们追随经典,让经典清晰地回响在房间里。
  可现实与理想之间有着永恒的冲突,毕业后,不得不工作。疏离在周遭弥漫,我想逃,带着躁动不安的幻想,逃进纸笔之间,享受编织词语的乐趣和自由飞翔的快感。小说中的那个人,行走在夜幕下的城市,拉着姑娘的手,全然不顾别人的目光。他不想成为别人希望他成为的人,他只想做他自己。姑娘终会走,姑娘一走,他就孤单了,唯见夜茫茫,又在黑暗中,寻找一丝萤火虫的幽光,把自己照亮。
其他文献
瑞尼尔·哈特柏(Reynir Hutber):  视觉艺术家,实验电影人,音乐人。从事多种艺术媒介的创作,包括表演艺术、装置、雕塑和新媒体等。他经常利用数字信息的可塑性创造视觉作品,通过展现人体不可能完成的长时段身体耐力和“去真实化”的脆弱行为,勾勒出真实与虚构,可见与不可见,自由与被剥夺状态的边界线。对数字技术的批判使用是他的实践核心,在过去几年里,他在欧洲各地如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布鲁塞尔和
期刊
这些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事了。记忆是细碎的,很大程度上是不准确的,骗人的。我不敢说它们有什么意义。  首先浮现在脑海的是房子,最重要的事情在此处上演。  相邻十来间一款一式的房子,前后七八排:楼高四层,灰水泥墙,暗朱红漆木门和窗框。巷子平整,不见哪一户凸出或凹进。如果站在半空,会觉得这一区的“切边”整齐。  房屋前门带小园子,杂花绿叶藓苔从墙上蹿出,但人们多从后门出入。至少,我们是这样。因之,
期刊
很多年里,除了我们几个“太阳石诗社”的老家伙,江湖上鲜有人知道杨庆祥写诗。说起当年的太阳石诗社,真可谓怪才云集:如今风靡网络的北大万能文艺青年彭敏,海淀身残志坚的四大才子之首何不言,写古诗“不知春色不伤神”的段莹,长发飘飘取名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顾城,远走高飞的文湘慧,以及后来接班、一手将社团经营破产的任牧张学振等等。我大一时因为诗社组织的一次诗歌比赛懵懂入伙,此后经年,不能自拔。大约是在某次例行的
期刊
这组小说,我现在又不太满意,因为我觉得现在可以写得更好了,不过它们也是我付出过心血的。《完成一场行为艺术》是来源于一个灵感,我有一个好闺蜜,曾经做过几次行为艺术,我便从这得的灵感。《契约》是一个小女孩追求自由的故事。《被风席卷的城市》写的大概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其实它们几乎属于完全虚构,是一种比较“空”的虚构。现在看来,虚构,也要有根,不能空,这是我对它们不满意的点。当然最好的地方,大概在
期刊
1、《放弃》之前  《放弃》是上世纪90年代初创办于北京的一本非官方文学刊物,以发表小说为主。创办人一开始有逢六、大包、我,我们几个都是计委大院子弟,都是发小,后来丁天、徐星加入,或者说,徐星算不得“加入”,只是好多次商量《放弃》事宜是在徐星家。那时,徐星早已名满天下,他为我们提供场地,出主意,兼请我们吃饭喝酒,算是为我们这些后辈撑腰打气吧。  计委大院坐落在北京西郊三里河,这里是新中国许多大部委
期刊
一  终于有时间可以来谈谈戴潍娜的诗歌了。说起来这是早就该进行的事情——至少要提前到2005年,那是我最早接触到彭敏、何不言、戴潍娜等人民大学的校园诗人。这个名单还包括顾城,此顾城非彼顾城;苦瓜,不是用来炒菜的;任牧,他真的变成了一个卖菜的,并筹到了几百万的天使投资;张学振,据说他经常没钱吃到像样的菜;等等。在一次诗歌讲座的间隙,我唤彭敏于座前(他当时肯定惊讶这个SB是谁啊?),叮嘱叫上人大的诗人
期刊
1  这儿有场行为艺术,我是坐在家里完成的。  昨天,我从东四环坐出租车去西单大悦城见个朋友,原本四十分钟的路程,我花了将近两个小时。主要不是碰上堵车和交通管制,而是雾霾太大,司机得小心翼翼地开车,生怕撞到行人。  车刚拐出大望路,行驶到桥下,司机突然踩了刹车,一个披红色风衣的女人提了提衣服下摆,扭扭屁股,擦着车身走过去。要不是刹车及时,她早就没命了。司机取下眼镜,拿布擦着,他说,很吓人,我是真没
期刊
大约二十多年前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和张弛坐在三里河回民区的一个街边摊喝酒,那时我常在那一片活动,张弛住木樨地,离这儿也不远。大概因为就我们俩人,我便抛出了我的招牌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或者说你为什么活着呢?记得当时张弛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为我妈活着。然后又说,人三十之前为自己活,三十之后为别人活。那时张弛三十多岁。我又问他对宗教怎么看,你会信个什么教吗?张弛说宗教对他而言像个深坑,他好奇但更多是
期刊
萨拉·简·斯凯夫:  表演艺术家,现任教于圣三一大学戏剧系。曾赴中国导演爱尔兰当代著名剧作家玛丽娜·卡尔(Marina Carr)的代表作《猫原边……》(By the Bog of Cats…),此剧改编自古希腊悲剧《美狄亚》。  邓菡彬、曾不容、萨拉·简·斯凯夫(以下简称邓、曾、萨)。  曾:我们对您关于“美狄亚”的课题很感兴趣。事实上我们今年秋天就会去做一个关于美狄亚的表演。(注:访谈中谈到的
期刊
好长时间没写狗子了,一是因为过去写过很多狗子,包括他的方方面面;二是现在关注狗子的人很多,狗子几乎成了一个公共话题。但是狗子仍然值得一写,主要是我对他仍然抱有兴趣,写起来不太费劲;更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我们又共同经历过一些东西,也可以说是一些文化事件,让我对他又有了些新的了解(或者困惑),所以即便是朋友,也有必要进行一番表扬和自我表扬。  几年前写完《迷途》,我认为狗子开始面临着某种写作危机,直觉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