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授业解惑的最好的方法是运用好课堂提问。因为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那么,课堂提问应注意哪些技巧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连贯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下面,本人就这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启发性
就是教师要有目的设疑,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引起学生积极定向的思考,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老师提出问题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知识能力为依据,这样才具有启发思考性。譬如,我在教鲁迅的《故乡》时,提这么一个问题:少年闰土肖像与中年时代肖像有什么不同?两者前后对比性很强,作者这样写说明什么?第一问较容易,学生只要读一遍课文,就会有答案。“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中年时,他“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第二问较难些,教师从写作背景来启发学生认真思考,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当时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有助于学生独自探索文章深刻的主题思想。我设计这一道题两个问答,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坡度,学生能由表层到实质地分层次的思考、分析,思维得到锻炼。
2. 趣昧性
从生理与心理上,人的思维是跳跃性的、间接性的。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出现一个思维高峰后,才可能出现另一个高峰,需要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制造气氛。为活跃引发学生兴趣,可适当采用故意说错式提问。如教《愚公移山》我故意这样提问:“愚公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两座山高万仞,凭着愚公的残年余力,想铲除这两座大山是不可能的,可是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像他的名字一样,太愚笨了呢?”这样一提问,果然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我趁机诱导。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看愚公移山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大智大勇,相信人定胜天的道理。再进一步诱导学生: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像雷锋、李素丽,难道说他们都是“傻子”吗?“傻子”不傻,愚公不愚。有些人无所作为,自以为聪明,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不愚,智叟未必智。这也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所寓的含意。如此一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3. 连贯性
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语文课中始终保持专心致志的学习,设疑提问是不可欠缺的,在分析课文时,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内在的连贯性,也就是教学目标的导向性。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提问,不能漫无边际或主次不分,把课文内容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破坏了课文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我在引导学生分析《陋室铭》一文时,问同学们,对陋室的印象如何?学生马上答:“陋室不陋”。接着,我又问“陋室为何不陋”?学生答:“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德馨”二字是全文的灵魂,应抓住“德馨”二字展开一系列提问。如写室中人:“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友角度写陋室不陋,显示自己的“德馨”;写室中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是从室中人的活动角度写陋室不陋,显示自己的“德馨”等等。这样一连贯的提问,显出作者高洁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考方式就会集中、有序,给人“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觉。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刻苦钻研的深刻领会,搞清课文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特点、字词句的含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一问一答的双边活动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答问采取放任的态度.答问不正确、不完整,不予补充、不予综合,肤浅的认识不予深化,那么提问便散乱无章,也是不大起作用的。在分析《春》一文时,我是这样归纳的:本文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幅画面,哪一幅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是第三幅,于是我又提出了一个难点问题:作者为什么这样赞美春天,是如何描写春天的?哪幅画面描写得最美?同学们经过认真的思考,找到了答案。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对所学知识就有了明确、完整的认识。
总之,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取得最佳的课堂效应;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性、连贯性,必须在问题设计上多下功夫,但也不要乱用,要用问题开路,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发展和提高思维能力。
1. 启发性
就是教师要有目的设疑,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引起学生积极定向的思考,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老师提出问题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知识能力为依据,这样才具有启发思考性。譬如,我在教鲁迅的《故乡》时,提这么一个问题:少年闰土肖像与中年时代肖像有什么不同?两者前后对比性很强,作者这样写说明什么?第一问较容易,学生只要读一遍课文,就会有答案。“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中年时,他“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第二问较难些,教师从写作背景来启发学生认真思考,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当时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有助于学生独自探索文章深刻的主题思想。我设计这一道题两个问答,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坡度,学生能由表层到实质地分层次的思考、分析,思维得到锻炼。
2. 趣昧性
从生理与心理上,人的思维是跳跃性的、间接性的。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出现一个思维高峰后,才可能出现另一个高峰,需要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制造气氛。为活跃引发学生兴趣,可适当采用故意说错式提问。如教《愚公移山》我故意这样提问:“愚公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两座山高万仞,凭着愚公的残年余力,想铲除这两座大山是不可能的,可是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像他的名字一样,太愚笨了呢?”这样一提问,果然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我趁机诱导。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看愚公移山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大智大勇,相信人定胜天的道理。再进一步诱导学生: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像雷锋、李素丽,难道说他们都是“傻子”吗?“傻子”不傻,愚公不愚。有些人无所作为,自以为聪明,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不愚,智叟未必智。这也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所寓的含意。如此一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3. 连贯性
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语文课中始终保持专心致志的学习,设疑提问是不可欠缺的,在分析课文时,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内在的连贯性,也就是教学目标的导向性。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提问,不能漫无边际或主次不分,把课文内容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破坏了课文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我在引导学生分析《陋室铭》一文时,问同学们,对陋室的印象如何?学生马上答:“陋室不陋”。接着,我又问“陋室为何不陋”?学生答:“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德馨”二字是全文的灵魂,应抓住“德馨”二字展开一系列提问。如写室中人:“往来无白丁”。是从交友角度写陋室不陋,显示自己的“德馨”;写室中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是从室中人的活动角度写陋室不陋,显示自己的“德馨”等等。这样一连贯的提问,显出作者高洁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考方式就会集中、有序,给人“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觉。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刻苦钻研的深刻领会,搞清课文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特点、字词句的含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一问一答的双边活动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答问采取放任的态度.答问不正确、不完整,不予补充、不予综合,肤浅的认识不予深化,那么提问便散乱无章,也是不大起作用的。在分析《春》一文时,我是这样归纳的:本文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幅画面,哪一幅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是第三幅,于是我又提出了一个难点问题:作者为什么这样赞美春天,是如何描写春天的?哪幅画面描写得最美?同学们经过认真的思考,找到了答案。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对所学知识就有了明确、完整的认识。
总之,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取得最佳的课堂效应;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性、连贯性,必须在问题设计上多下功夫,但也不要乱用,要用问题开路,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发展和提高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