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后对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出院后持续6个月常规随访检查,并配合精心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仅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时以及随访后6min步行试验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QOL)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后6min步行试验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随访后 QOL总分较出院时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持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力衰竭;持续心理护理;心功能;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CHF)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据相关报道显示[1],我国成年人心力衰竭发病率占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0.9%。CHF的病程较长,病情极易反复发作,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浑身乏力等症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躯体功能都有严重影响,与同龄人相比,CHF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2]。目前临床上尚未研究出一种非常有效的治愈手段,主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并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传统的护理模式仅仅注重患者的生理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并不能得到满足,导致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对我院280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国心内科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28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并经X线片、超声等检查确诊。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观察组中男80例,女60例;患者年龄介于38-87岁,平均(64.7±7.5)岁;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I级35例,II级91例,III级14例。对照组中男78例,女62例;患者年龄介于39-88岁,平均(63.8±7.3)岁;NYHA心功能分级:I级33例,II级90例,III级1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方面(包括年龄、性别以及心功能分级等)差异对比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
  1.2.1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活动限制、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应定期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建立健康知识宣传栏,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关于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并发症、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科学认识。②活动限制。应尽可能不要让患者进行一些体力活动,让患者尽可能多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若患者病情危重应确保患者绝对卧床休息。③饮食护理。应指导患者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等清淡食物,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保持大便畅通。④用药指导。嘱咐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随意增减药量。⑤出院指导。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定期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一些康复指导。
  1.2.2观察组。所有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应配合持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待患者出院后,每月应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具体措施如下:①耐心倾听。应多听患者的倾诉,注重患者主诉的各种不适症状,并深入分析其中的问题,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解答,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科学认识,尽可能消除患者担心、焦虑等心理负担,每天保持一种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状态。②注意交流语气和态度。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应以亲切、温和的语气,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及时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试图体验患者的心情。③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家属、朋友能够多陪伴患者左右,给予患者更多的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社会应激能力,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经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情况。①心功能。应采用6min步行试验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②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QOL)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体包括社会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心理症状、抑郁心理情况等。每项内容都可分为I级、II级、III级、IV级四个等级,生活质量与分数呈负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两组患者出院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随访后6min步行试验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对比(X±S)
  2.2两组患者出院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两组患者随访后 QOL总分较出院时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加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出院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X±S,分)
  3.讨 论
  心力衰竭的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大多数患者都存在一定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很多患者会对治疗失去信心,治疗依从性不佳,导致临床治疗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经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报道[3],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死亡。李凤仁等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血pro-BNP增加速度,控制病情发展。本组研究显示,在患者饮食、活动、用药、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基础上,待患者出院后进行持续6个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临床大多数文献报道相符[4]。考虑主要是提高了患者的心理素质,患者的依从性更高,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及治疗。由此可见,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持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云华,张惜春,韩睿书,等.两种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的对比研究[J].國际护理学杂志,2012,25(11):896—897.
  [2]苏便荃,李拥军,刘振红.心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1(4):354.
  [3]刘芳,方淑华,赵强,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3(11):2952—2953.
  [4]李凤仁,高建平,王建.同理心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2,21(11):72-74.
其他文献
关键词:重症监护;不安全因素;护理;防范措施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深入开展,护理安全受到医、护、患三方的共同关注。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直接性、动态性和具体性,决定着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1]。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WHO 于2004 年10 月启动了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旨在改善国际患者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ICU新进护士的现状及培训对策,让新进护士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流程及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方法:通过专人带教与临床培训随机考核等措施。结果:新进护士年轻化、理论知识肤浅、无主动学习的习惯。结论:ICU通过规范、系统、严格的培训和传、帮、带的学习方法,让不同学历、职称的新进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理论水平得到提高,行为得到规范,提高了ICU护士整体业务素质和水平,从而保证ICU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大剂量甲强龙及神经节苷脂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2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入A级3例B级10例C级7例患者中,治疗后分别有 2例、8例和6例提高 1-2级。D级2例中治疗前后有1例提高2级,另一例提高1级。2组治疗前后对比:感觉及运动评分均增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对糖尿病、高血压的认识水平。方法:先对100例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并予以实施,出院前对住院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教育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接受教育后,患者掌握两病相关知识评分均比教育前有提(P<0.001)。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
期刊
关键词:气管切开;呼吸道感染;护理  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是Icu病房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气道的通畅、有效引流及机械通气提供条件。但是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粘膜的温化、湿化及抗感染的屏障破坏,加上患者全身抵抗力下降及医源性因素:包括人流的控制、空气的净化、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合规范等,在Icu环境中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1],针对以上相关原因,对于我科2011年4月——2014年3月行气管切开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骨科 2012年 2月到2013 年 12 月 29 例手术切口感染的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发生手术切口的感染,感染率是0.97%。且是否接台手术、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以及手术类型等是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采取一系列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家中进行氧气面罩治疗及呼吸操训练对疾病的缓解的作用。方法:选择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出院时教会他们及家属使用氧气瓶、做呼吸操及氧疗方法。出院后常规使用药物治疗,配合氧疗呼吸操训练。结果:经过一年干预治疗60例患者急性期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提高。结论:长期家庭氧疗>15小时/日,配合呼吸操训练。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62例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依据呼吸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呼吸内科62例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除了与患病有关外,还与其心理、环境、社会等因素有关。结论:老年患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属于高发人群,医护人员应该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心理护理、呼吸道护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百多邦软膏对Ⅱ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0例Ⅱ期压疮患者,分别用百多邦软膏和凡士林纱布换药各20例,观察创面愈合效果,愈合时间情况。结果 百多邦软膏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凡士林纱布组。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百多邦软膏外敷创面可提高Ⅱ期压疮的疗效。  关键词:百多邦软膏;Ⅱ期压疮;护理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我院神经外科的护理水平。方法:对神经外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总结,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订相应的管理对策,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培训,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提升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质量随之提高。结论:临床工作中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作为神经外科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增强风
期刊