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课堂 弥久留新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hu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我校语文教研活动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活动,老师们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看看每个人在自己的教学中有什么收获。金秋十月,正值丹桂飘香的季节,四年级老师上了《桂花雨》这一课。教学时,老师们按照预设,在让学生熟读精思,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品桂花香,演摇花乐……课堂中飘逸着桂花的香气,学生朗读表演充满了情趣。在突破课文的难点“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时,让学生体会作者和母亲的思乡之情,两位老师作了如下的精心设计:
  [案例一]
  师:我是那么爱摇桂花,母亲也是很爱家乡桂花,一起读一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母亲热爱家乡。
  生2:母亲对家乡的桂花印象太深了。
  生3:母亲忘不了家乡的桂花。
  师:是啊,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______。
  这里的生活再好,也___________。
  这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这里的生活再好,也比不上家乡的生活好。
  生2:这里的天再蓝,也比不上家乡的天空蓝。
  生3:这里的水再甜,也比不上家乡的井水甜。
  ……
  师:是啊!这些都表达了母亲对家乡的眷恋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案例二]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琦君的家乡。出示:我仿佛看到了:
  父亲( ),母亲(),
  胡家老爷爷( ),我( ),
  风儿( ), 蝴蝶( )……
  (配乐,写话)
  生1:我仿佛看到胡家老爷爷一边打着桂花年糕,一边喝着桂花茶……
  生2:我陶醉在桂花的香气中,对大自然感到特别亲近。
  生3:我仿佛看到了蝴蝶翩翩起舞,一会儿飞到……一会儿飞到……
  生4:风儿为了让大家都能闻到桂花香,它让桂花香久久弥漫在村子里……
  生5:我仿佛看到鸟儿在桂花树上安了家,天天和桂花为伴……
  ……
  (孩子优美的语言和天真烂漫的想法是我无法描写和表达的)
  师:自由读“摇花乐”的句子,看看能不能体会到“摇桂花”的乐趣。
  (生1读得快轻;师:他摇得急,可力量不够大。生2读得特别有力响亮。男生女生分别读读。)
  师:你们摇出了什么?
  生1:摇出了快乐。
  生2:摇出了美味。
  ……
  师:现在你读懂了吗?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这种香有着对故乡和童年永远的思念。)
  反思:通过对这两节课的研讨,终有一些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感悟,只要我们认真研读课文就能找到解读文本的方法,挖掘文本,给文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找到语言的真谛。只要我们认真地阅读文本,通过精心的预设,终会有殊途同归的收获。
  一、香气弥漫,乐满课堂
  [案例一]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从朗读中初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接着老师用几个填空,引发学生通过对比“这里的_______再好,也比不上家乡的_________。”来触发学生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思念。母亲不光思念家乡的桂花,而且思念家乡的山、水……体会作者通过写桂花,表达了母亲和自己思念家乡的那种情怀。课堂上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尽情地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美。进而由作者的思念延伸到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这样学生的思路开阔,让浓浓的思乡之情弥漫整个课堂,也飘逸着桂花带来的乐趣。[案例二]老师设计思路更加广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家乡,父亲和胡家老爷爷甚至花草风儿蝴蝶在桂花的香味下的各种表现,让学生从具体的人物事件中体会桂花带给人们的快乐。老师非常准确地找准了发力点,即“家乡桂花香,思恋家乡”这一思想感情。通过作者浪迹天涯的经历阅读,使学生很好地了解了为什么那么思念自己的家乡。很好地体现了自己对于文本的独特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以学生情感感受来体验作者的情感。
  二、独具匠心,暗然生香
  [案例一]老师借助文本的字面意思进行提问,从而使学生回答出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学生从浅层意思上,能够说出作者是由于思念自己的家乡而说的内心感受。此时老师没有停留在这一层次,而是深层挖掘文本,精心设计。虽然只是用几个“外地的 再好,也比不上家乡的________”填空,这让学生体会到“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的游子乡愁。再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这句话时学生的体会油然而生,水到渠成。[案例二]老师让学生深入到家乡的人,家乡的景物,可谓触景生情。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作者他们不仅仅是用嗅觉区别花香,而且是用情感、用整个身心去感受故乡的一草一木。这就是浓浓的思乡之情啊!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深处,情动而发,学生是从内心的感受中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老师在全文教学接近尾声之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你读懂了吗?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可以看出老师反复研读文本,注重文章的整体性。这一问题看似不经意,其实却是匠心独具,它很好地串连了全文,让学生再次走入文本,将全文有机整合。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很好地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浓浓情意,暗然生香。
  三、温馨课堂,弥久留香
  两则案例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绽放异彩。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积累。”学生通过文本感悟生活,只有感悟到了,他们才会用心去生活,才会逐渐变成一个有思想的人。两则案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追求的精神元素。引领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生活,把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融进课堂,融入文本。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作者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产生共鸣,学生才能从文本中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课堂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这样的课堂会让师生都获得灵魂的呼唤、精神的提升。
  一节《桂花雨》不只是一篇文章的欣赏和阅读,我们的老师在研读文本时,那种探究精神值得赞扬,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会生活。正如浓浓的桂花糕、桂花酒那样弥久留香,留给学生的是快乐学习。
其他文献
  
期刊
林语堂先生讲:“读书不是美容术,但是与美容术有关。”  林先生几次在他的文章中引用诗人黄山谷的话:“三日不读书,便言语无味,面中憎。”
期刊
结构,艺术形式的因素。但它不是纯粹技巧性的东西,而是作家对于内容深刻认识的结果,是体现艺术构思的重要手段。没有周密的构思,就无从进行结构;没有完美的结构,作品的构思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因此,画家讲究布局构图;小说家在纷杂如乱麻般的事件中,继续寻找出头绪来作为全书的纲领……无数艺术大师的经验证明:结构绝不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它是整个作品的骨架、格局,不但关系到艺术上的完美,而且直接影响到内容的表达。 
期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是著名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期刊
4·23世界读书日。有人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也许你认为是耸人听闻,可要认真地想一想,真的是耸人听闻吗?  ——题记  近年来,虽然人们对阅读教学越来越予以重视,可是阅读教学的低效率仍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随着减负精神的贯彻,同学们渐渐脱离了书山题海的压迫,变得轻松活跃起来。特别是午自习时间,作业完成之余,闲扯侃大山的现象多了,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使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但大多数老师有这样的困惑:小学生学过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可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笔者认为原因有二:1.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仅停留在机械记忆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2.在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带有盲目性,缺乏有规律地组织学生加强记忆。为此,必须重视语言的“内化”,加强语言训练的系统性,及时复习巩固运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课程标准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
期刊
中国古代丛书源自南宋,宋高宗嘉泰二年(1202)俞鼎孙、俞经曾编《儒学警悟》,度宗咸淳九年(1273)左圭辑刻《百川学海》,这两部书被视为丛书之始。此后,刊刻辑纂之风一直相沿,明清之代此风大盛。其中既有民间之力,又有官府之功。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丛书要数清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全书历时十年编纂而成,分藏七地。共分经、史、子、集四部,计收书3500余种,79300余卷,36000余册,逾10亿字,
期刊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一直以来,我们不难看到,所谓的“家常课”中,教师仍然着重教材内容、教学流程,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一厢情愿地训练讲解,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无奈地“被接受”、“被灌输。”很多时候,我们还在沿用着“纯知识教学”的教育模式,即使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也不能否认这仍是一种主流模式。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步骤环环相扣,过
期刊
经过调查发现,作文教学中85%的学生不喜欢教师的评语,对教师的评语一翻而过、无动于衷。原因是教师评价作文时往往只考虑学生作文本身的优劣,不考虑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而导致评语太过空泛、笼统,毫无激励性。其实,小学生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只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免不了,这是最正常不过了。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审视他们的习作。学生每次完成作文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为此,面对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