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剑说侠意兴殊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i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初中的时候,是上世纪的60年代初。当时,一则世运坎!,终日里饥肠辘辘,正是梦幻滋生的好土壤;二则管理者也人饿志短,50年代的各种约束随之松弛,于是旧武侠就在一些同学中偷偷流传。那些书多是在校门口地摊上淘得,一般一两角钱一册,纸页黑黄,少头没尾,有几种到现在我还是查不出它们的名字。记得名字的则有《永庆升平》《三侠剑》《小五义》《七侠五义》《兵书峡》等。尽管小男孩的阅读心理大半在看热闹,但当时也朦朦胧胧觉得“侠客”与“剑客”(或是“剑侠”)大有不同———侠客们脚踏实地,讲究的是一招一式,至多飞檐走壁而已;剑侠们则以“超距”伤人为特征,劈空掌已是末技,如《兵书峡》的龙九公、《三侠剑》的夏侯商元等。待到80年代,自己把文学变成了职业,通俗小说尤属职业中主要“经营”方向。于是,武侠小说堂而皇之可以作为专业研究的对象了。不过说来惭愧,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个对象领域始终用力不勤,至多讨论讨论金庸作品的文化意义、分说分说鲁智深、武松身上的侠义热血。而早年的阅读体验,则不过成为讨论、分说的背景知识。至于当年那种朦胧感觉,虽然偶尔也会浮现出来,甚至勾起一丝得意之情,可从未想过这里蕴涵着一个颇有开采价值的富矿,当然也就未曾有过任何深入、系统的思考。
  现在,立群的皇皇大作摆到了我的面前,由于有当年的小小“情结”,所以一口气读了下来。掩卷之时,已近阑夕,却仍是意兴勃勃。这当然有数十年“情结”一朝开释,那真是金圣叹所谓“不亦快哉”的感觉。不过,更深一层的却是立群学术成就带来的快感,这就如同佛学里时常提到的“法喜”。
  10余年前,立群的《中国武侠文学史》问世。作为一部分体的专门史,其突出的优点是脉络清晰,资料扎实、翔备。在当时海内外几部同类著作里,显示出了自己的学术个性。而10余年后再读到这部《中国剑侠小说史》,不仅为立群学术疆域的拓展而快慰,更为他学力的提高,境界的升华而欣喜。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也。
  这部著作可以看出立群的学术敏感与学术眼界。在有些人看来,武侠文学难登大雅,那么武侠文学的研究也就价值不大。当然,这是对“学术”缺乏理解的褊狭之见,不值一驳。但也不能不看到,受其影响,忽视或小视武侠文学研究的情况并非个别。整个武侠文学的研究尚且如此,何况它的一个分支。立群兄却没有被类似褊狭之见束缚、左右,而是秉持一个学者最可宝贵的“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精神,发现真问题,开掘真材料,“自家凿破一片田地”(严沧浪语)。
  如果说,有一种意象同时深入大传统与小传统,同时为雅士与豪客所钟情,那大约只有“剑”足以当之。自战国开始,诗人如屈原、哲人如庄子,皆与剑结下深厚情缘。后世淡泊如陶潜,超妙如王维,狂放如李白,奇诡如长吉,都有咏剑的名句,至于一代雄杰的辛弃疾,那“醉里挑灯看剑”的情境,睥睨百代的龚自珍,那“美人如玉剑如虹”的气魄,更是脍炙人口,令人神往。立群的大作,深入到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中,既梳理其脉络,又剖析其社会心理,就为勾画“剑侠”文化基因图谱,夯实了基础。
  而说到文化基因图谱,宗教的维度对于“剑侠”亦十分重要。如道教的“名角”吕洞宾不仅“袖里青蛇胆气粗(网上有人解此句作“将青蛇收降放到袖子里”云云,一笑),朗吟飞过洞庭湖”,还“飞剑”去斩黄龙。至于唐传奇《聂隐娘》所写之将剑“缩微”收藏到身体里,则来源于佛教的想象。这在立群的大作中都有深入的讨论。
  因而,是不是可以进一步说,剑侠之“剑”是来自士人在宗教文化背景下的自我“阳刚化”想象呢?
  这一点,与一般意义的武侠有所区别。“剑侠”的威力多由于神奇的特异功能,描写的重点往往放在奇遇及特异功能的获得。相比之下,通常所讲的一般武侠之“武”,则来自于民众在江湖文化背景下的救世主想象,其重点在于肉体力量的炫耀、武技的比拼与正义的伸张。当然,这只是大略而言,事实上,武侠与剑侠并非总是泾渭分明,其要素也往往是混融杂陈的。而与此相应的,“剑侠”似乎更宜于以文言来表现,而白话则写行走于江湖的好汉———“武侠”更拿手一些(这也是一般而言,而且截至晚清)。而文言消歇之后,那种“纯正”意义上的“剑侠”也随之消歇,还珠楼主的“剑侠”其实更接近于晚近的“玄幻”,可以说是“剑侠”别子为宗的变体。
  这些话题,立群已经分说得十分清楚,我这里只是随感而发的联想而已。而说到这里,忽地记起一个相关的困惑———实际超出了立群这部书的范围。兴之所至便随手记下,算是向立群兄以及读者诸君讨教。从故事的宗教文化背景论,或是从故事情节的想象特征论,与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最为接近的古典小说当属《封神演义》:都是滋生于道教文化的土壤,都是想象出各种“宝贝”来推进情节、展开故事。可是很奇怪,《封神演义》的争雄决胜所依靠的花样百出的“法宝”,有什么“化血刀”、什么“打神鞭”,很多冷兵器都因作者的想象而有了神奇的特异功能,而唯独早已有了特异功能的剑(即以吕洞宾笔下,就有“先生笑,飞空一剑”“一剑横空几番到”“仗剑锋,麾魔障,荡妖邪”“两手擘鸿蒙。慧剑飞来第一峰”种种表述),却几乎被作者彻底冷落。诛仙阵出现一次,却悬挂半空并无作用;云中子进献一次,也是悬挂而终遭焚毁。书中多次写到某种兵器化为龙形“夭矫”而至,这本是传说中剑的专利(“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为什么陆西星弃而不用,从而把大规模铺陈渲染的机会留给还珠楼主?
  当然,这肯定不是“剑侠小说史”的论题范围,只是连类而及,“疑义相与析”罢了。
  立群在南开读书的时候,同窗多以“罗大侠”称之,据说拳脚也颇有几年真功夫。另一位有“侠”名的就是在下。在下的三脚猫功夫曾为金庸演练过两趟,似乎得到过好评。所以朋友们间或有撮合我二人下场过招者,但机缘始终未至。如今垂垂老矣,向罗大侠讨教拳脚已无可能,便觅此怪题,讨教一二吧。一笑。
  (责任编辑洪滔)
其他文献
谈及对现代中国起重要塑造作用的时代,我们一般会定格在19世纪,即便不以鸦片战争简单划界,但多半会重视以马礼逊(Morrision,Robert,1782—1834)为代表的新教传教士东来的重大意义。但是邹振环教授的《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将我们带回了在现代中国史占有重要地位的晚明时代,以西方现代性为基本尺度,晚明及明清之际与西方大航海时代同期,反
期刊
引子:回归考古人类学  虽然诸如李济、梁思永、吴金鼎等中国早期考古学家都接受了完整的人类学训练,但中国文物界中根深蒂固的“金石学”传统依旧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导向了器物发掘的脉络。这不但导致了考古学和人类学在中国长期分裂为两个联系不甚紧密的学科———考古学常与历史学为伍,而人类学则沦为社会学的附庸———而且使得我们在阅读考古材料时,缺乏有效的解读手段,往往陷入了“管窥一斑,不见全豹”的处境。  为了
期刊
现代世界第一套福利国家方案、第一批社会福利立法,出自政治上以极端保守著称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之手,这一组合意味深长。该如何评价,不同政治光谱的史家打了不少笔墨官司,不过都承认其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且历史意义迄今仍难以完全估量。但不管怎么说,自然都绕不开俾斯麦这位捉刀人。可吊诡的是,这一重大社会历史进程在俾斯麦自己的作品中却似乎并不受待见,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其垂暮之年所撰之带有“政治遗嘱”性质的
期刊
《英汉同源对比同解学习法———英汉同源说文解词》(以下简称《英汉同源说文解词》)一书通过对英汉同源词汇的历史渊源分析及英语字母形态与汉字形态的对比分析,发现了“语言分辨的大面积相似现象”(第20页),认为“英语单词要按照(古)汉语拼音形式来认,这才能突破英语学习障碍,达到快速掌握英语的目标”(第4页)。笔者固然赞同该书作者对英汉同源命题深入探索的精神,也毫不怀疑作者为写作该书所付出的努力,但是,还
期刊
犌犻犾犫犲狉狋牔犌狌犫犪狉’狊犜犺犲犕犪犱狑狅犿犪狀犻狀狋犺犲犃狋犻犮:犃犳狋犲狉犜犺犻狉狋狔犢犲犪狉狊EditedwithanintroductionbyAnnetteR.Federico  ForewordbySandraM.Gilbert  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Columbia,Missouri,2009  吉尔伯特和古巴出版于1979年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女
期刊
中国诗词爝火不息,许多双手在为之传薪。这其中热切的一位,应数加拿大籍著名华人学者叶嘉莹教授。每依北斗,常怀桑梓,确乎是这位幼承书香、师出辅仁大学国文系的诗人的一瓣心香。多年来,叶先生不顾年高,赴国内大江南北讲授诗词之道,触发吟诵之美,著作等身,据其讲演录音整理而成的书稿已出版有十数册之多,功泽国人无量。  我们读一位诗词学者的论著,很期待他关于诗的基本立场。叶嘉莹便有自己鲜明的诗学观,曰“诗歌当以
期刊
地 点: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时 间:2012年11月12日  受访人:阿 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采访人:谭光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段从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白 浩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段从学:我觉得我们的对话陷入了一个陷阱,一开始就把阿来先生定位为一个藏族作家,在用汉语写作这些现成的概念,现在好像一路在解构这些概念,体制人类学、文化人类学都不支持这种想象。我倒是觉得阿来先生一开
期刊
一、由影片《玛格丽特》引起的思考  2011年,著名导演肯尼斯·罗纳根拍摄于6年前的电影《玛格丽特》终于在人们的久久期待中登陆院线,片名取自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的一首诗,《春与秋:玛格丽特,你还在哀恸吗?》。影片集中展示了“令人生厌”的丽萨———这位性格外露而又内心矛盾的纽约青少年———竭力对一场部分是由她引起的车祸进行善后的故事,并以此对9·11事件后在如漩涡般混乱复杂的纽约都市中自我与主体
期刊
古语云:“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笔者也有“山中事”想询问,也有幸找到了一位“打柴人”,可是,却因“打柴人”的语言问题,使得不仅“山中事”依然横亘胸中,而且询问的兴致也开始索然。  近日对我而言的“打柴人”,有针对性地指向了一本汉译名著。该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些信息:论创造性———朱熹、怀特海和南乐山的比较研究,“海外儒学研究前沿丛书”,主编安乐哲、杜维明,执行主编彭国翔,[美]白诗朗著,陈浩译,
期刊
对媒介与性别关系的考量,是英国文化研究历史演变进程中比较特殊,同时也是最具冲击性的一个话题。它本身即已成为一种话语的谱系,同时也与特定场域中的构建息息相关。我们很有幸地看到,北京2012BLCU国际文化研究讲坛能够将此作为一个关注的核心,以此而重新激发来自于世界不同区域与国家学者的兴趣与想象。作为原初伯明翰学派的一位成员,面对这样的话题,当然会引发我对这段历史,更具体而言,就是对某种主题史的记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