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g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能够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数学教师不能充当数学知识的施舍者,没有人能教会学生,数学素质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获得的。”这一点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基于此,那么,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提高40分钟课堂的教学效率呢?下面,我谈一点看法。
  1 激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适时宜地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 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如:趣味问题导入,实用事例导入,实验猜想导入,直观教具演示,设置悬念等。例如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预先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先猜想它的两个底角有何关系,后折叠实验,最后推导证明。
  1.2 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和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应是学生熟悉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有用。
  1.3 课内练习精而有梯度,有层次,使不同学生都能尝试,都有收获。同时方法“活”,灵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小组竞赛,交流讨论,互评互批,互作评价等,把练习巧妙地安插在游戏竞赛中。如对“翻折问题”的教学可处理为:学生动手折纸,体验并画出图形,激发学生主动探知的兴趣,然后交流讨论,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新的发现。
  1.4 课堂小结,以“味”促探,让学生有“回味无穷”之感。教师可继续设置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有兴趣去探求知识,养成复习预习的良好习惯。
  2 寓心理激励于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激发发展到稳定形成内在动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应把握心理激励的契机,熟练运用心理激励的原则,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可以是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也可以是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使学生常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愉悦,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信心,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课堂上教师可实行“三多三少”,即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分寸,可先肯定其合理部分,给予鼓励,再给该生一个回答的机会,让他感到压力和鞭策。实践证明:适当的表扬和批评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能调动积极的学习情绪,形成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体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体学生借助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主动地建构对客体(学习材料)认识的过程。
  另外,教师在授课时善问,巧问,紧紧抓住学生求知心理,精心设计提问方法,启疑开窦,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问可采用以下形式:①曲问,即变换提问角度,让思维拐个弯,问在此意在彼,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思索才能回答。②悬问,即通过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出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③逆问,即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了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④梯问,即围绕主题设计一个有层次,由浅入深,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诱使学生步步深入,拾级而上。
  4 适时点拨,训练思维,指导学法,让学生“想”起来,达到“会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在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适时帮助是必要的,以为学生自主探索就不需要教师的引导,或是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而放弃帮助是不合适的。通常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正确地思维,但有时由于问题的难度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或迷失了思维方向,这时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鼓励,并进行合理的思维引导,引导学生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有几种做法,不能做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回过头来看看条件的利用等,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障碍,使他们有信心朝着目标继续探索。另外,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思维受阻进行启发时,应把握好“度”,启发过之,则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启发不及,则又起不到预期的作用和效果。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教学中,抓住机会适时渗透教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是思维方法的发生过程,思考过程,因此,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分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只有注意思想方法的分析,教师才能把课讲活、讲懂、讲深。“讲活”就是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来龙去脉、形成过程,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讲懂”就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讲深”就是指学生不仅能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能感受、领会、形成、运用内在的思想方法。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数学方法,可合理渗透于教学过程,或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
  浅谈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王增兰
  英语教学大纲对初中的要求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很多信息是通过阅读获取的。因此,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年的实践证明:系统的、科学的阅读训练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技巧,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同样需要老师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制约学生对阅读是否感兴趣的主要因素有两个:①阅读材料;②阅读题目的设计。在平日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坚持每节课给学生一定量的阅读时间,精选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故事、文章,让学生用4~6分钟限时阅读。或对每个单元的课文都要他们在学习之前先通读一遍,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在题目的设计方面,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设计合理而科学的题目。这样,学生不会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而是兴趣昂然,跃跃欲试。以最佳状态投入阅读,从而达到阅读的最佳效果。
  2 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2.1 培养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爱出声,他们认为不读出声就不是读书,这样,不但读的速度慢,而且影响信息的扑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培养 学生默读,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默读习惯。
  2.2 培养学生养成整体阅读习惯。有的学生在阅读时用笔指点着读;有的每次只能看到一个单词;有的边读边查词典,一词一句地分析;有的学生“回视”的现象太严重,在阅读时,眼睛往往往回看,重读一个词、短语、一个句子,不仅影响读速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全句的意义。我们必须帮助学生逐步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使他们养成整体阅读的良好习惯。帮助他们尽力减少眼停次数,扩大视力范围,能在单位时间里捕捉更多的语言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2.3 培养学生养成猜测词义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时难免碰上生词,当他们遇到生词时,大多数学生会马上查字典。这样做,很不利于阅读。在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猜测词义的习惯,让学生碰到生词不惊慌,因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它的词性,大概含义:也可以通过一定线索或可根据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同关系、因果关系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词义。因为文章上下相互逻辑性很强,可以在上句或者下文得到提示,帮助他们理解词或句子。
  2.4 培养学生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为提高阅读速度,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从而为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限定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理解是否正确是阅读的关键。为了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领悟文章内涵,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阅读时要讲究阅读方法。泛读的阅读方法不同于精读。泛读广泛、大量、快速,故重点应放在针对问题快速捕捉信息上。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下:
  首先,对材料进行跳读,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有关信息,寻找关键词,把握文章的主题。注重文章的首句和末句。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在文章的首句,有时在文章的末句,其它句子都是用来说明和阐述主题句的。因此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要求学生重视阅读文章的首句和末句。第二、对材料进行略读,寻找主题句,把握文脉以及语篇衔接的关联词;第三、对材料进行细读,辨别事实,把握细节。掌握具体事实和重要细节。文章中的具体事实、重要细节是主题句的扩展、补充说明,是用来支持说明中心思想的主要观点。掌握这些细节是归纳、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对理解全文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最后、进行深层次精读,把握语言所载社会文化的背景,理解文章的内涵,进行逻辑推理,评价判定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态度,揭示文章的深层意义。这样在教学的同时就能够逐渐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讲究阅读(泛读)方法,明确阅读目的,提高理解正确率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坚持以本为纲,以大纲为准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就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的综合性课程的典型代表,它要求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因此,课程的特征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课程的生长点。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应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对周边生活的探究体验中获得道德意识的升华和社会性发展。下面的案例就是自己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对这一点的理解运用:  教
期刊
【摘要】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一首诗短短几句或包含一个故事,或蕴涵一个道理或影射着一幅画。如果学生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因为每一首古诗中
期刊
我们在抓解题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时,着重进行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 如何从总体上高质量地答好一份试题  我们在平日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在做一份卷时,注意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1细心审题。先看清时间、限定词和求答项,尤其是要注意关键词。  1.2迁移知识。要求学生看到一个题目马上联系书本知识,用书本语言来表达。  1.3掌握技巧。  1.3.1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做选择题时一般用两种解题思路帮助
期刊
学校体育教学在经过改革后,加强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在当今素质教育中,重点要求体育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机的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学校体育教学,都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既是集体活动的过程,也是思想品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很多独特的优势,在制定具体教学任
期刊
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活中,有些孩子自信心十足,“我能行”常挂在嘴边,但也有很多孩子却非常不自信,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中,孩子一旦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还可能会跟着连带对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地落伍。那么该怎样培养和促进孩子的自信心?  1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励孩子树立自信  最胆小怯懦的孩子
期刊
说到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很多老师拿着课本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下手。其实不然,我认为,只要在课堂教学和备课时善于抓住可以锻炼学生能力的要点,只要你善于开发并利用好这些题材,那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变得轻而易举了。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问的主导者,学生具有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无论对人的理想及世界观的形成,还是对工作学习都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对所学科目感兴趣,才能把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够得到保证,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人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浓厚的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工作30年,经常听到家长这样的诉苦:老师,他在家谁的话都不听,我们根本管不了他,可是您一说他就听,您就替我们多管管孩子吧。经过多年的观察及家长的反映,笔者发现,部分小学生在家在校表现判若两人,是典型的“两面派”。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1 部分学生在校期问各方面表现优秀,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而在家里却是调皮霸道、蛮横不讲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
期刊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求知欲望,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帮助他们学会观察、认识社会,树立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做的工作。  有些老师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的额外任务,是学生在完成了作业之后的补充,还有些老师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苦于基础作业太多,没有时间给学生阅读。而朱永新教授则认为,大量的阅读正是
期刊
1 活动目標  1.1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1.2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的方法。  1.3培养健康安全生活的习惯、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活动准备  2.1学生:搜集交通安全标志图及交通安全常识,并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2.2教师:准备交通安全标志图。  2.3有关的录像、课件、学生表演的道具。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我认识它们  3 活动过程  3.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