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要求学生在考前背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么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非常重视中学生的写作。今天大部分的中学生写作基本技能低下,作文教学的质量不高,这已引起教育界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大部分中学生不知道如何写作,甚至对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都不知道,对一些文体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更是知之甚少。到上作文课时就头疼,对老师布置的限时作文,更是一筹莫展,无可奈何。
  大部分中学生写作基本技能低下的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观和客观上的问题:
  1.所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做法,使教师忽视了正规的作文教学,学生失去了严格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把写文章变成了单项的语法或句型操练,如,更换人称、更换代词、改写句子、扩句等,而为提高写作技能所必需的综合练习——作文却不断地受到排挤。
  2.应试教育的模式,简单化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和学生认为,在所有的课程比例中,作文教学和检测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大量时间用在了其他课程的教学和训练上。
  3.现代化科技手段及媒体对书面文字表达方式的冲击,也成为中学生作文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现在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有线电话、无线电话、计算机、电视机、广播等媒体的广泛使用,已使人们把口头语言不愿记录成文。尤其是用计算机写作的尝试,加剧了写作危机,而且电视机的普及动摇了对学生读写技能的高要求,妨碍和影响着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如,有人说:“一个电话代替私人书信、电视代替读书看报的社会里,人们就会慢慢地觉得,写作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
  事实上,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同以往任何时期一样,都需要正确、流利、自如的写作。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仍然是永久、有效的人类文明的表征之一。其一是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如,报刊书籍、文学作品、工作报告、事务文件乃至广告、说明书、书信等,都离不开写作;其二是人们个性发展和表达感情的需要,如,作家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
  3.语文课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指导和练习。在中学语文课堂之中,大部分的中学生只是写几段话、几句话,而很少就一篇文章做完整系统的写作练习。
  4.有些语文老师不重视培养写作能力的写作教学,甚至部分教师难以胜任写作教学。担任语文课教学的教师,自己首先写不好文章;有的教师想教好学生写作,但自己又不熟悉写作教学的原理与方法。因此,学生害怕写作,是因为过去练习得太少了,而大多数教师,则因为他们自己也写不好,于是也很少有写作教学训练。
  因此,从总体上说,中学生不会写作的症结,或者说写作技能低下的症结,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写作过程——即写作中的思考方法和修改方法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加强中学生写作的训练,提高中学生写作的水平,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应该从研究写作过程出发,注重对中学生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应该从研究写作过程出发,注重对中学生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如,应就作文的作前阶段、初稿阶段、修改阶段,提出如何进行写作指导的具体建议。其实,写作教学的效果不在于写文章本身,而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系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谓的表达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情表现出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学会表达是关键。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条最重要,就是要以教材为本,抓住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加强仿写训练。选入课本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有选择地让学生仿写,通过各种仿写的训练达到会写的目的。
  二是应该推行语文课教师写作教学与训练的培训。实践证明,教师会写作,会教写作,学生才会学好写作。适当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教会学生细心地观察,更需要教师在他们学习写作的道路上予以积极、适当的鼓励。因为积极、适当的鼓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并且反过来会再次促进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同时,写作练习要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为准则,写作的内容、形式不必限制,只要文章充满真情实感,能打动人即可。
  有人曾经说:如果说,学生作文没有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发展进步,算是一则坏消息;那么,我们在真正地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与技巧,就是一则好消息了。请想象一下,如果真正开始教学生写作将会产生的结果。所以,作文教学从教师自身做起,从学生抓起,就会有大的改观。
  作文教学实践使人懂得:作文指导要开拓学生思路,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果硬把学生的作文套在教师的固定框架里,以教师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思路,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提高。作文教学不仅是语言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训练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学生思维活跃了,发展了,那么他们就必然会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劲,越学越爱学。
其他文献
很久以来,很崇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处事方式。最近读了一篇文章,想了些事情,内心感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在是一位吃得开的“好好先生”。而有时候这位好好先生实在糊涂,经他处理过的事情,真有些不太地道。  存在的便是合理的,“好好先生”既然生存下来而且有口皆碑,那自有他的合理性,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世间万物各方面,各人所见均不同  一个人,或睿智,或愚钝;或博学,或学浅;或漂亮,或丑陋
期刊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3年高考越来越近了,学生整天攀登在书山上,遨游在题海里,各个学科复习备考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下面针对2013年高考语文学科的备考方案,简单地回顾总结一下:  一、复习规划细致,具体到天,细化到节  制定切实、有效的复习规划,加强复习内容的针对性,显示复习思路的明晰性,把握复习时间安排的合理性,这是进入高三以来领导在第一次教师会上明确提出的要求,于是语文组全体同仁,在一起讨论探
期刊
近年来,中学生写作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写作训练,十余年的创作经验,使他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作文方法:逢抒情必排比,每结尾必升华。这样的作文,看似文笔优美,结构完整,实际是以表面的热闹去掩饰内容与情感的贫乏,经不起认真推敲。如何使学生作文摆脱这一困境?关键是让文章融入真情实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动于中,方能下笔成文。说真
期刊
一、学习目标  1.在例析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2.在解题训练中逐步形成文言文断句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追本溯源寻其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前人读书要自己断句,常在一句的末尾用“。”断开,叫做“句”。在语意未完而又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做“读”。  (二)方法指导:  拿到一段文字,该如何断句呢?  步骤一:通文意。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
期刊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提炼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这样,使课堂教学形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内容的内涵,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呢?  
期刊
历年来,在语文高考中失分最多的地方,应该是现代文阅读试题。究其根由,并不是教师教得不认真,也不是学生的模拟套题做得太少。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呢?一些语文成绩考得好的学生在回答“为什么考得好”的问题时,几乎没有学生会说“课堂认真听讲”“模拟套题做得很多”等,相反,大多数回答的是“课外读的书多”。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让学生加强阅读,不仅要“多读”,还要“会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
期刊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佳词美诗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优美的语言,包含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审美教
期刊
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不少言行隐藏着许多可贵的闪光点。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爱心去发掘出他们言行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教师的种种善意的期待和爱中,增强自信并走向成功。  班里有这样一个女生,这个女生是很个性的女生,之前有老师提醒说你千万别惹她,她会在课堂上给你捣乱。听到这样的评价,先是慌了,但是又仔细想了想,她不能批评,但可以鼓励呀。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她学习成绩一般,但她的字写得不错。于是就这一点,
期刊
借代又叫“换名”,就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辞格。通常情况下,名称替代总是一次性完成,而本文所谈及的却是两次完成,即借代中还有借代,而且两次借代的方式还不一定一致。  一、借代方式一致的  (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楚辞·渔父》)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期刊
当前新课程改革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一些传统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课堂。在一些地方大部分的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不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这严重地违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往往事倍而功半。这既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形成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烦情绪。  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