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80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钢琴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中国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中,钢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已发出符合国人审美趣味的音响;钢琴音乐作为一种多声音乐,也被注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关于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许多学者都做了较充分的论述。这里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进行阐释。
  
  一
  
  音乐是一种语言,故有“音乐语言”一说。但音乐语言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语言,而是一种“拟语言”(quasi-language)。众所周知,20世纪的哲学“语言学转向”带来了文艺学的“语言学—文本取向”。在这种情势之下,音乐这种“拟语言”也得到了“语言学-文本取向”的阐释,这主要就是“音乐分析”中对音乐所进行的语言形式上的剖析。①当然,这种“音乐分析”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语言学阐释,而是一种基于作曲技术的分析。既然音乐是一种语言,那么这种语言就应像索绪尔所说的那样,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构成。这就意味着,音乐并不像汉斯立克所说的那样,是“一种乐音运动形式”,而具有特定的“语义”。换句话说,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并非单纯的“乐音结构体”②,一种“能指”符号或“文本”(text),而是一种被赋予特定“语义”并具有其“所指”的“作品”。古今中外任何一种音乐,作为“拟语言”,都由“能指”和“所指”构成,即使是抽象的“非标题音乐”也是如此。既然音乐作为一种语言,具有特定的“语义”,那么这种语言无疑也基于某种既定的法则。音乐作为“乐音结构体”或“能指”符号,有其“自律”的一面,遵循特定的音乐构成法则和形式美法则。音乐作为人类内心情感的表现或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则有其“他律”的一面,因为此时的音乐具有其“所指”,并必然通过“描绘”、“类比”、“象征”的手法,指向音乐语言本身之外的某个对象③,以达到抒情或状物的目的,体现出音乐的艺术表现功能。总之,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既呈现出作为“能指”的独特形式,又具有其作为“所指”的特定“语义”,并遵循其独特的规律。
  基于上述音乐的语言学阐述,就不难做出这样的表述: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一些作品,作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语言,也由“能指”和“所指”构成,并具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语义”。其“乐音结构体”作为“能指”,诉诸具有民族特点的音响,并与中国传统器乐(如琴乐)构成音响效果上的相似,甚至表现出对传统乐器(古琴、琵琶、筝)音色的模拟,呈现出独特的“语音”。其“所指”不仅是作品中那些具有民族特征的思想内容,而且还体现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最终都指向其特定的“语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一些作品,正是通过这种类似于传统器乐音色或音响效果(“能指”)和具有民族特征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所指”),构成了一种有别于西方钢琴音乐的音乐语言,呈现出其独特的“语音”,进而传递出其独特的“语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种“语音”和“语义”正是中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之所在。
  
  二
  
  中国钢琴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作为一种“能指”符号,其民族风格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旋律及其调式、节奏、节拍、曲式、织体、音色,都成为其民族风格的载体。1934年,俄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举行“征求有中国风味钢琴曲”作曲比赛,贺绿汀以其在旋律及其调式上极具民族风格的《牧童短笛》获得此项赛事的头奖。从此,旋律及其调式的民族风格成为中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主要标志。但伴随着中国钢琴音乐的不断发展,其民族风格逐渐诉诸多个方面。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中国钢琴音乐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民族风格。本文认为,最值得探讨的是音色。如果说音乐是一种语言,那么其音色就如同其“语音”,而中国钢琴音乐正是通过某些特殊的演奏手法,发出了类似于中国传统器乐的音色或音响。正是这种音色或音响作为一种特定的“语音”,为中国钢琴音乐带来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并成为中国新音乐民族风格的特征呈现方式。
  钢琴上这种具有民族特点的音色或音响,作为一种独特的“语音”,主要是通过模仿古琴的演奏法而获得的。1987年,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中西杯·中国风格国际钢琴作曲比赛”,赵晓生以其根据“太极作曲法”创作的《太极》夺得头筹。作曲家正是通过独特的踏板技术弹奏出类似古琴的音色或音响,而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众所周知,踏板在西方钢琴音乐中只有几种使用方法,而且通常还是作为一种音响效果的辅助手段。但赵晓生借鉴古琴演奏技术,创造了合、分、粘、滤、颤、裂、延、复、换九种踏板技术。故“在《太极》中,不同的踏板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音响,可谓变化无穷。……千变万化的踏板用法给予演奏者极其广阔的音响天地。自由多变的踏板可谓‘大法无法’,……对于同一段音乐,可用上述合、分、粘、滤、颤、裂、延、复、换九法中任何法则,或将其中几法结合使用,同样的音乐会产生各不相同的新颖效果。”④这种变化多端的踏板技术使得这部作品呈现出具有民族特征的“语音”,最终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一“语义”。又如,罗忠镕的《钢琴曲三首》(1987)中也不乏古琴的音色或音响。在这部音乐作品中,作曲家将十二音序列安排在钢琴的不同音区,使钢琴发出晶莹剔透的古琴音响,呈现出具有民族特征的“语音”,传递出古琴音乐中独有的“语义”。谭盾的《钢琴协奏曲》(1983)的前半部分也呈现出古琴的音色或音响效果。还值得一提的是,汉字的“语音”具有“头—腹—尾”的“音过程”,古琴也十分讲究这种“音过程”。因此,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一些作品,不像西方钢琴音乐那样,“一个音就是一个音”,而注重单个音上的“音过程”。这种独特的“语音”正是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之所在。
  除模仿古琴音色或音响之外,还有模仿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的音色或音响的。例如,黎英海的《夕阳箫鼓》就刻意模仿琵琶的音色或音响;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三乐章《黄河愤》中也有用琶音模仿古筝刮奏、用同音换指模仿琵琶轮指演奏的段落。综上所述,中国钢琴音乐通过对中国弹拨乐器演奏手法的借鉴,呈现出一种具有民族特征的“语音”,进而使这种音乐语言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语义”。
  
  三
  
  再看中国钢琴音乐的“所指”。前面已说过,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一些作品呈现出具有民族特征的思想内容,表达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其传统文化精神显而易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正是中国钢琴音乐之“所指”,也就是中国钢琴音乐这种语言的“语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可追溯到周秦,甚至更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简言之,“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融为一体,作为一种艺术境界,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杜鸣心的钢琴协奏曲《春之采》第二乐章就表现出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乐章一开始,在弦乐空旷的音响所营造出的诗境中,钢琴奏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旋律,简淡而优雅,空旷的五度(G—D)作为骨干音程贯穿全曲,使人置身于“空灵”的艺术境界之中,呈现出“轻微淡远”的传统琴学语言。其“语义”便是“天人合一”。谭盾《家乡水墨画八首》中的《云》则采用“五声纵合化”和弦,表达出恬淡、宁静、悠远的意境,其“语义”也是“天人合一”。黎英海的《夕阳箫鼓》的引子——“江楼钟鼓”,作为一个“散板”,其中用同音反复模拟出由远及近的鼓声,用琶音描绘出江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恬淡而闲适的主题音调和用下行装饰音模拟出的箫声,都给听众描绘出美丽的夜色:晚霞映照天际,迷雾氤氲着大地,江面水波荡漾,轻轻拍打着江岸……。这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式音乐语言,其“所指”就是那“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美景,归舟远去、万籁俱静、月光粼粼的艺术境界,而其“语义”无疑也是“天人合一”。在陈怡《多耶》(1986)的那种民间艺术氛围中,更能感受到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与自然之间那种亲近——“天人合一”。
  (二)“术数”。“术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包括“象数”(或称“易数”)、“天数”、“礼数”、“命数”、“历数”、“律数”、“医数”、“算数”等,且源远流长⑤。这种基于“术数文化”的“语义”在中国钢琴音乐语言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表达。例如,赵晓生的《太极》以及运用“太极作曲体系”创作的其他钢琴曲中,都表达了“易数”的观念。赵晓生多年致力于《易经》中数理逻辑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结合,从而使其钢琴音乐表达出基于“易数”的“语义”,并有大量著述为其音乐的“语义”提供了注脚。《太极》就具有这种“易数”的“语义”。《太极》的内在结构力基于一种数理逻辑,其中64个“卦”变化而获得的“数”(“易数”,音的多少)和“质”(音程涵量)的相互关系正是这种“术数”的体现,最终表达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术数文化”理念。又如,吴少雄运用“干支合乐论”及其相关技法创作的钢琴曲则表达出“历数”的“语义”。还如,杨衡展的《河洛图》运用“河洛图”中的数理逻辑,并使之与十二音序列手法相结合,表达出了“算数”的“语义”。上述这些钢琴音乐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基于“术数”的文化精神。
  (三)“和谐中道”。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所谓“和谐”就是一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往往是和“尚中”联系在一起的,故“和谐”和“中道”常被合为一个范畴。《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一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⑥在儒家文化中,“和”是终极追求,而实现“和”的最根本的途径在于保持“中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儒家音乐审美规范,正是这种“和谐中道”的体现。从文化角度看,那种主张在“一定的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由于这种博大的胸怀,中国文化都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都会吸收、改造其他民族的文化,使之成为本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文化思想就是“和谐中道”⑦。在中国钢琴音乐中,这两种意义上的“和谐中道”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夕阳箫鼓》作为一首恬静自然的钢琴曲,就体现出了儒家“乐而不淫”的审美规范。 《百鸟朝凤》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钢琴曲,《双飞蝴蝶》作为一种中西结合的钢琴曲,也都体现出了文化交流与对话中的“和谐中道”。“和谐中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层面,旨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宇宙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这些“语义”正是中国钢琴音乐语言的“所指”之一。
  
  ①关于音乐研究的“语言学-文本取向”,参见李诗原《音乐学分析:从文本到话语》,《黄钟》,1999年第1期。
  ②关于“乐音结构体”这一概念,参见于润洋《音乐形式问题的美学探讨》(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总第55期)。
  ③关于音乐表现客观世界的方式,参见田青《三类不同的音乐形象》,《音乐研究》,1983年第4期。
  ④参见赵晓生《通向音乐圣殿》,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上海)。
  ⑤关于“术数文化”,参见俞晓群《数术探秘——数在中国古代的神秘意义》,三联书店,1994年12月版(北京)。
  ⑥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北京),第1254页。
  ⑦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第168页。
  
  郭定昌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由我国当代作家韩静霆和作曲家徐沛东合作而成的抒情歌曲《梅花引》,以古典传统词牌为名,以“梅花”为象征,亦诗亦歌地描绘了当代知识分子在困境面前坚守理想、不为名利但求知音的真我情怀。歌曲作词凝练,提炼众多古诗词中的“梅意”融于昂扬积极的时代精神中,手法流畅,读来抑扬顿挫,品之更有新意。歌曲的旋律典雅,用雅乐七声调式营造出对仗工整、端庄清丽略有古代宫廷乐意味的民族古典音乐意境,亲切典雅、含蓄古朴。歌曲审
农村小学远离城区,原生态环境僻静而优美,朴素且清幽。村小的孩子们活泼可爱,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是我心中的“小黑羊”。  周三,碧空如洗。和往常一样,我又买了一束鲜花,这次是百合,修剪好后摆放在教室的书架上。可几天之后,娇艳欲滴的百合就耷拉着脑袋,凋谢了不少。我默默地把花瓶拿到讲台上,孩子们的各种感慨也纷至沓来。“哎呀,前两天还开得很漂亮呢,怎么一转眼就都枯了!”“可不是!”“该扔到垃圾桶里了!”  
“新疆,是我们欢歌放舞的原野。我们深深扎根在祖国西部这片艺术沃土之中。”   —努斯勒提瓦吉丁    谈起新疆的专业音乐创作,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在新疆作曲界的领军人物维吾尔族作曲家努斯勒提瓦吉丁。2004年岁末,一部新创作的红色经典大型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在西部边城乌鲁木齐市的舞台上与观众见面了。这部音乐剧将同名电影从屏幕搬上了舞台。该剧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受到艺术界内外的人士的普遍关注与好评。而这
谈到我国声乐艺术近二十多年的变化,大家都有目共睹,无论从普及的角度,还是从整体水平提高方面看,都足以令我们感到欣慰。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声乐人才辈出,尤其是在国际声乐舞台上所展现的实力和水平,不仅使国人感到自豪,而且也令西方人刮目相看。但是这并非意味我们在声乐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巅峰的程度。仅从技法方面讲,有些问题还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事实上,声乐界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着比较明显
记得一位作曲大师曾说过:如果我的作品能像民歌一样被传唱,那将是对我最大的褒奖。年龄稍长的人,大概都听过《牧羊姑娘》:“对面山上的姑娘,你为谁放着群羊,泪水湿透了你的衣裳,你为什么这样悲伤?”这是一首上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的、略带西北草原民歌风格的歌曲,曲调里透着淡淡的忧伤,跟唱词非常熨合。年纪再轻一些的,也许也知道问世于大跃进时期的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农庄》:“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了咱们农
本刊讯(通讯员 范先机) 7月28日,鄂州市指导中小学生做好暑期德育体育作业推进会召开。鄂州市首次向全市中小学生部署了暑期近视防控家庭作业,巩固预防近视成果,探索预防近视的新模式。最新数据显示,该市儿童少年近视检出率为48.5%,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该作业要求,暑期学生要在家长的陪护下,每天至少做两至三次眼保健操,并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这正是我们学生和家长需要的家庭作业”,吴都中学学生家
缪天瑞是我国百年音乐发展的参与者、见证人和推动者。他从事音乐教育和理论研究80余载,他勤于思索、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硕果累累,编辑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主编学术刊物8种、辞书5种,显示了他那渊博的知识底蕴和辛勤的学术耕耘。他不仅学术造诣深厚、精通英文和日文,翻译出版了多种外国优秀音乐理论成果,而且涉及钢琴艺术与演奏方法、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多个领域。他翻译出版的俄国钢琴家列文的《钢
令人尊爱的前辈音乐家瞿希贤同志于2008年3月19日离我们而去了,终年89岁。她是在与病魔顽强地搏斗了几近十年后去世的,其经受的痛苦与孤单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因此,她的去世也是一种精神上和肉体的彻底解脱,我从心底对她说一句:“敬爱的瞿希贤同志,您走好!”  我们这一代人是唱着她的歌长大的。50年代初期,她的儿童歌曲《我们是春天的鲜花》、《快乐的晚会》、《早操歌》等就在广大的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口上传唱,
2006年11月18日晚,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故土——方可杰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音乐会由北京交响乐团演奏,谭利华指挥,演出了方可杰近年来创作的五部作品:管弦乐《大起板》、第一交响曲《故土》、定音鼓协奏曲《风》、管弦乐《热巴舞曲》以及交响组曲《江山多娇》。  11月19日上午,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人民音乐》编辑部等主办了方可杰交响乐作品研讨会,知名作曲家、理论家、
王滨先生主编的《永远的歌声》是由山东济南出版社在2001年6月出版的。这本作为中国共产党诞辰八十周年献礼的文集,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复杂状况为背景,映衬出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的诞生和其平凡而伟大的经历,同时也刻画出了词曲作者跟着共产党走的永恒信念和可歌可泣的人生战斗历程。  这部短短十几万字的文集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部颂歌诞生的史实,也不仅仅是词曲作者奋斗一生的编年史,而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