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必死之心,求必胜之道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4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6月26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在湖北大悟宣化店打响了第一枪,拉开解放战争的帷幕,擂响了蒋家王朝灭亡的丧钟。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出川“下山摘桃子”,挑起全国内战,大耍反革命“两手”,一方面连发3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向全国人民做出和平姿态;一方面在美帝国主义的操纵下,调集了30万美式装备的兵力,加紧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企图首先消灭中原解放军,打通人华东、华北、东北的通道。
  1945年8月2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时局和重庆谈判问题。会议决定在毛泽东应邀前往重庆谈判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在战略坚持的10个月,受毛泽东的委托,刘少奇肩负重任,领导各解放区的斗争。
  毛泽东临行前特意叮嘱刘少奇,密切关注东北和中原。因为中原解放区,是扼制华中九省通衢重镇武汉和平汉铁路南段的战略屏障,是堵截国民党北运重兵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咽喉,是和平与内战、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两大势力争夺的前沿阵地。
  中共中央和刘少奇充分认识到这一地区的特殊重要性,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中原形势和任务。9月4日,刘少奇致电李先念等,指出:“在目前你们想创造主要巩固的根据地,是不可能的。你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整编一二万主力军放在手中。有了这个主力,总是有办法的。望你们集全力完成这个任务。”对作战的指导原则,刘少奇于10月10日再次电示:“对顽作战,应选择在有利条件下进行,并必须以超过敌人五六倍的兵力与之作战。然后才能包围敌之一路或一股,干净全部歼灭之。切忌在与敌人兵力相等或少于敌人兵力的情形下和敌人作战。就是我们必须以五六个团去打敌人一个团,以五六连去打敌人一个连,如此才能歼灭敌人,而不只是击溃。如果敌人有五六个团分几路向我前进。而我亦只有五六个团,我不要平均分配兵力几路去抵住敌人,我们必须以极少的兵力去钳制敌之主力,而以我极大的主力去打击敌人比较弱的一路,如此我们才能歼灭敌之一路,这就是毛主席的以多胜少的原则。今后你们环境相当困难,将更多的依靠你们在作战上的正确指导,才能打开你们的局面,并取得胜利。”
  根据刘少奇的指示,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率领新四军第五师和八路军南下支队,发起了桐柏战役,以优势兵力,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术,先后攻克桐柏、枣阳、新野等县城,歼敌2000余人。对此刘少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你们最近在豫南、鄂北的行动已取得重要胜利,因而吸引了刘峙五六个军对着你们,这就大大帮助了刘伯承在平汉北段的作战,使他们在打破蒋军第一次进攻后,得有休整机会,至今顽军不能组织二次进攻。可以说,只要你们在现地区坚持,蒋军就不能集中兵力北上,虽然最近你们自己的胜利不大。但在整个战略配合作用上是极大的。”
  随后,中共中央命令王树声率领的河南嵩岳军区部队从豫西南下,在桐柏地区与新四军第五师、王震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会师,于1945年10月30日,组建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治委员,拥有的主力军和地方县大队以上武装共计6万余人。
  国民党在不断发动军事进攻同时,对中原解放区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面对日益困难的经济状况,李先念等反复研究决定,主动撤离桐柏山区,向东转移,得到刘少奇的同意。1946年1月上旬,正当李先念率部至鄂豫两省交界处时,停战令下达。中原军区恪守停战协定,立刻停止前进,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地区就地待命。在此时,刘少奇多次来电,告诫大家要提高警惕,“仍须准备国民党中途变卦,继续战争”。
  国民党、蒋介石对中原地区是志在必得,他们利用停战之机,加紧调兵遣将,包围中原地区,中原局势骤然紧张。2月2日,刘少奇主持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原军区合法转移问题。在会上,刘少奇指出;目前,中原有像皖南事变的危险,“如能解决,则让我们走,否则非法走,这可能打。应由重庆提出这问题交涉,自己要准备非法的走”。
  在中原部队被围困时期。李先念派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等去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部队情况并请示行动方针。刘少奇对王震说:“全国会和平的,但你们那里打的可能是有的,要作充分准备。”
  2月28日,刘少奇致电中原局,指出:“关于你们的行动方针是力求合法北移,但估计国民党会故意为难,不让你们北移,因此你们应积极进行自动非法向皖东或华北行动的一切准备。但在非法行动前,必须得中央允许,不可贸然行动。恩来不久可到武汉,届时当可决定是否能合法北调。你们现在仍未脱离危险环境,国民党仍企图消灭你们,你们必须提高警惕,以必死之心,求必胜之路。”
  3月30日,受中共中央委派,南方局副书记董必武莅临宣化店。看望中原军区指战员,给中原军区部队带去了一批经费和药品,送来了大批救济物资。党中央和毛泽东、刘少奇对中原军区部队政治上和物质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了指战员们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誓同敌人决战到底的决心。
  4月,蒋介石企图围歼中原军区部队的部署已基本就绪,而我其它战场还击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推迟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的时间,是我党我军的当务之急。为解中原军区部队的危难,受中共中央指示,周恩来出重庆,赴南京,奔武汉,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28日,刘少奇致电周恩来:“国方即有对我五师五六万余人之部队及工作人员加以围歼之部署,现已步步迫近,情况危急,请急向国方提出抗议,并向马歇尔提出要求,为了保持国内和平局面。不致引起全国性内战,请马歇尔设法保障五师之安全及给养之接济。并须向国美正式提出警告,同时在报纸上警告全国人民,如我五师五六万余人受到围攻,我不能不认为全国性的内战再次由国民党方面重新发动。其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当由国民党负其全责。”
  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5月1日,周恩来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军令部部长徐永昌谈判交涉,指出国民党军30万人包围中原解放区郑位三、李先念部6万人,并准备发起进攻以发动全国性内战,要求国民党政府对此阴谋立即加以制止。同时以中共中央发言人声明:“如果国民党当局竟纵容国民党内挑战分子掀起中原的血战。则中国共产党不能不认为中国全国范围内的内战,已由国民党方面再一次发动。其一切后果,均须由国民党当局负其全责。”10日,国共双方虽就中原地区停止武装冲突签订了《汉口协议》,但蒋介石国民党军的蚕食进攻从未停止。至6月。中原解放区仅剩下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百里的狭小地区,其面积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6月26日,李先念等率部举行了中原大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
  刘少奇代中共中央主席的10个月,也是中原坚持阶段。李先念曾回忆说:“在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的10个月时间内,中原我军6万英雄儿女,把国民党30余万军队牵制在中原地区,这就有力地支援了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兄弟部队。为做好迎击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
其他文献
除了工作上李先念要经常向毛泽东汇报外,在生活中他们相处还是很亲近的,偶尔也开开玩笑。  1959年6、7月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水静、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的夫人余叔常在一起,亲如姐妹。毛泽东同3位夫人一见面,就风趣地问:“你们3个人这么好。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她们想了很久,不好回答。毛泽东解释说:“因为你是水,你是鱼(余),鱼当然要和水在一起
期刊
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是毛泽东早就预料到并做着准备的。但它来得这么快,却是毛泽东所没有想到的。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是一个矛盾而又复杂的中国。中国何处去?毛泽东在思考,蒋介石也在思考。民族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内战的阴霾又笼罩大地。一直在保存实力、坐待胜利、准备内战的蒋介石,迫不及待地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战刀直指解放区。  早在1945年8月10日日本乞降消息传出的当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写下了《关于日本
期刊
1967年,正当李先念在周恩来的支持下,艰难地支撑着国家经济危局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使他卷入了一场“揪叛徒”的风波。  起因是:4月29日,全国总工会的造反派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说从陈少敏保存的一些材料中发现了陈少敏、郑位三于1957年5月29日给中央组织部写的一个报告,内容是1946年中原突围时,允许党的干部向敌人自首的问题。李先念审阅时批道:当时忙于军队工作,这件事情我完全记不得了。批示转到
期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中苏两国关系紧张后,毛泽东曾考虑扩大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在1964年和1965年,他就提出:有的不会制造,要向别国学。甚至说:在一定时候,可以让日本人来中国办工厂、开矿,向他们学技术。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的持续封锁及“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这个设想一直未能实施。  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
期刊
1967年1月,以所谓的“上海一月革命风暴”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夺权”运动,造成了全国的全面动荡。各级党委的领导干部被打倒了,各级人民政府也被夺了权,国家的正常秩序被搞乱了。这些情况反映到中央来,使李先念等一些老革命家十分气愤。  李先念早就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这种状况十分不满,对造反派的行为十分气愤。那个时候,他经常同陈毅、谭震林、李富春一起谈论形势。交谈中,大家意见基本一致,只是把
期刊
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道经今天的韶山,遇南来寻夫的娥皇、女英二妃,舜帝欣喜若狂,便在山上举行盛典庆贺。随从奏起宫廷中悠扬悦耳、婉转动听的《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当地百姓也闻声而至。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在山上修建了“引凤亭”,韶山由此得名。  山清水秀的韶山,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江南大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位扭转中国乾坤的骄子、屹立于东方的巨人——毛泽东!韶山是他青少年时期生
期刊
1961年春,正值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达到顶峰,全国陷于饥荒的艰难时刻,国家主席刘少奇布衣还乡,回到生养自己的老家——湖南宁乡。  在乡亲们面前,刘少奇说:“我将近40年没有回家了,早就想回来看看。这次回来,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还这么艰苦。深感工作没做好,对不起大家了!”  在场的乡亲们几乎全惊呆了。怔怔听着。刘少奇接着说:  “……工作搞成这个样子,中央有责任,我也有责任,我要向你们承认错误……”
期刊
1938年11月,刘少奇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具体领导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受毛泽东的指示,在延安刘少奇与即将南下的李先念作了一次深刻的谈话。告诫李先念:“第一是抓武装,第二是抓武装,第三还抓武装。”  “皖南事变”后,刘少奇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李先念任豫鄂边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在刘少奇直接领导下,坚持武汉外围的抗日游击战争。刘少奇撰
期刊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在清明这个追思怀远的节气里,我们总会想起另一个世界中已经走远的亲人,想起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民族的安宁所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烈。新中国诞辰60周年的清明,在革命老区,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红安,发生和正在发生着许多与往年不一般的故事。    70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到了结    初春4月,阳光和煦,座落在湖北省红安县城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内人流如织,在深沉低徊的
期刊
1939年1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命令,肩负毛泽东的嘱托,李先念率领一支由16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自河南确山竹沟镇南下,向武汉外围挺进。  中央军委及毛泽东对李先念的南下非常关心。要求李先念及所率部队应由铁路两侧到国民党不去之区域发展。在发展中目标尽量缩小,并多组织过渡形式武装,多求质的巩固。  2月12日,毛泽东电示:“我军每到一处,均须发布告或宣言”,“广泛宣传,以打击反共顽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