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时机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0年因呼吸衰竭入急诊抢救室的83例患者的资料。 结果 工作时间进行急诊抢救者74.7%(62/83)明显高于休息时间抢救者25.3%(21/83)(P<0.05),Ⅰ型呼吸衰竭者60.2%(50/83)明显大于Ⅱ型呼吸衰竭者39.8%(33/83)(P<0.05)。与住院时间延长有关因素包括:年龄(OR=0.97,95%置信区间0.87~1.01),吸烟史(OR=0.89,95%置信区间0.76~0.97)和血液中乳酸含量(OR=1.01,95%置信区间0.90~1.22)。影响死亡率的因素有pH值(OR=1.22,95%置信区间1.18~1.35)、PaO2值(OR=1.08,95%置信区间0.98~1.20)和PaCO2值(OR=0.97,95%置信区间0.82~1.13)。 结论 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时间与入急诊抢救室的时机无明显相关。
[关键词]呼吸衰竭;急诊;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3-196-02
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的时机与治疗预后有关[1],但是关于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时间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2-3],为了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时间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呼吸衰竭患者83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呼吸衰竭患者83例资料,其中包括男61例,女22例,年龄范围45~80岁,平均(67.3±17.5)岁,Ⅰ型呼吸衰竭者50例,Ⅱ型呼吸衰竭者33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后送入急诊室治疗时间为工作时间(一周工作日时间并且为日间工作时间)者62例,送入时间为休息时间(休息日或者工作日的夜间时间)者21例,基础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者24例,合并支气管哮喘者40例,合并重症肺炎者10例,剩余合并基础性疾病者9例。
1.2 入选标准[4-5]
患者在平均呼吸状态下,氧气分压值低于60mm Hg,同时CO2分压值超过50mm Hg,患者入院时动脉血中乳酸含量超过1.5mmol/L,患者无原发性心排出量降低导致的低氧血症和因为恶性肿瘤导致的血液中乳酸代谢障碍患者。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病例资料相关项目包括:患者的年龄、进入急诊抢救室时间、初始pH值、PaO2值、PaCO2值和血液中乳酸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分类变量的统计学检验选择卡方检验,对连续变量的相关分析选择t检验。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率是通过使用Kaplan-Meyer曲线进行评估,按患者进入急诊室进行抢救的时间进行分层。通过Logistic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选择逐步回归模型,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死亡率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包括患者的年龄、进入急诊抢救室时间、初始pH值、PaO2值、PaCO2值和血液中乳酸含量。
2 结果
从患者来看:工作时间进行急诊抢救者[74.7%(62/83)]明显高于休息时间抢救者[25.3%(21/83)](P<0.05),Ⅰ型呼吸衰竭者[60.2%(50/83)]明显大于Ⅱ型呼吸衰竭者[39.8%(33/83)](P<0.05),工作日(日间)进行急诊抢救者与休息日(夜间)进行抢救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一致性(P>0.05)。见表1。
3 讨论
结果表明,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时机与疾病预后并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工作时间插管组与休息时间插管组患者的死亡率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论与刘慧等[3]的文献报道结果一致。笔者分析主要原因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处理急诊室值班人员就能胜任。而从我院急诊室的流程和人员配置方面分析:我院急诊科具有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同时有相对固定的急诊医师,医师结构梯队合理。急诊医师均具有2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能够独立掌握内、外科常见急诊处理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电除颤、呼吸机使用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因此,ACS患者在休息时间与工作时间抢救的预后效果具有一致性。
由统计结果表2中可以看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初始pH值、PaO2值、PaCO2值和血液中乳酸含量。年龄越大的患者身体各种生理机能减退,住院期间恢复较慢,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的重要因素[6],而血液中乳酸含量过多时,患者体内供氧严重不足(与PaO2值较低一致),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患者体内pH值降低(与PaCO2值较高一致)也是患者体内缺氧的标识[7-8]。
最后,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一是统计病例仅83例,病例数比较有限,说明性较低,仅作为参考;二是病例来源比较单一(仅有2010年1月~ 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呼吸衰竭患者83例资料),而各医院的医护团队以及抢救流程不同,因此不能代表所有医院的状态;三是没有对83例患者的合并基础疾病进行综合考虑,而基础性疾病可能会对抢救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9-10],因此,对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时机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需要更广泛的病例才能具有更强的说明性。
[参考文献]
[1] 邓创豪,杨志雄,刘付亮,等.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时间段疗效及并发症的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3):650-651.
[2] 冯纳婷,李新立,张晓名,等.不同时间正压通气对脑出血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8):690-691.
[3] 刘慧,张天托,黄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因素[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7):730-734.
[4] 周一平,陈小可,刘慧,等.经喉罩球囊扩张术成功抢救气管结核严重狭窄呼吸衰竭一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59-60.
[5] 高茜,杜黎明.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2(z1):33-34.
[6] 钟松,张连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与治疗延迟时间之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1):1024-1026.
[7] 杨钱华,严玉澄,车妙琳,等.呼吸衰竭患者中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2,28(6):450-454.
[8] 陈宇清,周新,张杏怡,等.压力支持通气时不同压力上升时间对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参数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9):639-641.
[9] Kasapkara HA,Topsakal R,Yarlioglues M,et al.Effects of serum uric acid levels on 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oronary artery disease,2012,23(7):421-425.
[10] 郑国新.血磷水平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脱机时间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1):1202.
(收稿日期:2013-10-21)
[关键词]呼吸衰竭;急诊;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3-196-02
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的时机与治疗预后有关[1],但是关于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时间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2-3],为了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时间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呼吸衰竭患者83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呼吸衰竭患者83例资料,其中包括男61例,女22例,年龄范围45~80岁,平均(67.3±17.5)岁,Ⅰ型呼吸衰竭者50例,Ⅱ型呼吸衰竭者33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后送入急诊室治疗时间为工作时间(一周工作日时间并且为日间工作时间)者62例,送入时间为休息时间(休息日或者工作日的夜间时间)者21例,基础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者24例,合并支气管哮喘者40例,合并重症肺炎者10例,剩余合并基础性疾病者9例。
1.2 入选标准[4-5]
患者在平均呼吸状态下,氧气分压值低于60mm Hg,同时CO2分压值超过50mm Hg,患者入院时动脉血中乳酸含量超过1.5mmol/L,患者无原发性心排出量降低导致的低氧血症和因为恶性肿瘤导致的血液中乳酸代谢障碍患者。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病例资料相关项目包括:患者的年龄、进入急诊抢救室时间、初始pH值、PaO2值、PaCO2值和血液中乳酸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分类变量的统计学检验选择卡方检验,对连续变量的相关分析选择t检验。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率是通过使用Kaplan-Meyer曲线进行评估,按患者进入急诊室进行抢救的时间进行分层。通过Logistic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选择逐步回归模型,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死亡率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包括患者的年龄、进入急诊抢救室时间、初始pH值、PaO2值、PaCO2值和血液中乳酸含量。
2 结果
从患者来看:工作时间进行急诊抢救者[74.7%(62/83)]明显高于休息时间抢救者[25.3%(21/83)](P<0.05),Ⅰ型呼吸衰竭者[60.2%(50/83)]明显大于Ⅱ型呼吸衰竭者[39.8%(33/83)](P<0.05),工作日(日间)进行急诊抢救者与休息日(夜间)进行抢救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一致性(P>0.05)。见表1。
3 讨论
结果表明,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时机与疾病预后并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工作时间插管组与休息时间插管组患者的死亡率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论与刘慧等[3]的文献报道结果一致。笔者分析主要原因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处理急诊室值班人员就能胜任。而从我院急诊室的流程和人员配置方面分析:我院急诊科具有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同时有相对固定的急诊医师,医师结构梯队合理。急诊医师均具有2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能够独立掌握内、外科常见急诊处理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电除颤、呼吸机使用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因此,ACS患者在休息时间与工作时间抢救的预后效果具有一致性。
由统计结果表2中可以看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初始pH值、PaO2值、PaCO2值和血液中乳酸含量。年龄越大的患者身体各种生理机能减退,住院期间恢复较慢,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的重要因素[6],而血液中乳酸含量过多时,患者体内供氧严重不足(与PaO2值较低一致),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患者体内pH值降低(与PaCO2值较高一致)也是患者体内缺氧的标识[7-8]。
最后,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一是统计病例仅83例,病例数比较有限,说明性较低,仅作为参考;二是病例来源比较单一(仅有2010年1月~ 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呼吸衰竭患者83例资料),而各医院的医护团队以及抢救流程不同,因此不能代表所有医院的状态;三是没有对83例患者的合并基础疾病进行综合考虑,而基础性疾病可能会对抢救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9-10],因此,对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时机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需要更广泛的病例才能具有更强的说明性。
[参考文献]
[1] 邓创豪,杨志雄,刘付亮,等.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时间段疗效及并发症的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3):650-651.
[2] 冯纳婷,李新立,张晓名,等.不同时间正压通气对脑出血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8):690-691.
[3] 刘慧,张天托,黄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因素[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7):730-734.
[4] 周一平,陈小可,刘慧,等.经喉罩球囊扩张术成功抢救气管结核严重狭窄呼吸衰竭一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59-60.
[5] 高茜,杜黎明.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2(z1):33-34.
[6] 钟松,张连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与治疗延迟时间之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1):1024-1026.
[7] 杨钱华,严玉澄,车妙琳,等.呼吸衰竭患者中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2,28(6):450-454.
[8] 陈宇清,周新,张杏怡,等.压力支持通气时不同压力上升时间对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参数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9):639-641.
[9] Kasapkara HA,Topsakal R,Yarlioglues M,et al.Effects of serum uric acid levels on 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oronary artery disease,2012,23(7):421-425.
[10] 郑国新.血磷水平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脱机时间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1):1202.
(收稿日期: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