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靠这些人办事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0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进行的反“反冒进”,是围绕对1956年经济工作的估计和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发生在中共中央高层的一场重要争论。这场争论的实质是,毛泽东、周恩来以及李先念等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在经济建设速度问题上两种指导方针的分歧。
  1953年开始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使新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1955年,人们在正常健康地发展着的国民经济形势面前,开始产生对社会发展的过高期望值。毛泽东和党的某些领导人头脑也开始发热,追求过高过快速度。11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进一步加快各项工作的速度,提前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在会上,毛泽东说:我不相信搞工业、农业,比打仗还厉害。
  1956年元旦,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审定的《人民日报》社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中发出要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言壮语。随后,全国人民在一片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的声浪中,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当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要求到1967年,全国粮食、棉花产量分别由1955年的预计数3652亿斤、3007万担增加到一万亿斤、一亿担。这就是说,每年要分别以8.8%、10.5%的速度递增。农业远景计划中的高指标,迅速波及到工业、交通、文教等部门,催逼着它们必须相应地修改1955年夏国务院在北戴河所确定的比较接近实际的各项指标,并据此编制整个发展国民经济的远景计划。
  到这个时候,主持政府经济工作的周恩来、陈云和李先念等人。开始感觉到局势发展的严峻性。为慎重起见,他们进一步冷静思考、周密计算,结果却是严重的不尽如人意。1956年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各项指标都过高,这将给经济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在这种情形下,防止冒进,成为他们工作的当务之急。
  从2月份起,周恩来、陈云和李先念便开始动手压缩一些经济指标。可是他们的忧虑,却与毛泽东的求快思想是矛盾的,甚至是不可调和的,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反“反冒进”。
  4月25日至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就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问题发言,进一步阐述了10种关系,即后来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不可思议的是,毛泽东在精辟阐述十大关系的同时,又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再追加一笔大数额的基本建设投资的要求。这引起李先念等不安。
  随后。周恩来耐心地与毛泽东说: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讲不能同意这个决定。这句话使毛泽东非常生气。不久,他就离开了北京。毛泽东走后,周恩来再次同李富春、李先念等,就解决订高了的1956年国家预算问题交换意见。在他的指导下,由李先念主持起草了《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按5%的比例把国家财政预算,基本建设经费由147亿元削减到140亿元。周恩来、李先念等人的做法,得到刘少奇的同意与支持。
  为支持国务院的工作,刘少奇指示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了《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该文在6月20日以《人民日报》社论发表。文中指出:当前一方面存在右倾保守思想,另一方面又发生了急躁冒进的倾向。有些事情做得太急了,有些计划定得太高了,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可能性。急躁情绪所以成为严重的问题。是因为它不但存在于下面的干部中,而且首先存在于上面各系统的领导干部中,下面的急躁冒进有很多是上面逼出来的。在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的同时,也不应当忽略或放松对急躁冒进倾向的反对。
  这篇社论直言不讳地批评党内许多同志在去年开展反保守主义之后,特别是中央提出“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和发布《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之后,在头脑中产生的片面性和盲目冒进的思想。指出“一切工作,不分缓急轻重,也不问客观条件是否可能,一律求多求快,百废俱兴,齐头并进,企图在一个早晨就把一切事情办好”,那是不能的,也是办不好的。这篇社论曾送毛泽东阅,但毛泽东只在他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旁批4个字:“我不看了。”反对经济建设上的冒进,毛泽东是保留看法的。
  1957年1月27日,李先念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会议上指出:1956年财政、信贷、商品都是入不敷出的,人员是增加的,这说明1956年国家预算和信贷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都有若干冒进。强调:财政、信贷、物资三者必须统一平衡,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1957年的财政应该继续压缩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真正做到“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一些人总想大干快上。对于大进军之后应该勒马缓行的意义,并不是完全认识清楚了的,中央提出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是完全必要的。
  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的社论。指出:“有些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号召批判右倾保守思想,提出要在生产建设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并公开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同时在这篇社论里,还第一次使用了“大跃进”这个词。毛泽东看到了这篇社论。
  “大跃进”!“大跃进”!毛泽东品味着,琢磨着,频频点头。显然,他对这个提法十分欣赏。在他看来,“大跃进”是个和“反冒进”针锋相对的口号。他高兴地拿起红铅笔来,在社论旁边批了一句话:“建议把一号博士头衔赠给发明‘跃进’这个伟大口号的那一位(或者几位)科学家。”毛泽东对“大跃进”的欣喜之情由此可见。
  在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毛泽东的注意力集中在国际上的波匈事件和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上,对周恩来、李先念等按5%的比例把国家财政预算,基本建设经费由147亿元削减到140亿元。控制“冒进”没有多问。到1957年下半年,国内反右斗争基本结束,“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形势发生变化,毛泽东开始对“反冒进”的做法提出批评。
  毛泽东反“反冒进”一言既出,即成定局,并逐步公开化。1957年12月8日,毛泽东启程赴华东。一路上,他没忘批“反冒进”。他说:批评右倾保守,就很舒服,愈批评愈高兴,要愉快地批评右倾保守。
  1958年1月11日,在南宁会议上,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更加严厉了。他把1956年6月20日的那篇社论摘要印发到会人员,对它进行逐一“批驳”。他说:这篇社论既要反右倾保守,又要反急躁冒进,好像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实际重点是“反冒进”。这篇社论是庸俗马克思主义、庸俗辩证法。告诫大家:“不要提‘反冒进’这个名词,这是政治问题。首先没有把指头认清楚,10个指头,只有一个长了包,多用了一‘些人(工人、学生)。多花了一些钱,这些东西要反。当时不 要提反冒进,就不会搞成一股风,吹掉了3条:一为多快好省;二为四十条纲要;三为促进委员会。这是属于政治,不属于业务。一个指头有毛病,整一下就好了。原来‘库空如洗’,‘市场紧张’,过了半年就好了,变过来了。没有搞清楚6亿人口的问题,成绩主要,还是错误主要?是保护热情,鼓励干劲,乘风破浪,还是泼冷水泄气?”同时,毛泽东还尖锐地指出:《人民日报》社论是6月20日发表的,离李先念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报告只有5天。那个报告是“反冒进”的,社论发挥了“反冒进”的思想。这实际上是点名批评李先念。
  12日上午,毛泽东又说:“我们要注意,最怕的是6亿人民没有劲,抬不起头来就很不好。群众观点是从6亿人口出发。看问题要分别主流、支流、本质、现象……工作方法希望改良一下。这一次千里迢迢请同志们来一趟,是总理建议的,本来我不想多谈,有点灰心丧志。”接着,他又批评说:“1955年夏季,北戴河会议‘冒进’,想把钢搞到1500万吨(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年夏季北戴河开会‘反冒进’。人心总是不齐的。……右派的进攻,把一些同志抛到和右派差不多的边缘,只剩50米,慌起来了,什么‘今不如昔’,‘冒进的损失比保守的损失大’。政治局要研究为什么写反冒进的那篇社论,我批了‘不看’二字,那是管我的,所以我不看。那篇东西,格子没有划好,一个指头有毛病,九与一之比,不弄清楚这个比例关系。就是资产阶级的方法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他还说:听赫鲁晓夫反斯大林,有的人就动摇起来。这是一句非常致命的语言,此言一出,会议的气氛骤然紧张、沉重。
  于是,负责全国经济工作的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都感到压力。李先念甚至睡不好觉,吃安眠药,很为周恩来担心。一天,他和李富春商量要问问毛泽东,是谁跟着赫鲁晓夫动摇。于是,一起去见毛泽东。毛泽东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他们去问周恩来。这么一说,李先念心中有了底,肯定不是指周恩来。他们总想把事情弄清楚,又去问周恩来。周恩来也未正面回答,并批评他们说:问这干什么。后来毛泽东也未再提这件事。
  17日晚,毛泽东约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谈话。毛泽东打开天窗说亮话,说“批评主要是对陈云同志的”。这样,毛泽东才把他的反“反冒进”的“底牌”透露了出来,即“主要是对陈云”,当然也包括周恩来以及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所以李先念并未减轻思想压力。
  19日,李先念在“南宁会议”上,就“反冒进”问题作了检讨。分析自己犯“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政治性不强,见物不见人。对于三大改造,经济所有制改变以后群众的力量、群众的积极性估计不足,依靠政治、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群众的力量不够。这是很重要的一条教训。
  2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继续批评反冒进,但气氛显然缓和下来,并对李先念进行宽慰。他说:“南宁会议”还是要放一炮的,我看不过是小炮而已,害得一些同志紧张。以后听先念同志讲“睡不着觉,吃安眠药,何必那么紧张”。“我们还是靠这些人办事,此外没有人”。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是毛泽东早就预料到并做着准备的。但它来得这么快,却是毛泽东所没有想到的。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是一个矛盾而又复杂的中国。中国何处去?毛泽东在思考,蒋介石也在思考。民族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内战的阴霾又笼罩大地。一直在保存实力、坐待胜利、准备内战的蒋介石,迫不及待地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战刀直指解放区。  早在1945年8月10日日本乞降消息传出的当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写下了《关于日本
期刊
1967年,正当李先念在周恩来的支持下,艰难地支撑着国家经济危局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使他卷入了一场“揪叛徒”的风波。  起因是:4月29日,全国总工会的造反派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说从陈少敏保存的一些材料中发现了陈少敏、郑位三于1957年5月29日给中央组织部写的一个报告,内容是1946年中原突围时,允许党的干部向敌人自首的问题。李先念审阅时批道:当时忙于军队工作,这件事情我完全记不得了。批示转到
期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中苏两国关系紧张后,毛泽东曾考虑扩大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在1964年和1965年,他就提出:有的不会制造,要向别国学。甚至说:在一定时候,可以让日本人来中国办工厂、开矿,向他们学技术。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的持续封锁及“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这个设想一直未能实施。  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
期刊
1967年1月,以所谓的“上海一月革命风暴”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夺权”运动,造成了全国的全面动荡。各级党委的领导干部被打倒了,各级人民政府也被夺了权,国家的正常秩序被搞乱了。这些情况反映到中央来,使李先念等一些老革命家十分气愤。  李先念早就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这种状况十分不满,对造反派的行为十分气愤。那个时候,他经常同陈毅、谭震林、李富春一起谈论形势。交谈中,大家意见基本一致,只是把
期刊
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道经今天的韶山,遇南来寻夫的娥皇、女英二妃,舜帝欣喜若狂,便在山上举行盛典庆贺。随从奏起宫廷中悠扬悦耳、婉转动听的《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当地百姓也闻声而至。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在山上修建了“引凤亭”,韶山由此得名。  山清水秀的韶山,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江南大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位扭转中国乾坤的骄子、屹立于东方的巨人——毛泽东!韶山是他青少年时期生
期刊
1961年春,正值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达到顶峰,全国陷于饥荒的艰难时刻,国家主席刘少奇布衣还乡,回到生养自己的老家——湖南宁乡。  在乡亲们面前,刘少奇说:“我将近40年没有回家了,早就想回来看看。这次回来,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还这么艰苦。深感工作没做好,对不起大家了!”  在场的乡亲们几乎全惊呆了。怔怔听着。刘少奇接着说:  “……工作搞成这个样子,中央有责任,我也有责任,我要向你们承认错误……”
期刊
1938年11月,刘少奇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具体领导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受毛泽东的指示,在延安刘少奇与即将南下的李先念作了一次深刻的谈话。告诫李先念:“第一是抓武装,第二是抓武装,第三还抓武装。”  “皖南事变”后,刘少奇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李先念任豫鄂边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在刘少奇直接领导下,坚持武汉外围的抗日游击战争。刘少奇撰
期刊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在清明这个追思怀远的节气里,我们总会想起另一个世界中已经走远的亲人,想起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民族的安宁所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烈。新中国诞辰60周年的清明,在革命老区,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红安,发生和正在发生着许多与往年不一般的故事。    70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到了结    初春4月,阳光和煦,座落在湖北省红安县城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内人流如织,在深沉低徊的
期刊
1939年1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命令,肩负毛泽东的嘱托,李先念率领一支由16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自河南确山竹沟镇南下,向武汉外围挺进。  中央军委及毛泽东对李先念的南下非常关心。要求李先念及所率部队应由铁路两侧到国民党不去之区域发展。在发展中目标尽量缩小,并多组织过渡形式武装,多求质的巩固。  2月12日,毛泽东电示:“我军每到一处,均须发布告或宣言”,“广泛宣传,以打击反共顽固
期刊
1946年6月26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在湖北大悟宣化店打响了第一枪,拉开解放战争的帷幕,擂响了蒋家王朝灭亡的丧钟。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出川“下山摘桃子”,挑起全国内战,大耍反革命“两手”,一方面连发3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向全国人民做出和平姿态;一方面在美帝国主义的操纵下,调集了30万美式装备的兵力,加紧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企图首先消灭中原解放军,打通人华东、华北、东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