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较法 有效提升数学思维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F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是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在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构建高效、自主的课堂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自主课堂中,尽管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也能紧跟时代要求,关注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存在着只关注其外在的“形”,并没有抓住其内在的“学生主体”的本质,只抓住了课堂教学中的几个步骤、环节,而忽略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升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比较”这一方法的恰当运用。
  一、透析比较的重点,厘清概念本质
  顾名思义,“比较”就是分析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因此,在运用比较法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所要比较的重点内容,明确比较内容的本质属性。
  例如,在教《小数的大小比较》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出示例题:买1副三角尺用0.6元,买1本练习本用0.48元。三角尺和练习本,哪个贵一些?其次,学生进行自主比较并进行成果展示。在展示环节,有学生提出了一种方法:可以先将“元”转换成“分”,然后比较。即:0.6元=60分,而0.48元=48分。因为60分>48分,所以0.6>0.48。该教师在教学中对此方法进行了简单说明后就开始进行方法之间的比较了。
  事实上,教师可以就此方法中的转换比较的思想进行深入剖析,渗透比较的思想,激活学生的比较思维。为此,教师可以在提倡解题方法多样化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每个小数所包含的计数单位的分析,感受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本质。如上述片段中,学生根据前面刚学习过的小数的性质,将0.6改写成0.60,得出0.60大于0.48时,教师要及时介入,适时追问:为什么0.60就一定大于0.48呢?引领学生深入思考:都是两位小数时,那么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相同的,都是0.01。0.60里面有60个0.01,而0.48里面有48个0.01。计数单位相同时,只要比较两个数中包含计数单位的个数即可。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理解了二者的相同点,从而更容易掌握知识。因此,运用比较法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把握比较的时机,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以生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少讲学生多说”等理念已深入教师内心,但教师依然是“学生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例如,在《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中,教师呈现了例题后,学生们踊跃回答,提出了5种解题方法:
  生1:将“元”转换成“分”然后进行比较,即0.6元=60分,0.48元=48分。因为60分>48分,所以0.6>0.48。
  生2:将“元”先转换成“角”和“分”,然后进行比较,即0.6元就是6角,0.48元是4角8分,6角大于4角8分,那么0.6>0.48。
  生3:0.6=0.60,0.60>0.48。你们同意我的想法吗?
  生4:老师,我是画图比较的。0.48和0.6可以画成这样(如图),所以,0.48<0.6。
  生5:我有个建议,第二幅图也应该平分成100份,好比较。
  仔细观察这些方法,显而易见,生1和生2的方法是相似的,生4是对生3的补充说明,生5的方法是对生4的方法的改善与简化。这些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由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会概括与总结,促使思维的转变与提升。具体来说,教师在这一环节进行了三次引导:
  第一次引导是生1、生2呈现了不同的方法后,教师可以顺势让学生观察发现两位同学所采用的方法有不同。在比较中明确:生1是转化为“分”来比较的,生2是转化为几角几分,然后再比较出大小的。第二次引导是生3和生4提出想法后,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进行比较与概括,得出:生3与生4的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计数单位是0.01。只是生4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他(她)的图能更清晰地说明生3的想法,更直观地解释0.60大于0.48的理由。第三次引导是当生5给生4提出建议后,教师要抓住时机,点拨学生在第二幅图中应该平均分成100份,这就意味着“计数单位”相同,方便比较。引导学生学会将生活语言转为数学语言,要善于捕捉信息,适时追问学生:“都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呢?这两幅图什么相同?”推动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明白计数单位相同,便于比较。
  三、聚焦思维的比较,训练辩证思维的能力
  比较法是学生认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比较的内容、方法,更要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侧重不同方法背后的不同思维模式,深化学习内容。
  在上述教学中,生1提出:可以直接换算成“分”来比较。因为0.6元=60分,0.48元=48分。所以,60分>48分,即0.6>0.48。生2提出:0.6元=6角,0.48元=4角8分,6角>4角8分,所以0.6>0.48。
  此时,如果教师仅仅是让学生停留在“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在于一个是换成了分,一个是换成了角和分”这个层面,就会影响学生深入思考习惯的培养,从而导致教学浮于表面、课堂重形轻实的现象。一种比较得益的做法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完整地总结出两种方法的异同点。从根本上而言,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采用的换算的单位不同,前者是换算成“分”,后者是换算成“几角几分”来比较的。二是两种方法在进行单位换算时的进率不同,元和角的进率是10,元和分的进率是100。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在于都用了“转换”的思想,都是先转化成相同单位,然后把原来的小数转化为相同单位的数,结合整数的知识去比较。
  同理,生3和生4的方法虽然看似一致,但也存在着逻辑差异,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种方法所依靠的思维过程。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右图,让学生思考这里0.6里的“6”表示什么?0.48的“4”又表示什么呢?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可知:第一个图中有6个0.1,第二个图中有4个0.1。因此,0.6里的“6”表示6个0.1,0.48的“4”表示4个0.1。6个0.1大于4个0.1。
  其次,教师追问:“6和4的计数单位是怎样的?”学生们轻而易举地就能回答出:它们的计数单位相同,只要比6和4的大小就可以。接着,教师再追问:“将同样大小的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0.6可以看作多少个0.01?0.48呢?”此时,生3提出:“把这两个小数都改写成三位小数,那么计数单位就是0.001。计数单位相同了,只要比各有多少个0.001就可以了。因此,0.6=0.600,0.48=0.480,0.60>0.48。”而生4则指出:“0.6和0.48,其实只要将0.6写成两位小数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写成三位小数。”
  在如此深入的分析下,学生会发现:解题方法的根本在于思维模式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另外,本节课虽然方法多样,但不同的方法都渗透了“计数单位相同,便于比较”这一数学知识。
  通过《小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到,自主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展示、自主交流并不是放任不管,而应时时引导学生善用比较,步步有思维,处处有收获。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比较,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才能让比较落叶归根,让思维品质得到质的提升与飞跃。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沿江小学)
  (责任编辑 曉寒)
其他文献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小学生身心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我国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较重。为此,要充分认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明确体育不仅能够强健小学生的体魄,调节小学生心理,同时对于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有着积极影响。小学生这一阶段,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思维较为活跃,但他们的社会阅历较少,没有很好的分辨能力,周边的环境很容易对其产生影响,人格还趋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所以,很多教育专
期刊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优质的合作学习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是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重视程度,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营造优质的教学课堂,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适应新时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我校在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中,促进了德育的有效渗透。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品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
期刊
【摘要】網络学习突显了英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学习英语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对网络环境下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找出了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一、引言  参加本次调查的有320人,除去20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300份,调查对象为晋中学院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音、体、美专业除外),一共八
期刊
在当今的移动智能和“互联网+”时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中有效学习、高效工作和高品质生活的必备技能。这就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微视频教学是实现这三个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微视频教学概述  1.微视频的概念。微视频,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学习应当建立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之上,推动学生通过多样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足够的经历和足够的体会,让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落实到具体教学行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重视预学,找到学生的起点  预学是
期刊
教育案例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中一种常见的成果表达形式,也是教师喜闻乐见且易于表达的一种教育写作文体。教育案例的撰写究其实质即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生动记录与自觉反思,对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大有裨益。在课题管理与指导的过程中,笔者接触到许多一线教师大量的教育案例。从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不断研究探索的可贵精神,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教育爱学生的真情实感,但同时也看到
期刊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更加重视课程游戏化,以此突破传统幼儿园教学的局限。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育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园本特色指的是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教育特色文化,将园本特色与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让幼儿在表达和操作中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并获取更多的知识。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科目的识字教学是学习语文最开始的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步。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字体的构成、字音的读法,这是学生写作、造句的基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还要增加汉字教学的数量。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学习这件事的认识尚未达到比较清晰的程度,往往对于枯燥的汉字教学提不起兴趣。趣味化识字教学的主旨在于寓教于乐,采用趣味方法对识字教学进行转化修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教育信息化促使微课教学逐步成为教育领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在小学阶段,微课具有多重优势作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需要合理使用微课,在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增进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实现数学微课与传统数学课堂的融合。  一、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势分析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自主学习是通过创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