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656334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审美鉴赏与创作”纳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这是高中语文主动对接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应然转变,它将语文教学的目光从课程转向学生,致力于学生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需求。这一转变也体现在高考古诗词考查上,核心素养考查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反观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不少教师教学定位存在很大的偏差,局限于古诗词文意理解和写作方法教学,而忽视了古诗词所蕴藏的丰富的审美价值。下面以《长恨歌》为例,谈一谈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倾听:唤醒“审美鉴赏与创造”热情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学生审美与创造素养的发展离不开语言信息输入,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倾听的机会,让学生在多样化倾听活动中,感知语言的结构形式,触摸古诗词语言的温度,唤醒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热情,引领学生凭借倾听初步走进古诗词。
  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先播放学生课前录制的《长恨歌》音频。课前朗诵录制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自主选择一首配乐。在学生古诗词朗读音频的基础上,再播放名家古诗词朗读音频。组织学生围绕两段古诗词朗读音频进行比较式评价,学生评价时需要结合课文朗读的基本方法,并切合古诗词文本特质。
  这个环节的倾听设计体现出以下几重思考。一是赋予学生自主感知古诗词的机会。教师利用课前时间自主朗读古诗词,通过自主朗读调动学生朗读经验,并让学生获得初步感知文本的机会。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给古诗词配乐,无疑需要先对古诗词进行自主鉴赏,选配音乐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自己见解和进行审美创造的过程,它融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二是采用比照式倾听方法。在倾听学生朗读基础上,再引入名家朗读,让学生对学生音频和名家音频进行比较,这是倾听的深入,引发学生与其他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最后,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既调动学生朗读方法和经验,又契合古诗词特点,使倾听听出实效,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古诗词学习情绪。
  二、品读:打开“审美鉴赏与创造”通道
  倾听是学生对古诗词文本的初认识,如何引领学生深入古诗词,需要教师借助品读,打开审美鉴赏与创造的通道,让学生凭借多样化的品读,感知古诗词语言形式和结构特点,捕捉古诗词主要内容,触摸古诗词蕴藏的丰富意蕴。围绕《长恨歌》品读,笔者设计了以下几重学习活动。
  一读解题:自由朗读,试着理解题目“长恨歌”的意思。本环节建立在倾听基础上,方式是让学生去朗读,从题目入手。学生通过品读,抓住诗眼“恨”,在解题过程中了解本诗的感情基调,并了解歌行体。
  再读明事: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在理解大意基础上梳理并概括这首诗所叙之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了这篇叙事诗的主要内容,对文本叙述的几件事获得了清晰的认识。叙事的品读为下面分析人物形象进行了有效的铺垫,也使学生明确叙事诗人物形象分析要契合事件进行品读的方法。
  三读析人: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结合叙述的几件事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品析人物形象。这个环节品读设计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共同体作用。人物形象鉴赏时教师给学生适当的提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教给学生人物形象品析的一般方法。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既将人物置于国家社稷之中,又聚焦两人“恋人”身份,从而拓展学生品读视角,达到审美鉴赏的目的。
  四读悟情:采用同桌合作朗读的形式,在朗读过程中抓住“长恨”诗眼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赏析。同桌合作朗读发挥同伴学习优势,在朗读过程中,再次聚焦古诗词的“诗眼”,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的鉴赏学习走向深入,从多个方面把握这首诗的主题,引发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
  三、想象:搭建“审美鉴赏与创造”支架
  古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借助意象营造深远的意境,言简义丰。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古诗词文本特质,抓住“想象”开展系列化审美鉴赏与创造活动,让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为学生搭建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支架,从古诗词语言之形进入古诗词深远的意境之中,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捕捉古诗词独特的审美特质。
  《长恨歌》这篇叙事诗,想象的生发点有哪些,需要针对文本特点进行设计。想象设计抓住“叙事”和“诗歌”双重特质。叙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穿插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这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着力点之一;“诗歌”的特质,又注重古诗词意境的营造,这是想象的着力点之二。为此,《长恨歌》想象活动设
  计如下。
  想象此人:结合古诗词诗句,发挥你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杨玉环之美,并尝试挖掘唐玄宗身上表现出来的美的内涵。
  想象此景:结合古诗所叙几件事情,结合具体的诗句,想象古诗呈现的场景,用语言或者绘画等方式,将想象的画面表现出来。
  想象此境:诗尾安排了唐玄宗返回长安和海外寻觅的情节,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想象那时那人那情。用一段独白的方式,将想象的“那境”表現出来。
  这个环节的想象活动设计了三重,可谓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既注重聚焦微观,又注重诗歌意境的宏观建构,让人物、场景借助想象得以具体化。想象成果的呈现方式又采用差异化设计,有语言的表述、绘画语言的创造性呈现、独白的呈现方式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审美鉴赏中进行创造。
  四、实践:促进“审美鉴赏与创造”内化
  古诗词审美鉴赏与创造活动离不开语言鉴赏活动,除了品读语言外,一个重要的渠道是言语实践,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间接地达到语言鉴赏的目的,通过多样化的言语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内化。鉴于这一价值取向,结合《长恨歌》的文本特点,设计以下言语实践活动。
  他山之玉:古诗词是一门语言艺术,请从古诗词语言结构形式(如修辞的运用、长短句结合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等)、语言构思(如以乐写哀)等方面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并进行仿写活动。
  隔空对话:那时、那人、那情已杳然不知所踪,然而,留给我们的思考没有结束。如果你能够与李、杨对话,围绕“这样爱,人生才不留遗憾”这一话题,对李、杨说一段话,可以尝试运用古诗的语言样式。
  两重言语实践活动直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同时赋予学生审美创造的机遇。
  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无论如何变换,其价值取向要始终如一,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素养有机渗透,需要以基于核心素养协同发展的视角进行系统设计。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236400)
其他文献
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初中语文必读名著篇目,该小说记叙了汤姆历险的经历,情节跌宕起伏,极具语言魅力,适合初中生阅读。教师在阅读指导上,需要重视学生思辨性思维指导,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强思考,能够更深入理解名著的主题和情感,提高阅读收获。  一、细读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通读文章是名著阅读第一步,还需要对主要情节细读分析,了解主人公人物形象,感受名著
期刊
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正是这种美妙绝伦,才使文人墨客将诗情画意付诸笔端,钟情于美景与心灵结合的一刹那迎来的智慧与想象。所以,与其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古人为某次游景所写的美文,不如说是因自然之景,古人从己身挖掘的富饶精神情感。但是,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终不能直接目睹作者最后要表达的东西,所以,还是要从景色本身的文化内涵、精心布置的语言“棋局”,以及作者的人生迹况入手进
期刊
散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因其特殊的体裁风格,形式不拘一格,学生往往难以抓住作者的真实情感。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学生的思维插上“共情”的翅膀,不但能够让学生离文章内核更进一步,提高阅读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发现美、欣赏美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笔者从苏教版教材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具体论述将“共情”与散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的几点心得。  一、摆脱传统范
期刊
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单元整合更符合阅读教学的要求,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借助群文阅读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思维,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一、课前预习,奠定群文阅读基础  课前预习能让学生提前了解文章内容,带着问题去阅读新课文,这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师生互动,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重要基础。教师要根据高
期刊
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重学生语文阅读素养提升的当下,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性、提升语文阅读指导的有效性,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来达成,丰富阅读内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切实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所谓的“群文阅读”是指教师围绕一定的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构建,从而达成共识的阅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进行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探索文本的意蕴,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训练学生形成一定
期刊
最早给柳永和苏轼贴标签的应属宋人一句话:“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需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从此在很多人心中,这两位词坛大家便被放在了天平的两端,似乎东坡词有多么豪放豁达,柳永词就该有多么缠绵多情。甚至还有许多不屑于善感柔媚一派的人们,热衷于诟病柳词为“俗曲”,戏称耆卿为“腻柳”。  其实,如果能不被这些固化的“标签”所牵制,凭自己的眼
期刊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进入高中语文课堂,如何实现新教法、新学法的转变直接影响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人文主题聚焦在三方面:“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单元按人文主题选文,突破了文体限制,强化文本的互文关系和情境的层次性,诗歌和小说也可放在一个单元。以课文学习为主的单元,包括单元导语、课文、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每个单元
期刊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往往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形象的鲜明性、构思的巧妙性、主题的深刻性、语言的文学性。形象的鲜明性,往往要通过典型而生动的细节描写加以体现;主题的深刻性,则要从人生、社会、文化等层面加以挖掘;语言的文学性,是长久之功,需要深厚的阅读积累,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构思的巧妙性则可以通过学习借鉴而习得,是考场作文得高分的利器。那么记叙文的构思有哪些小妙招呢?  一、场景的切换——让画面讲故事 
期刊
预测,就是指学生根据所读的内容,利用一定的线索去猜测文章接下来将发生的事情,并在后面的阅读中寻找文本信息来验证与自己的假设是否一致,如此反复,不断推进阅读。文本预测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合理之辨,因而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修正。为了预测更加合理,学生需要关注文章的重要内容和细节,从而促进阅读理解,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聚焦文本预测,不但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产生阅
期刊
议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习惯感性思维的学生来说,写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议论文事例使用时,常常出现叙例冗长、以叙代议、游离观点、缺乏分析等问题。因为不能规范地叙述事例,造成论点不够鲜明、论证不够有力的问题。  再者,恰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屡见不鲜。当今时代应该有对于“英雄”的不同见解。笔者布置了一个关于“英雄”的作文题目,一方面,通过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