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少年感恩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领域,要不断挖掘感恩教育的新内涵,既继承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点和主题;要整体把握感恩教育的特征,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要不断进行方法创新,注重心理的层次性、渗透性和过程的愉悦性。
关键词:感恩教育;抗震救灾
感恩是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逐渐抬头,人们的感恩思想受到冲击,呈现出感恩精神缺失现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感恩的价值越来越凸显,时代强烈要求强化感恩意识,培育感恩情感,践行感恩行为。青少年一代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优良传统的继承者,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学会感恩是一个合格青少年的基本素质,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感恩教育也成为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弘扬传统,立足现实,丰富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教育内容是指感恩教育活动中所要传授的感恩道德价值和感恩道德规范。感恩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感恩,也包括实际生活中具体的感恩。从历史纵向的坐标来看,感恩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传统感恩教育、现代感恩教育等。
古往今来,在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感恩精神都占有一席之地。宗教学认为,感恩教育的基础是关怀心理。关怀是在精神上的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感,并通过行为来表达对他人及其需要的满足。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作为感恩的一个要素,也是感恩教育的基础,我们需要被他人关怀,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怀他人,这种双边关系也正是感恩教育所包含的。人本心理学认为,感恩教育是一种共生共荣共存的教育,体现了人的目的与手段的同一性。感恩能防范和消除自我中心和自我膨胀,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有助于增加人际互信,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自信、包容、合作、共享的品质,实现尊重自我与关爱他人的统一,增强对生活、他人、社会,对整个自然界的爱与信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时闪烁着感恩精神的智慧之光。感恩精神的理论基础是仁爱思想,仁爱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仁爱推崇“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倡导人们要有爱心与责任感,由爱自己父母推广到爱别人、爱人民、爱国家,多尽爱的责任,多做“爱的奉献”。因此,古圣先贤十分推崇“知恩图报”,认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并且感恩也成为人们普通奉行的一种行为准则。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批判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青少年传统感恩教育,也要正确对待西方历史文化伦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养,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施恩、知恩、感恩、报恩的良好风尚。
从现实层面上看,感恩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迁,感恩思想也在发生着历史擅变,它的内涵在不断扩大,感恩道德的社会功能内容也更加丰富。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范畴,有着一般道德教育共同的规律性,它又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有特殊的教育内容要求和目的。它有鲜明的整体性,既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集真、善、美为一体,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道德知识是前人的道德实践的总结,是社会群体道德经验的结晶。”[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感恩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青少年思想活跃,反应敏锐,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观念,尤其是在一些现实热点、焦点问题上。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感恩教育生动教材和宝贵资源,创新和丰富感恩教育内容,提升青少年感恩教育效果。
例如,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一次大创伤、一次大考验,也是一次大爱彰显。灾难凝聚力量、灾难孕育着生机、灾难催生希望。地震可以使人们失去家园、失去亲人,但是人之所固有的大爱和感恩的情怀,又可以使人们获得希望、获得力量获得生命的价值。在伟大的抗震救灾过程中形成了万众一心、友爱互助、尊重科学、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在救人、抢险、捐款、献血、义演等一系列救助活动中,许多鲜活的面孔和事迹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世界。面对祖国的大爱、面对社会的大爱,我们青少年一代应从中领悟到学会互助、学会感恩。作为青少年德育工作者,必须抓住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极好机遇,挖掘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引导青少年珍爱生命、感恩社会、报效祖国。
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感恩内容也与时俱进,体现出崭新时代性。青少年感恩教育内容立足于时代,立足于青少年,关注现实生活重大问题,增加感恩教育的新内容,提升感恩教育内容。要不断挖掘感恩理论上的新内涵,把握感恩教育理论的先导性,使学校感恩教育既继承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点和主题,保持活力和生机。
二、知情意行相统一,提高感恩教育效果
感恩教育要让青少年从自己内在需求和现实特点出发,认识感恩道德要求,形成一定的感恩道德认识,产生感恩情感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感恩道德信念,并将其外化为感恩行为,即就是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首先,树立感恩的道德意识。古代思想家朱熹认为:“义理不明,如何践履?”[2]对感恩的内涵和时代精神的认识是青少年感恩道德形成的主体前提和理性基础,更重要的是形成感恩理念,引导青少年追求道德理想,实现自我的道德完善。应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到感恩的人文价值或内在价值,培养青少年学生基于文化传统、人文理想与理性精神之上的感恩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人德性。其中责任意识是感恩意识的重要基础。责任是指社会活动主体因某种社会角色而应承担的职责。责任与感恩是紧相连的,责任是内心深处对感恩的理解和升华,而感恩总是通过内在的责任感转化成某种行为而表现出来的。一些青少年缺乏理性辨别和分析选择能力,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中心思想严重,对社会要求多,对自己规范少,缺乏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应强化青少年责任意识教育,首先承担起对自己的修身治学的责任,然后才有可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健康积极的一面总是占主流,但不可避免仍存在社会责任感缺失,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有的人不知恩、不记恩、不报恩,甚至以怨报恩;有的只比所得,不比所劳,甚至不劳而获;有的对待父母不尽孝心,把父母的含辛茹苦、辛勤养育抛之脑后,典型就是追求所谓自我价值,地震来了父母也不会救的“范跑跑”;有的对待他人,缺乏与人为善,互相帮助的社会道德,与人相处没有友善心态、感恩心态,人际关系冷漠,人格自私扭曲。因此,必须首先加强责任意识培育,牢固树立责任、奉献、回报观念,引导青少年学会感恩,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他人,强化青少年感恩意识,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友爱互助的良好品格,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其次,培养感恩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个人对现实生活中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爱憎、好恶、信任、同情、痛苦等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它往往成为道德实践的直接动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情感乃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感恩意识是感恩情感的前提和基础,而感恩情感是感恩意识的升华,只有在合情合理、情理交融的基础上将感恩道德认识升华为坚定高尚的感恩道德情感,用用感恩情感来擦亮他们智慧的火花,照亮他们内心的灵魂,才有可能内化为道德品质,健全他们的人格。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个被战士救出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吃力地将右手举过头顶,向四周的战士敬着队礼,充分展现了一颗真诚的感恩的心。在这场大灾难,大援救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件,强烈地震撼人们的心灵,让人们记住了许多鲜活的中华儿女面孔,唤醒了一些人逐渐麻木的情感,人们感恩情感空前高涨,这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以情感人,以情动情,不断催生善的情感,扩大着爱的范围,让感恩的心不断延续传递。
再次,锤炼感恩的道德意志。“所谓道德意志,是个体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通过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等表现出来的能动的实践精神”[3]它有三个重要特征:自决性、自主性、自律性。道德意志坚定,才能克服诸多内外困难,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规范来抉择和调控自己的行为。汶川特大地震中,青少年体现出了宝贵品质,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地陷天不塌,许多人刚从废墟里救出来,就纷纷加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中去,懂得感恩,坚忍不拔,在互相帮扶中展示大爱,闪现人性的耀眼光芒。
最后,形成感恩的行为习惯。中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4]因此“功夫全在行
上”[5]感恩不仅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行的基础,它几乎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缺少感恩实践,以致感恩认知与感恩行为产生脱节,是青少年感恩素养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感恩教育还必须重视实践环节,使青少年形成感恩的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的最终目的。因此,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而导之以行,促进感恩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挖掘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许多事迹和人物,引导青少年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将感恩之心化作成才动力,为民族复兴奉献青春与智慧,尤其是转化为实际行动并持之以恒。在抗震救灾中,广大青少年他们纷纷捐款、捐物、献血、参加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贴近学生心理,运用多样方法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方法是多样的,常用的有传授知识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法、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法、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法、舆论褒贬与量化评价相结合法等。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并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方法的创新。
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法必须立足青少年的特定对象、特定任务,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借鉴道德教育的一般方法,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感恩教育方法运用有一定要求。
首先,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法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层次性,遵循德育规律,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和导之以行。道德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感恩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外界要求与学生道德心理发展水平的吻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柯尔伯格认为“青少年是道德哲学家”。所以,我们应重视学生道德实践主体性,根据他们道德心理发展的水平与规律来安排感恩教育内容,通过他们自己的积极活动与思考得出感恩道德认识,培养感恩道德情感,锤炼感恩道德意志,养成感恩行为习惯。
其次,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法运用要讲究渗透性。感恩精神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需要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又要求很强的外在约束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理想的感恩教育追求一种"无痕"的教育,青少年在生活中,只要他在真实地经历、感受和体验感恩生活,也便在感恩教育中,在这种意义上说“过程即目的”。
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特点,把感恩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抓住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大好契机,采取收听收看节目、参观图片展览、辩论课、演讲赛等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许多英雄壮举,感知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社会的爱,使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归属的心理需求,了解感恩,认知感恩,使感恩要求融入学生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心性品质,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最后,由感动到行动。
再次,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法运用要注意影响过程的愉悦性。愉悦的情感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动力源泉,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情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类道德心理深处最活跃的因子,是个体道德品质的稳定因素。感恩道德教育不能仅仅是知识化、认知化也应重视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道德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的道德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人的情感体验恰恰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存在,情感随感而发,追求“发而中节”,是将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心理要求的重要过程。因此,感恩教育方法的运用应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时触发学生的种种激情和向往,消除他们精神上的压抑状态,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亢奋和激动等心理状态下接受它、被“熏陶”、被教育,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使学生思想上受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升华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培养感恩品质。
[参考文献]
[1] [3]唐凯麟.《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8;252
[2][5]《朱子语类》卷13
[4]《朱子语类》卷9
此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抗震救灾精神与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JK08BDY001]
关键词:感恩教育;抗震救灾
感恩是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逐渐抬头,人们的感恩思想受到冲击,呈现出感恩精神缺失现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感恩的价值越来越凸显,时代强烈要求强化感恩意识,培育感恩情感,践行感恩行为。青少年一代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优良传统的继承者,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学会感恩是一个合格青少年的基本素质,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感恩教育也成为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弘扬传统,立足现实,丰富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教育内容是指感恩教育活动中所要传授的感恩道德价值和感恩道德规范。感恩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感恩,也包括实际生活中具体的感恩。从历史纵向的坐标来看,感恩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传统感恩教育、现代感恩教育等。
古往今来,在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感恩精神都占有一席之地。宗教学认为,感恩教育的基础是关怀心理。关怀是在精神上的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感,并通过行为来表达对他人及其需要的满足。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作为感恩的一个要素,也是感恩教育的基础,我们需要被他人关怀,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怀他人,这种双边关系也正是感恩教育所包含的。人本心理学认为,感恩教育是一种共生共荣共存的教育,体现了人的目的与手段的同一性。感恩能防范和消除自我中心和自我膨胀,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有助于增加人际互信,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自信、包容、合作、共享的品质,实现尊重自我与关爱他人的统一,增强对生活、他人、社会,对整个自然界的爱与信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时闪烁着感恩精神的智慧之光。感恩精神的理论基础是仁爱思想,仁爱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仁爱推崇“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倡导人们要有爱心与责任感,由爱自己父母推广到爱别人、爱人民、爱国家,多尽爱的责任,多做“爱的奉献”。因此,古圣先贤十分推崇“知恩图报”,认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并且感恩也成为人们普通奉行的一种行为准则。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批判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青少年传统感恩教育,也要正确对待西方历史文化伦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养,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施恩、知恩、感恩、报恩的良好风尚。
从现实层面上看,感恩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迁,感恩思想也在发生着历史擅变,它的内涵在不断扩大,感恩道德的社会功能内容也更加丰富。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属于道德教育范畴,有着一般道德教育共同的规律性,它又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有特殊的教育内容要求和目的。它有鲜明的整体性,既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集真、善、美为一体,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道德知识是前人的道德实践的总结,是社会群体道德经验的结晶。”[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感恩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青少年思想活跃,反应敏锐,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观念,尤其是在一些现实热点、焦点问题上。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感恩教育生动教材和宝贵资源,创新和丰富感恩教育内容,提升青少年感恩教育效果。
例如,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一次大创伤、一次大考验,也是一次大爱彰显。灾难凝聚力量、灾难孕育着生机、灾难催生希望。地震可以使人们失去家园、失去亲人,但是人之所固有的大爱和感恩的情怀,又可以使人们获得希望、获得力量获得生命的价值。在伟大的抗震救灾过程中形成了万众一心、友爱互助、尊重科学、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在救人、抢险、捐款、献血、义演等一系列救助活动中,许多鲜活的面孔和事迹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世界。面对祖国的大爱、面对社会的大爱,我们青少年一代应从中领悟到学会互助、学会感恩。作为青少年德育工作者,必须抓住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极好机遇,挖掘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引导青少年珍爱生命、感恩社会、报效祖国。
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感恩内容也与时俱进,体现出崭新时代性。青少年感恩教育内容立足于时代,立足于青少年,关注现实生活重大问题,增加感恩教育的新内容,提升感恩教育内容。要不断挖掘感恩理论上的新内涵,把握感恩教育理论的先导性,使学校感恩教育既继承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点和主题,保持活力和生机。
二、知情意行相统一,提高感恩教育效果
感恩教育要让青少年从自己内在需求和现实特点出发,认识感恩道德要求,形成一定的感恩道德认识,产生感恩情感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感恩道德信念,并将其外化为感恩行为,即就是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首先,树立感恩的道德意识。古代思想家朱熹认为:“义理不明,如何践履?”[2]对感恩的内涵和时代精神的认识是青少年感恩道德形成的主体前提和理性基础,更重要的是形成感恩理念,引导青少年追求道德理想,实现自我的道德完善。应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到感恩的人文价值或内在价值,培养青少年学生基于文化传统、人文理想与理性精神之上的感恩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人德性。其中责任意识是感恩意识的重要基础。责任是指社会活动主体因某种社会角色而应承担的职责。责任与感恩是紧相连的,责任是内心深处对感恩的理解和升华,而感恩总是通过内在的责任感转化成某种行为而表现出来的。一些青少年缺乏理性辨别和分析选择能力,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中心思想严重,对社会要求多,对自己规范少,缺乏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应强化青少年责任意识教育,首先承担起对自己的修身治学的责任,然后才有可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健康积极的一面总是占主流,但不可避免仍存在社会责任感缺失,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有的人不知恩、不记恩、不报恩,甚至以怨报恩;有的只比所得,不比所劳,甚至不劳而获;有的对待父母不尽孝心,把父母的含辛茹苦、辛勤养育抛之脑后,典型就是追求所谓自我价值,地震来了父母也不会救的“范跑跑”;有的对待他人,缺乏与人为善,互相帮助的社会道德,与人相处没有友善心态、感恩心态,人际关系冷漠,人格自私扭曲。因此,必须首先加强责任意识培育,牢固树立责任、奉献、回报观念,引导青少年学会感恩,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他人,强化青少年感恩意识,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友爱互助的良好品格,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其次,培养感恩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个人对现实生活中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爱憎、好恶、信任、同情、痛苦等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它往往成为道德实践的直接动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情感乃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感恩意识是感恩情感的前提和基础,而感恩情感是感恩意识的升华,只有在合情合理、情理交融的基础上将感恩道德认识升华为坚定高尚的感恩道德情感,用用感恩情感来擦亮他们智慧的火花,照亮他们内心的灵魂,才有可能内化为道德品质,健全他们的人格。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个被战士救出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吃力地将右手举过头顶,向四周的战士敬着队礼,充分展现了一颗真诚的感恩的心。在这场大灾难,大援救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件,强烈地震撼人们的心灵,让人们记住了许多鲜活的中华儿女面孔,唤醒了一些人逐渐麻木的情感,人们感恩情感空前高涨,这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以情感人,以情动情,不断催生善的情感,扩大着爱的范围,让感恩的心不断延续传递。
再次,锤炼感恩的道德意志。“所谓道德意志,是个体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通过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等表现出来的能动的实践精神”[3]它有三个重要特征:自决性、自主性、自律性。道德意志坚定,才能克服诸多内外困难,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规范来抉择和调控自己的行为。汶川特大地震中,青少年体现出了宝贵品质,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地陷天不塌,许多人刚从废墟里救出来,就纷纷加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中去,懂得感恩,坚忍不拔,在互相帮扶中展示大爱,闪现人性的耀眼光芒。
最后,形成感恩的行为习惯。中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4]因此“功夫全在行
上”[5]感恩不仅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行的基础,它几乎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缺少感恩实践,以致感恩认知与感恩行为产生脱节,是青少年感恩素养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感恩教育还必须重视实践环节,使青少年形成感恩的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的最终目的。因此,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而导之以行,促进感恩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挖掘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许多事迹和人物,引导青少年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将感恩之心化作成才动力,为民族复兴奉献青春与智慧,尤其是转化为实际行动并持之以恒。在抗震救灾中,广大青少年他们纷纷捐款、捐物、献血、参加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贴近学生心理,运用多样方法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方法是多样的,常用的有传授知识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法、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法、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法、舆论褒贬与量化评价相结合法等。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并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方法的创新。
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法必须立足青少年的特定对象、特定任务,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借鉴道德教育的一般方法,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感恩教育方法运用有一定要求。
首先,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法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层次性,遵循德育规律,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和导之以行。道德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感恩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外界要求与学生道德心理发展水平的吻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柯尔伯格认为“青少年是道德哲学家”。所以,我们应重视学生道德实践主体性,根据他们道德心理发展的水平与规律来安排感恩教育内容,通过他们自己的积极活动与思考得出感恩道德认识,培养感恩道德情感,锤炼感恩道德意志,养成感恩行为习惯。
其次,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法运用要讲究渗透性。感恩精神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需要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又要求很强的外在约束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理想的感恩教育追求一种"无痕"的教育,青少年在生活中,只要他在真实地经历、感受和体验感恩生活,也便在感恩教育中,在这种意义上说“过程即目的”。
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特点,把感恩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抓住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大好契机,采取收听收看节目、参观图片展览、辩论课、演讲赛等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许多英雄壮举,感知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社会的爱,使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归属的心理需求,了解感恩,认知感恩,使感恩要求融入学生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心性品质,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最后,由感动到行动。
再次,青少年感恩教育方法运用要注意影响过程的愉悦性。愉悦的情感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动力源泉,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情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类道德心理深处最活跃的因子,是个体道德品质的稳定因素。感恩道德教育不能仅仅是知识化、认知化也应重视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道德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的道德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人的情感体验恰恰反映了人最真实的存在,情感随感而发,追求“发而中节”,是将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心理要求的重要过程。因此,感恩教育方法的运用应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时触发学生的种种激情和向往,消除他们精神上的压抑状态,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亢奋和激动等心理状态下接受它、被“熏陶”、被教育,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使学生思想上受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升华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培养感恩品质。
[参考文献]
[1] [3]唐凯麟.《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8;252
[2][5]《朱子语类》卷13
[4]《朱子语类》卷9
此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抗震救灾精神与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JK08BDY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