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备课组研究方向探讨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shuclov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备课组作为高中最基层的组织,在教育最前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关于备课组的研究也没有间断。然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带来社会空间和交往方式的巨大变化,教育理念、教学组织、课程模式都发生着全方面、革命性的改变。那么,“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备课组研究应如何定位和开展?我们需要以新的视野审视。
  关键词:备课组研究;互联网+教育;变革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1-0179-02
  【Abstract】All along,as the most basic organiz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lesson preparation group has played a huge role in the forefront of education,and the research on lesson preparation group has not been interrupted. However,with the great changes of social space and communication mode brought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Internet and big data,education concept,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curriculum mode are undergoing all-round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s. Then,how should we prepar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 group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We need to look at it with a new perspective.
  【Keywords】Study of lesson preparation group;Internet plus education;Demand for change
  1.“互联网+教育”催化备课组变革需求
  笔者通过对“互联网+教育”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高中备课组面临环境、主体、评价标准、模式四个方面的变革需求。
  (1)环境
  “互联网+教育”是一种新的生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技术、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学习环境难以满足学习需求的压力推动下,学习环境逐步由数字阶段向智慧阶段迈进,智慧化学习环境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很多研究者对“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学环境改变进行了总结。钟国祥等学者提出智慧学习环境应该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出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由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教材、教师、同学等构成的一个智能性、开放式、集成化的数字虚拟现实学习空间,它既支持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又提供适时的学习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等人提出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生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结果,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 。
  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备课组所处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物理环境上,备课组成员从同一物理空间开始延伸至网络所能触及的任何地方,提高了对大数据终端设备、交互工具的依赖程度,原来的会议室和会议桌的物理环境会变成咖啡馆或者其他地方的智能终端。心理环境上,教师主导灌输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会带来教师、学生心理状态的改变,另外数据可视化,让师生更容易横向比较和发现自身缺陷,有利于提高行动积极性,当然也有增加心理焦虑的风险。社会环境存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学习社区从学校内部走向虚拟社区及全社会,备课组所处的环境也不再封闭,将受到社会更多的社会因素影响。
  (2)主体
  在互联网时代,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学习选择权交到学生手中,课堂也不再是知识传输的场所,学生早在课堂之前已经自行学习大部分或全部知识,课堂的目的在于认知体系的完善、构建、延展,所以就从课前准备的角度来说,教师已不是也无法独立成为备课组主体。余胜泉认为,未来的教师将对自身所承担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从而促进教学活动从注重“教”向促进“学”转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个人特质为其提供辅助,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尤其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社会化协同合作使得学习资源不仅来源于课本、教师,而可能来源于学校外的组织和个人 。杨现民等人认为,学习资源@互联网,正在成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领域的重要战略,需要打造“互联网+”时代智能资源建设新体系,采取多元多态、智能协同的资源建设策略,深入推进开放课程资源建设与普及应用,建设适应数字原住民认知方式的学习资源 。朱春晓认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有必要开展社会——学校——家庭合作的区域协同教学管理,改善教学环境,在多因素共同努力下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
  从以上研究可知,备课组行动参与主体存在三个方面的改变,其一,主导行动目标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将由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决定备课方向,教师为协助和引导者;其二,学习资源提供方多元化,教师、网络资源平台、线下社会组织组成的多元化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全时间节点、全方位的学习需求;其三,教学管理主体多元化,大数据分析平臺、教师、家庭、学校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到教学管理中,使教学质量管理得到数据化、立体化的加强。
  (3)评价标准   备课组行动目标是教育价值的实现,如何评价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余胜泉认为,现代教育价值趋于多元,教育评价方式面临全面转换的现实需要。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教育评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互联网使教育评价在评价依据、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内容、评价发挥的作用等多个角度实现了转变。从以往甄别、选拔的评价视角转变为促进发展、关注过程的评价视角,开展“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评价,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 。李大鹏认为,知识地图可以进行知识管理和评价。知识地图可以看作是一种智能化的站点导航和知识管理工具,能够将各种知识资源、知识主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连接,形成动态可变的知识与社会网络结构,并以可视化方式展现 。杨现民、田雪松提出诊断性学业评价系统,认为可以对学业评价的重要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并实时分析,形成教师考评、学生自评、班级纵向和横向比较等数据,作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以供教师、学生、家长参考 。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备课组的行动目标将变得更加多元化、系统化、可视化、阶段化。多元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强调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还要兼顾情感、心灵和灵魂,培养出专业高超但又有血有肉的人才。系统化是指其行动目标将有一个容易展现的系统参照物,可以更好的扬长补短,且避免重复劳动。可视化是指数据化将给行动目标提供可视的感观,是否得到实现将能够及时反馈给参与教学的主体(包括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和教研者),让更多主体能够看明白学生的学习阶段和过程,促进协调合作。阶段化是指,大的知识体系通过拆分,变成不同阶段的小目标,便于师生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4)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资源共享变得更加便利。有创新者开始了一些备课组与互联网融合的探索,备课组模式开始呈现多样化。泰州教育局推出“泰微课”网站,覆盖小学、初中、高中17门主要学科,由一线名师以现行教材为基础,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视角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安排每节课的结构和内容,通过录制微课并通过网络推送的方式,丰富教师备课资源,提高备课效率,也丰富学生学习资源 。四川省有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跟随成都七中同步上课,直接获取名校教辅资料,同步参与课堂。只有成都七中需要备课,其余学校教师只需辅助执行即可,由优秀的备课组替代各学校的备课组 。青岛建构的“每时美课”网络教研平台,集资源共享、在线互动、智能推送、学习分析于一体。教师们登陆平台上线后,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即时教研。
  关于备课组的运行模式变化,体现了两个方面的价值追求:第一价值——质量,泰微课由优秀一线教师录制;直播课由优秀团队备课;网络教研平台有效提炼集体智慧。第二价值——效率,泰微课属于预设一些优秀的备课资源,减少备课时间;直播课直接免除了大量学校的备课组工作内容;网络备课平台,提高了备课组活动便利性。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价值追求,其中“泰微课”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帮助,直播课强调优秀的移植,网络备课平台强调共享与共创。
  2.备课组研究改进建议
  从上述研究,不难发现,关于备课组运行的理论在不断完善中,“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改变也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如果从两者融合的视野,现有研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研究思路需要创新
  关于备课组的研究还处于利用网络平台数据的阶段,还没有将备课组与人工智能、多元价值评价、多元主体协作相结合起来,所以对于备课组的定位尚不符合新的教育生态,需要从新的起点进一步研究。
  (2)研究维度需要扩展
  关于备课组的研究还处于“教”为主导的思维,没有体现多元主体协作的理念,所以备课组的研究还局限于纯教师组合的备课组。在學生为中心的理念下,学生对于课堂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有话语权?家长、社会组织等协助方是否有反馈意见及表达建议的话语权?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备课组是否存在组织上的局限性。
  (3)研究方法需要改进
  现有的备课组行动步骤基本围绕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展开,属于“问题——讨论——教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依赖于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一般能解决共性问题,其采取的集中授课方式也较为高效,但对学生个性需求往往难以兼顾。另外,现有的行动规范是基于教育管理制度形成的管理规范,也不符合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那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以每一个学生为单位展开行动是否必要,又如何避免强调个性化产生的低效率?其间,大数据与人的角色磨合又该遵循怎样的行动规范。笔者认为,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在行动中要展现教师围绕学生转动、数据围绕人转动,否则教育就会缺失灵魂。至于具体的行动步骤和行动规范,我们需要在行动中摸索、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钟国祥,张小真.一种通用智能学习环境模型的构建[J].计算机科学,2007(1):170-197.
  [2]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75-84.
  [3]余胜泉.互联网+教育未来学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106-110.
  [4]杨现民,王娟,魏雪峰. 互联网+教育学习资源建设与发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349-350.
  [5]朱春晓.“互联网+”背景下区域协同教学管理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8(8):71-73.
  [6]李大鹏.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地图构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3-15.
  [7]杨现民,田雪松.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187-189.
  [8]奚爱国.“泰微课”助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3):69-72.
  [9]蒋美花.远程直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以成都七中网校直播班数学教学为例[J].信息技术教育,2017(4):191.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关训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如果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够得到提升,那么就会更好的帮助他们去理解课本中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代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的对朗读的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激发小学生朗读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他们的个人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从不同方面提出有效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此供相关
期刊
摘 要: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时,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教师所必须要做的教学工作,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满足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本文中,笔者阐明了深度教学的内涵和意义,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以下几条教学建议,希望能够为促进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思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伴随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小学教育不再是单单局限于才智层面的发展,而是越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而作为综合素质中极其重要的体能因素,是当代小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教育需要切实把握好体育课堂的质量和水平,充分保证学生能够获得高效率的体育锻炼,进而提升个人的体质能力。同时相关教师也需要注重在体育教学中深入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共同发展,培育现代社会栋梁。  关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中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领导核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情感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高中班主任必须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创新管理方法。文章就此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技巧展开探讨,为提升其管理效率、确保高中生健康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技巧  【中图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针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开展核心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而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枯燥、乏味的英语知识通过故事阅读文本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英语单词以及英语语法,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根据核心素养的概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想尚处于发展之中,对于抽象的事物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较为喜欢图像化、被动化的知识。而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抽象难懂,所以学生很难将其理解、掌握。在改革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们发现将单元模块教学模式运用起来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概述、教学特点、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单元模块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模板教学;教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做好数学理论知识教育工作之外,还要有意地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思维,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并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而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效改革,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本文首先阐述了简约教学法的概念,其次探讨了在数学简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融入互联网,从而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形成了当前教学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式,并且经过实践证明,是符合常规教学活动的。本文着重对“互联网+小学英语教学”创新研究进行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借助互联网进行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证明“互联网+小学英语教学”创新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互联网;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
摘 要:英语写作能力是小學阶段需要培养的重要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又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训练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单元话题激活写作意识、结合生活体验深化写作主旨、细品文化差异发散写作思维、巧用扩写续编拓展写作思路,从而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写作教学;思维发展;英语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
期刊
摘 要:文化教养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品行优良,这不光是针对传统文化,同样也影射了外来文化,所以英语教学也是需要渗透德育思考的。教师要善于开发教材中有价值的可用元素,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状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道德品性。本文打算针对在德育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探究,提出建议以供他人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渗透;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