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IB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素质的基础。目前,我国已开展心理教育课的试点,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关注,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也积极地参与心理教育,适时适度地把心理教育渗透在笔者的英语教学中。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达到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标。
  笔者总结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心得,如下:
  一、结合心理特点,心育内容目标化
  笔者所教的是八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要。因此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教师要平等、大度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平时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给学生一个积极向上的姿态,以激发他们的生气与活力。另外,还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通过理论说服吸引学生主动地钻研学科。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材主线的“三主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眼、耳、手、脑、口并用,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要理解、尊重、信任、爱护,以表扬代替批评,以鼓励代替挖苦,以督促代替抱怨,以关心代替冷落,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二、满足心理需要,心育方法趣味化
  心理学家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作负担。兴趣的基础和本质是需求,心理上有了某种需求,学习活动才会变得主动。学生的心理需求很多,如受人尊重的需求,被人关注、疼爱的需求,获得知识的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满足好奇心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并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采用灵活多样、新鲜有趣的方法传授知识,进行心理教育。
  为此,教师要优化课堂环节,力求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积极设置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情境,鼓励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敢于开口、大胆模仿,并适时按计划开展做游戏、唱歌、讲故事、绘画、猜谜、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证实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
  三、提高心理素质,心育形式多样化
  为了确保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心理教育,教师要专门安排一定内容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把知识的学习与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通过课前5分钟的自由交谈进行交际心理训练,通过情境再现式的模拟表演开展想象训练、注意力训练及怯场心理控制训练等。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笔者一般不用“yes or no”、“right or wrong”等质疑发问,而是多用“why”、“why not”等“创造性”的提问,这样才能激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克服心理障碍,心育渗透个性化
  1.科学的家庭教育
  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家长,对孩子要严而有格,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既避免一味以成绩衡量孩子,又不能完全忽视孩子的学习状态。
  2.适当鼓励学生
  作为老师,我们更要更新观念,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具体方法有:
  (1)分层教学,激发兴趣,以便增强自信心;
  (2)作业精批细改,及时反馈信息;
  (3)个别谈心,鼓舞干劲;
  (4)个别辅导。
  3.指导学法,强调复习,培养习惯,注重效率
  (1)指导学法:特别是单词、句型的记忆,要帮助学生采用形象化记忆、分析结构记忆、背诵记忆、交际运用记忆等方法。
  (2)强调复习:根据艾宾豪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材料尚未在大脑中出现大规模遗忘之前及时复习,温故而知新。
  (3)培养习惯:尤其是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用英语思考的习惯、背诵的习惯、勤于实践的习惯等。
  (4)注重效率。
  4.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施展才能
  要多设计多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内、课外英语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2—3分钟值日汇报,收集英文标语,给教室、宿舍内的各种物品贴上英文名称,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等等。这些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不但使学生锻炼了胆量、克服了自卑,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尝试开展之后,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较之前也有明显提高,原来一些胆小、自卑、压抑的学生也能适时地参与到英语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需要恢复“原生态”,语文课堂要还语文本来的面目,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构建文化浸润的语文课堂,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使语文课堂散发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和文化气息。  关键词:新课标 小语语文 课堂教学 原生态  孩子是自然界最有活力的生命,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就要充满大自然气息,就要有生命的活力。让生态走进课堂,把课堂还给孩子
期刊
摘 要:反思中学生物的传统教学和探究式教学过程,探究式教学使师生有更高层次的提升空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坚定信念。  关键词:中学生物 探究式教学 思考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
期刊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让富有生活氣息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关键词:贴近 生活 步入 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
期刊
摘 要:要培养幼儿渴望学习、愿意上学的情感,激发孩子的入学兴趣;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避免幼儿园小学化;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作息、自己收拾东西、做事专注、独立思考、阅读等习惯的培养。对于即将入学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关键词:幼小衔接 避免幼儿园小学化 孩子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是幼小衔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应植根于现实,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以上告诉我们,要学好语文就要重视实践的功能,而实践就是带领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去,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的素材。要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课,就是要体现教师、学生、教材的“三维”性,遵循材料收集到材料整合、课堂展示到课后
期刊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 品德与社会 有效应对 结合实际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教师担负着重要的教书和育人的责任。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好化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许多初中化学教师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  化学在初中阶段只是入门课程,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会提升自己
期刊
在国际社会竞争日趋残酷的时代,国家实行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英明决策。虽然我们农村小学刚使用新教材,但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自己摸索着把一些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尝到了一些甜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洽师生关系,当学生的朋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应彻底抛弃师道尊严的封建观念,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
期刊
学校一直被认为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环境,而中学校园生活则是影响中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中学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是影响中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因素。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而以校园文化引导与指导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对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道德智商以团结协作为核心,以“和而不同”为取向,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本文就中学德育工作应加强以德商为核心的校园
期刊
一、案例背景  词串识字是低年级识字的主要形式,《识字6》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识字,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了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介绍了本课的12种动物。结合我们二年级组的字理识字课题,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在教学“猴”这个生字时,我们年级组内的两位教师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做了汉字教学的研究。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猴子最喜欢吃什么?  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