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青年期,这个时期个体的情绪反应强度大、情绪变化快、情绪调控能力相对差的情绪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常常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扰。高职学生中常见的情绪困扰包括焦虑、抑郁、冷漠、易怒、嫉妒、压抑等。本文以有效性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特征,结合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实际,对高职学生情绪健康与管理进行了教学设计。
关键词 情绪管理;有效性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有效性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性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从有效性教学的角度上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具备四大特征:1.体验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2. 主体性——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3. 统一性——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4. 相容性——师生心理相容。
笔者以有效性教学理论为指导,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情境体验、教师讲授等方式,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养成健康的情绪情感。
二、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
三、教学对象
高职二年级学生。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情绪及其产生机制,认识到不同事情会引起人的不同情绪体验。能力目标:正确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养成健康的情绪感受。
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准确对待、转化不良情绪,掌握常见的情绪调控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适用于自身的情绪管理技巧,达到“我的情绪我做主”的良性状态。
五、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形式。
六、教前准备
硬件准备:教室;多媒体设备,能播放音频、视频材料、课件等,音响,麦克风。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假设情境,让学生诉说各自的情绪体验及可能会采取的行为,既活跃课堂氛围,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各种情绪。同时,让学生说说在刚才的情境体验中,心情有哪些变化。由于在刚才的情境体验中有真切体验,学生会说出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
2.认识情绪
教师提问:为什么完全一样的行为,却引起了大家完全不同的情绪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情绪是本人的信念、价值和规条系统的产物,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此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而不是外界的人、事、物所决定的——艾里斯ABC理论,在ABC中,A对C只起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B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不合理信念具备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糟糕透顶3个特征。(课堂训练:2位秀才赶考的故事,分别指出他们的ABC是什么。)
教师提问:当我们碰到不同的情境时,会产生许多种不同的情绪体验,请大家把这些情绪分类?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学生会很自然的将情绪分成两类。一类是想拥有的,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幸福的感觉,是好的情绪,这类情绪让我们学习、做事有劲头。这种好的情绪我们称之为积极情绪。另一类是不想拥有的,让我们不愉快的情绪,叫做消极情绪,也叫不良情绪。积极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是不良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或者调节的话,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后果。比如: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对身边的人或事充满敌意、失去奋斗目标等。
3.合作探究转化不良情绪的方法
教师:不良情绪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1)看一看:多媒体演示马加爵事件。
马加爵因为打牌时和同学发生争吵,就残忍的把朝夕相处的4个同学杀死,最后自己也被判处死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让我们看看心理专家的分析。专家认为,将“贫穷”归结为马加爵犯罪动机起点的归因并不全面,也并非真实的问题起点,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持久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2)听一听:《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创作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位德国青年,当他向心仪已久的姑娘表白时,被拒绝了,他很伤心,就回到家里,闷头写作,于是就有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它是歌德早年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它的出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跨时代的大事。
(3)论一论:你经历的哪些事情给你带来了不良情绪?可以说一说你是怎么消除这种情绪的?如生气时可以大声喊出自己的情绪,唱唱自己喜欢的歌。
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全班同学交流结束后,教师加以总结点评。
教师总结: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倾诉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采用哭泣等适当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总之,调节情绪的方法说简单也简单,不是非得做什么不可,就一句话:放开胸怀,做有益身心的事。
(4)试一试:情绪管理三部曲。
第一步:what?(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第二步:why?(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第三步:how?(如何有效处理情绪?)
4. 课堂小结
你无法改变或控制他人,你只能学习照顾自己,尤其是照顾你内心的感受。表达情绪是为了让内心的感受找到出口,为了让别人了解更多的了解你。你必须对自己的各种情绪持警觉性,并且视其对心态的影响是好是坏而接受或拒绝。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的一生将会因为消极情绪的冲动而收到伤害。
参考文献
[1]刘宗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教学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9第三期。
[2]高宁、崔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手段的比较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7(9)。
[3]曹成刚.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J】. 教育探索,2004(6)。
关键词 情绪管理;有效性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有效性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性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从有效性教学的角度上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具备四大特征:1.体验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2. 主体性——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3. 统一性——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4. 相容性——师生心理相容。
笔者以有效性教学理论为指导,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情境体验、教师讲授等方式,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养成健康的情绪情感。
二、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
三、教学对象
高职二年级学生。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情绪及其产生机制,认识到不同事情会引起人的不同情绪体验。能力目标:正确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养成健康的情绪感受。
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准确对待、转化不良情绪,掌握常见的情绪调控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适用于自身的情绪管理技巧,达到“我的情绪我做主”的良性状态。
五、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形式。
六、教前准备
硬件准备:教室;多媒体设备,能播放音频、视频材料、课件等,音响,麦克风。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假设情境,让学生诉说各自的情绪体验及可能会采取的行为,既活跃课堂氛围,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各种情绪。同时,让学生说说在刚才的情境体验中,心情有哪些变化。由于在刚才的情境体验中有真切体验,学生会说出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
2.认识情绪
教师提问:为什么完全一样的行为,却引起了大家完全不同的情绪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情绪是本人的信念、价值和规条系统的产物,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此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而不是外界的人、事、物所决定的——艾里斯ABC理论,在ABC中,A对C只起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B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不合理信念具备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糟糕透顶3个特征。(课堂训练:2位秀才赶考的故事,分别指出他们的ABC是什么。)
教师提问:当我们碰到不同的情境时,会产生许多种不同的情绪体验,请大家把这些情绪分类?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学生会很自然的将情绪分成两类。一类是想拥有的,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幸福的感觉,是好的情绪,这类情绪让我们学习、做事有劲头。这种好的情绪我们称之为积极情绪。另一类是不想拥有的,让我们不愉快的情绪,叫做消极情绪,也叫不良情绪。积极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是不良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或者调节的话,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后果。比如: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对身边的人或事充满敌意、失去奋斗目标等。
3.合作探究转化不良情绪的方法
教师:不良情绪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1)看一看:多媒体演示马加爵事件。
马加爵因为打牌时和同学发生争吵,就残忍的把朝夕相处的4个同学杀死,最后自己也被判处死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让我们看看心理专家的分析。专家认为,将“贫穷”归结为马加爵犯罪动机起点的归因并不全面,也并非真实的问题起点,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持久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2)听一听:《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创作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位德国青年,当他向心仪已久的姑娘表白时,被拒绝了,他很伤心,就回到家里,闷头写作,于是就有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它是歌德早年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它的出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跨时代的大事。
(3)论一论:你经历的哪些事情给你带来了不良情绪?可以说一说你是怎么消除这种情绪的?如生气时可以大声喊出自己的情绪,唱唱自己喜欢的歌。
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全班同学交流结束后,教师加以总结点评。
教师总结: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倾诉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采用哭泣等适当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总之,调节情绪的方法说简单也简单,不是非得做什么不可,就一句话:放开胸怀,做有益身心的事。
(4)试一试:情绪管理三部曲。
第一步:what?(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第二步:why?(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
第三步:how?(如何有效处理情绪?)
4. 课堂小结
你无法改变或控制他人,你只能学习照顾自己,尤其是照顾你内心的感受。表达情绪是为了让内心的感受找到出口,为了让别人了解更多的了解你。你必须对自己的各种情绪持警觉性,并且视其对心态的影响是好是坏而接受或拒绝。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的一生将会因为消极情绪的冲动而收到伤害。
参考文献
[1]刘宗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教学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9第三期。
[2]高宁、崔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手段的比较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7(9)。
[3]曹成刚.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J】. 教育探索,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