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41-02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人们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刻化,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思,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被人们日益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对立者问世了。 “素质教育”一经提出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片赞誉,一时间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声迅速膨胀。两种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待遇,让很多人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定会取代“应试教育”,但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依然显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素质教育”的实行却履步维艰,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寻求一种有效的整合?这种有效的整合对我国课程设置的优化能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指导性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央文件对素质教育的第一次正式定义,从中看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文件中同时也规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一是素质教育的推进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要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素质教育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教育蓝图,为各类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素质教育和我国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相结合,对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培养目标的把握都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同时,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新趋向,使我国的教育发展趋势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相接轨。因此,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自身缺乏具体、明确和操作性强的实施与评价方案。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反对者认为,这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过度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识记,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应试教育在我国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差异悬殊的大国,应试教育因其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个人主观喜好带来的评价不公和徇私舞弊现象,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和经济发达区的学生在获得更高一级的学习机会上能够公平竞争。第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具可比性。素质教育是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应试教育是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两者本就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部分,将两种不同范畴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行为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又如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必然会有“考试”这样的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存在,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源自于“考试”这种方式占据了教育活动的大部分空间或全部空间,但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
历数建国以来的八次基础课程改革,课程设置的变化始终是一个突出的聚焦点。这是因为大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小至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依据课程的实施,所以课程如何设置关系着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成为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点。目前我国的第八次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指导此次课改的理论基础正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基本理念,但是因其与应试教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矛盾冲突,使其无法按照预期设计顺利进行。因此,笔者试图站在一个中立客观的角度,探讨基于“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优势
1.必修课程种类齐全
我国中学现阶段必修科目主要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选修科目是地方和学校课程。将我国新课改后的中学课程设置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必修课程设置种类齐全。
2.注重基础课程教育
在历年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骄人的成绩都让世界各国为之侧目,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扎实功底为世界所公认,这是我们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成功之处。虽然,过多地识记和背诵知识并不为人们所赞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基础课程教育方面的努力帮助学生奠定了深厚的基本功。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不足
1.学科间缺乏横向联系
我国的中学课程设置的学科壁垒鲜明,缺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渗透,养成学生孤立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其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中听到这样的回答:“这个知识点是某某课的,我们就在此不多讲了”,孤立的课程设置也导致我们的教师执着于自己的“术业专攻”,鲜少涉及其他学科领域,认为只要教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2.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东西部差异显著,城乡差距较大,而我国从课程设置到课程目标的确定,从教材的使用到教学进度的安排,都有统一的规定,这无疑对保证各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忽略了各地区的巨大差异,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模式的生搬硬套。虽然,新课改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由于不参加升学考试,其实施并未落于实处。 3.重自然科学课程轻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下,衡量一个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最简单有效的就是该学科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各学科的分数构成如下:语文、数学、英语分别是120分,理化160分(物理85、化学75),政治70分,历史、地理、生物30分(选修一门),综合110分(包括体育55、信息技术15、英语口语10、理化生实验10、学校德育20),总分730分。虽然各省市的分数都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我国的课程设置表现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
4.重学科课程轻实践课程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和课程结构的设置原则调整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进步,反观当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遗憾的发现,我国的课程设置中为实践课程留出的空间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使得课程的三维目标,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全面和深入的培养。
5.课堂教学时间较长
将我国新课改后的课堂时数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发现,我国的周课时平均数为34节,部分发达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为:日本28节、法国26节、德国33节、加拿大26节。从中可看出,只有德国的课时数基本与我国持平,其他几个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均低于我国6-8节。这反映了我国课程设置中课堂教学时数过长,课外活动时间较短。
三、对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一)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平衡
学科知识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学科知识内部的纵向联系上,也体现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上。在课程的设置中更要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科的横向联系,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组织课程内容。横向的课程内容组织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和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依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统整人格。但是,我国的综合课程因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备落后、不参加升学考试等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并未给予太多的重视。
(二)加强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各种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但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具体培养则要依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创新。我国中考和高考中的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是我们在实践课程方面的尝试,但是其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因此,适当减少学科课程,增置多种类型的实践课程,如劳动技术、机械操作等,并将其纳入升学考试,这既是对我国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又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设置职业教育课程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乐观,调查显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社会竞争压力大和毕业生的过高期望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毕业生对自己职业选择的迷茫。究其原由,我们的学生在十几年的学业生涯中缺少了一项重要的教育——职业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应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增设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中学阶段既要重视基础教育,也要开展与大学相衔接的专业教育,既要开设普通教育课程,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职业选择意识,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四)设置种类较多的选修课
我国的必修科目种类齐全且数量较多,但选修科目数量很少,甚至没有。必修科目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选修科目则是拓展学生的特长和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选修科目种类之多、重视程度之高是我们无法比拟的。因而,除了开设面向全体的必修课程以外,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分流发展方向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为他们提供多种选择机会,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五)课程设置“区域模式”的制定
课程区域模式是指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可将全国划分为几个主要的区域,制定不同的课程设置方案。例如,根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将全国划为东部沿海区、中部内陆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也可根据城乡发展差异划为城市区、农村区及城乡结合区。根据每一区域的特点为其制定合适的课程设置方案。这样既可以兼顾到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又不会大幅度削弱国家对课程设置的统一管理,做到真正的教育权限下放。
(六)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有效结合
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能否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创造条件;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能否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优势才能,为其在以后的职业选择中提供参考依据。要使我国的课程设置发挥其应有的培养作用,最重要的是对现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如重视传统的试卷考查的同时,兼顾学校、同伴对其评价的重要性;适当降低考试题目对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提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对技术操作类课程的考查应纳入最终的综合分计算中,等等。只有将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结语
在经过了对素质教育的狂热崇拜和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更高级的理论形态,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完善、客观的选拔方式,确保了教育活动结果评价的公正性。素质教育本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的,但矫枉切忌过正,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并非建立在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之上。我们应以课程设置为契合点,统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优势,并据此对我国的评估体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6.
[2]丁远坤.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J]. 学术交流, 2001, 9 (98: 139-141).
[3]王敏勤, 赵丽霞, 翟艳. 课改后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12 (62-65).
[4]陈芬萍. 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123).
[5]张瑞玲. 德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特色科目及启示[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154-158).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人们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刻化,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思,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被人们日益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对立者问世了。 “素质教育”一经提出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片赞誉,一时间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声迅速膨胀。两种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待遇,让很多人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定会取代“应试教育”,但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依然显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素质教育”的实行却履步维艰,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寻求一种有效的整合?这种有效的整合对我国课程设置的优化能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指导性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央文件对素质教育的第一次正式定义,从中看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文件中同时也规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一是素质教育的推进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要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素质教育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教育蓝图,为各类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素质教育和我国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相结合,对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培养目标的把握都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同时,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新趋向,使我国的教育发展趋势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相接轨。因此,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自身缺乏具体、明确和操作性强的实施与评价方案。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反对者认为,这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过度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识记,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应试教育在我国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差异悬殊的大国,应试教育因其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个人主观喜好带来的评价不公和徇私舞弊现象,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和经济发达区的学生在获得更高一级的学习机会上能够公平竞争。第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具可比性。素质教育是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应试教育是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两者本就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部分,将两种不同范畴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行为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又如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必然会有“考试”这样的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存在,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源自于“考试”这种方式占据了教育活动的大部分空间或全部空间,但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
历数建国以来的八次基础课程改革,课程设置的变化始终是一个突出的聚焦点。这是因为大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小至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依据课程的实施,所以课程如何设置关系着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成为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点。目前我国的第八次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指导此次课改的理论基础正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基本理念,但是因其与应试教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矛盾冲突,使其无法按照预期设计顺利进行。因此,笔者试图站在一个中立客观的角度,探讨基于“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优势
1.必修课程种类齐全
我国中学现阶段必修科目主要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选修科目是地方和学校课程。将我国新课改后的中学课程设置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必修课程设置种类齐全。
2.注重基础课程教育
在历年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骄人的成绩都让世界各国为之侧目,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扎实功底为世界所公认,这是我们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成功之处。虽然,过多地识记和背诵知识并不为人们所赞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基础课程教育方面的努力帮助学生奠定了深厚的基本功。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不足
1.学科间缺乏横向联系
我国的中学课程设置的学科壁垒鲜明,缺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渗透,养成学生孤立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其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中听到这样的回答:“这个知识点是某某课的,我们就在此不多讲了”,孤立的课程设置也导致我们的教师执着于自己的“术业专攻”,鲜少涉及其他学科领域,认为只要教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2.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东西部差异显著,城乡差距较大,而我国从课程设置到课程目标的确定,从教材的使用到教学进度的安排,都有统一的规定,这无疑对保证各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忽略了各地区的巨大差异,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模式的生搬硬套。虽然,新课改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由于不参加升学考试,其实施并未落于实处。 3.重自然科学课程轻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下,衡量一个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最简单有效的就是该学科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各学科的分数构成如下:语文、数学、英语分别是120分,理化160分(物理85、化学75),政治70分,历史、地理、生物30分(选修一门),综合110分(包括体育55、信息技术15、英语口语10、理化生实验10、学校德育20),总分730分。虽然各省市的分数都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我国的课程设置表现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
4.重学科课程轻实践课程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和课程结构的设置原则调整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进步,反观当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遗憾的发现,我国的课程设置中为实践课程留出的空间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使得课程的三维目标,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全面和深入的培养。
5.课堂教学时间较长
将我国新课改后的课堂时数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发现,我国的周课时平均数为34节,部分发达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为:日本28节、法国26节、德国33节、加拿大26节。从中可看出,只有德国的课时数基本与我国持平,其他几个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均低于我国6-8节。这反映了我国课程设置中课堂教学时数过长,课外活动时间较短。
三、对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一)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平衡
学科知识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学科知识内部的纵向联系上,也体现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上。在课程的设置中更要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科的横向联系,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组织课程内容。横向的课程内容组织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和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依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统整人格。但是,我国的综合课程因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备落后、不参加升学考试等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并未给予太多的重视。
(二)加强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各种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但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具体培养则要依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创新。我国中考和高考中的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是我们在实践课程方面的尝试,但是其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因此,适当减少学科课程,增置多种类型的实践课程,如劳动技术、机械操作等,并将其纳入升学考试,这既是对我国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又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设置职业教育课程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乐观,调查显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社会竞争压力大和毕业生的过高期望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毕业生对自己职业选择的迷茫。究其原由,我们的学生在十几年的学业生涯中缺少了一项重要的教育——职业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应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增设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中学阶段既要重视基础教育,也要开展与大学相衔接的专业教育,既要开设普通教育课程,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职业选择意识,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四)设置种类较多的选修课
我国的必修科目种类齐全且数量较多,但选修科目数量很少,甚至没有。必修科目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选修科目则是拓展学生的特长和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选修科目种类之多、重视程度之高是我们无法比拟的。因而,除了开设面向全体的必修课程以外,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分流发展方向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为他们提供多种选择机会,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五)课程设置“区域模式”的制定
课程区域模式是指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可将全国划分为几个主要的区域,制定不同的课程设置方案。例如,根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将全国划为东部沿海区、中部内陆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也可根据城乡发展差异划为城市区、农村区及城乡结合区。根据每一区域的特点为其制定合适的课程设置方案。这样既可以兼顾到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又不会大幅度削弱国家对课程设置的统一管理,做到真正的教育权限下放。
(六)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有效结合
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能否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创造条件;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能否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优势才能,为其在以后的职业选择中提供参考依据。要使我国的课程设置发挥其应有的培养作用,最重要的是对现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如重视传统的试卷考查的同时,兼顾学校、同伴对其评价的重要性;适当降低考试题目对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提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对技术操作类课程的考查应纳入最终的综合分计算中,等等。只有将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结语
在经过了对素质教育的狂热崇拜和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更高级的理论形态,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完善、客观的选拔方式,确保了教育活动结果评价的公正性。素质教育本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的,但矫枉切忌过正,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并非建立在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之上。我们应以课程设置为契合点,统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优势,并据此对我国的评估体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6.
[2]丁远坤.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J]. 学术交流, 2001, 9 (98: 139-141).
[3]王敏勤, 赵丽霞, 翟艳. 课改后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12 (62-65).
[4]陈芬萍. 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123).
[5]张瑞玲. 德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特色科目及启示[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