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是给自己树立起新的标杆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be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殊(以下简称蒋):梁老师好!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刚刚落下帷幕,这是您第几次担任鲁奖评委了?
  梁鸿鹰(以下简称梁):应该是三到四次,都在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组。
  蒋:鲁奖是我国文学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在文学界引起持续热议又是意料之中的事,那就先说说这个奖吧。作为评委,您觉得这一次的获奖作品与往届有什么不同?或者说这一次评选更强调与注重作品的哪些方面?
  梁:这个奖以我国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命名,是文学界崇高的荣誉,而且涉及门类最多,受到热议很自然。这次获奖作品与往届最大的不同,就是较为强调对生动的、对新时代现实生活的反映。无论是创作的作品还是评论,都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思想艺术的统一,这同样也是评选中更为注重的方面。
  蒋:明白了。许多人的想象中,评选环节是严肃而神圣的,不过过程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还有争执与争议。面对这些如何处理,最终达成一致?
  梁:“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的个别性任何时候都存在,但好的东西大家都喜欢。中间状态的,复杂因素杂陈的会有,也容易产生分歧。对作品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方面,不过在热烈与激烈地讨论、争论之后,最终基本上都能求同存异。因为每个评委都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文学,是为了对创作负责,对自己的这一票负责。
  蒋:我想作为评委,一定不可避免要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人情吧,这也是考验责任、担当与公平的时候,面对这种种压力,怎样应对?
  梁:在评奖期间,可能会收到一些请托之类的信息。但我心里有数,一律不回,遵守评奖纪律,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的结果,其实大家也都会理解的。
  蒋:感谢你们的辛苦与努力,为读者与文坛推出这个阶段最优秀的作品,也给作家们写作与读书提供了风向标。但,好作品总是不一定都能如愿入选,每一届应该都有遗憾。您心目中是不是也有未能入选的好作品?
  梁: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到底,能够得奖的毕竟是少数,都是好作品,没有差作品。
  蒋:四年一届,竞争激烈。作家们要获得这个奖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作家很优秀,有的作品很優秀,却可能一生无缘鲁奖。作为评委,对这样的作家与作品,想说点什么?
  梁:任何奖项,都会错过一些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就错过了鲁迅,托尔斯泰,马克·吐温以及艾科、莫拉维亚等等了吗?而有些得奖者不也完全被人忘记了吗?所以,得奖固然光荣,没有得奖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机遇是给有所准备的人们的,机遇也错失一些为之准备的人。
  蒋:嗯,用平常心面对机遇。您担任短篇小说奖评委,应该对中国的短篇小说或者说小说创作很有发言权。请简单对今天的小说做个评价吗,以及对作家创作的建议。
  梁:谈不上什么发言权,读得也有限。我理解,当前小说创作题材领域的拓展还不够充分。艺术上的创新,现在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千人一面的东西过多,精心打磨不够,可能是亟待克服的突出问题。
  蒋:就是要突破平庸,在题材的拓展与艺术创新上下功夫。鲁奖是文学界的大奖,每届不仅评选出好作品,同时推出好作家,许多作家因一次获奖而成名。您认为,作家获奖之后,应该注意哪些,或者说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大的转折?
  梁:获奖不获奖都是作家,没有听说哪个作家因为没有得奖就写不出好作品了,或得了奖就退出写作了,获奖是新的起点,这大家都知道,所谓转折点无非就是又给自己树立了新的标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了。只有写得更好,才能不辜负自己得到的这个奖。
  蒋:说的真好,转折点就是给自己树立了新的标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那么担任鲁奖评委,除了您自身的创作实力,也因为您一直在不断阅读。请问您一年的阅读量是多少?您是如何界定阅读范围的?
  梁:我没有统计过自己的阅读量,但每年起码要超过一二百万字吧,这是肯定的,不过深入阅读并不多,离深入研究也还有一定的差距。
  蒋:如此大的阅读量,您如何安排时间?大家都知道您还挑着《文艺报》总编这副重担。
  梁:尽量抽出时间来,还有就是电子阅读,在办报纸等工作中花费的精力多,阅读只能是多用业余的时间来完成。
  蒋:再回归到您自身的创作上吧。您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写于哪一年?是什么时候基于什么原因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的?
  梁:记不太清了,我写作起步比较晚,而且是从理论评论起步的。最早的好像是1990年,写了一篇对大卫·里恩一部电影作品的评论,居然刊登在《中国电影报》上。
  蒋:一篇影评,出手不凡。当下这个时代,您认为文学创作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作家们应该关注什么?请从一个作家的角度,给广大热情而辛苦地走在写作路上的文学爱好者们传授些宝贵的经验,或提出些建议吧。
  梁:在这样一个变化剧烈的时代,中外交融密切的时代,对创作都是有利的。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对文化高度重视、文化消费异常活跃的时代,创作外在条件好,作家的创作广受关注,给作家提出的课题也很多。与此同时,作家的注意力、精力也特别容易被分散。作家如果想踏踏实实地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命运,需要克服不少困难。在资讯发达的时代,提炼生活,拥有大的世界意识,都是很重要的。
  蒋:那梁老师最近在看什么文学作品,有没有特别向读者推荐的?
  梁:我最近读了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福楼拜的鹦鹉》,写法上很有意思,篇幅精短,但很丰富,对世界的看法很独特,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挖掘有独特的方式。再就是重新读了安徒生的一些作品,每次读都有新的发现,常读常新,他的童话丰富、深刻,写法上四两拨千斤,真正是穿越时空的不朽之作。最近还读了王安忆的《考工记》、肖亦农的《穹庐》,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视野很宽阔,给人以诸多启发。
  蒋:感谢梁老师的解读与推荐。
  责任编辑 赵 萌
其他文献
编前 云端看箭  最后一击穿墙而过。远方呼啸而来。力量在弧线的一端发光,它不熄灭,那尖锐的铜就永动。飞越大海时引起喧哗。一层层巨大的蓝先是默默地涌动,然后突然直立,再无限向上,颜色就此疯狂。岁末融入灰烬,他们的柴还在添加,火焰的情势被诗的高潮部牢牢把握,最里层尤其炽热和殷切,是商也是积,无穷大。热量里有一阵阵的铿锵,锤击声在你我的跃动后骤然沉淀,归成锰和钢。12期好大,这港口一直有人出发,繁华。句
期刊
《父父子子》这篇现实题材的小说重点讲述了老伴突然去世后,周老师一边独自舔舐受伤的心灵,一边尽心孝顺瘫痪老爹的故事,中间不断追叙陈阿姨过去无微不至照顾与陪伴老爹的情景。小说写父子情,准确地说是三代人三种不同的行孝方式:身心的呵护;物质的满足;作秀式的孝顺。论孝顺,大有一代不如一代之势。小说一方面通过不厌其烦的细节描写,塑造一个承载传统孝道观念的孝子形象;另一方面,不赞同仅止于物质供养的尽孝方式,对利
期刊
“包”之芬芳  大包干一个“包”字,春回地暖,农民心中频生碧树,一株株青枝绿叶,花朵芬芳,缀满红果。  大包干这个增产能手,在包产田里堆金叠银;大包干這个发家妙方,让瓦房新楼抹去饥饿贫困;大包干这个六畜之神,迎来了猪羊满圈鹅唱鸡鸣。大包干更是一只八音鸟啊,鸣唱着农民心里不尽的豪情。  “包了工,联了产,又治偷盗又治懒。”定远县有个永宁集,坐落在江淮分水岭上,山不长草,地不产粮,贫穷是其特产,多少年
期刊
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迁,有一种东西是不能变的,那就是:美德。可是时下,美德似乎变得越来越相对稀缺了。特别是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人仿佛变得越来越焦虑,变得越来越相对缺少美德的“影响的快乐”了。很多人均如1938年,荒诞派作家阿·阿达莫夫在他的作品《自白》的开头中所惊呼的:“这是怎么回事?我知道我存在,但我是谁?我被分离了,我是从什么上面被分离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说,我知道。
期刊
叶丽雅是我的初恋情人,可她早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她是怎么死的,这个让我平生首次春心萌动的美丽女孩,怎么没有留下一句话便风一样地从这个世界飘逝、了无踪影了呢?  我要寻找叶丽雅,准确地说是要寻找叶丽雅的魂灵,我要问一问:叶丽雅,你是怎么离开这个世界的?你怎么可以不辞而别、说走就走?你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到底受了什么委屈?无论何种原因,你也得告诉我呀。可是,你不仅不告诉我,连与你相依为命多年的母亲也不
期刊
小满来了,皖北的天相当热了。  早晨的风倒很清凉。清风的“清”,在五月、六月之间的早晨,能体会得更透彻。春天的风是感性的、抒情的,带着你,从某个温柔的地方来,到某个温柔的地方去。夏天的风呢,热烈而不沉溺,它拂过你,然后走远,没有留恋,也不执着,风是风,你是你。秋天的风清清爽爽,带有玄思色彩,它走远了,它的凉意久久留在你那儿,在肌肤中,在骨头里。它把很多东西都带走了,不再回来。冬天的风凛然,有一种绝
期刊
那花姐从来不说她家有几口人,她要么说她数不清楚,要么说鬼知道。有时她心情好,会实话实说:“家有六个鬼、一个人。”  东边远路上来的人,路过西宁,在幽深的峡谷里穿行百里,山道突然宽了时,抬眼就能看见丹噶尔商城。他们勒住马,想着该洗把脸,润润嗓子,再进城。这时,猛然听见有人吆喝:“死来!活来!”  这就有人差点从马背上跌下来。不过,他们也看见了,右手边十几棵老桦树的荫凉里,有个茶园。该茶园便是那花姐家
期刊
用诗垫高生活  “人到中年,一头雄狮在孤独”  似乎那些热词,如脚步婉转  如何使细腻的唱腔穿过针眼  经历过的大海,把晚风  托付给时光唇上的边地秋野  任梦中的少男少女,点亮山野  里的萤火虫,让“秩序潦草的秘密”  留给回声。“大门不能总是敞着”  而心中的芦苇,是“唯一的神”  仿佛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那些悖论的藤蔓,耗尽了  藏身于生命中的之“轻”  如家,如完整的蛋糕  ——“她
期刊
小说《彼岸是岸》,是温亚军近年来创作内质风格渐变的延续,亦是生命反刍的一种理性进路。小说立足现在,追溯了那些过往被漠视的风景,于表哥江晓河颓萎人生中淬炼出生命虚无之意义的逆袭,在过往与未来之间延宕并开拓了无限遐想的精神空间,重塑过往中涌动着精神纯粹的礼赞。人世浮华一场梦,原本空空又空空。被物欲横流淹没,无以仰望星空,甚至无以拥有感知生命虚无罅隙的人们,或许会无视那些如蝼蚁般存在的生命,或许不会排斥
期刊
孔子说:“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是一种理想;庄子的“无用之用”是一种理想;沈从文以地域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态度,苦心经营他的精神蚁巢——湘西世界,是一种理想,以灵异、玄幻来抒发自我的魔性和诅咒也是一种理想……  在文學表达多元化的今天,作家均不缺乏主体意识,文学理想的多种变现和抵达也成为了一种可能,正因如此,我们对文学理想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或许是我们选发《彼岸是岸》《转湖之梦》《寻常巷陌》《专家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